中國有這樣一種獨特的茶盞,內外均施黑釉,盞內放一片桑葉,送入窯室燒制,經過1300度高溫之後,這片桑葉不僅沒有灰飛煙滅,相反其美麗的紋路、形體、脈絡永恆而完整地保留在了漆黑的茶盞上。如果註上茶水,眼睛和茶盞口保持水平,就會看到樹葉仿佛在水中漂浮,葉影逼真。這就是今天要跟您說的吉州窯「木葉盞」。
伴隨著「點茶」、「鬥茶」之風,木葉盞出現了
在宋代,「點茶法」在朝野上下興盛一時,從皇帝到文人雅士再到黎民百姓,競相以點茶手法的高低和純熟來一決高下,形成了宋代獨有的「鬥茶」之風。所謂「點茶法」,簡單來說,比的就是誰能在衝茶的過程中將茶葉沫衝得越多、越白、越細,使其滯留在碗中的時間越久,誰就是勝利者。
因為鬥茶之風盛行,讓能與白色茶葉沫形成強烈色彩對比的黑釉茶盞有了市場,其中最具藝術魅力的當屬來自吉州窯的「木葉盞」。
「一窯生一窯死」,木葉盞燒成難度可想而知
作為最富傳奇性的瓷器品種之一,吉州窯出產的木葉盞向來有著「一窯生一窯死」的說法。由於古法使用柴燒這一傳統工藝,燒制難度大,穩定性小,成品率極低。並且在燒制過程中,除了火候的掌控,還得考慮天氣、柴草的乾濕程度、裝窯的疏密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所以,即使是再有經驗的窯工,要想燒制出完美的木葉盞也得靠些運氣。運氣好的時候,制瓷人憑著燒製成功的瓷器就能養家餬口。而老天不照顧的時候,燒壞的一整窯瓷器也能讓制瓷人賠的一窮二白。也正因如此,目前存世的古代木葉盞每一隻都價值連城,甚至拍出過高達千萬的天價。
享有國際聲譽,視為「舉世之珍」「世之神器」
從宋元時期開始,木葉盞就遠銷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國家,在國際市場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世界各地珍藏的吉州窯木葉盞古瓷為數極少,藏家都以擁有這種「舉世之珍」為榮。
其中,日本東京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吉州窯木葉盞,被列為國家級文物,只在有限的時間內拿出來供人參觀。另外,在英國大英博物館也收藏著一件木葉盞,從它的說明文字可以得知,大英博物館稱其為「世之神器」。
超越世俗化禪境,「木葉盞」裡品「禪茶一味」
宋代江西吉州境內,禪宗寺廟不下50座。當時上流社會尤其是禪宗茶道禮儀十分講究。一些上流社會名士、官臣拜謁禪院,所享用的最高接待,自然離不開「禪茶一味」。在倡導「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佛家眼中,「吃茶」早已超越了世俗功能。
關於木葉、茶湯,佛家這方面的論述很多。佛家禪師所言「樹凋葉落」,暗喻斬斷妄念煩惱、進入真空無我「身心脫落」之境。一片飄零的落葉,置於火與泥土鍛造的茶盞之中,對於禪宗來說,木葉盞所蘊含的佛理也遠非一般的茶器所能比。
人們常說世界上又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採用天然樹葉燒制而成的木葉盞自然也不會有重樣的,「木葉無雙」當之無愧。關於木葉盞,今天我們就給您說到這裡,
估品提示:
如果您喜歡閱讀我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們的估品百家號,在藝術品收藏方面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聯繫我們,我們會邀請業內資深專家為大家一一解答。
如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