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武功蓋世,這樣的人,只存在於小說中。其實細翻歷史,可以依稀查出張無忌在古代是有原型的。其實張無忌說的就是韓林兒,是韓山童的兒子,被稱為宋徽宗的八世孫,說他重新出來主天下的。
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名氣很大,當時的紅巾軍領袖。他的做法,和歷史上的那些農民起義領袖的做法,都是一樣的,搞各種迷信宗教來宣揚。當老百姓的生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時候,他們總是希望神靈能拯救他們,讓他們脫離苦海,於是韓山童抓住機會,到處宣傳「明王出世」。
韓山童做了這麼大的宣傳,肯定就引起了朝廷的震怒,元朝馬上派遣軍隊進行剿滅,很快就抓捕殺掉了韓山童。劉福通為了籠絡天下義軍人心,特別是白蓮教的教徒,就必須擁立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為明王。但是韓林兒實際上既沒有軍權,也沒有任何決定權,他就是一個名義上的共主,說到底韓林兒就是一個傀儡而已,只是大家利用了他的名頭罷了。
劉福通在把韓林兒立為小明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算計,如何把韓林兒趕下臺了;韓林兒也很不滿意他自己的傀儡身份,他想自己能做真正的明王,也發動手下的人,和劉福通開始鬥起來了。在他們相互內訌的時候,元朝大軍已經開到,很快就打得劉福通和韓林兒四處狼狽逃竄,最終韓林兒和劉福通逃到了安豐。
韓林兒只能向朱元璋求救,當時朱元璋正受到陳友諒的強力攻擊,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劉伯溫還勸他不要去,但是朱元璋還是義不容辭地派人救下韓林兒。但是時間久了,朱元璋就開始不耐煩了,軍隊是他的,天下也是他打的,怎麼可能容得下韓林兒?其實韓林兒的處境和漢獻帝是很相似的,在群雄在各自發展實力的時候,都需要藉助他的名義時,一旦諸侯坐大了,自己就成了最大的障礙。
朱元璋也覺得韓林兒是燙手山芋,命廖永忠迎韓林兒回應天,結果韓林兒莫名其妙地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廖永忠謀殺的可能性很大。韓林兒命運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沒有主動權,實際上不過時人手裡的一張牌而已。
綜上韓林兒的一生境遇,為何說他就是張無忌的原型呢?小說中最後寫道:朱元璋用計使把教主之位傳給了楊逍,逼走了教主張無忌,而自己得了天下。白蓮教曾經奉韓林兒為皇帝,起初國號大宋年號龍鳳,很多人不知道這段歷史上,韓林兒當了12年的皇帝,手底下也有不少能人,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彭和尚」彭瑩玉,他的「明王」這個稱呼的由來,正與明教密不可分。
朱元璋起初奉韓林兒為皇帝並非出於真心,只是給自己的起義找一個藉口而已,等到名正言順之時在取而代之,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一段的經歷其實是和張無忌非常相似的,只是小說給了張無忌一個很好的結局而已!
韓林兒的角色註定是悲劇的,只是時代的棋子而已,假如韓林兒自己選擇離開,不參與權力的爭鬥,或許還能落個安享晚年的結局。畢竟很多諸侯,和韓林兒則沒有那麼密切的關係,尤其後期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之後,完全抹掉了韓林兒的任何事跡,所以韓林兒也是很多不為人知的。
張無忌無疑是很幸運的,最終抱得美人歸,因為他不屬於那個權力爭鬥的圈子。韓林兒卻溺水慘死,不得不叫人感到唏噓,只能說他走上了一條不該屬於自己的路,也就造成自己一生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