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紀錄片《尋找手藝》導演張景,關於我們的拍攝經歷以及所見所聞...

2020-12-18 澎湃新聞

我是紀錄片《尋找手藝》導演張景,關於我們的拍攝經歷以及所見所聞,問我吧!

我叫張景,2014年,我賣掉北京的一套房,拿著從二手市場淘來的兩臺攝影機,組建了一個非專業的四人攝製組。我們跨越23個省,尋訪199位手藝人,記錄下陶器、銅像、英吉沙小刀、印藍花布、油紙傘等144項傳統手工藝。三年後,《尋找手藝》誕生,但是在送到電視臺播出時,卻被十幾家電視臺拒絕,我曾徹底絕望了,也一度懷疑它是一部失敗的爛片。當然,我更沒預想過,它竟然會在網絡上走紅。
也許這些事情你都聽說過了,那麼你還想知道一些別的嗎?
比如,這部片子為什麼走紅?有人說感受到了溫暖,有人看到了辛酸,有人想起自己未完成的夢想······那麼你呢?另外,我們的第二部正在籌劃,你身邊有什麼同樣打動你的內容也可以告訴我,說不定這部片子裡某一個點就是你提供的。
我們希望記錄更多散落在中國各個角落的手藝人,讓你看到更多的溫暖和力量。來,開聊吧,關於這部紀錄片的拍攝經歷以及我們的所見所聞,以及你想知道的一切。

新穎、大膽、專業、有趣的好問題更有機會獲得回復,開始提問吧!

81個回復 共99個提問,

熱門

最新

張景 2017-11-29

說你什麼好呢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1個回答

張景 2017-11-29

說你什麼好呢

張景 2017-11-29

說你什麼好呢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1個回答

張景 2017-11-10

說你什麼好呢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1個回答

張景 2017-11-20

說你什麼好呢

查看此問題的另外2個回答

張景 2017-11-20

說你什麼好呢

張景 2017-11-20

說你什麼好呢

張景 2017-11-16

說你什麼好呢

張景 2017-11-16

說你什麼好呢

張景 2017-11-16

說你什麼好呢

相關焦點

  • 《尋找手藝》導演張景:被70後「討厭」、被95後追捧
    但張景的反叛之路或許走的更遠,遠到他改不回來了。採訪時他更直接了當的表示,以前改片子改煩了,這次就不改。 不改有不改的道理。這部《尋找手藝》,非但沒有順了電視臺的意,反而更具實驗性質。 《尋找手藝》的成片雖然粗糲,但能講清楚故事,有幸還遇到了一位非常有個性的導演。只是當那個出發時模糊的意義遇到了那些手藝人,這個所謂「內在的含義」才真正明晰起來。你只管拍,我們幫你贏臺灣的音樂人侯德健打過一個比方,說溫室裡的種子,10000顆種子能活9999顆,只是都長不高。
  • 上海同泰張景:尋找手藝,尋找傳統文化的溫暖力量
    上海同泰張景:專職記錄片導演他賣掉了北漂近20年才買的房子,帶著兩個門外漢朋友,跑遍了中國23個省,結識了199位手藝人,記錄了144項傳統手工藝,拍攝了一部名為《尋找手藝》的紀錄片。他就是紀錄片導演張景,上海同泰領袖之道學員。經過3年打磨,歷經風霜,最近《尋找手藝》在網絡平臺和電視臺終於都得以播出,夢想開始照進現實。一起來回顧上海同泰領袖之道學員張景尋找手藝的3年「追夢之旅」。2014年賣房,籌集資金,召集了兩個朋友,開始啟程拍攝,到2017年1月,片子經過50多遍的修改終於做出來了。
  • 紀錄片導演張景:上海同泰見證《尋找手藝》的夢想
    我是在2013年進入上海同泰學習,從領袖之道學習期間開始,堅持每天寫總結寫日記截止今年初日記字數已有70多萬字。這一篇篇日記記錄著我的人生百味,也見證了我《尋找手藝》的夢想。
  • 張景:「尋找手藝」苦樂三年,「賣房拍片」初心不改
    中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袁秀月)這段時間,張景的心情經歷了「從地獄到天堂」的轉變。半年前,他賣了房子拍攝的紀錄片《尋找手藝》屢屢被電視臺拒絕,所有人都在質疑這部片子是否真的很爛。半年後,《尋找手藝》仿佛一夜之間就紅了起來,播放量和口碑齊升。然而,只有張景知道,「尋找手藝」的三年間發生了什麼故事,他又失去或收穫了什麼。《尋找手藝》導演張景。
  • 《尋找手藝》:一部非典型紀錄片的逆襲之旅
    《尋找手藝》:一部非典型紀錄片的逆襲之旅  幾個人組成的「雜牌軍」拍攝了一部題材小眾、模式非主流的民間手藝紀錄片。他們三人從北京一路開車過來,正在創作一部關於全國各地的民間手藝的紀錄片,了解到胡大拜爾地是為數不多仍會演奏巴拉曼的琴師,想對這件民族樂器的製作與演奏進行拍攝,希望可以得到允許。  「胡大拜爾地看起來就是一個憨厚靦腆的老農民,但音樂一起,整個戈壁灘就是他的世界了。」張景回憶起2014年拍攝時的情景,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
  • 那個賣北京房子拍《尋找手藝》的導演:我失敗了,但夢還在繼續
    歲月不再,伴隨著童年的這些手藝,還在不在呢?如果為這些手藝做一部紀錄片,這算不算是夢想呢?」 懷著對手藝的執著,導演張景便坐著顛簸的小汽車上路了。這是張景拍攝紀錄片《尋找手藝》的一切出發點。
  • 《尋找手藝》:一部"要收割幸福"的紀錄片
    3年後,有了紀錄片《尋找手藝》的故事——一個導演帶著兩個「門外漢」,驅車數十萬公裡,走過全國23個省,用126天拍攝了199個「藏」在田間市井的傳統手藝人,拍攝了一部「不像紀錄片」的紀錄片。 片頭畫面像背景音樂一樣簡單,黑白鏡頭中,布滿皺紋的手一下一下地敲打著地上的樹皮。進入正片,畫面依然是冷色調,很粗糙。
  • 張景的「景」,那些湮滅於時間長河中的文化傳承,那些遺失的東西
    張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曉有這樣的一個名字,更不知道他是一部紀錄片《尋找手藝》的導演。《尋找手藝》,尋找的是什麼,是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那些可能即將湮滅在時間長河中的手工藝人的故事,以及他們手中的那些東西。
  • 又一暖心巨作,豆瓣評分8.8的紀錄片!《尋找手藝》第一集
    哈嘍,大家好,我是陳小帥!今天為大家講述的重點是:介紹《尋找手藝》第一集。《尋找手藝》共五集,由張景導演。一個放棄北京優渥生活,選擇拍攝一部紀錄片的夢想。故事真實、暖心,值得推薦。但如果細心觀看完《找尋手藝》第一集的內容後再去聆聽,味道便是苦澀中帶著暖意。《找尋手藝》第一集,除了這首片頭曲是亮點外,還有值得推薦的,比如說導演拍攝紀錄片的出發點、見識下如何治療鼻炎、以及吐爾遜江·祖農對於新疆土陶的守望等,接下來便一一為大家介紹。
  • 記錄片《尋找手藝》紀實 畫風粗糙 細緻表達
    比起《舌尖上的中國》《航拍中國》等紀錄片的製作精良,   《尋找手藝》似乎更像是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非常規」操作。   賣房拍片,草臺班子,非專業,粗糙,穿幫……從《尋找手藝》火了的第一天,圍繞這部紀錄片種種「不走尋常路」的標籤都成了被關注的對象,以及可被挖掘和發酵的話題。於張景而言,最初都是他有過表達訴求的方面。比如賣房子,「這是我自己跟朋友聊起過的,拍片需要錢,這一點繞不過去。」
  • 一部另類紀錄片走紅的背後:傳統手藝靠什麼吸引青年
    拍攝團隊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袁秀月)近日,一部由非專業人士拍攝的紀錄片《尋找手藝》,在網上走紅。三位主創歷時三年,輾轉23個省份,以「行走式記錄」的方式將199位手藝人和144項傳統手藝帶到觀眾面前。  該片在網上上線後引發熱烈反響,眾多網友爭當「自來水」,四處推薦。有網友表示,自己「沉浸在中國的傳統工藝裡,一點都不想快進,我們的傳統文化需要流傳下去。」
  • 豆瓣9.2分背後,那個著名的「失敗導演」
    藝 術 2017年末,在 「B站」已經上線半年的紀錄片《尋找手藝》悄無聲息的火了。兩年後,《尋找手藝2》讓張景再次成為爆款文章的主人公。
  • 業餘導演,臨時劇組,這群人拍出來的紀錄片B站評分高達9.9
    成功人士居然能做出這麼不成熟的事,他就是張景,紀錄片《尋找手藝》的總導演——張景。都說走出舒適圈,但是在張景的口中走出舒適圈,並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口號。與其叫他張導,不如叫他白日夢想家。不懂攝影,不懂編導,什麼都不懂。劇組的設備也是回購的二手便宜設備。
  • 對夢想的執著對傳統技藝的堅守 《尋找手藝》升溫
    網易娛樂11月30日報導當今這個社會,我們不缺會做事的人,但我們太缺真誠做事的人。「假」的東西看多了,「真」便顯的更加難能可貴。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即便《尋找手藝》這部紀錄片製作十分粗糙,但仍阻擋不了大批B站觀眾對他的喜愛。
  • 劇透|這位大叔賣了北京一套房 去《尋找手藝》
    而一位在電視臺幹了若干年、面臨著40歲中年危機的「大叔」張景眼裡,這樣的生活就像是「松松垮垮的拖鞋,每天承受著生活的壓力,還要接受與現實的摩擦,唯有深夜入眠才有片段屬於自己的幻想……」看似略微無病呻吟,但這位「大叔」帶著這股不甘心,走上了一條回不了頭的路——賣掉了北京的一套房、賭氣離開電視臺、帶著兩位對攝影和錄音都無基礎的門外漢助手,以及一堆二手機器、一輛用了十多年的老車,這就是《尋找手藝》紀錄片劇組的全部
  • 紀錄片《尋找手藝》豆瓣評分多少?好看嗎?尋找手藝主要內容介紹
    2016年,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B站上爆出冷門,迅速躥紅。這一年,B站向數億用戶相繼推薦了《尋味順德》、《世界遺產在中國》等十餘部優秀的國產紀錄片,還參與出品了《我在故宮修文物》大電影。B站讓更多的年輕人看到並愛上紀錄片,也為紀錄片提供了創新的觀賞氛圍和口碑效果。  時隔一年之後,又一部紀錄片——《尋找手藝》在B站上火了。
  • 這部紀錄片被十多家電視臺拒播,理由是「太土了」
    那我們就來聊一聊吧。《尋找手藝2》一簡單來說,《尋找手藝》就是一部不專業的公路紀錄片。整個製作團隊只有三個外行人,導演張景,負責跟手藝人溝通的錄音師,以及兼職攝影師的司機。他們載著一車二手殘次品的攝影設備,從北京出發,走遍全國23個省份,花了126天的時間,記錄下199名手藝人的故事。
  • 尋找手藝紀錄片意外走紅 尋找手藝觀後感紀錄片解讀
    【文化評析】  作者:曹華飛  近期,《尋找手藝》這部紀錄片意外走紅。這部片子歷時3年,輾轉23個省,用接近原始的鏡頭語言,記錄下199位手藝人和144項傳統手藝。據報導稱,該片導演原本是個司機,為了拍這部片子自籌經費,賣了房子,歷經千辛萬苦。這聽起來,也接近於一個傳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土得掉渣的非典型紀錄片
    導演張景不願意按照電視臺提供的視角進行重新剪輯或拍攝,這部片子就一直擱淺了3年。好在現在還有新媒體,這部有些「土」的紀錄片在「愛奇藝」放映後,很多文藝範的粉絲,立刻被其樸素的光芒和濃鬱的鄉土氣息所吸引。《尋找手藝》意外火了!  一棵小樹  說到樹,你會想起哪些歌曲?
  • bilibili紀錄片《尋找手藝》向傳統文化賦能
    不管你是誰,只要你看了紀錄片《尋找手藝》,我們就永遠是朋友。不管你是誰,只要你看了紀錄片《尋找手藝》,你都會被中國傳統的民間手藝所折服。《尋找手藝》捨棄了歐美流行的導演式拍攝,全片隨機拍攝,拒絕一切擺拍,以及人為的導演,它只展現真誠,安安靜靜地給你講述一系列屬於中國自己的、溫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