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1月20日電(陳琦、劉敏)每年除夕,在大多數人闔家團聚時,城市裡的公交車駕駛員為把更多人平安「送回家」,只能堅守崗位,無法與家人吃團年飯。在重慶公交集團兩江公交公司九分公司,有這麼一對夫妻,他們都是公交車駕駛員,因大年三十值班,結婚11年來他們只在一起吃過2次團年飯。
聚少離多
途中「偶遇」成為幸福瞬間
這對夫妻就是藍林和鄧越,兩人雖同在一個公交公司上班,但因駕駛車輛線路不一樣,總是聚少離多。
今年40歲的藍林開公交車已經17年了,他開的643路公交車線路是從康莊D區到江與城,往返跑一趟12.6公裡,他一天要跑13趟,運送乘客約900人次。
他的妻子鄧越,以前是公交車售票員,隨著主城公交車無人售票的普及,2017年鄧越在經過公交車駕駛培訓後考核上崗。鄧越所在的625路線路往返一趟約35公裡,她一天需駕車往返6趟,運送乘客約1000人次。
夫妻駕車行駛的路線有2公裡路是重合的,平時聚少離多,途中「偶遇」就成了兩人的幸福瞬間。
「線路不一樣,時間不一樣,這樣的『偶遇』1個月也沒兩次。」鄧越說,兩個人在路上遇到,都會互相微笑著點點頭打招呼,「算是互報鼓勁,報個平安。」
形成默契
家裡有急事電話響兩聲就掛斷
公交車駕駛員每天要6點前到崗做發車準備,進行安全檢查,藍林和鄧越值班當天,凌晨5點就得起床、洗漱出門。
「開車門、乘客上車投幣、關車門……」19日清晨6點過,鄧越駕駛625路從調度室出發,開始了一天的「旅途」。這個時候,藍林也在2公裡外的643路調度室附近發動了公交車。
鄧越是從售票員轉學的公交車駕駛,最開始駕車上路,藍林每天心裡都擔心妻子路上開車情況。「公司有規定,開車不能打手機,我們都是到調度室後趁發車休息間隙互相發個信息,問問情況,報個平安。」藍林說。
2年多來,這樣的習慣在夫妻之間兩漸漸形成了一種默契,兩人每次平安出車之後,都會發個信息互報平安。如果家裡面有什麼急事需要溝通,就打對方電話,響兩聲就掛斷,到了調度室就立即回復過去。
同為公交車駕駛員,夫妻雙方也能更理解對方的辛苦和委屈,「有時候開車路上遇到啥子不愉快的事了,回到家互傾訴一下,開導一下,心裡難受那個勁兒很快就過去了。」鄧越說。
堅守崗位
結婚11年只一起吃過2次年夜飯
公交車駕駛員上班是開一天車,休息一天,因線路不同,一年時間裡,兩人同天休息的時間全靠「碰運氣」。遇到同一天上班,女兒只能託付給家裡老人照顧。
遇上大年三十兩個人同時值班或者其中一個人值班,夫妻倆不能一起和家人吃團年飯也是「家常便飯」。鄧越印象中,和藍林結婚11年,只在一起吃過2次年夜飯,其它幾年的年夜飯都是在調度室和同事們一起吃的。
「上班早上5點出門,下班晚上11點左右才到家,回家時女兒已經睡著了,心裡覺得有點虧欠孩子。」提到女兒,鄧越有些內疚。
一旁的藍林寬慰妻子:「凡事總難兩全,既然選擇了這樣一份工作,我們就堅持做好,平安地把更多乘客送到目的地就行了,女兒現在長大了懂事了,相信她能理解,以後有時間我們就多陪陪老人孩子。」
據了解,在重慶公交集團,像藍林和鄧越這樣的公交車夫妻有上百對,他們用方向盤追隨著城市發展步伐,為乘客的便捷出行,為家人的幸福生活努力奮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