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食物:廣西人做馬肉乾,吃馬肉米粉

2020-12-17 騰訊網

  在廣西農村,農耕離不開牛或馬。不少農戶選擇馬作為畜力,更看重的是馬能拉車,運些柴火到市集上賣錢,養家餬口。現在經濟發達後,人們對馬肉的烹飪花樣也多種多樣。

  在桂林,馬肉米粉是桂林吃食中的一絕,可與這裡的奇山麗水相媲美。桂林的馬肉米粉歷史悠久,據說明代已有,而其全盛時期是在抗戰以後一段時間。當時流亡群眾雲集桂林,又因戰爭蜂起,兵馬來往日多,馬肉來源甚易,馬肉米粉生意興隆。

  馬肉米粉比起其他的粉確實與眾不同。首先是馬肉的製作就很奇特,先將馬肉下水醃好貯入缸內,等到秋季,再取出臘制馬肉,吃時切成薄片,入口細嫩,其味特別誘人。

  馬肉除了放入米粉吃之外,幹炒著吃也是非常美味。根據口味可以放入適量的沙姜在油裡預熱,再加入馬肉炒幹,這樣製成的馬肉很有嚼勁,而且味道十足,是下酒的好菜,也可以作為零食吃。

  由於馬數量不多,因此馬肉不是普通的肉類,然而馬肉的品質相比雞肉和牛肉,含有更高的蛋白質。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編輯 火鍋鴿子

相關焦點

  • 桂林米粉「老四樣」之首,一碗鮮香的馬肉米粉,讓人吃到回味無窮
    桂林米粉「老四樣」之首,一碗鮮香的馬肉米粉,讓人吃到回味無窮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有許許多多的美食,而且每個地方的美食都各具特色,像北京的烤鴨、天津的麵茶、河南的胡辣湯等等,這些特色美食也可以說是當地的地標性美食,每當人們說起這種美食的時候
  • 中國到底哪裡的馬肉最好吃?
    能毫無心理負擔咽下果子狸、河豚、蟬蛹、毛蛋等種種在一些國家的人看來匪夷所思之物的國人,唯獨放過了馬。直至今日,在北京最容易吃到馬肉的地方,是提供馬肉刺身的日料餐廳。 話說六千餘年前,歐亞草原深處的斯基泰人最早馴化了馬,對斯基泰人村莊的考古證明,他們會在馬1至2歲時將其殺而食之。但是後來人們發現馬經過訓練可以用來拉車、騎乘。能代替人幹最辛苦的體力活兒,自然馬力就變得比馬肉更為寶貴。畢竟能吃的有的是,好騎的卻不多。
  • 對馬肉的偏見,你有嗎?
    至於馬肉的味道,我想當然認為,那麼粗的纖維,不可能可口到哪兒去,農村不是有句俗語嗎: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再加上騎馬時那股子氤氳不去的馬味,事後必須洗1小時澡、抹三遍沐浴露才能徹底去除,這就讓我對馬肉有了天生的敬畏和難以接受。   我在桂林陽朔見過不少馬肉米粉店,那是米粉的魁首、米粉界的貴族。
  • 為什麼馬肉幾乎沒人吃?關於馬肉的淺析,看完後漲知識了
    馬肉一說起馬,恐怕很多人都不會陌生,第一印象便是電視屏幕上,那些威風凜凜的將軍元帥。他們身披厚重精緻的鎧甲,手持各種武器,騎在戰馬上,與敵將進行拼鬥,你來我往,看的讓人熱血沸騰。歷史上較為有名的戰馬,便是關羽的赤兔,劉備的的盧,項羽的烏騅等,數不勝數。
  • 為什麼很少見有人吃馬肉呢?
    其實很多人都吃過馬肉,只是沒有吃出罷了。這點估計大家也知道,就是驢肉火燒裡邊會摻雜著一些馬肉,人們在吃的時候很難覺察出來。之所以有黑心商販這麼幹,是因為馬肉的來源非常方便,並且以極低的價格就能購買。例如賽馬場裡的被淘汰的馬,國外的進口了冷凍馬肉,以及死馬等等,這都是不良商販獲取馬肉的來源。而這些馬肉必然是不能吃的,但是有些人為了掙點黑心錢,而把這馬肉往驢肉裡邊摻,再用上一些驢肉精,是很難讓人從味道上嘗出這是馬肉。而人們之所以拒絕吃馬肉,最主要原因就是馬身上全是瘦肉,加上馬的活動量大,出汗量多。
  • 愛吃肉的中國人,為啥卻很少吃「馬肉」?3個原因告訴你
    上了年紀的人,常說這句老俗話:「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 而「馬肉」和「騾子肉」卻被歸為低端貨,甚至還「打死都不吃」,這就有些誇張了。
  • 為什麼沒人去吃馬肉?馬肉出現了那麼久?
    而且,馬出現的時間也是比較早,那為什麼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吃不到馬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雞鴨魚肉都是會有出現,就算是狗肉也是會偶爾出現,就在路邊的小餐館裡,但是為什麼馬肉就沒有出現在街上呢?就算是一次都沒有,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為什麼馬肉不會出現在餐桌上。就算在古時候,馬都是一種很珍貴的動物,可以說得上是戰略性資源。我們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在古代牛肉是不準被食用,還有進行買賣。
  • 愛吃肉的中國人,為啥卻很少吃「馬肉」?這3個原因告訴你
    上了年紀的人,常說這句老俗話:「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從字面意思也不難理解,畢竟「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嘛,驢肉的地位不用過多解釋。如今吃馬肉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邊疆一帶,如新疆的燻馬肉、風乾馬腸,廣西的馬雜、馬肉炒米粉,還有惠水的乾鍋馬肉等,都是地域性的特色美食。
  • 馬肉怎麼做好吃 馬肉有這些功效
    馬肉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雖然馬的價值很高,可以說一匹好馬價值千金,不過馬肉卻不太受歡迎,這主要是因為驢肉,那麼請問馬肉怎麼做好吃?馬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能吃馬肉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馬肉怎麼做好吃許多人都對馬肉有所誤會,這主要是因為驢肉,有不少人認為馬肉不怎麼好吃,並且沒有營養,甚至被當成驢肉來賣。但其實,馬肉的營養價值也非常豐富,它含有鐵、鋅等,並且具有高蛋白含量,不但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還具有養肝補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 東瀛味道 如櫻花般絢爛的熊本名物---馬肉
    新鮮的馬菲力和馬鬃脂肪 圖食彩王國另一種說法是,公元675年日本天武天皇頒布了著名的「肉食禁止令」,後來隨著佛教的傳入和神道教的影響,畜肉在日本人食譜中的比例越來越低,但大吃貨們有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想偷吃幾口肥美的紅肉
  • 俗語「驢肉香,馬肉臭」,有什麼講究,為啥不能吃馬肉?
    在村子裡面經常流行的一句俗語就是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大家都知道騾子是馬和驢的配合產物,他是有先天性殘疾的,所以一般村子裡面是不讓生騾子的,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就是說驢肉是非常好吃的,但是馬肉和騾子肉卻比較難吃,所以驢肉聞起來是香的,馬肉聞起來是臭的,而騾子肉更是不讓吃了,那麼到底是有什麼講究呢?為啥不讓吃馬肉呢?
  • 舌尖寶庫 無米粉,不廣西! (廣西米粉大全)
    (點上方藍字「粵港餐飲微雜誌」即可關注) 廣西人對米粉情有獨鍾,省內各地還有各地不同的吃法,包括南寧老友,柳州螺絲,桂林米粉,賓陽酸粉,所謂「炒片」就是把新鮮的牛肉蒙在竹罩上焙乾,再放到鍋內用水燜,燜好後切片再炒。這樣既保持了牛肉鮮甜的本味,又具有鬆軟並有嚼頭的特點,加上燜炒片的滷水味中帶甜,這就使「軒茶齋」的米粉具有自己的特色。另外還有一有家名噪一時的米粉店,叫「會仙齋」。它的米粉有個名堂,叫「碗底見白」。就是說,每一碗米粉,放滷水的份量正好拌完米粉,恰到好處,一滴不剩。原來,「會仙齋」把功夫下在滷水上。
  • 東瀛味道(一) 如櫻花般絢爛的熊本名物---馬肉
    新鮮的馬菲力和馬鬃脂肪 圖食彩王國另一種說法是,公元675年日本天武天皇頒布了著名的「肉食禁止令」,後來隨著佛教的傳入和神道教的影響,畜肉在日本人食譜中的比例越來越低,但大吃貨們有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想偷吃幾口肥美的紅肉
  • 65年前,300萬英國人吃馬肉
    從賽普勒斯到盧森堡,從法國到英國,一場「牛肉變馬肉」的食品質量風波仍在歐洲發酵。在受影響國家之一的英國,不少人也是牢騷滿腹。但上年紀的英國人不會那麼吃驚,只是感慨世道輪迴——早在1948年,他們就曾經歷過這樣 的「掛牛頭賣馬肉」的荒唐歲月。
  • 日本的馬肉料理
    ,雖然她倆不願意也不喜歡吃馬肉,但還是由臺灣媒體人製成了美食視頻:下面是馬肉壽司 和馬的五花肉,兩位法國遊客說「法國沒什麼人吃馬肉」就算了,居然還說對日本馬肉料理不感興趣,這話放在中國網絡界有點政治不正確啊!
  • 在家畜中,為何很少見到有人吃馬肉?難道真的是馬肉「臭」麼?
    導語:我第一次接觸馬肉,是在我小時候,鄰居家的一匹農用馬,從山道上摔下山坡死了。當時左鄰右舍幫忙把這匹馬給拉回來,處理後做成了好幾鍋燉馬肉。我記得鄰居給我家端過來一盆子,裡面放有很多辣椒,辣乎乎的吃著可香可得勁了!
  • 馬肉能吃嗎 馬肉這樣吃味道更好
    很多的人比較好奇馬肉能吃嗎?每一種食物的功效和營養都是不一樣的,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搭配好飲食能讓身體變得更加的健康,馬肉中的蛋白質成分很高。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馬肉是否能吃。馬肉能吃嗎我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馬肉不但可以吃而且還很好吃,具體好處可以參考下面燻馬肉、燻馬腸就像是四川的香腸一樣味道獨特,做起來也相當簡單,只需要煮就可以了。一、高蛋白質,低熱量,熱量只有牛肉和豬肉的1/3,可以有效地預防肥胖。
  • 馬肉也是一種肉,為何生活中很少有人吃?
    在市場上我們經常吃到很多肉類,比如雞肉、鴨肉、豬肉,還有牛肉、羊肉等等。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卻發現,人們吃馬肉卻很少,而且市場上也很難看到馬肉的銷售。其實主要原因有很多,下面主要總結出幾點關鍵因素,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人類對於馬的情節導致。
  • 馬肉也是一種肉,為什麼幾乎沒人吃呢?
    要說中國家庭的飯桌上,葷菜是少不了的,而做這些葷菜的肉基本是雞肉、豬肉、牛肉、魚肉、羊肉等幾種較為普通的肉,當然還有驢肉、鴨肉、鵝肉等,這些則比較在飯店常見,通常都是一份大菜。不過在這麼多的肉質食品中,我們卻很少聽說馬肉,馬肉肉質鮮嫩,脂肪較少,且含有獨特的鮮香味道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其他礦物質,可為何如此美味而有營養的馬肉沒有在餐桌上成為「常客」呢?在古代文獻中記載著馬肉有毒,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記載:"食馬肉中毒者,飲蘆菔汁,食杏仁可解。"
  • 【特產名吃】桂林米粉
    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的早秈米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製作最最講究滷水的製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鬱。滷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滷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擔子米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