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和廣西沿海,有一種民間習俗叫抽水煙筒,太多趣事講不完

2021-01-12 湛江縱橫哥

說起抽水煙筒,又稱大碌竹,在粵西、廣西沿海以及兩廣雲南等部分地區很普及,特別是我們父輩和祖輩,幾乎人人都接觸過。作為粵西湛江人,我童年時也是在這種環境的耳濡目染下,學會了抽水煙筒,成為80後少數的傳承人之一。

先來說幾個謎語。湛江的是"左手叉著腰,右手一支焦,肚裡咕嚕叫,噴出屎共尿」,電白的是「口對口,手攬腰,摸摸肚臍放火燒」,廣西北流的是「你嘴吻我嘴,我手攬你腰,點火照你肚臍燒,燒到肚子咕咕叫」,茂名的是「左手攬腰,右手捻毛,嘴撲嘴,下底出水」——這些有趣或貌似鹹濕的謎語都是說的同一件事:抽水煙筒。

關於抽水煙筒,還有些俗語。比如:「吞入滿口香,吐出白雲飛」;「飯前飯後抽筒煙,吸雲吐霧勝神仙」;「冇條煙筒,乜野都冇法」(不抽水煙筒,做什麼都不得勁)……也有斯文一點的,說抽菸筒是「支竹嘗樂,分甘筒味」(知足常樂,同甘共苦)。還有一條是講為人處世的——寧吹「大碌竹」,莫做「大碌木」,意思是寧可抽水煙筒交朋結友、頭腦靈活,也不要像一塊木頭那樣傻傻的沒朋友。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關於水煙筒的來歷,雖說是一種傳統文化,但時間並不是很久。明朝末年,除了番薯,人們還從美洲引進了很多對現代生活有影響的東西,其中一樣就是菸絲。據資料顯示,中國人抽菸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大家留意下,除清朝古裝戲,之前的朝代戲很少有抽菸的鏡頭,只有飲酒的。

水煙筒雖然現在只在粵西和廣西沿海常見,但以前珠三角一帶也是流行抽大碌竹的,在《七十二家房客》裡都可以看到水煙筒。後來由於城市化進程和外地人口湧入,大家覺得水煙筒不太衛生,一支煙多人抽,自帶煙筒也不方便,這一大截竹筒也挺重。加之生活節奏又快,所以珠三角城裡人大多轉成抽紙菸了。而粵西及周邊地區,經濟相對落後,人們生活節奏慢,有時間抽水煙筒,所以延續至今。現在廣東地區除了粵西,江門新會一帶農村也有吸水煙筒的,廣州郊區也有少量。

水煙筒是由竹子靠近根部的竹坯製成,粵西的口很小一點,雲南的特別大,據說廣西玉林北流的也大,直徑有十三四公分,吸一口抵湛江煙筒幾口,很是過癮。水煙筒的價格有貴有便,從十幾元到幾百元的都有,有一種金鑲玉吸嘴的紫竹煙筒售價過千元。

一般抽水煙筒會配一隻紅色的水桶裝渣,後來改用拖把桶更方便,那個擰拖把的地方專門用來放菸絲。有的人從小看長輩用拖把桶抽水煙,還以為這是什麼配套的抽菸工具呢!

水煙筒加水也很有講究,加多了,嗦到水飛起身,加少了,嗦到無聲音,剛剛好,嗦到聲音清脆,旁邊等抽菸的人聽到可以過過癮。不過最討厭的是幾個人在一起抽菸,其中某一人拿著煙筒,講半個鐘話還沒抽一口的,旁邊的人都快急死了,菸癮發作等著抽啊!

抽水煙筒的人一旦上了癮,別的什麼煙仔都看不上,而且時時都離不得煙筒,因此也鬧出了很多笑話。

吳川有個工程老闆是個老菸民。有一天,吳川幾大局的領導下來檢查工作。新來的工仔看到幾個人圍在一起彎著腰,似乎周邊還在冒煙,以為出了什麼事!走過去一看,領導們和老闆在輪流吸一根煙筒,聊得不知多親熱。老闆不僅和領導抽水煙筒,也和員工一起抽,你一口我一口,感覺就跟親兄弟似的,水煙筒就是這樣拉近人的感情的。

在湛江,上至億萬老闆,下至平頭百姓,都抽水煙筒。熬夜打麻將的時候,一支水煙筒就變成了提神的神器,你抽過來我抽過去,房間裡煙霧繚繞,大家也習以為常。

廣州汽車總站旁,標明往湛江茂名大班車旁肯定有大碌竹,客人只要講句黎話,自有人送煙送火。出門在外,往往不方便攜帶煙筒,喉嚨都快伸出爪子了。在汽車總站能吸上一口熟煙,聽到家鄉話,也可以算是提前感受到家的溫暖了。

最搞笑的是紅綠燈路口等紅燈時,的士司機立馬從車窗伸出一支大碌竹出來拼命地抽,頓時煙霧沖天,這場面讓外地人驚呆了。開摩託車或是電單車的煙友,乾脆將一支煙筒掛在車尾,搖搖晃晃地招搖過市。

90年代粵西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也就是70後,也有在宿舍抽水煙筒的經歷。那時候窮,宿舍常備一支,沒錢買煙仔就抽大碌竹。由於煙霧太大,一般是在宿舍門口抽,一抽就是四年。北方的同學一開始還以為他在吸毒,嚇得不行。

在珠三角工作的有點年紀的粵西人,至今也離不開水煙筒。有的甚至放上三支,公司一支,家裡一支,車上還得有一支小型的,出門更是隨身帶菸絲。而且上面還買不到正宗菸絲,每過一排都要叫家鄉的親戚寄上來。抽慣了水煙筒,抽菸仔真的不習慣。據說廣州有個大老闆將中華煙的菸絲捏碎了,用大碌竹抽,這也太豪氣了吧!

有位網友說,他上高一時,有一次開家長會,老爸竟然帶著他的水煙筒(很短的那種)來開會。全部同學和老師都覺得奇怪,那時真感覺無地自容。不過現在明白了,他爸不是因為土也不是因為窮,而是習慣了這種抽法,給中華煙也不抽。

粵西地區還有一個特色,水煙筒不僅男人抽,女人也抽。上個世紀70年代,電白的男女民兵都是在一起抽菸筒。據說過去化州農村90%的婦女都抽水煙筒。在吳川,一個嬌小的靚女拿著一根粗大的煙筒是常事。有些阿婆從十幾歲抽到八十幾歲,五六十年代集體公社掙工分,好多女性都是那時學會燒水煙,一是為了提神,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偷懶!

抽水煙筒的感覺很爽,有人用「懶屍」(音譯)二字來形容。一口煙下去,全身特別放鬆,懶到一動不動,可以緩解疲勞。在民間說法中,水煙筒還有防蟲、防蛇、去病的作用。根據《廉江縣誌》記載,抽水煙筒對瘴毒有療效,所以延傳至今。廣東農村蛇多,將抽完煙後的煙屎倒在門口,可以驅趕蛇,也可驅蚊蠅。在戶外勞動的時候抽一口水煙筒,一是可以提神,二是可以驅蚊蟲,三是可以藉此休息一下,所以在當時是必備的。

對於農村小孩子來說,水煙筒則是一種惡作劇的工具。以前的鋪仔經常備有一根水煙筒,調皮的儂仔就拿火炭把煙筒嘴塗黑,等有人來吸菸時就會中招,嘴巴上留下一個黑圈圈,孩子們可樂了,那個人發現了過來打,大家就作鳥獸散……

雖然在兩廣一帶,水煙筒已深入人心,但北方很多人卻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引起了一些誤會,鬧出了不少笑話。

有個吳川梅菉人八幾年去武漢打工,晚飯後到路邊乘涼,一班工友你一輪我一輪,抽著水煙筒,煙霧陣陣,那個滿足感,不抽菸是很難體會得到的,一天的辛勞也煙消雲散了。旁邊一群本地人(吳川人戲稱他們為「撈佬」)則圍著看,有的還拿起煙筒上看下看,也看不出什麼門道。有一位好事者,向吳川人要了菸絲,也學他們抽,被嗆得眼淚水都出來了,連呼難受,之後對這幫吳川人很佩服。

湛江曾有位老領導是個老煙槍,他從來不抽香菸,只抽水煙。從前下鄉,在山邊田間,他與耕作的農民兄弟一坐下,水煙筒抽個不停,聊個不停,因此頗受群眾歡迎。 最搞笑的是,一次他率領湛江市各縣區的領導去山東考察,在白雲機場登機前安檢,他的秘書用一個大旅行包裝著煙筒,結果過不了安檢。之後,他去外地出差再也沒有坐飛機,只坐火車…這個笑話在湛江機關傳了好多年。

到外地住酒店,也經常出狀況。粵西人的水煙筒、菸絲,由於看上去有點髒,很容易被服務員當垃圾清理丟了。最後客人又去垃圾桶找,不找還不行,菸癮一發作起來什麼都救不了。還有一個故事,80年代初,幾個湛江人帶煙筒去北京出差,在賓館抽菸。結果被服務員報警,警察來了,才知道是服務員以為這幾個人在輪流抽鴉片煙!不了解的人,真的容易把水煙筒當成鴉片煙槍呢!

有一位朋友回憶,十幾年前,他去黃山旅遊,回程在黃山市機場候機。他帶了支煙筒在那裡慢悠悠地享受著抽。突然,幾個到黃山玩的吳川梅菉人圍過來,一口一個兄弟叫得真熱情,然後四個人圍著這支煙筒煲咗20分鐘都無離手,直到廣播叫上機,才依依不捨離開。原來這幾個人出來旅遊憋了7天沒煙筒的日子,真不知是怎麼活過來的,哈哈。

雖然水煙筒過不了機場安檢,但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大家研究出一種簡易水煙筒的製作方法——礦泉水瓶加一根銅管,或是加一支竹枝。如果銅管和竹枝不好找,就用身邊的物件,比如脈動瓶加原子筆身加牙膏嘴(鋁的),霸氣點的還有用子彈做煙筒嘴的(可能是一位兵哥)。這種簡易的煙筒隨時可製作,也就避免了飛機安檢的尷尬。

對於粵西和廣西沿海的老百姓來說,水煙筒不僅是抽起來爽,也是一種聯絡感情的工具。90年代出門做生意的湛江人,不論到哪隨身帶著水煙筒。在火車車廂、旅館偶遇一看水煙筒,向前問一句:湛江(茂名)的?得到肯定答覆後,就說,大家老鄉,燒口煙先,跟著抓起煙筒猛吸。大家都很開心,你一輪我一輪吸下來,感情一下融洽了,有的還因此而相識做成了生意。

對於水煙筒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危害,民間的說法也是有爭議的。首先要肯定的說,菸絲中含有尼古丁,肯定對身體有害,為了健康什麼煙都要少吸為好。但也有人說,水煙筒的水有過濾尼古丁和焦油的作用,煙經過水,吸起來不燒嘴,有種清涼的感覺。從煙筒裡的過濾水就可以看出,倒出來的水顏色發黑,味道難聞,就可以看出過濾的重要性。從農村的實例,也確實看到一些八九十歲的老人家仍在抽水煙,身體還是比較硬朗的。有些老人,本來有吸水煙的習慣,醫生叫戒菸後,反而活不了幾年就走了。

不過戒菸對水煙筒的菸民來說也是難事。有位網友說,她爸為了戒掉水煙筒,都丟過好多次了,最後還是依依不捨地撿回來。有一次,她帶兒子回老家過暑假,看到屋外有一根很漂亮的水煙筒依在牆角那裡,她看這麼漂亮,順手又撿回來放在她爸吸菸的紅色拖把桶裡,她媽看了苦笑不得,原來是她爸又下決心要戒菸丟掉的,沒想到又給撿回來了。

總的來說,戒水煙比戒菸仔難。不過,如果真是下定決心的話,沒有什麼煙是戒不掉的,我也在期待那一天,哈哈。

關於粵西和廣西沿海的水煙筒趣事,你還有什麼想補充的?或是你有什麼趣事要與大家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喔。

相關焦點

  • 水煙筒作為數百年的傳統習俗,現在應該禁止嗎?有兩種不同說法
    過安檢的時候,機場人員不知道這是什麼,懷疑有攻擊性,怎麼也不讓他過,於是只能用塑膠袋包紮好,放行李箱託運。但沒想到飛機晚點兩小時,加上飛行和落地兩小時,這幾小時他真是輾轉難安。原來,這小竹筒就是小型版的大碌竹了,他家代代相傳,割捨不下的生活習慣和情節。在湛江及粵西,50歲以上的男人,相當一部分有抽大碌竹的習慣。
  • 關於湛江抽水煙筒的趣事,你還記得多少?可惜要失傳了
    湛江及周邊的粵西、廣西地區,民間有一種風俗叫做抽水煙筒。在湛江,不僅男人抽,女人也抽,據說女人本來是不抽的,後來在生產隊掙工分時才學會。因為那時勞動很艱苦,而由於抽水煙筒可以提神醒腦、提高勞動力,因為生產隊允許隊員們有抽菸筒的時間。一些女人為了休息,也開始學會了抽水煙筒。
  • 蒼南漁民的水煙筒
    來源:甘溪頭過去老家石砰許多漁民有抽水煙的習慣。抽水煙跟現在的香菸不同,必須藉助水煙筒。水煙筒大多是用毛竹做成。這根較短的管子,小頭直接插到水煙筒所盛的水面下,另一較大的頭露出外面,也包上銅皮,是用來燃燒水煙用的。水煙筒使用時必須在筒裡放約三分之二水。抽水煙時,煙氣經過水中「咕嚕咕嚕」地從長管上被抽出來,進入吸菸者的肺部。水煙筒裡的水要經常換,不然會奇臭無比。
  • 陽江水煙筒,咕嚕一聲,便是一個時代!
    水煙筒,陽江俗稱「大碌竹」「煙筒」,是用大條粗竹製成,有「大忙大祿,有福有祿」的意思。門前,一個剛剛下完田回來的阿伯,半撩著褲子,隨意地坐在地上,仿佛還可以看到腳上的泥土,還沒把腳洗乾淨,就迫不及待地吸上了幾口的水煙,咕咕幾聲,然後抬起頭,輕輕地吹出白色的煙來,就像把所有的疲憊都吹走了一般,片刻,便會拍拍屁股上的土塵
  • 探秘波斯獨行記 27-伊朗人教我抽水煙
    ALI開始非常耐心地給我講伊朗人喝茶的習慣和程序,他用一支手在桌面上叩動幾下,告訴我這叫「謝謝」的意思,我想,這和中國的方式其實是一樣的啊! 和愛喝茶的中國人一樣,伊朗人喝茶絕對不能少。他們每天從早晨起床直到晚上睡覺,吃飯、會客、開會、休息、閒聊,沒茶不行。家裡來客人,人還沒坐下,茶水先要上來,辦公室有客人來,也是先上茶,後談事兒。
  • 「咕嚕咕嚕」的水煙筒,你見過嗎?
    不吸菸,自然對煙了解甚少。但隨便在大理的各處走走,都會看到一些上了年紀的阿爺阿叔們,手裡拿著長長的筒狀物品,在吸著什麼?剛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後來經當地朋友告訴,才知道此物叫水煙筒。水煙筒是一些菸民吸菸的常用工具。
  • 新研究稱抽水煙危害比香菸更大
    新華社洛杉磯8月15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抽水煙對身體的危害高於抽香菸,從水煙管中吸入一口煙霧所包含的有毒物質與吸入整根香菸相當。研究論文近期發表在美國《氣溶膠科學與技術》雜誌上。該研究負責人、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韋羅妮克·佩羅介紹,他們用一種定製的質譜儀,對水煙排放出的氣態和固態化學成分進行分析檢測。結果顯示,水煙煙霧中含有尼古丁、刺激性羰基化合物、致癌性苯類物質等有害化學物質。這是首次對水煙煙霧中直徑小於100納米的超細微粒進行分析。研究人員說,由於水煙每吸一口攝入量更大、每次吸菸時間更長,因此吸菸者攝入體內的有害物質劑量更大。
  • 新研究稱抽水煙危害比香菸更大 水煙是什麼樣子?
    新研究稱抽水煙危害比香菸更大 水煙是什麼樣子?來源:新華網  |  作者:譚晶晶 | 字號:A+ | A- 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抽水煙對身體的危害高於抽香菸,從水煙管中吸入一口煙霧所包含的有毒物質與吸入整根香菸相當。
  • 粵西沿海地區有個荔枝之鄉叫做:電白區 ,堪稱海岸線上新大陸
    魅力電白電白區南部沿海,中、北部為內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溼潤,主要包含沙瑯江流域(北、中、西部)及望夫河(儒洞河)流域(東部),盛產荔枝、龍眼、花生、海鮮等,其中水東芥菜遠近聞名,有全國水產品百強縣和水果總產量百強縣之稱[6] 。
  • 粵西人拜了幾百年的神,有什麼大來頭?
    然而縱觀河南本土信仰,似乎更傾向於全始天神如盤古、伏羲、神農等,以及太上老君、媽祖、王爺信仰,未曾有康王信仰的相關記載。佛教創立於印度而發展在中國,印度尚有佛教宗派,難道康王信仰始於河南,而能完全不留痕跡?答案或許是,原來的康王並不是康保裔。
  • 日照沿海漁家飲食習俗
    日照沿海地區受地理環境和生產方式的影響,形成一系列漁家生活習俗。由於出海的時間要根據潮水的漲落而定,有時趕在夜裡出海,沿海漁村便家家夜裡做下海飯,於是,有了夜間做飯的習俗。古時做飯拉風箱,家家咕咚咕咚的風箱響,在夜裡傳得很遠,每逢這樣的夜晚,一覺醒來,便聽到一片咕咚咕咚的風箱聲,這是沿海漁村特有的習俗。誰家不做下海飯,讓出海的人吃乾糧,女人會被人瞧不起。漁民,是家裡的頂梁柱,又加之出海艱苦,所以下海飯,要拿出全家積攢的細糧。
  • 雲南有哪些特色和習俗?
    火筒能當水煙筒當地人抽菸所用的水煙筒很像內地的吹火筒,只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滋味愈加清涼香醇。水煙筒流行於明末、清代、民國時期,古代人們使用完竹煙筒後,有必要一向用水泡住煙筒內部,以堅持其柔韌性,一旦缺水逾越12小時,煙筒便會裂開,乃至一分為二。
  • 從女魔頭到抽水煙的太后 鄔君梅用演技告訴你什麼叫「本宮不死...
    從女魔頭到抽水煙的太后 鄔君梅用演技告訴你什麼叫「本宮不死,爾等都是妃」時間:2018-09-13 15: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從女魔頭到抽水煙的太后 鄔君梅用演技告訴你什麼叫本宮不死,爾等都是妃 鄔君梅這個名字大家可能還不是很熟悉,但是她飾演的角色大家一定很熟悉
  • 沙特人日常休閒娛樂的抽水煙,到底是什麼樣的感受
    在娛樂項目極為稀少的沙烏地阿拉伯,抽水煙是當地人最重要的一項活動,而且有專門的房間,類似於咖啡廳,可以一邊抽水煙,一遍看電視節目,還有茶或咖啡,對於很多男士來說愜意到無以言表的地方,恐怕非這裡莫屬了,而且如果有遊客來到,一般都會建議體驗。
  • 茂名鄉村民間生活習俗,看看他們日常生活和你家鄉有什麼的不同?
    茂名市是粵西地區的經濟大市,也是人口大市,中國果業之鄉,農林牧漁畜業大市,90%人口都是從事農業生產生活。幾千年來,茂名人有自己的農耕生活生產方式,有自己獨特的民俗生活習慣,他們的生活生產都是受到廣府文化的影響,自我形成新的茂名民間生活習俗。
  • 中元節又叫鬼節?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有一種炫富,叫湛江人吃海鮮!
    在廣東,有一種炫富,叫湛江人吃海鮮。 現在,湛江是粵西地區最大地級市 也是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的經濟中心 更是「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樞紐城市
  • 新加坡本月起禁水煙:水煙的危害和香菸一樣大
    原標題:新加坡本月起禁水煙:水煙的危害和香菸一樣大 一名吸水煙的新加坡男子   新加坡一名官員4日說,衛生部將從本月開始逐步實施水煙禁令,以保護那些誤以為水煙危害小於香菸的年輕人。一些專家指出,水煙的危害和香菸一樣大。
  • 為什麼湛江人那麼喜歡既不衛生又老土的抽水煙筒?
    作為一個土長土生的湛江人在他鄉異地看見「水煙筒」,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自己並無抽水煙筒的習慣,但湛江的市井之地,隨處可見抽水煙筒的男男女女,儼然湛江獨有的風景。(姑且無論好壞)水煙筒,俗稱大碌竹,湛江人習慣稱「煙筒」,是一種以粗竹竿製成的菸具,長約0.6-1米,直徑7釐米。
  • 廣西最「奇怪」城市:距離大海有上百公裡,卻被定位為沿海城市?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廣西非常奇怪的一個城市,這裡距離大海有上百公裡,為什麼會被定為沿海城市呢?上小學的時候我們都曾學過一個課文,課文描述的是桂林的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從小都知道的,旅遊業的發展讓桂林的經濟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