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白居易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憋屈日子;人們自然需要清涼的消暑冷飲,來應對這長達40天的煩躁天氣。
難道只有喝碳酸飲料、冰鎮啤酒才能降溫?會不會有一種大自然贈與的健康食材,加以自己熬製成湯品冷飲呢?
一把枯荒芭蒲扇,吹煙半副殘棋局;汗蒸撫心之涼意,燥熱尋其百味方;何以消熱解暑夏,唯有酸梅冰鮮湯。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沉澱,對於食材的運用堪稱完美,能夠結合人體所需膳食營養,達到養生食療的最佳效果;這酸梅湯,便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智慧,傳統飲料之一。
最開始提取烏梅子的酸味作為湯飲,起源於商周時期;而到了清朝,則以乾隆皇帝為首,對酸梅湯喜愛有加,飯前飯後皆以飲之。酸梅湯成為了宮廷御用湯品,風行於「宮闈」之中。
天氣炎熱,貴妃就要喝酸梅湯
「銅碗聲聲街裡喚,一甌冰水和梅湯」——清朝「郝懿行」撰寫的《都門竹枝詞》
「郝懿行」的詩詞中提到,酸梅湯從清宮「御茶坊」流傳至北京全城,隨後北京街頭,常年往復,偶爾會聽到賣酸梅湯的小攤販,手敲冰盞呼客,發出那種清脆悅耳的聲音。
這便是老北京的記憶.......
老北京的記憶:小商販,賣酸梅湯
乾隆皇帝|酸湯子情節
其效有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心,保健強身;其味可質地醇釅,清涼酸甜,順嗓潤喉;
作為傳統的夏季消暑冷飲「酸梅湯」,和乾隆皇帝有脫不了的干係;
清朝時期的「酸湯子」是用玉米面經過發酵後而做。滿洲人喜歡騎馬狩獵,自然喜愛高熱油膩的烤肉為食,烈酒為飲,再喝點酸湯子,嘿別說,確實非常的解油膩且酸甜可口。
乾隆皇帝狩獵
直到滿洲人將酸湯子溜到了北京,由玉米面發酵而成的酸湯子,其糖分過高,過剩的糖在沒有被吸收殆盡的情況之下,就會轉化成脂肪,存於體內,造成體重增肥;
滿洲人住進了北京城,自然生活環境下發生了太大的變化,酸湯子再也不是那麼令人喜愛與期盼。
乾隆長胖了,自然受不了帥氣的樣子有所發福變相,因此乾隆下令給當時的清宮「御茶坊」,必須要對酸湯子動粗,用其它食材替代,還必須要有原來的其味和奇效。
其最原始配方:由去油解膩的烏梅果乾;化痰散瘀的桂花香;清熱解毒、潤膚清甜的甘草;降脂降壓的山楂果;益氣潤肺的冰糖;一併熬製,令乾隆開懷滿意的酸梅湯問世。
酸梅湯的原始配方材料
消暑冷飲|唯有酸梅冷鮮湯
正宗的酸梅湯一定是用冰糖熬製的!
再加以冰鎮輔助,方可完成沁人心脾的冷飲酸梅湯。
以烏梅、山楂作為主要食材,可去油解膩、開胃健脾;但其實烏梅果熬製出來的湯,口感更酸爽獨特,也可以用楊梅果代替烏梅果;這三種原材料的熬製,在喝的同時可以避免攝入過多糖分,且酸甜適中,從而使人減少對發福增肥的擔憂。
在古時,酸梅湯本是中藥方湯飲,用料上遵循藥理性質,相輔相成,熬法與配料講究;
夏季炎熱,時常喝上一杯冰鎮冷飲酸梅湯,不僅可以去油解膩,還可以健脾開胃,提神醒腦,解胸悶氣短,防止打瞌睡。
酸梅湯,桂花香點綴
「它」是夏日裡的一碗冰泉,酷暑裡的救星。
隨著酸梅湯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形成了各種網紅飲料,且市場上也是跟風見影,各色各樣的酸梅湯瓶罐裝飲料也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擔心自己喝的「酸梅湯」飲料,是否含有過多的添加劑。
其實,過於的擔心不如不喝,何不自己熬製一碗冰鎮酸梅湯,豈不妙哉?
自製酸梅湯冷飲
酸梅湯|輔料知識百科
烏梅作為此湯的主要食材,選好了烏梅,這道湯也就成功了一半;品質較高的烏梅,果肉大且多,而果核較小;
「採半熟青梅以煙燻之而成」,所以正宗的烏梅幹,應該有一股淡淡的煙燻之味,這才是酸梅湯真正的獨特魅力所在。其味酸濃味醇,甘香回味;烏梅幹外表通體漆黑,有一層白霜浮面,口感較酸。
上等新疆烏梅乾果
必須用曬乾的生山楂片,炒焦的味道可不怎麼樣。山楂與烏梅的結合,其味相輔相成;
古法熬製酸梅湯,並沒有陳皮這一味輔料。陳皮乃橘皮曬乾製成,屬於中藥材,具有濃厚的收藏價值,價格昂貴;
常有「一兩陳皮一兩金」的說法,醫術上也曾提到「百年陳皮,千年人人參」;其味香清淡雅,越老的陳皮,價格更加昂貴,功效也自然越好;酸梅湯加上一點陳皮,口感升華非同一般;
陳年老橘皮
甘草,表面紅棕,切面有明顯的菊花心及環紋,嘗起來甘甜回味,無需太多,一點即可;洛神花也被叫玫瑰茄,乃中藥材,常以曬乾泡茶之用,湯色紅潤如寶石,有清熱祛火,抗氧化之效;
酸梅湯|自製冰鎮冷飲
有人認為,加夠足夠的水一鍋熬煮出來,我告訴你真相,其實挺難喝的。也有人熬製兩個小時,輔料盡爛,成品湯堪比中藥,基本已廢。也有用成品包裝,熱水衝泡,湯水分離,味散而只剩下酸。
往往很多人喜歡喝,不計成本的捨得用料,但還是熬製不出最美味的好湯;要不是烏梅加得太多,成湯酸澀;或者冰糖加太多,甜過了頭;再者便是甘草放太多,藥味頗重。
跟著我,來一場說做就做的酸梅湯吧,掌握配方比例,這個夏季,有它準舒心涼爽。
自製冰鎮酸梅湯冷飲
一、『準備食材』
主材:烏梅幹25g,烏幹棗25g,生幹山楂50g,陳皮3克,甘草2g,洛神花10朵,幹桂花2g,桑葚5g,薄荷2片輔材:黃冰糖150g工具:砂鍋1個、紗布
酸梅湯食材準備
二、『食材處理』
將幹山楂片、烏梅幹、甘草、陳皮、桑葚、洛神花稱重,看好比例,用清水過濾浮沉清洗一道;用一塊紗布將這些乾貨全部包裹起來,500ml冷水將這些乾貨全部浸泡30分鐘;
紗布包裹食材準備入鍋熬製
浸泡過乾果的水千萬不要倒掉,全部倒入鍋中。再繼續倒入2升水就夠了。鍋最好選擇砂鍋,玻璃鍋,不鏽鋼鍋等,千萬不要用鐵鍋,鋁鍋,就跟熬中藥材是一個道理;如果沒有紗布,可以直接下鍋熬煮;
砂鍋熬製酸梅湯
三、『熬製酸梅湯』
需要先開大火煮沸,轉小火,蓋上鍋蓋煮上半個小時;半個小時之後關火,打開蓋子你會聞到一股濃濃的酸果清香,湯色棕紅,倒入黃冰糖150g調和口感,用勺子慢慢攪拌均勻,直到冰糖融化,再燜上10分鐘,濃香且湯色紅潤純正,入味許久;酸梅湯就熬製好了,可以開始喝了;不過咱們還是冰鎮之後再飲用,比熱湯好喝不止一倍哦,喝的時候可以再加入兩小冰塊,撒上幹桂花,兩片薄荷葉,非常的解渴消暑。
薄荷葉點綴,冰塊鋪底,自製酸梅湯冷飲
酸梅湯|做法總結
這碗酸梅湯,雖說是老北京傳統消暑必備,但是其中的大多數都屬於中藥材,其加入比例要適中,不要超出,否則那就是大補湯。
陳皮味濃,桑葚大補,卻有恰到好處的融合;酸烏梅有了黃冰糖的調和,酸甜得到了保障;最後的桂花點綴,氣味芳香,薄荷葉的涼爽,更能消熱解暑,且起到味道調和劑作用;
夏天,也是吃各種麻辣火鍋,串串小龍蝦的季節,當你吃到熱火朝天,汗淋夾背的瞬間,從你摸到酸梅湯杯子的那一刻,比冰鎮雪碧,還要沁人心脾,整個人都感覺到了透心涼爽…
在常溫下來說,酸梅湯是很容易變質的,如果看到表面有細細的泡沫浮起,就說明已經變質不能喝了。
自製酸梅湯冷飲
我的朋友,怎樣?自製酸梅湯,你心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