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看到一張插花的圖,我最喜歡枝頭上垂下一朵朵小小花苞的那種,但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後來在路邊的花圃中又看到它們,才知道這花原來就是海棠。花蕾紅豔,似胭脂點點,就如清代詩人顧太清所描寫的那樣:「萬點猩紅將吐萼,嫣然迥出凡塵。」
又過去一周左右的時間,萬點小蕾全部綻放,滿樹的淡粉色花兒簇擁在一塊,宛如曉天明霞,煞是好看。海棠花以其風姿豔質贏得世人的喜愛,歷代歌詠她的古詩詞不勝枚舉。
【宋】蘇軾《海棠》: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首詩寫花前月下的失眠夜,意境尤美。在春風的吹拂下,煙霧慢慢升騰,海棠花香彌散在空氣中,撲鼻而來。月色明亮,小院仿佛籠罩在一層薄紗中,空洞迷濛。月亮已經從長廊的一側轉到另一側,月色漸暗,花兒也要睡覺了吧。如此良辰美景,我卻孤枕難眠啊!所以啊,我要點一根蠟燭照亮它們,多看它們一會。
這首詩沒有正面描寫海棠,而是從海棠花香,以及對海棠花的喜愛側寫。首兩句寫春風在吹,香霧在彌散,月亮在移動,月色在若隱若現,一幅動態的畫面給人一種生生不息之感,這是來自對春色美好的喜悅之情。
後兩句引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既是將海棠之美與楊貴妃的國色天香相提並論,又是以楊貴妃「醉顏殘妝,鬢亂釵橫」暗暗喻好景不長在,好花不常開。李清照詞有:「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蘇軾這首詩,我們是否也感受到蘇軾對春逝的傷感呢?
【宋】管鑑《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春陰漠漠。海棠花底東風惡。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綠尊細細供春酌。酒醒無奈愁如昨。殷勤待與東風約。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卻。
「邊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人對花有情,而春風春雨對它們卻無情。春風啊,你就不必再苦苦摧殘海棠花了,有這本事,為什麼不把我的愁給吹走呢?
【唐】何希堯《海棠》: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最妖嬈。 【宋】張鎡《念奴嬌·宜雨亭詠千葉海棠》:綠雲影裡,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養的胭脂透。
花開有先後,故色有深淺之分。正所謂好花開到半開時,此時最妖嬈。深者紫而含光,淺者紅兒嬌豔,是賞花的最佳時候。
【宋】周紫芝《好事近》: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
【宋】王十朋《點絳唇》:絲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妝就。
【宋】馬子嚴《海棠春》:滿林翠葉胭脂萼。不忍頻頻覷著。
【宋】柳永《木蘭花·海棠》:東風催露千嬌面。欲綻紅深開處淺。
【宋】史達祖《海棠春令》:似紅如白含芳意。錦宮外、煙輕雨細。
【宋】晏殊《訴衷情》:海棠珠綴一重重。清曉近簾櫳。胭脂誰與勻淡,偏向臉邊濃。
標題:寫海棠花的古詩詞千古絕唱,蘇軾第一,感受春的喜悅與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