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猛將常遇春:死後穿龍袍下葬,為何妻子卻被朱元璋大卸八塊?

2020-12-15 騰訊網

公元前221年,嬴政統一了天下,並建立了秦帝國。不過秦始皇卻採用嚴酷的刑法治理天下,最後整得秦僅存活了15年就在一片討伐聲之中滅亡了。講道理說,真正推倒秦帝國的人是勇猛的項羽,然而後來建立王朝的人卻是劉邦。

劉邦能打敗項羽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善於用人。客觀來說,君主能用活人才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就因此取得了成功。朱元璋能從「遊方僧」逆襲成明太祖就是這樣。13世紀時,蒙古人開始崛起,後來一路開掛並從亞洲打到了歐洲。

不過元朝鐵騎雖有著極強的戰鬥力,可他們卻不懂得愛惜百姓,因此後來元也只存在了99年就走到了盡頭。1333年,元順帝繼承了皇位。那會兒的天下百姓生活得很苦,可這個皇帝依舊過著悠哉奢侈的生活。

在這種情況下,一時間,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運動。經過了數十年的奮鬥,朱元璋笑到了最後。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歷史上的明足足存在了276年之久,明王朝能建立離不開許多功臣的打拼。假如說徐達是明第1統帥的話,那麼常遇春就是明第1猛將了。

常遇春剛投靠朱元璋時並沒得到重視。按《明史》所記,當常遇春前來投奔時,朱元璋竟問對方:「你是肚子餓了才來投靠於我的吧!」不過常遇春畢竟是位名將,隨後他用一系列的戰例就讓朱元璋刮目相看了。

《明史》上曾說,邵榮、徐達、常遇春3人最善。說常遇春是朱元璋的王牌大將真心一點兒不算過。不過他也不是盡善盡美,同樣存在自己的一些缺點:愛殺人,喜歡與小士卒較真,甚至經常孤軍深入。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就是,常遇春是個非常猛的大將,但卻不能成為謀略型的統帥。

所以明軍出徵之時,朱元璋總是以徐達為正帥,常遇春做副將。而常將軍自打出徵時就沒吃過敗仗不過有一點卻讓人很是疑惑,我們都知道,朱元璋非常信任常遇春,但是卻對他的妻子非常不滿,甚至還將其大卸八塊煮湯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常遇春雖然是明朝的第一猛將,但對其妻子卻非常敬畏,原因無他,只是因為他的夫人非常善妒,尤其不準常遇春納妾,朱元璋對此非常不滿,一次,常遇春在宮中忍不住誇了兩個宮女一句,結果晚上他的夫人就給他送上了一雙女人白皙細嫩的手,常遇春當場嚇得臉色大變,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得知後,當即下令讓人將其夫人大卸八塊,他認為常遇春夫人的行為實在有違婦道,且心狠手辣,不適合留在自己愛將的身邊,於是就派人處決了她。

公元1368年2月,明軍北攻洛陽,元以5萬精兵抵抗。在這1戰裡,常遇春盡顯英雄本色:單人匹馬直衝元軍,並領手下士兵揍得對方大亂。明軍拿下元大都後,徐達又追擊王保保。慶陽一戰時,徐達感覺元軍一時難破,就問常遇春破敵之策。

後者表示當時可派騎兵趁夜偷襲敵人。結果明軍又一戰成功。1369年,常遇春在回軍的路上病死在了柳河川,年39歲。後來朱元璋特地加封常遇春為開平王,甚至還讓畫師給他繪製穿龍袍的畫像。

相關焦點

  • 常遇春
    在中國歷史上,龍袍的意義非常不一般。能穿上龍袍的,意味著好日子正式開始。可是皇帝對龍袍都盯得緊,除了皇帝,再加上太上皇。
  • 假如明朝有「板藍根」,大明第一猛將常遇春,還會死於卸甲風麼?
    古代將軍打完仗後,滿身大汗回到帳內,貪圖涼快卸掉盔甲吹風時,容易引發此病。這種病症類似於常見的風熱感冒,放到現在,只要注意飲食起居,喝幾包板藍根就能解決問題。然而板藍根的藥用價值一直被中醫忽視,直到明代神醫李時珍編纂《本草綱目》一書,才重新確立了板藍根的藥用價值。方便攜帶的衝劑更是最近幾十年間問世的現代產物。但假如明朝就有"板藍根"的話,常遇春還會死於卸甲風麼?
  • 歷史探秘:常遇春的二兒子跟朱元璋有什麼矛盾?
    歷史探秘:常遇春的二兒子跟朱元璋有什麼矛盾?時間:2020-12-21 18:58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常遇春的二兒子跟朱元璋有什麼矛盾? 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統一戰爭進行到最後階段。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帶領北伐軍揮師北上,兵鋒直指元大都。
  • 北京出土神秘男屍,穿清朝龍袍梳明朝髮髻,是韋小寶還是順治帝?
    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著名的「龍袍乾屍」面世了。顧名思義,墓主穿著龍袍,而且這龍袍還不是一般的御賜龍袍「四團龍補服」,而是真正屬於皇帝的禮服龍袍。這就讓人感到很莫名了,在古代,龍是天子的象徵,一般人怎麼會穿著皇室龍袍下葬?如果墓主是皇帝,他為何沒葬在皇陵,而是一個人孤孤單單下葬?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常遇春的夫人,到底是不是被朱元璋所殺?
    但是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對於很多江南文人編造出來強加於朱元璋頭上的謠言,筆者認為還是要正本清源,還這位開國雄主一個清白。明朝開國之時,徐達和常遇春是明軍之中功勞最大的兩位武將。但這二位的夫人,在明代中後期就已經言之鑿鑿地被說成是被朱元璋下令殺害,而且死狀極慘。
  • 康熙視如珍寶的公主榮憲,穿龍袍下葬,244年後屍體依舊栩栩如生
    與其他古墓不同,這位公主的古墓規格非常大,陪葬物品足以與鹹豐帝媲美。最讓人意外的是出土時公主身穿龍袍,而且屍體依舊栩栩如生。清朝到現在最起碼也有兩百多年了,為什麼這具屍體還能保存的如此完整?而且她一個公主為什麼會穿龍袍下葬?考古學家根據墓志銘的研究之後認為這是康熙視之珍寶的固倫榮憲公主,與康熙有密切關係。
  • 徐達得了背疽,朱元璋送來一盤燒鵝,徐達含淚咽下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皇帝,從一個農民蛻變成一位鐵血帝王,這樣的草根逆襲故事激勵著無數人,然而當朱元璋坐上皇帝寶座後,並沒有繼承了農民的樸實,反而變的異常嗜血,古往今來從不缺殺功臣的皇帝,但是朱元璋卻比歷來的鐵血皇帝都要狠心,除了半身不遂的湯和,以及早死的常遇春,其餘開國功臣無一倖免
  • 明朝一猛將,十分怕老婆,皇帝悄悄下令:殺了這個女人
    導讀:很多人因為經常受到家中妻子責罵,有時候甚至會受到妻子的痛打,有人就戲稱這類女人為「母老虎」,或者是戲稱這個男人為「妻管嚴」,但是這些患有「妻管嚴」的男人並不是全無本事,有的甚至出門在外都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明朝時期就有一位大將家中有個「母老虎」,最後皇上知道手下的大將受了委屈
  • 明朝開國,朱元璋大封功臣,比肩諸葛亮的劉伯溫為何只是個伯爵?
    可這位號稱能和諸葛亮比肩的人物在明朝開國功臣榜上的序列卻排得相當靠後,朱元璋在建國後大封功臣,劉伯溫只是受封誠意伯,僅僅只是第三等爵位,這可和劉伯溫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大相符合,劉伯溫為何只能受封伯爵?難道是朱元璋對他有什麼看法?本文對此問題略作闡述。
  • 朱元璋的父親原名叫朱五四,大將常遇春的老爹叫常六六
    朱元璋登基之後為了光耀門楣,不僅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高大上的朱元璋,還改了老爹的名字,這也不能怪朱元璋,因為當時蒙古帝國統治時期把人分為四等,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南人是賤民。殺蒙古人償命,殺回回罰銀八十兩,殺漢人罰交一餐頭毛驢價錢。
  • 徐達常遇春都是農民出身,為何會精通兵法?
    說到明朝時代,那真的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璀璨的一個時代,同樣也是一個最輝煌的時代,漢朝初期的時候有蕭何張良,而明朝初期的時候也有很多能人,比如諸葛亮以及劉伯溫還有被朱元璋稱為比蕭何還有厲害的李善長以及朱升。而要說起武將更是數不勝數,比如徐達常遇春藍玉,可以說這些人在朱元璋的手底下,建立了非常大的成就和偉業。
  • 明朝大將常遇春墓,在南京紫金山,卻不知道河北這個小鎮也有一座
    說到明朝,大家一定會想到那些能徵善戰的將領。這次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明將常遇春。常遇春是明朝有名的大將,與開國皇帝朱元璋是結拜兄弟,一生沒打過敗仗。據史料記載,常遇春相貌奇偉,猿臂善射,勇猛過人,跟隨朱元璋從一個小官,一直成為大將軍,可見他確實是有過人之處,不然也不會成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關於他的作戰故事就不多說了,這裡主要說一說他的墓地。
  • 重慶挖出4件龍袍,翻出元朝舊事,卻引得韓國人來認祖歸宗
    古墓主人究竟是誰,生前又有怎樣的傳奇經歷,死後還被人牢牢銘記? 工人們也不是沒見過這種情況,墳墓埋在地下,是會有洞的,可是此處不一樣,這裡的洞又深又在逐漸變大,與尋常的墓洞似乎有所不同。
  • 朱元璋殺盡功臣 為何名單裡沒有他
    常遇春作為朱元璋手下的猛將,對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不僅敢於直言,還勇猛善戰,馳騁疆場,參加了歷次重大的戰役。常遇春人稱「常十萬」,因為他曾經自稱率領十萬軍隊就可以橫行天下。接著朱元璋開始解決佔據蘇州的張士誠,他以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領兵二十萬東徵。
  • 偷偷地殺掉徐達老婆後,朱元璋跟徐達說:你家不會被誅九族了
    朱元璋能夠在元末起義中最終勝利,開創明朝,除去朱元璋本人的本事以外,還有兩個人不得不說,那就是徐達和常遇春,這兩個人對明朝的建立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尤其是徐達,可以算是明朝的第一功臣了。不過今天不說徐達,我們來說說徐達妻子的事情。
  • 明朝各個階段的名將,誰才是第一?
    死後,朝廷追贈少保、寧遠伯,賜諡"忠烈",並為其立祠。李成梁,遼東鐵嶺人,明朝後期將領。祖上因躲避唐末變亂避於朝鮮,明朝自朝鮮內附。萬曆初期,滅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子阿臺部,數次大敗插漢部酋長土蠻、泰寧部酋長速把亥;計殺海西葉赫部首領清佳砮、楊吉砮。李成梁有大將才。在整個明朝將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鎮守遼東30年間,先後奏大捷者十,邊帥武功之盛,200年來前所未有。
  • 歷代皇帝都是穿黃色龍袍,為何只有秦朝穿黑龍袍?說出來別不信
    當秦始皇統一六國,從登基開始就身著黑色龍袍,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自稱為「皇帝」,並且將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象徵自己是真龍天子。周在五行中以火為表徵,五行中只有水能克火,而水在五行中表徵為黑色,將黑色作為龍袍的顏色可以壓制周朝火的屬相,所以秦始皇一直穿著黑色龍袍,冕冠的顏色也是黑色。
  • 龍袍作為古代帝王象徵,為何宋朝龍袍上卻沒有龍紋?身著曲領龍袍
    而古代的皇帝所穿的衣服之中,皆為龍袍,形狀各異的龍彰顯出帝王的霸氣,可為什麼龍袍作為古代帝王的象徵,宋朝的龍袍上面卻沒有龍紋?龍紋作為天子的象徵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商周的天子在祭祀先祖的時候均掛有九旒龍旗幟,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創立帝制之後,君王開始將龍與帝王結合在一起,龍也慢慢的成為了帝王的專屬,龍鬚黃袍則成為帝王的專屬服飾。
  • 朱元璋並不是一個嗜殺的帝王,起碼對吳姓兄弟恩寵有加!
    而作為一個草根皇帝,從登基開始就十分痛恨那些貪汙腐敗至百姓生死於不顧的官員,所以才會出現朱元璋殘殺十幾萬貪官的情況。而處於對自己建立的王朝的負責態度,不希望那些跟隨自己的戰將在自死後威脅到子孫後代對於明朝的統治,所以才將那些有功之臣都盡數殘殺!當然這些事情都是在朱元璋繼承人太子朱標死後,才發生的事情。之前的朱元璋雖然也有殺過大臣,但是相比較而言還是有分寸的。
  • 大明朝一代戰神,漠北戰功赫赫,為何成為剝皮充草的實例?
    大明朝一代戰神,漠北戰功赫赫,為何成為剝皮充草的實例?崇禎十七年,張獻忠打下了成都城,踏進了蜀王府,蜀王帶著幾個妃嬪跳井而亡,自從朱元璋的第一代兒子蜀王朱椿開始的明朝蜀藩宣布終結。張獻忠把蜀王府搜刮一空,隨後在成都城門樓上發現了個奇怪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