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到社區兩個阿姨在聊關於退休的事。她們是一輩子的同事,年輕時兩人就在同一家單位上班,一直兢兢業業工作了幾十年。
2020年的時候,兩人也都滿55歲了,也符合我國女性法定的退休年齡。
兩位阿姨都剛好快要有孫子了,於是就想著辦理退休,好回家帶孩子,給兒子兒媳減輕壓力。
兩人身份證上的生日,一個是6月的,一個是7月的,於是兩人就開始在5月份就開始計劃和準備相應的材料。
由於兩個人身份證上的生日只差了一個月,因此一位阿姨是6月份辦理了退休,另一位阿姨是7月份辦理了退休。
按理說兩人的退休年齡只是差了一個月,可是當她們開始領退休金的時候,卻發現錢不一樣多,6月份早退休的卻沒有7月份晚退休的領取的養老金多。
這讓一位阿姨心生疑惑,兩人的工齡都是一樣的,退休的時候也不過差了一個多月,為啥兩人的退休金不一樣多?
其實不光是這兩位阿姨,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明明所有的外在條件一樣,就只是因為退休時間差了幾個月,領取的養老金就不一樣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養老金的多少真的和上半年下半年有關係?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認真上網了解了我國目前的養老金制度,真的讓我發現問題所在,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我國的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
一、我國養老金的計算方式
從上圖就可以看出,影響養老金的多少有這麼幾個因素:
1、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社平工資)
2、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繳費水平)
3、繳費年限
4、計發月數(退休年齡)
從上述四個因素中可以看出,當員工一旦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並且確定了退休年齡以後,那麼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繳費水平)、繳費年限和計發月數就已經確定了。
繳費年限的不同會直接影響養老金的多少,因此我們常說,多繳多得,少繳少得。
但是當兩個人的繳費水平、繳費年限和計發月數(退休年齡)都相同以後,那麼影響養老金的就只有社平工資了。
我們採用「控制變量法」,來分析其中某一個因素是如何影響養老金的多少的,這次我們確定三個因素,讓社平工資成為不可控因素。
二、社平工資如何影響我們的養老金?
很多人就說了,在上述四個因素中,按理來說,一旦決定退休,那麼四個因素都已經是塵埃落定了,為什麼社平工資還在影響我們的養老金呢?
這就牽扯到我國社平工資的公布和實施了。
說起社平工資,就要牽扯到另一個名詞了,那就是「社保年度」。
那麼什麼是「社保年度」?它是指參保的年度是當年的7月1日到來年的6月30日之間的一個年度。
也就是說,在當年的7月初到來年的6月底,這一年的社平工資是固定的。
舉個例子,假如在2020年7月份之前,由於2019年的社平工資統計局並沒有公布實施,那麼在這個時間段之前退休的員工,他們所使用的社平工資就是2018年的,也就是當地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這一年的社平工資。
因此從這個時間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端倪,再回到文章開頭說的兩個阿姨,一個是6月份退休,而一個是7月份退休,相反早退休的阿姨卻沒有晚退休阿姨領的多,原因就在這裡。
那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這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有關。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GDP連年節節攀升,因此社平工資也是逐年水漲船高。
那麼對兩位阿姨來說,都是2020年退休,唯一的區別是一個在6月份,一個是7月份。對6月份退休的阿姨來說,由於2019年的社平工資統計局還沒有公布實施,因此她所使用的社平工資是2018年的。
而另一位阿姨是2020年7月份退休的,此時2019年的社平工資已經出來了,因此在計算養老金的時候,這位阿姨使用的是2019年的社平工資。
結合我國的經濟發展,2019年的社平工資是大於2018年的社平工資的,因此就造成了上半年和下半年退休領取的養老金不一樣的結果。
三、下半年退休更快參與養老金上漲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養老金已經實現了17連漲,是的,沒錯,今年也上漲了。
因此對於下半年退休的職工來說,他們能夠更快參與養老金的上漲。
從上述介紹的時間節點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最大的不同。
假如一個員工是2020年12月退休,那麼到了今年2021年,就可以直接參與養老金的上漲,並且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也已經公布實施。
而如果是2020年1月份退休的職工,他們只能等到12個月之後,才能參與養老金的上漲。
很多即將退休的人看到這裡,不禁興奮了起來,那我是不是可以選擇在一年的12月份退休,這樣就能確保我的養老金利益最大化呢?
在這裡,我只好說,想得美。因為按照我國現行的退休制度,只有到了年齡,過了身份證上生日那天才可以退休,而不是說只要滿足年份隨時都可以退休。
因此,身份證上的生日日期就決定了你將來的退休時間,所以別想著12月份退休好佔便宜。
四、那上半年退休的人員就幹吃啞巴虧嗎?
很多即將退休的職工看到上面的介紹,心裡憤憤不平。憑什麼人家是下半年退休,既能享受更高的社平工資,又能享受養老金連漲,而自己就因為是上半年退休,就要比別人每個月少領取幾十乃至一百多塊的養老金。
雖然金額不大,可是不蒸饅頭爭口氣,那麼自己幾個月的損失怎麼辦呢?這是不是造成了不公平的現象?
舉一個最極端化的例子,同樣都是2020年退休,一個是1月份退休的,而另一個是7月份退休的,那麼1月份退休的使用的還是2018年的社平工資,而7月份退休的,享受的卻是2019年的社平工資,這六個月的損失怎麼辦?
其實大家不用擔心,退休的時間我們無法選擇,到了退休年齡也就該辦理退休。對於上半年退休的職工來說,雖然你剛領取養老金的時候,採用的是上上一年的社平工資,但是當統計局公布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以後,養老金會重新核算,相應的差額也會給你補上。
還是以上述的例子為例,假設某個阿姨是2020年1月退休,養老金使用的是2018年的社平工資,養老金金額相應的會少一點,但是當2019年的社平工資出來以後,養老金重新核算,差額也會給這個阿姨補上,因此不用擔心自己會損失半年養老金的差額。
所以說,不管是上半年退休還是下半年退休,實際上是不會吃虧的。
五、個人養老金帳戶領完怎麼辦?
還有一部分人有這樣的擔憂,假如自己是60歲退休,那麼計發月數只有139個月,那麼自己的個人養老金帳戶餘額領完怎麼辦?難道以後就不能再領了嗎?
這裡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覺得自己的個人養老金帳戶餘額領完以後,後面的日子就自生自滅了。
當然不是,嚴格來說,養老金的領取是沒有期限規定的,只要領取人依然活著,那麼就可以一直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
我國的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而養老保險分為統籌帳戶和個人帳戶,當職工在工作時,用人單位繳納的那一部分進入統籌帳戶,個人繳納的部分進入自己的個人帳戶。
因此當自己的個人帳戶養老金領完以後也不用擔心,還有統籌帳戶呢。
更不用擔心養老金金額的下降,不但不會下降,而且還會隨著社平工資的上漲而上漲。
因此對於即將退休的人來說,你們大可放心,不用擔心自己的養老金會斷,更不用擔心自己的養老金會比別人少。
現在日子越來越好,將來的養老金還會進一步上漲,當你領取完了對應的計發月數以後,剩下的日子那都是在薅國家的羊毛,所以好好活著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