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魏國劍 文 白周峰 圖
核心提示 | 離6月12日端午節還有1個多月時間,記者從省會市場採訪了解到,目前各大品牌的粽子已經在商超渠道全面鋪貨。與往年相比,今年普通粽子零售價格變化不大,但高端禮盒粽子銷售遇冷;水果粽子、紫薯粽子、水晶Q粽、臺灣風味粽子等新品類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
粽子上市 預熱端午
「快端午節了,買點粽子嘗嘗吧。」前天上午,在鄭州市經三路一家賣場,一位女士看到低溫食品區琳琅滿目的各式粽子,向同伴建議。
記者看到,長長的冷藏櫃裡,粽子已經成了主角,散裝的、網兜裝的、袋裝的、盒裝的都有,佔的面積遠遠超過了水餃、湯圓,而在柜子上邊顯眼位置擺放的基本是粽子的禮品盒。粽子的價格從十多元一斤到100多元一盒不等,品牌基本以三全、思念、雲鶴等「速凍大戶」為主。
一家粽子品牌的促銷人員介紹,五一假期前夕,粽子才大規模集中上市,他們幾個促銷人員也是公司剛剛招聘來的,對業務還不太熟悉。
另一家賣場的促銷人員告訴記者,她去年開始在該賣場上班,「現在很多食品不只是在過節才吃,平時買粽子吃的市民也不少,只是這幾天開始一直到端午節,會集中力量做粽子的銷售,早幾天上櫃有利於佔領市場份額。」她透露,目前大部分消費者還是以買來自己吃為主,買散裝或網兜裝等價格實惠的為主。
高端禮盒 市場降溫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與往年相比,今年粽子整體價格變化不大。
河南雲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牛鎮平介紹,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白糖的價格大多在6000元/噸左右,與去年相差不是太大,但是粽葉價格比去年有一定幅度上漲,生產粽子的人工成本也比去年上漲30%左右,所以食品企業的壓力不小,但為了佔領市場,大多數品牌沒有把價格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是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成本控制來消化成本上漲。
粽子多是手工包製,所以生產粽子是勞動密集型工作。儘管工人的工資逐年增高,但是近幾年來用工好像一直都很缺,現在多數食品企業依然面臨招工難的問題。一家食品企業負責人透露,我省部分食品企業已經把粽子放棄了。「粽子和月餅相似,都是節令性產品,但粽子的人工成本更高,所以一些企業覺得划不來就不做了。」
「我們的粽子今年終端價格基本不變。」牛鎮平說,市民走親訪友、回家看望父母長輩很實惠。「但是,今年每盒200元以上的粽子銷量下滑很多,團購訂單比往年少得多。」
鄭州香雪兒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培育也認為,「節儉風對高端禮盒粽子市場影響很大。禮盒裝共有4款,最貴的每盒270元,便宜的每盒50元」。
記者近日在省會多家賣場走訪也發現,往年的「天價禮盒粽子」已難覓蹤跡,今年商家主推的禮盒產品,從用料到包裝都比去年變化明顯。目前,不少商家主推的是200元左右的家庭裝禮盒。「去年我們曾推出1000多元的粽子禮盒,訂購客戶大多是用作商務禮品。今年高端消費市場下滑明顯,我們的粽子禮盒從包裝到食材上控制了成本,將主推500元以下價位的產品。」一家食品企業的市場總監告訴記者。
粽子新品 讓吃貨過癮
作為傳統食品的粽子如何「常吃常新」?
近年來食品企業也著實在新品開發上下了一番工夫,今年的粽子品種除了傳統的肉粽、蜜棗粽、豆沙粽、蛋黃粽外,更多新口味的粽子也紛紛面市,山藥、雜糧等紛紛被包進粽子。比如三全食品、香雪兒食品等今年推出的水晶粽,雲鶴食品推出的水果粽,就給吃貨們提供了新的選擇。
三全食品第一事業部產品總監王麗娟介紹,水晶Q粽是利用精選的進口泰國香糯米,經過數道工序「如琢如磨」,製成的糯米外皮晶瑩剔透,圓潤細膩,而內餡更是狀如流沙,色如琉璃,令人垂涎欲滴。
雲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牛鎮平說,他們今年推出的柑橘味、菠蘿味等水果粽,主要是面向年輕一族。「我們開發的紫薯粽一點白糖都沒放,吃起來卻比其他放糖的甜粽都甜,味道也很好。」
「現在大家越來越在乎吃得健康,對粽子的口味要求也在變,鹹鮮口味越來越受歡迎。但傳統口味仍大有市場,從往年的銷量來看,蜜棗、鮮肉等傳統口味的粽子要佔整個市場銷量的七成以上。」一家賣場的食品部經理說。
做大粽子市場要靠日常消費
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過端午節,肯定會買一些粽子來「應景」,但平時很少吃它。
一些食品界人士分析,粽子用工較多,近年來用工成本提升較大,中小速凍食品生產企業只能利用其原有的銷售通路,進行附帶性區域銷售。
業內人士介紹,2008年前後,一些生產粽子的食品企業對速凍粽子的日常消費進行大力度推廣。在非端午節期間,超市裡也能夠見到冷櫃中銷售的粽子產品。但是,後來這種情形便很少在市場上見到了,有人認為粽子走日常消費路線遭遇挫折。「北方的粽子市場還是以節日性消費為主,日常消費開發有一定難度。」
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翁洋洋認為,目前全國粽子市場的整體份額越來越大,且有望超越月餅的市場份額。「2008年端午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後,粽子市場呈現大爆發,雖然這兩年沒有大的突破,但一直在穩步發展。未來憑藉日常消費量的增加和節日禮品粽的推廣,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
食品營銷業內人士分析,粽子和湯圓的類似之處在於手工製作這些食品的人越來越少,這就給工業化生產企業帶來了機遇,因此將來粽子市場的品牌集中度將提高。近年粽子的銷售量沒有太大突破,問題在於粽子生產用工人數大,人員成本上升,難以實現機械化成為阻礙市場發展壯大的瓶頸。「隨著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中小企業的機會也越來越小,行業的集中度增加,這對大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潛力。」
(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