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所作最顯幽靜的一首詩,短短20字,有種讓人歸隱山林的欲望

2020-12-15 穎穎情感說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其山水田園詩恬淡、高遠,講究意境。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太樂丞,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律師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下面讓我們來具體欣賞一下王維的《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第一句,山中空空蕩蕩的不見人影,第二句,只聽得到得到有人說話的聲音,第三句,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第四句,映照在青青的苔蘚上。

這首詩是王維後期的山水詩的代表作,巧妙 地結合了詩、畫、樂的特點,寫出詩人在山間野林觀察到的山空林深、夕陽返照的景致。全詩多處採用反襯手法,以「人語響」襯託深林的幽以「返景」襯託山林的幽暗,巧妙地突出深林中的幽靜和空寂的特點。詩人以他對畫畫、音樂的敏感,把握住了空山及山林在某瞬間凸顯的幽靜,並以情景交融的方式,表達了自己悠閒自得的心境。

話說,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幹出一番大事業,後因為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在終南山上,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歸隱山林的人帶著怎樣的心情?王維就用一首詩寫出歸隱的心路歷程
    歸隱山林的人是帶著怎樣的心情的呢?唐代大詩人王維就用一首詩,如臨其境地寫出了其中的安然從容、悽清孤寂和淡然灑脫。開元年間,王維從山東濟州被貶,經過一番掙扎,他決定到洛陽附近的嵩山隱居,故此寫下了這首《歸嵩山作》: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開篇扣題,點明了「歸隱」之情景。
  • 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世上最難懂的文字,不是那些長篇大論,而是那些看似簡單的寥寥幾句,卻有著讀不盡的餘味,這正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言盡意未盡。古代佳作那麼多,無奈今人沒有文言基礎,小編每每翻譯古文都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煩惱,而我平生最怕譯的就是詩佛王維的詩了。
  • 盛唐最紅詩人,不喜仕途卻喜歸隱,幽居山林寫了一首充滿意境的詩
    而是將人生的重心轉移到了歸隱田園,鑽研佛法,他隱居在輞川別墅,安度晚年。過著有事上朝,無事還家,抽空作畫,鑽研佛學的恬淡生活。歸隱的生活給王維大量的的創作靈感,他以輞川之景為題材,寫山林幽居的閒適與安逸。比如這首: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唐詩,短短20字寫出林中的美景,令人陶醉!
    本期筆者要給大家推薦的是詩佛王維晚年的一首佳作。一說到王維,大家對其也都不陌生。與詩仙李白生活在同時代的王維也倍受盛唐詩風的影響,一生所作佳作也是不少。他的詩作並沒有詩仙李白那樣的狂放不羈,也沒有詩聖杜甫那般的沉鬱悽涼,王維以他自己獨特的寫作方式,將詩與畫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
  • 隱居山中的王維,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5字便打動了世人!
    這種寂寞感,便源於詩人高遠的理想和現實的無常所帶來的衝突。最典型的就是官場的無常,讓詩人飽受貶謫之苦。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種無人懂我的深深寂寞感。所以李白才會在他的詩《獨坐敬亭山》中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小編今天便通過王維的一首詩《山居即事》,來和大家一起看看王維詩中的寂寞。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唐代著名詩人。
  • 元好問的一首詩,短短20字,描繪了8種景物,更深蘊哲理
    而詩人生性淡泊,更愛青山綠水,所以當他離開喧鬧的都市,再次聞到鄉村中荷風送香、聽到露滴清響之時,頓時就將煩惱和惆悵拋到了九霄雲外。元代一位才子也曾仕途失意,更經歷了家國的變遷,心中更有無盡的憂愁。下面介紹元好問的一首詩,短短20字,描繪了8種景物,更深蘊哲理。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名作,只有短短20個字,卻將自然之美寫到了極致
    作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詩作向來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著稱。在這些山水田園詩中,詩人不僅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幅美麗幽靜的自然山水,還表現了自己閒居生活的閒逸蕭散,極有情趣。對很多中國人而言,王維的詩歌是學習古典詩詞時的必背篇目。
  • 唐詩三百首:寫完這首詩以後,40歲的王維決定歸隱山林,終成詩佛
    在唐代文學史上,王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和孟浩然開創的山水田園詩派,在中國的詩歌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所描寫的祖國美麗山河,和李白等人筆下的景色迥然不同。李白的是壯麗,而王維的是秀美。我們都知道,王維最早也是渴望能夠報效國家的,也曾經豪情滿懷。但是經歷了仕途的挫折和對朝廷的失望,王維決意歸隱山林。而他在詩歌當中所描寫的主題內容,也就開始轉向了山林。他在山林當中修佛,這一行為也影響了他的詩作風格。
  • 詩佛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句句都是千古名句
    五言絕句短短20個字,這在表現手法上要求更加簡練,所以創作難度也相應地加大了不少。歷代詩人寫五言絕句,都是力爭由小見大、以少總多,不僅僅要包含豐富的內容,而且還要意境深遠,言之有物。雖說詩詞歌賦浩如煙海,但是好的五言絕句卻鳳毛麟角,因此五言絕句成為詩壇中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也是唐詩中的精華。
  • 王維隱居山中寫下一首詩,短短40字,驚豔了整個秋天
    蓮葉也在擺動是不是有漁舟從這裡路過呢?,幽靜山林他便在此,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輞川別業這個房子,原本是武則天寵臣宋之問的唐睿宗時,宋之問失勢,客死他鄉這輞川別墅,也幾經輾轉在開元後期,王維買下了它夏天,他寫《積雨輞川莊作》: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 王維歸隱嵩山寫下一首詩,中間20字妙不可言,令人稱絕
    王維晚年時隱居於終南山,留下不少詩描繪及周邊的風物。而在隱居終南之外,他也曾在河南嵩山隱居過。這首《歸嵩山作》便作於其貶官濟州後,歸隱嵩山之時。當然,王維此次歸隱嵩山,並不是真正徹底的歸隱,其詩也還不如後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完全超脫與禪意深深,但從中亦能看出王維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詩歌特點。
  • 王維一首能治病的詩,極寫寂靜,不見「靜」字,少有人能超越
    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宗師,晚年信奉禪理,因此被稱為「詩佛」。他的山水田園詩意境清幽悠遠、古淡靜穆,寫物狀景極富語言功力。他晚年在輞川隱居時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描寫環境的空寂幽靜,卻不見一個「靜」字,手法之高超,後世很難找到第二首,據說這首詩還能治病。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治癒了世人1000多年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王維的一首詩《竹裡館》,先來看看人與人的和諧,所帶來的意義與價值。《竹裡館》是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從和諧意蘊來看,這首詩寫的正是王維與自己心靈的和諧。對於人來說,孤獨應該是最常出現的一種心理感受。而隱居無疑又是讓自己深陷極度孤獨的一種生活方式。但王維在這首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卻是與孤獨的和諧共處。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充滿禪意,很多人讀過卻不懂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是一首五言絕句,非常短,全文僅20字,乍看一眼,詩人描寫的是美妙的山水風光,然而細細品味過後,卻發現根本不是那麼簡單,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 王維晚年一首詩,當中10字清麗自然,美得不可方物
    以前,一讀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類的句子便想到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想到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他們二人作為古代隱士與詩人的結合體,詩中所描繪的精神境界令無數人所憧憬嚮往。
  • 讀一首詩王維《酬張少府》,山林隱居之樂的暢想,令人萬千神往
    ——唐代:王維《酬張少府》蘇軾云:"詩須有為而作。"大概是說寫一首詩,首先要有特定的目的,也要有特定的對象。如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則有教化民之功用,所以被孔子選作六經之一。《楚辭》之作,則是為了感悟帝王,申自己之志,抒發心中之悲。後世詩詞,無不濫觴於此,沿襲其思想及用意。
  • 一首詩寫盡了山林的幽深靜寂,王維《鹿柴》全詩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王維唐代著名的詩人和畫家,他的詩意境悠遠,意味深長,蘇軾曾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賞析一】這是一首山水詩,描繪的是傍晚時分山林幽深靜寂的景色。詩的前半部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空」字突顯了山的清靜,「但聞人語響」,通過聽覺感官的感受,襯託出山林的幽深,在視覺上是「不見人」,在聽覺上是「聞人語」,將人的感受與情境結合,人與自然融合為一體。
  • 王維很著名的一首詩,紅豆與「相思」,短短20字如今已家喻戶曉
    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認為這是一首關於愛情的詩,可是人們忘記了,王維又被稱為「詩佛」在佛的眼中,相思就僅僅是相思而已,與性別無關。這首詩的另一個名字叫《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這個名字大家應該聽著很熟悉吧,杜甫也曾經為李龜年寫過詩,《江南逢李龜年》。
  • 王維仕途跌宕,歸隱山林寫下三首思鄉詩,均成為千古名作!
    王維是唐朝詩壇上名氣頗高的一位詩人,與孟浩然合稱為「王孟」。王維的名氣大,除了詩寫得好的原因,還與其跌宕的仕途經歷有很大關係。王維出身於河東望族,少年時代便才華盡顯,15歲那年,他到京都求仕,因為寫得一手好詩,又善於作畫且通曉音律,很快便成為達官顯貴的坐上嘉賓。
  • 王維水平最高的一首詩,最後五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送別》是王維創作的一首送別友人歸隱的五言古詩。這首詩僅六句,主要描寫了王維採用問答的方式去得知友人歸隱的原因,並抒發了王維極其複雜的思想感情。全詩語言平平無奇,但最後五個字卻頓增詩意,蘊含著無窮盡的意味,令人嘆為觀止。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看王維的這首《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