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國之花,世界最強帝國師如何覆滅?

2020-12-13 明明奇談

第三帝國在二戰期間橫掃歐洲,特別是在二戰前期一度被認為不可戰勝,其中湧現許多納粹王牌軍隊,比如黨衛軍骷髏師,希特勒近衛師,但其中最著名的要屬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黨衛軍帝國裝甲師,這支部隊從二戰開始便南徵北戰,直到帝國接近消亡前帝國師才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和日本關東軍號稱「皇軍之花」一樣,帝國裝甲師被德國稱為「帝國之花」,不同的是從始至終帝國裝甲師都保持強悍的戰鬥力,直到最後消亡的那一刻。這支部隊建軍之時由黨衛軍頭子希姆萊親自負責,從全德國徵召信仰納粹且絕對忠於希特勒的純種日耳曼青年男子中選出。從入侵波蘭到拿下法國;從直逼莫斯科到徵戰南斯拉夫,帝國師以絕對的勝利向世界證明他們便是世界最強。

但所有的王者也終究有末路,1945年3月軸心國大勢已去,希特勒此時也看清了局勢,不甘心失敗的他決定做最後一搏開始了「冬季春醒」行動,希特勒希望在匈牙利打開局面。包括帝國師,骷髏師,希特勒青年團在內的德意志最後精銳對盟軍發起了最後一搏,為了打贏這場仗挽救帝國日已喪失的鬥志希特勒集中全國最後的力量對這支精銳之師進行輸血,德匈聯軍一共超過五十萬人,當時德軍一共集中了近九百輛坦克,而世界最強的虎王和黑豹坦克就佔五百多輛,還有近六千門大炮和九百架飛機。

而蘇軍為了徹底撲滅希特勒的氣焰集中了超過一百萬的部隊,坦克大炮和飛機雖然質量不如德軍裝備但數量卻遠遠超過了德軍,戰鬥一直進行了十天德蘇兩軍之間都拼到了極點,但最終由於德軍沒有充足的兵源初期的突襲失效後再也擋不住蘇軍的人海戰術而敗下陣來。帝國師損失大半從匈牙利突圍之後轉戰維也納,一直到柏林戰役帝國師最後的殘部一直在進行頑強的抵抗直到德國投降。

相關焦點

  • 魔鬼利刃:邪惡黨衛軍「四大王牌」師,帝國師第一,骷髏師居第四
    第一名:「帝國之花」帝國師 「帝國」師也是二戰中武裝黨衛隊表現最出眾的王牌部隊,號稱為「帝國之花」,也是黨衛軍中第一個成為師級規模的部隊。
  • 二戰時黨衛隊第二帝國師,是一支怎樣的部隊,為何至今都粉絲眾多
    黨衛隊裝甲師士兵二戰爆發後,帝國師參加了除挪威戰役和北非戰役以外的所有重大戰役,可謂是身經百戰,久經沙場。那麼這樣一支部隊又是如何成立的呢?早期的黨衛隊在進行訓練1935年9月帝國師的前身德意志旗隊正式成軍,1936年9月日耳曼旗隊領取了部隊軍旗正式成軍,1938年9月在維也納駐紮的元首旗隊正式成軍,這三支旗隊最終組成了大名鼎鼎的德國黨衛隊第二帝國裝甲師
  • 俾斯麥構想的落空:德意志帝國如何走向侵略擴張之路
    1870 年7 月,拿破崙三世憑藉自感良好的判斷,為阻止已在德意志諸邦內做大的普魯士進一步成為歐洲威脅,裹挾復仇心切的法國加入了戰爭。「為薩多瓦之戰報仇」是法國媒體荒誕的動員口號。薩多瓦之戰,或稱克尼格雷茨戰役,是1866 年普魯士戰勝奧地利的決定性之役。法國並未參與戰爭,反而1859 年在義大利還擊敗過奧地利。
  • 德國是如何成為撐起歐洲的脊梁?《德意志帝國》深刻介紹「德意志...
    德國是如何成為撐起歐洲的脊梁的?《德意志帝國》精簡而深刻地介紹了「德意志道路」的歷史,非常值得我們了解、反思。德意志民族的崛起,並不是像多數西方國家一樣,靠擴張或殖民掠奪發家;相反,自從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之後,依賴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內部拉動,成為了一個歐洲強國。同時,帝國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政策的成功與失敗,也在其後的「二戰」、冷戰和歐洲一體化中產生了深沉的迴響。
  • 二戰中五十萬意軍沒攻下的城市,德軍帝國師僅用14天就攻佔了
    文|爆炸君說到二戰,就不得不提到德國陸軍,這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是說到他們的戰鬥力,我們也不得不就事論事地豎起大拇指來。其中要說德軍王牌中的王牌,那麼就不能不提到那支令人聞風喪膽的「帝國師」。
  • 世界上唯一沒有君主,卻被稱為帝國的國家,極盛時期幾乎徵服歐洲
    事實上,能夠叫得上帝國的國家,當然就是以君主為最高統治者的君主制國家,而且國力當然是足夠強大的,比如大英帝國、西班牙帝國、法蘭西帝國等,除了那些正式國號帶帝國二字的弱小國家,典型例子是大韓帝國,與之相對的正式國號帶帝國二字的強大國家有俄羅斯帝國。
  • 德意志帝國的雛形——德意志關稅同盟
    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德意志帝國。確實,德國的崛起過程相當令人驚異,在19世紀初期,普魯士王國還是個農業佔主導地位、農奴制仍未消除的落後封建國家,在拿破崙戰爭中,普魯士的表現是英、法、俄、奧、普這歐陸五強中最差的,其國力也是最為衰落的,遠沒有腓特烈大帝時期的威風。
  • 德意志帝國末代公主,因為與敵國王子結婚,化解了兩個國家的世仇
    當今世界,如果一個國家不是君主制國家,那麼這個國家就有末代君主,今天的德國就不是君主制國家,所以德國有末代君主。一個國家有末代君主,不一定有末代太子或末代公主,比如我們中國歷史只有末代君主,沒有末代太子或末代公主,但是德國歷史正好都有。
  •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
    老牌霸主法國顯然這時候已經成為德意志統一的最大絆腳石。公元1870年7月19日,法蘭西第二帝國對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就此爆發。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中,普魯士軍隊捷報頻傳,最後更是大敗十萬法軍於色當。9月2日,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宣布投降。就這樣,在鐵血首相俾斯麥的籌劃下,普魯士快速蕩平了德意志統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礙——法蘭西。
  • 德意志帝國,全稱是「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
    德意志帝國,全稱是「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菜茵河邊,一條大道從東南通向西北。幾輛馬拉的貨車在緩緩行駛。「站住!檢查貨物!」當馬車經過一所路邊的房子時,兩個持槍的武裝人員攔了上來。原來,這所房子是一個關卡,過來的這兩個人是來收稅的。
  • 三個德意志帝國的簡介,為什麼納粹德國叫第三帝國?
    德意志第一帝國:即神聖羅馬帝國,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其中的斷句在「民族」與「神聖」之間,實際上是兩個單詞「Heiliges Rmisches Reich」和「Deutscher Nation」,我以前上學的時候,歷史課上看到這個名詞,以為斷句在「神聖
  • 論俾斯麥外交藝術:他如何讓新生的德意志帝國,成歐洲外交寵兒
    19世界的世界無疑是歐洲佔據主導的世界。未來的超級大國美國還沒崛起,亞非拉地區要麼是殖民地,要麼是半殖民地,獨立國家少之又少!所謂的世界爭霸,其實質不過歐陸爭霸的延續,而那時的歐洲,因為拿破崙戰爭的影響,建立了新的國際規則體系,也就是所謂的「維也納和平體系」。
  • 血腥浪漫的雙重變奏:德意志如何由帝國變成現代國家?|德國|神聖...
    神聖羅馬帝國是中世紀歐洲封建舊秩序的代表,而法國大革命則開闢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德意志民族聚居區(Deutschland)則可以被看做是二者之間的結合項:法國大革命既終結了神聖羅馬帝國,又為德意志民族帶來了新世界的理念與現實可能性。
  • 德意志帝國滅亡100年,皇室卻還存在,過得逍遙快活不想復闢!
    2018年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垮臺100周年。當然,世界上沒有人會紀念這個滅亡的帝國,即使它締造了現代德國版圖,即便是它將德國帶入歐洲五大國之一。因為最近德國媒體一則消息,卡洛斯·霍亨索倫親王從酒店21樓墜亡,德意志第二帝國和霍亨索倫家族又才走入人們的視線。
  • 走進冠名以德意志的,德國最強科技博物館-德意志博物館
    德意志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博物館,也是世界最早的科技博物館之一。
  • 德國曾有三大帝國,希特勒建立最後一個,另外兩個是誰?
    然而就在此時,羅馬教皇出手了,他任命德意志家族的康拉德一世,成為東法蘭克國王,而且後續都不斷由德意志家族的人繼承。就這樣,在教皇的支持下,東法蘭克逐步變成了一個德意志國家。但是這只是德意志第一帝國的前身,真正的德意志第一帝國,還得等到康拉德一世的兒子,奧託一世即位以後。
  • 符騰堡王國:德意志帝國境內最民主的邦國
    符騰堡王國是德意志帝國南部僅次於巴伐利亞的第二大邦國,由拿破崙提升為王國。符騰堡王國是德意志各邦中實施君主立憲最好的邦國,因此成為德意志各邦中最民主的邦國。那麼符騰堡王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符騰堡選侯國
  •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是「俾斯麥貫徹普魯士霸權」的結果?
    德國通史:根據1871年的德意志帝國憲法,德意志帝國政治架構呈現出兩大特點歡迎來到百家號小菊道歷史,今天小菊和大家說說俾斯麥時代的內政外交和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德意志帝國時期的政治生活可以用斑駁陸離來形容。它大致可劃分為俾斯麥時期和威廉二世時期兩個階段。
  • 168名殖民者,竟然覆滅了拉美最強帝國,當年這裡發生了什麼?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並不少見,可是以168人覆滅整個帝國卻是極為罕見。可是3個月後當黃金到手時,印加軍隊前來復仇的流言也接踵而來,為了保險起見,安塔瓦爾帕被殺死了,印加帝國在不久後也覆滅了,只有印加人的起義還在持續著。在探索原因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15-16世紀初期的西班牙與印加帝國。
  • 德意志第二帝國別了,奧地利老大哥
    奧地利被要求不再幹涉德意志各邦的事務。 換言之,奧地利被踢出了德意志同盟。 這個立國近千年的德意志邦國,這個曾在幾百年中擔任德意志皇帝,曾多次領導德意志諸侯東抗奧斯曼土耳其,西戰法蘭西的老大哥,這個曾一度震撼歐洲的霸主,就這樣傷感地退出了德意志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