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網丨十年間全國有3萬餘人逝世後捐獻器官 挽救9萬餘人生命

2020-12-17 抽屜視頻

無限金華客戶端11月8日消息

11月7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現場,醫生、志願者、協調員等在講述「我和器官捐獻的十年」。

11月7日,中國紅十字會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器官移植醫生、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志願者、器官移植受者等親歷者分別講述了「我與器官捐獻的十年」,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來自溫州醫科大學的學生表演詩朗誦《一個人的球隊》,述說器官捐獻者、17歲男孩葉沙的故事。器官移植受者、「一個人的樂隊」5名成員演奏歌曲《感受生命》,表達了他們對器官捐獻者、27歲的澳大利亞青年菲利普的感謝。人體器官捐獻愛心大使鄭培欽表演歌曲《你在人群中》,並發出愛心倡議,呼籲社會公眾關注和支持人體器官捐獻事業。

一個個感人的愛心故事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駐足,不少人流下了淚水。隨後,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屬、移植受者、志願者、及社會愛心人士代表600餘人又啟動了環西湖10公裡毅行活動,沿途設置10個宣傳站點,集中反映了中國紅十字會協同社會各界推動公民逝世後無償器官捐獻體系建立與發展的10年曆程。

11月7日下午,中國紅十字會在杭州舉辦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新聞發布會。

據中國紅十字會發布,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自2010年試點啟動,十年間,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他們捐獻的器官挽救了9萬餘人的生命,人體器官捐獻讓逝者的生命和夢想在受者的身上延續,實現生命接力,傳遞人性光輝。

浙江省自2010年啟動實施人體器官捐獻工作、2016年啟動實施遺體(組織)捐獻工作以來,截至今年10月底,累計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535例、遺體捐獻699例、角膜捐獻1395例、腦組織110例,挽救了近5000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讓2700餘名失明患者恢復光明,讓全省廣大醫學生得到了解剖實踐機會,有效助推了醫學科學的發展,維護了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其中今年,浙江實現器官捐獻223例、遺體捐獻116例、角膜捐獻230例、腦組織捐獻47例,均超去年同期水平。今年新增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登記志願者34953人,累計登記85573人。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沈思源/責編:沈歡/監製:李維

相關焦點

  •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11月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
    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自2010年試點啟動,至今已歷經十年發展,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的大力指導支持下,全國各級紅十字會和相關醫療機構密切配合,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 弋陽縣又一例人體器官捐獻,挽救了3個人的生命!
    5月22日,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張某在弋陽縣人民醫院實現了一肝兩腎器官捐獻,挽救了3個人的生命。這是弋陽縣紅十字會在疫情發生以來實現的第二例人體器官捐獻。經醫院的全力搶救,患者生命體徵逐漸穩定,但患者顱內損傷嚴重,5月21日經專家會診已經腦死亡。今年30歲的張某正當壯年,是一企業的業務骨幹,更是家中的頂梁柱,家中還有父母和年幼的女兒。車禍發生時,遠在老家安徽的張某家屬得知張某發生車禍後,一家人心急如焚連夜驅車趕到弋陽,守候在醫院ICU病房外,陷入無盡的悲痛中,期待奇蹟能夠出現。
  • 器官捐獻常見的26個問題
    答 捐獻的器官用於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捐獻的眼角膜用於救治角膜病失明患者,捐獻的組織經加工後用於治療相關疾病的患者,捐獻的遺體用於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 問 7、人體捐獻有年齡限制嗎?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生死「擺渡人」(組圖)
    閆娟供圖 攝中新網太原9月13日電 題: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生死「擺渡人」作者 範麗芳「每天都會看到有人生、有人死,我的工作就是協助死者的家屬完成器官捐獻意願,同時讓等待移植的患者有活下去的希望。」「80後」閆娟是山西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工作三年間,有許多次因遭到一些家屬的打罵想放棄,但最終又因另一些家屬的善舉而堅持下來。
  • 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腎友活動 器官捐獻志願者協會成立
    央廣網西安4月28日消息(記者雷愷 通訊員緱永強)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暨遷校60周年之際,第一屆「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友Happy Go」活動——為器官捐獻者祈福今天(28日)在陝西西安舉行,陝西「器官捐獻志願者協會」同時成立。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
  • 有的人走了,卻仍然活著!這位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捐出了自己的...
    2:30,全國每年器官移植缺口巨大 小和捐獻器官的偉大舉動,值得我們每個人敬仰。 但在捐獻遺體器官方面,全國整體情形都不樂觀。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弗敢損傷等理念,讓很多人對人體器官捐獻,望而卻步。雖然麗江有900多名志願者自願加入到遺體器官捐獻行列,但對於有130萬人的麗江而言,還是太少。 身死魂滅,生命終結之時,所有器官也逐步走向死亡。但通過當前先進的醫療技術,將健康的身體器官移植給一些有需要的人,就能延續後者的生命。
  • 讓生命以愛的形式延續 張沙沙捐獻遺體延續3人生命
    得知這一情況後,墾利永安鎮的村民繼多年的愛心捐助後,再次進行了募捐,為其籌集5000元愛心款;本報報導沙沙的情況之後,不少愛心人士也積極奉獻愛心,為其籌錢治病。看到這麼多陌生又溫暖的人幫助自己,沙沙的心中十分感動,她在病中寫下了自己的心願,捐獻器官,回報社會的愛心。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器官捐獻是社會各方力量的...
    「這項事業既是生命與愛心的接力,又是社會各方力量的接力,這一社會性系統工程需要各界人士的廣泛參與和支持。」近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期間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重獲新生
    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生命傳遞,移路相隨」器官捐獻一千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感恩會邀請器官捐獻者家屬講述他們替逝者捐獻器官的心路歷程,分享他們對生與死的看法。據悉,這一千例器官捐獻使三千多位患者重獲新生,給三千多個家庭帶來了希望。
  • 南平市今年實現7例器官捐獻 歷年來捐獻最多
    記者昨日從南平市紅十字會獲悉,2020年,南平市實現7例人體器官捐獻,挽救了24名患者的生命,為8名患者帶去了光明。今年是南平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實現捐獻最多的一年。  器官移植是生命的接力,在每一個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體內,都蘊含著另一個生命的光輝和使命。近年來,南平市各級紅十字會廣泛宣傳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
  • 天津完成首例臺灣同胞器官捐獻
    新華社天津7月9日電(記者張建新、李鯤)記者從天津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了解到,8日,46歲的臺灣同胞林先生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離世,但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到了延續——他捐出的器官幫助7位大陸患者或重獲新生、或重見光明。林先生是首位在天津實現器官捐獻的臺灣同胞。
  • 高臺:因病故去丈夫捐出器官3人獲新生 淚痕未乾妻子也籤器官捐獻...
    因病故去丈夫捐出器官3人獲新生淚痕未乾妻子也籤器官捐獻自願書一對小夫妻歷經8年戀愛,終結連理。一場疾病卻讓愛侶陰陽兩隔。數不清多少次流淚後,小許慢慢平復了情緒,冷靜下來的她想到丈夫有一次看到報導器官捐獻的新聞時,半開玩笑說:「我這個哮喘的毛病恐怕是好不了,萬一有那麼一天,我也想把器官捐獻出來救人。」在救治無望時,小許忍痛做出決定:將丈夫能用的器官捐獻出來,給其他患者重生的機會。於是,全家人毅然決定幫助小權實現「身後」的願望,捐獻能用的所有器官。「他就是英雄!
  • 以生命重啟生命丨中國骨髓捐獻量破萬例 讓絕望中的人看到希望
    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黃偉:在我即將捐獻的時候,有一次我女兒告訴我,她說爸爸我姥姥讓我勸勸你,說別捐了,我覺得孩子說這話也很正常。醫生給我談的第一句話,他說我們不會以一個健康人的身體為代價,去挽救一個患者。我覺得醫生的這句話,也是在打消我的顧慮。
  • 張藝謀特邀執導《「移」路同行》,真實記錄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五年間
    有人在茫茫生死間,痛苦掙扎,等待一個活下去的機會;有人在喪親巨痛下,悲慟欲絕,依然攥緊生命的善念;有人承受誤解,擺渡於生死間,搭建生命之橋;有人不知疲倦,與死神爭分奪秒,帶著希望走過決絕……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五年間,這首由捐獻者、受捐者、醫者、協調者、志願者譜寫的「生命接力」大愛樂章,盪氣迴腸。
  • 時間就是生命!航空公司快速完成人體捐獻器官轉運
    快速地人體器官轉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朱同輝 陶濤)8月31日下午,東航開闢綠色通道,通過MU5310航班從廣州快速轉運一例人體捐獻器官至上海。當天13時14分,東航廣東分公司地服部在收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同旅客取得聯繫,了解具體情況,查詢機票訂票情況,了解是否有託運行李,提前幫助旅客值機並列印行李牌。分公司還積極與機場各單位協調,為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2名旅客開闢綠色通道。14時50分,航班開始登機旅客還未到機場。
  • 在動物身上培育人的器官?斯坦福教授:若成功將挽救許多生命
    「如果研究取得成功並能夠為患者提供自體器官,就可以挽救許多患者的生命或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並大大降低醫療費用。」11月7日,在騰訊科學WE大會上,幹細胞生物學家、史丹福大學、東京大學教授中內啟光在演講中分享了「異種培育人體器官」挑戰項目。
  •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啟動—首場活動在成都清源社區舉辦
    四川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冉茂琴致歡迎辭,她講到人體器官捐獻是挽救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服務醫學發展、展現人性光輝、傳遞人間大愛、體現社會進步文明的高尚事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賀勝:我國已形成器官捐獻移植五大工作...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賀勝在近日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器官移植關係患者健康和生命挽救,關係生命價值和尊嚴,關係社會的公平和正義。「穩妥有序開展器官捐獻與移植,是一個國家醫學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保障人民根本利益、惠及民生的大事。」
  • 甘願無償捐獻器官的明星:陳奕迅是第一人,周星馳最讓人佩服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隨著細胞的逐漸衰老,人體機能會慢慢下降,終有一天,我們會與這個世界說再見,去往另一個世界,開啟不一樣的人生新篇章。雖然我們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夠長存於世,可生老病死卻讓我們無法對自己的生命做出規劃,唯有無償捐獻器官才能為這個世界做更多的貢獻,讓更多人感受到溫暖,看到人間真情。在娛樂圈中,便有不少明星做出了表率,他們都積極參與了無償捐獻器官活動,其中便有張智霖,容祖兒,佘詩曼,伊能靜等人。陳奕迅是最早支持器官捐獻的明星,並且在成人時就籤下了捐贈器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