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好吃不過餃子。尤其是對於北方人來說,恐怕沒有不愛吃的。而韭菜雞蛋餡兒又是餃子家族最經典的口味,必須得會做啊。
從小我就喜歡吃媽媽做的韭菜雞蛋餡兒的餃子,尤其是有幾年我們自己家種了大片韭菜,總是能在最鮮嫩的時候先割回來包餃子,那味道後來再也沒有吃過。
由於我和先生都愛吃韭菜餡兒的餃子,後來有了孩子,他也愛吃,哈哈。
於是又讓我多了一個經常做韭菜雞蛋餡兒餃子的理由。以前我做韭菜雞蛋餡兒的餃子,還是按照我們老家的傳統,就是韭菜和切碎的炒雞蛋來做餡兒,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婆婆在韭菜雞蛋餡兒裡加了兩樣東西,比我們之前吃的還要好吃。
是什麼東西呢? 木耳和粉絲。
大家一定會覺得奇怪,餃子餡兒裡還會放這兩個東西,沒錯。加這兩個東西後不僅餃子的味道提升了好幾個級別,而且由於木耳和粉絲吸水,所以在最終包餃子的時候韭菜遇到鹽後出的水也會一定程度上被木耳和粉絲吸掉,這樣一來也非常容易包,口感上更飽滿。
配料:
韭菜 1斤
雞蛋 2個
木耳 4朵
粉絲 半把
生薑 2片
鹽
五香粉
耗油
香油
麵粉 400g
水 160g
做法:
1,將木耳放入碗中,加水泡發;將粉絲加入泡發
2,將麵粉與水混合,慢慢加水,用手和面,感受面的溼度,這個水量需要自己感受,因為不同麵粉吸水量不同。和成麵團,用溼布蓋著醒。
3,將雞蛋打入小碗,打成蛋液,炒鍋放油加熱,將雞蛋炒熟備用。(稍微炒一下即可,否則雞蛋炒老不好吃。)
4,將韭菜、木耳、粉絲、炒熟的雞蛋切碎放入盆中,切兩片生薑切末混入。
5,加入適量鹽、五香粉、1勺耗油、一大勺香油攪拌均勻。(如果怕韭菜出水,可以先分一半,加入鹽,包完後再給另一半加鹽)
6,取出買團,隨意分幾份,將其中一份搓長條,切成一個一個的小塊(可根據自己喜好,喜歡大餃子的切大一點,喜歡小餃子的切小點),壓扁,開始擀餃子皮。
7,邊擀皮邊包餃子,以免餃子皮風乾。
8,包好的餃子,放在竹製的屜盤上,或者任何可以放餃子的盤子都可以。
9,煮餃子,由於是素餡兒,所以下了餃子後,滾三開就熟了,可以盛出來吃啦。
有問題可以在下面留言啊,也歡迎關注一下上面公眾號,以後有好多精彩內容會推薦給大家的,謝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