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金庸先生是當代文豪,也是一位太極拳修煉者,一生創作了數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名篇名著小說,同時對傳統武術的外家拳和內家拳都有相當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尤其對太極拳,金庸先生從不同的角度拴釋了太極拳的精髓及內含,本篇就金庸先生對太極拳的理解論述加以摘錄整理後,現與太極拳愛好者共同分享。
一,金庸先生認為,太極拳最基本的要點是穩定自己的重心,他說"太極拳以自然,柔韌,沉著,安舒為主旨,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但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並不是主動出擊,而是利用對手出擊時必然產生的不平衡,再加上一點小小的推動助力,加強他的不平衡",從金庸先生的這段話裡可以知道,太極拳是以逸待勞,以守為攻,在實際地運用中是以趁勢破壞對方的平衡即穩定性,也就是使對手失去重心為基本點,達到取勝的目的。這就要求我們無論是套路的練習還是推手的練習,要以下丹田為核心,始終追求加強保持自身的平衡即穩定性,才能在運用中佔據優勢,使彼處除於劣勢。
二,金庸先生認為"太極拳不運氣,不用力,力氣的來源在於對手",這裡的"不運氣"之說,讀者朋友不要誤解,並不是說在拳路練習中"不運氣",而是指的推手應用中,順勢而為,試想在實際推手應用中,運氣還來得及嗎?"不用力"指的是穩定住自巳重心,借對方之力,"轉移對手力氣的方向,對手所以失敗,是他自己失敗的,他是被自己的力氣所擊倒",所以,太極拳溝"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四兩拔千斤"正是如此。
三,金庸先生認為"在太極拳中,速度並不是最重要的事,要旨是永遠保持平衡和穩定",那麼,金庸先生為什麼會認為"在太極拳中,速度不是最重要的事"呢,在實際的運用中,金庸先生又說"憑敏銳的感覺來捉摸對手力道中的錯誤缺失,如果他沒有錯誤缺失,就設法造成他的錯誤缺失,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個行動中不能有錯誤缺失,只要他來攻擊我,遲早會有弱點暴露出來"。這段話金庸先生實際說的仍然是"以靜制動",保持自己的重心穩定平衡,尋找時機,得機得勢,適時出擊,使對手失勢而敗。
四,金庸先生認為"練太極拳,練的主要不是拳腳功夫,而是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最高境界太極拳,是修養一種衝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剛],而是根本不求[克]",讀者幾句話,是不是有點懵了,與咱們平常所說的太極拳"以柔克剛"是不是大相逕庭,編者認為,金庸先生這裡所說"太極拳不是以柔克剛",是一種太極拳練至無欲無求,虛靈狀態時的物我兩忘的至高境界,與太極拳"以柔克剛"並不矛盾。
總之,每個人的閱歷不同,學識不同,世界觀不同,對事物的認識看法也就不同,金庸先生對太極拳的認識可謂讓人耳目一新,也真實地道出了太極拳的真諦及修煉的真訣,大道至簡,相信讀者朋友閱此文後,會對太極拳有個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