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8歲入宮,19歲封皇后,一生無子,卻垂簾聽政輔佐三朝皇帝

2020-12-15 騰訊網

曹皇后一生經歷了北宋王朝的兩次變法,經歷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在這一生中,曹皇后都在為了保護皇權,保住大宋江山社稷而鞠躬盡瘁。

宋朝常常出現無嫡親子嗣繼承大統的局面,這可謂是一個奇怪的現象。趙氏帝王一般都是子嗣不盛,這可苦了身為后妃的女人們。然而,面對這樣的狀況,精明的曹皇后也是有所準備,可以說是未雨綢繆。

曹皇后十八歲嫁給仁宗趙禎,為皇后多年,可惜久無子嗣。一朝沒有後續的儲君,這件事情是非同小可的。於是,景祐二年(1035年),宋仁宗決定把四歲的侄子、濮王趙允讓的十三子宗實接入宮中,由曹後來親自撫養,打算把他作為繼嗣,一來江山社稷後繼有人,二來也可以免去儲君之爭給朝廷帶來的動蕩。

巧合的是,曹皇后把她妹妹生的女兒高滔滔作為養女,養於宮中。高滔滔與宗實同歲,兩人在曹後身邊結伴玩耍,感情甚好。當時宮中稱高氏為「皇后女」,宗實為「官家兒」。於是,慶曆七年(1047年),年已十六歲的高氏與趙宗實結婚,當時宮中稱「天子娶婦,皇后嫁女」,一時傳為美談。

常言說男子只有成家立室之後才會有男子應該有的擔當,為了盡力培養宗實,曹皇后甚至連高氏都是悉心栽培,正是這一對由曹皇后親手培養起來的皇上皇后,繼承了這北宋的江山。

然而,宋仁宗畢竟也是一代帝王,儲君的人選,他也是自有主張的。雖然他在晚年體弱多病,選立嗣君成為朝廷中的熱門話題,一直議論紛紛,朝中的權臣重臣又各有所重,大臣司馬光、包拯、韓琦、富弼等都紛紛建議早定人選,這樣有利於江山的長治久安。

曾作為仁宗養子的宗實希望最大,況且是由曹皇后親手培養長大,曹後對他也格外看重,所以不時地向仁宗吹風。仁宗便在諸大臣與曹後的勸說下,同意選立宗室之子為嗣,經過斟酌,選宗實為皇子,改名趙曙。

趙曙繼位登基,功勞最大的其實曹皇后,雖然宋英宗在位時間不長,但是也充分證明了宋英宗是一代仁君,曹皇后在儲君的選擇上,還是很有眼光的。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的一天夜裡,宋仁宗突然病危。一更天,把曹後召來時,宋仁宗已不能再講話,只用手指著自己的心,不一會兒,就駕崩了。

自古帝王駕崩,君王更替之時都是最容易發生政變的,熟讀歷史書籍的曹皇后又怎會不知?為了保證朝廷政權平穩過渡,曹皇后強忍住喪失夫君的痛苦,當機立斷地密召兩府,讓他們黎明入宮。

為了封鎖宋仁宗駕崩的消息,她決定在三更天仍令向宋仁宗進粥,四更時還召御醫,並命人看守,她傳旨下去,宮門一律不得開啟,並親自掌管各個宮門的鑰匙,生生將宋仁宗駕崩的消息封鎖,防範了一場政變的發生。

第二天一大早,召皇子趙曙嗣位。趙曙驚叫道:「某不敢為!某不敢為!」說著轉身就往外走,曹皇后看到此情此景,深知如果讓太子離開,定會引起朝變,於是命令韓琦抱住太子,命人給太子解發戴冠,給他穿上了御衣龍袍,立為新君,是為宋英宗。曹後被尊為皇太后,高氏隨之入宮,被立為皇后。等到太子登基為帝,這一個過渡算是平穩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曹後臨終前,曾交給神宗一個封閉甚嚴的錦盒,並告誡他:「等吾死後你再打開!」曹後逝世,宋神宗打開木匣,見裡面裝的全是宋仁宗時,反對選立英宗為皇嗣的奏章。可見,就連神宗的皇位,也有曹皇后的汗馬功勞在裡面。曹皇后對宋英宗父子的恩情,是多麼深厚。

參考文獻:《宋史》

相關焦點

  • 吳瑜55年輔佐了4位皇帝,83歲離世的皇后一生有何傳奇?
    文/唐朝一、從卑賤的侍女起步……吳太后,本名吳瑜,1115年生於汴梁(今河南開封),14歲入宮,作為侍女侍奉康王趙構。趙構登基為帝後,封吳瑜為義郡夫人。紹興十三年(1143年)被冊立為皇后……吳太后是個高齡的女人,83歲才去世,諡曰憲聖慈烈皇后,攢祔於永思陵。吳後一生,先後經歷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四個朝代,輔佐了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位皇帝。
  • 姑侄一同入宮,侄女封后卻早逝,姑姑不受寵但長壽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清朝同治時期,一對姑侄一同入宮後的經歷。其中侄女進宮被封為皇后,可惜的是,侄女命薄,年紀輕輕就去世了。而姑姑入宮後,雖然不受寵,卻得以長壽。同治十一年,兩宮皇太后為皇帝操辦婚禮,於是舉辦了一場空前盛大的選秀活動。
  • 史上極專一的皇帝:一生只愛一人,獨寵皇后,六宮無妃
    史上極專一的皇帝:一生只愛一人,獨寵皇后,六宮無妃。文/騰姐在歷朝歷代的封建社會下,男子地位遠高於女子,路人皆知。因此官宦臣子家中妻妾成群,皇帝後宮佳麗三千,更不是什麼令人新奇的事情。但在憲宗找到自己唯一的兒子也是繼承者之後沒多久,紀氏就毫無原因地暴斃身亡,無福享受她兒子帶給她的錦衣玉食、榮華富貴。或許正是因為朱祐樘從小便嘗盡了後宮的辛酸苦辣,親眼看見了女人的心狠手辣,他才沒有像其他的皇帝那樣坐擁三千粉黛。在明朝,身居高位的男人們都不喜歡政治聯姻,選妻只看才貌不看出身。因此,朱祐樘在18歲那年迎娶了他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妻子張氏。
  • 她和侄女一同嫁給皇帝,入宮後她只被封為珣嬪,侄女卻當上了皇后
    在古代由於一夫多妻制,古代男子可以擁有三妻四妾,皇帝更是有著後宮佳麗三千人。由於皇帝的後宮嬪妃眾多,很多時候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同一家姑娘都是皇帝的妃子,一些是姐妹,像趙合德趙飛燕姐妹,一些是姑侄,像海蘭珠與布木布泰。
  • 漢妃為62歲康熙生一子,因年紀小被雍正當兒子養,三朝皇帝都寵他
    根據康熙在位時義大利畫師馬國賢《回憶錄》描述,陳氏長得非常美麗,她入宮晚,地位不高,但她生下胤秘的時候,康熙帝都已經62歲了,老來得子,康熙高興得不行,連帶著陳氏也很受他的寵愛,康熙曾經帶著她一起去熱河避暑,比她地位高的一些妃子都沒這待遇。
  • 中國史上被輕視的太后,25歲便開始垂簾聽政,執政能力不輸武則天
    中國史上被輕視的太后,25歲便開始垂簾聽政,執政能力不輸武則天歷史上因為皇帝年齡尚小,太后跟隨著聽政的事情並不少見。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鄧綏的故事。她是一位神奇的女子。她本來是一個沒有心機的人,即使在她16歲的時候被皇上選中進宮當了後宮的女子,但是因為她沒有使用心機去獲取皇帝的歡心,所以一直沒有得到皇帝的寵愛。而且在她進宮之前,皇帝為了安撫自己的愛妃,就把愛妃確立成為皇后,這樣聰慧又具有美貌的女子,終有一天肯定會被皇上看見的。
  • 顧命大臣:臣等恭請皇后垂簾聽政!皇后:這多不好意思
    而褚蒜子被封為司馬嶽的皇后只有19歲,帝後二人鶼鰈情深。褚蒜子極為得司馬嶽寵愛,所以他處理朝政的同時,也會經常讓褚蒜子參與。這時候褚蒜子自幼的良好教育得到了體現,面對這些奏摺,夫妻二人經常會進行探討,而且褚蒜子也經常會有自己不同的見解,而且大多時候還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不足,並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這讓大臣們非常信服。
  • 她18歲嫁給了55歲的乾隆,被皇上特意賞賜後,位分還降了兩級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清朝一共存在了290多年的時間,在其中眾多的皇帝中,乾隆皇帝可以被稱為最多情的一位,他的一生中有42位妃子順利進入了後宮成為了妃嬪。其中有一位女子,她18歲的時候嫁給了55歲的乾隆,日夜受到恩寵,但是被皇帝特賜了兩隻雞後,卻連降了兩級,這是為什麼呢?
  • 明朝有不少奇葩皇帝,為何沒有出現垂簾聽政的太后
    垂簾聽政,指太后或皇后代替皇帝處理朝政,殿上用帘子遮隔,以示避嫌。垂簾聽政是中國古代一種獨特的政治現象,自戰國、漢朝、唐朝、宋朝至清朝,出現了宣太后、趙太后、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等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只有明朝沒有出現垂簾聽政現象。
  • 北宋人物:那些垂簾聽政的皇后
    在朝堂上,劉娥一直當權到老,還創造了皇后和皇太后的稱呼「吾」,與皇帝的稱呼「朕」相對。儘管劉娥曾穿著皇帝的衣服參加活動,但她畢竟沒有成為「武則天」,因為沒人擁護她,她本人也未必敢做。她垂簾聽政以來,能力很強,朝堂平穩,很有功績,去世後得到宋仁宗的尊重。曹太后就是《清平樂》裡的曹丹姝,實際史上好像沒有這個名字。
  • 她生來克夫卻被皇帝娶入後宮,因為當老媽子表現出色被封為皇后
    (電視劇《烏龍闖情關》裡萌萌的劉病已,他就是後來的漢宣帝)大漢元平元年,18歲的劉病已登上了帝位。在滿朝公卿的一直推舉下,漢宣帝納霍光小女兒霍成君入宮並冊封為皇后,霍顯心滿意足,老公是輔政大臣權傾朝野,女兒又當了皇后,這下霍家能夠永保富貴了!
  • 鄭貴妃為萬曆生下兩皇子都沒當上皇后,她一生無子,卻穩坐皇后位
    說起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我們知道是康熙皇帝,他從8歲繼承皇位到去世,一生在位時間長達61年,是名副其實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那麼,我現在問你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是誰?估計很多人不知道。她就是明神宗萬曆皇帝的皇后——王喜姐。光聽這個名字就夠喜慶的了,萬曆六年,明神宗萬曆皇帝正式與王氏舉行大婚典禮,冊封其為皇后。
  • 她是明朝第一皇太后,比馬皇后更賢德,大臣下跪求她垂簾聽政
    朱元璋的原配髮妻馬皇后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但明朝並不只有馬皇后一個賢德女子,明仁宗的嫡妻張氏也相當出色,她更是明朝第一個皇太后。朱元璋小時候貧苦,靠徵戰得來了江山。他在位的時候定下規矩,那就是皇室子孫選妻不看女方的出身,最好是平民女子,豪門貴戚之女不能入宮。
  •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4:孝恭仁皇后
    康熙皇帝是康熙四年大婚的,同時入宮的還有安嬪李氏、敬嬪王佳氏、端嬪董氏、惠妃納喇氏、榮妃馬佳氏、宜妃郭絡羅氏、僖嬪赫舍裡氏七人。烏雅氏入宮的時間較晚,是康熙十二年正月,由一年一選的內務府包衣三旗秀女的身份進的宮(此時的烏雅氏是14歲,康熙皇帝是20歲)。原本是充當在宮中服役的宮女的,幹到25歲就可以出宮了。
  • 泰國詩麗吉:18歲封后,50歲出軌保鏢,仍被老國王專寵一生
    泰國詩麗吉:18歲封后,50歲出軌保鏢,仍被老國王專寵一生詩麗吉·吉滴耶功出生在吉滴耶功家族,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在三歲時,她被外來之客預測為有「皇后之命」。當然,詩麗吉本身是朱拉隆功大帝的第5代曾孫,屬於泰國皇室貴族,她從小就歲父親在法國和瑞士生活,還彈得一手好鋼琴,那時她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鋼琴老師。才貌雙全的詩麗吉有著她的傲氣,後來邂逅了剛登基的泰王蒲美蓬·阿杜德,一位俏麗可愛,一位儒雅帥氣,他們很快陷入了愛河。
  • 大臣請皇太后垂簾聽政被拒絕 她是不敢還是不願
    明朝沒有垂簾聽政,得益於朱元璋出臺的防止外戚幹政的一系列制度。不過,明朝本來有一名皇太后,本可以光明正大地垂簾聽政,卻被她果斷拒絕。這名拒絕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姓張,她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后。張皇后本是京城指揮使張麒的女兒。她嫁給朱高熾為妃後,張麒因女兒貴,被追封為彭城伯。
  • 皇后毒死皇帝垂簾聽政,佔星師:你兒子當皇帝會殺掉你!果然應驗
    小阿格裡皮娜一生結過三次婚,第一任丈夫叫帕西埃努斯·克裡斯普斯,不久這個男人就死了,她又嫁給了一個名為多米第烏斯·阿赫諾巴爾比的貴族。沒多久,她生了一個孩子,取名「盧西烏斯」,這個孩子是「腳先出的娘胎」,他就是後來的尼祿。
  • 中國歷史上冊封皇后最多的皇帝——前趙昭武帝劉聰
    -314年),字麗華,太保劉殷之女,第三任皇后,嘉平二年(312年),劉娥入宮,封為右貴嬪,嘉平三年(313年)3月,立為皇后,嘉平四年(314年),劉娥去世,諡號「武宣皇后」。劉英(?-313年),字麗芳,太保劉殷的之女,武宣皇后劉娥的姐姐,嘉平二年(312年)正月,劉英與其妹劉娥入宮,她封為左貴嬪,妹劉娥封為右貴嬪,嘉平二年(312年)3月,劉聰欲立劉英為皇后,張太后堅決反對,同年6月改立張徽光為皇后,嘉平三年(313年)正月,劉英離奇去世,嘉平三年(313年)2月,張太后和張皇后先後去世,同年3月,劉聰立劉英的妹妹劉娥為皇后,並追諡劉英為「武德皇后」,為第四任皇后。
  • 慈禧垂簾聽政46年,為何在臨終前,要將年僅3歲的溥儀立為皇帝?
    而當1908年,光緒帝「重病」離世後,73歲的慈禧也漸漸走到了她生命的盡頭。在她臨終之前,慈禧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允許她再繼續垂簾聽政。而大清王朝也急需要一位統治者,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可是這時的大清已經是一個狂風暴雨中的大清,在這狂風暴雨中,大清搖搖欲墜,好像馬上就會倒塌。
  • 宋朝垂簾聽政的三位太后,都和小皇帝反目,身後事差點沒保全
    01大宋朝,幾位太后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都曾垂簾聽政、輔佐君王,最後都和扶助的皇上心存芥蒂,彼此隔閡。劉娥是宋真宗的皇后,也是出身將門,可是襁褓之中父母雙亡,只能寄養在外祖家,長大後,成了一個歌女。後來嫁給了銀匠龔美,兩個人其實就是販夫走卒,應該會過平凡的一生。但生活艱難,難以為繼,15歲的時候劉娥被前夫賣給了當時還是王爺的宋真宗。真宗特別喜歡劉娥,可是,宋太宗卻並不喜歡,出身卑微,還獻媚邀寵。所以,就讓真宗休了這個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