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光之牛筋面

2021-02-07 夢二先生



作為一個北方人,我認為南京的確不錯,景點多,風景不錯,雨多了點,但霧霾少一點,人也慢一點。

 

我是個比慢還慢的人,「從前慢」,現在也慢,所以喜歡慢一點的地方。

 

但是在我看來,南京的毛病也不少。比如春天法國梧桐樹上掉下雪一樣的飄絮,伴著大風,扎人眼睛,嗆人喉嚨;比如夏天的蒸籠天氣;比如冬天的溼冷以及沒有暖氣。最最重要的是,吃的沒有北方人做得好。

 

比如燒茄子,永遠是硬梆梆沒熟的樣子,老了的皮也捨不得去掉,吃起來一股生茄子味,還要蛻皮,一點也沒有入口即化的香和爽。這時候就很想念華科的燒茄子。

 

不過,最想念的還是牛筋面。

 

首先必須說明一點:牛筋面只是一種面,不是牛筋加面。之所以叫牛筋面,自然是因為面做出來很勁道,牛筋只是個比喻的叫法,跟它本身一點關係都沒有。

 

南京的牛筋面很少,偶爾在小攤上遇到了,用辣椒、蒜拌了,和上黃瓜絲,花生粒,買回來一吃,一點也吃不出北方的味道。真是緣木求魚啊。

 

我不死心,依舊在找。終於在一家麵館裡找到了「牛筋面」。我要了一份。等了好久才端上來。我一看服務員那架勢,和著手裡熱氣騰騰的碗,就知道情況不妙。果然,他給我的是牛筋加面的牛筋面。當時我一懵,說:這是啥?他一愣,很不高興:牛筋面啊!我再低頭一看,沒錯,一碗麵條,上面有些矜持地堆著一小撮牛筋。的確是牛筋面……



牛筋,面


 

對於涼拌牛筋面中加花生,我無言以對。我認為這既對不起牛筋面,也對不起花生粒。牛筋面就像涼皮或麻辣燙一樣,其實主要吃的是拌料。拌料做得好,又種類豐富,配得恰到好處,就好吃。拌料不好,免談。所謂拌料,無非以辣椒、蒜泥、蔥花、醋為主,另外加植物油、醬油,其中還有孜然等各種調料粉。有些店還會加花生醬或芝麻醬,但是沒有也絕不影響牛筋面的香味。花生醬或芝麻醬主要用在麻辣燙裡。


以前我以為這些拌料只是把各種調料拌在一起而已,後來才知道是要煮的。先把蔥花和各種調料粉放在加熱的油鍋裡稍微翻炒一下,然後再倒上水煮。我不知道煮多久,反正吃的時候拌料裡的蔥花已被煮得稀爛了。總之,這個過程是為了把各種調料的味道融合(不是混合)在一起。吃的時候,舀出來一些,然後再倒上辣椒、蒜泥和醋,再撒上一點香菜,就很好了。要注意的是,油要多。


牛筋面最好的吃法是面和料分開,各佔一個碗,然後用牛筋面蘸著料吃,比直接把料拌在面裡好吃得多。



牛筋面



我讀高中的時候,學校附近有好幾家牛筋麵店。那時候饞得很,常常偷跑出去吃牛筋面,甚至下了晚自習都要鑽空子出去吃。便宜又好吃,一塊錢一份,比現在南京八塊錢一份的還多。校長得知以後,親自堵在校門口。


我班一女同學,常趁此時機溜出去吃,校長對此早已是聞名不如見面了。一次晚自習後,該同學又溜出去,走到大門口附近,並未見到校長,心中竊喜。正要出門,校長斜刺裡趕了過來,大喊一聲:站住!幹什麼去?說著來到面前。同學一時想不出好主意來搪塞,只好結巴著自語似的說:吃……吃牛筋面……。校長說:大晚上不去休息吃什麼牛筋面?回去!



牛筋面之天貓截圖



吃牛筋面幾乎算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娛樂活動了。


那時候有幾家牛筋面都做得非常好吃。其中有一家不知怎麼泡的,牛筋面白而光滑,吃起來也更勁道,尤其是拌料,特別好吃。由於他家的牛筋面很特別,主要是特別好吃,所以每天都賣得一乾二淨,還有排隊買不到的。


我畢業後,不幾年,整個縣城都在翻修,那幾家店面黑乎乎的牛筋面也都不見了。此後我每年回家都在那附近搜尋牛筋面,也沒看到過一家。


前幾天在南京某一街道發現一家牛筋麵店,中午去吃,發現距離單位有好多個大太陽,天天去吃,恐怕難以為繼。不過,還算好吃,吃完不拉肚子。

 

相關焦點

  • 丹鳳牛筋面—馬季版—打造中國特色小吃
    據 村裡的老人說,牛筋面簡直是人家極品,他們也只是聽說從未嘗過,並且告訴我只要去牛津大學上學,就 有吃不完的牛筋面,於是我從小立志考取牛津大學,吃盡裡面的牛筋面。 90年代電視開始普及,我終於在電視上看到了夢想已久的牛筋面,每天晚上我們一群小朋友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著牛筋面的出現,新聞聯播一結束,電視上立馬出現幾條牛筋面,並且伴隨著一些名人。吃牛筋面,一切皆有可能。
  • 給你做消暑解饞的麻醬牛筋面~
    就想吃一口牛筋面,牛筋面是用麥芯粉,加少量紅薯澱粉,鹽加工成的,有的加工坊還要加雞蛋,做好之後十分美味,下面小編就做給你吃!麻醬牛筋面主料:牛筋面輔料:黃瓜、胡蘿蔔、香菜、 蔥、大蒜、豆芽、鹽、辣椒油、白糖、香醋、生抽、雞精、芝麻醬
  • 美味的朝鮮冷麵和陝西牛筋面
    獨具特色風味的美食,比如冰涼鮮辣的朝鮮冷麵、勁道香辣的陝西牛筋面。在品嘗特色麵條的過程中配上詩情畫意的詩詞,一般用牛肉湯,把煮好的面用涼水衝,然後放到碗裡加之前煮牛肉用的湯(切記湯 必須要涼)和辣白菜、黃瓜、雞蛋、牛肉、蔥、芝麻、辣椒、松子、蘋果或西瓜切片。小編在南方大學,沒看到賣冷麵,或許源於學校在郊區的原因,商店比較少。涼麵,小編吃過。
  • 地攤美食萬萬千,我只獨愛牛筋面!
    牛筋麵食材:牛筋面,炸豆腐,老壇酸菜,油菜,大蔥,香菜,生抽,香醋,鹽,雞粉,萬能醬烹飪方法:1、老壇酸菜,可以自己醃製,也可以去超市買3.牛筋面要提前用水泡發,使用的時候還需要放開水裡燙一下即可。4.正宗的牛筋面裡是沒有青菜的,但是,我比較喜歡吃蔬菜,所以加了幾根小油菜,不喜歡吃的可不加,看個人喜好,加青菜的話,需要提前燙熟哦~5.蔥切成大小均勻的末,香菜切成段備用,牛筋面的一大特色就是滿滿的蔥末,香菜是我自己添加的,可以少加香菜,但蔥一定要多放。
  • 牛筋面還能做成辣條?一起學起來!
    辣條在今年好像特別的火,很多朋友嘗試自己在家製作,網上看了好多方子,最常見的還是用腐竹做辣條,另外一個常見的方子是用豆皮來做,這個稍微有些麻煩,先要磨豆子,然後熬豆漿,一層一層熬出豆皮,再晾乾,再炸,看著感覺很麻煩,今天就來教大家一個辦法,用牛筋面製作辣條,方法十分簡單,做出來的辣條好吃極了
  • 海豐美食|一碗牛筋粿承載了36年的時光
    36年,不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都會因為受了朋友的安利跑來吃一碗牛筋粿。久而久之,口口相傳,也常有外地人專程過來嘗一口「別人家的牛筋粿」。小小的店面內,被餘暉照射的光影下,潛藏著這幾十年來的時光。案板上擺放著的滿滿當當的粿條和牛筋丸,就是一整天所需要忙碌的所有食材了。
  • 【圖解】十年磨一劍,想吃付家牛筋面
    在丹鳳我可以陪你從南吃到北也可以陪你從東吃到西菜湯牛筋面、賀家包子、蓮菜餃子爐齒面、漿水面、牛肉拉麵十年磨一劍,想吃付家牛筋面春風又綠江南岸,晚飯想吃牛筋面在丹鳳,有一個吃貨女朋友是怎樣的體驗:1、女友有一次給她小外甥衝奶粉,然後用嘴試試溫度,結果覺得味道不錯,居然自己喝完了……2、和女朋友逛街,她不小心摔倒了,我去扶她,發現她的手都破了,手裡的菜湯牛筋面竟然一點都沒灑出來。
  • 自製牛筋面:奶奶用了半輩子的方法,簡單易上手,比涼皮好吃多了
    今天營養師大喬給大家帶來的可不是涼皮的做法,而是涼皮的好閨蜜牛筋面,教大家自製牛筋面,這可是奶奶用了半輩子的方法,簡單易上手,比涼皮好吃多了。牛筋面因其筋道獨特的做法而受到大家的歡迎,在夏天也是絲毫不遜色於涼皮。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涼拌牛筋面的具體做法,有興趣的趕緊一起和我學習一下吧!
  • 菌落超標 7-Eleven牛筋面停售
    據悉,標稱永利達美好(北京)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在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運河明珠家園店經營的牛筋面,該商品檢出菌落總數超標。據了解,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並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 牛筋肉土豆胡蘿蔔面,吃上一碗超滿足
    牛筋肉土豆胡蘿蔔面By 禎禎寶貝牛筋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並且不含膽固醇。牛筋能增強細胞生理代謝,使皮膚更富有彈性和韌性,延緩皮膚的衰老。有強筋壯骨之功效,對腰膝酸軟、身體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有助於青少年生長發育和減緩中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的速度。原料:牛腩、麵條、土豆、胡蘿蔔、蔥、姜、香菜、花椒、八角、蠔油、料酒、鹽、味精。
  • 小吃店查出大問題,牛筋面、麵皮含」不得檢出「的防腐劑
    說起麵皮、牛筋面屬於特色小吃,多使用小麥麵粉製作,也有米粉或其他澱粉製作。一般涼拌食用,種類繁多,製作方法各異,調拌也各具特色,口味不同。現在不僅外邊大街小巷有各種售賣牛筋面,麵皮的小餐館,而我們也會去菜市場或者是超市當中購買一些麵皮,牛筋面回家自己來調製。
  • 來一碗香噴噴的臺灣牛腩牛筋面吧!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的重要性對於中國人來說不言而喻,但現代都市人生活工作節奏加快,早餐很容易被一些上班族忽視,然而一天的工作和學習大多集中在上午,需要消耗大量腦力和體力,當然需要可口的食物為我們提供足夠的營養和能量,所以,再忙也要記得吃早餐!
  • 煮牛筋用一個簡單的妙招,煮出來的牛筋又香又爛,吃一口就上癮!
    對於牛筋的料理﹐我通常都是跟牛肉一起燉﹐而且裡面少不了紅燒牛肉麵的那些辛香調味料。某天吃到理查媽煮的牛筋面﹐只是牛筋和白蘿蔔﹐卻有驚豔的感覺﹐好乾淨的香甜味道喔﹗ 問理查媽加了什麼﹐她說只有醬油﹑糖﹑姜﹑米酒。
  • 散文:老茶壺,舊時光
    文/王文靜【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老茶壺,舊時光 回老家,沒看見桌上擺放的那把舊茶壺。莫非摔了,碎了,還是賣給下鄉的淘寶撿漏的舊貨販子了。 老茶壺,陪了父親半個多世紀,也浸潤侵染了我的鄉村少年時光。階旁梧桐樹,院中棗花香,屋前榆槐,屋後楊柳。花開花謝,春來樹葉綠,秋來樹葉黃。
  • 一口甜辣香脆的炸串 牛筋面三十年味道不變 啥玩意一年賣出80噸?
    和炸串擁有同樣地位的美食肯定要算上眼前的牛筋面,據說牛筋一天的用量就有40斤。牛肉部分超級軟爛、牛筋入口超有嚼勁,牛肉湯底也是滋味十足,面那就有講究了,不放任何添加劑,絕對是家的味道,媽媽的手藝,一口熱湯一筷子麵條,驅走的是冬日的寒冷,溫暖的是你我的心尖。其實大廚是四川人,川菜肯定不在話下。
  • 牛筋的做法 牛筋怎麼做好吃
    牛筋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食物,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喜歡吃牛筋的人一定不要錯過這道咖喱燜牛筋的做法。咖喱燜牛筋主要用咖喱、牛筋和洋蔥做成,食材風格,味道鮮香,關鍵是製作方法簡單,大家都可以試試。
  • 舊時光——新加坡的燈光秀
    〔 Hello ● 舊時光 〕 新加坡 千萬別錯過濱海灣花園的燈光秀哦〔 Hello ● 舊時光 〕 新加坡 千萬別錯過濱海灣花園的燈光秀哦〔 Hello ● 舊時光 〕 新加坡 千萬別錯過濱海灣花園的燈光秀哦〔 Hello
  • 重回舊時光之長壽米粉
    長壽地處重慶腹心地帶,襟長江而臨主城,史稱「膏腴之地,魚米之鄉」。長壽米粉有著數千年的工藝,歷史淵源,相傳是東漢末年劉備入川時,有個隨軍火頭叫張同甘,把技術帶來重慶長壽。此工藝製作精細,用中稻米和雜交米作原料,浸泡,磨漿,蒸熟,蒸一層晾一層,晾乾後疊齊,切成墩墩或捲成長圓筒,加工成便於保存和攜帶的半成品,拿回家裡切成絲下鍋燙兩分鐘便可撈起入碗,吃起來口感細膩,滑爽筋道。
  • 咖啡杯裡的舊時光盡在怡保
    在我生活的城市邁入嚴寒的冬季之刻,那一年四季皆夏的國度馬來西亞,就更讓人懷念啦。對我而言,再去一趟溫暖的馬來西亞是今年入冬後我的夢想。前不久看到大學閨蜜在朋友圈上傳的在馬來西亞蜜月旅行的照片,我就更加堅定了要再去馬來西亞的信念。
  • 找回逝去的舊時光(看香港)
    資料圖片逝去的舊時光,還能找回嗎?「只要沒有忘記,還可以找回來,就像多年後我在書店尋回的神話故事書。」「80後」出版社責任編輯林雪伶很念舊。小時候,母親買了一套神話故事書,每晚都會給她講一個書中的故事。後來書丟了,她念叨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