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庸先生談太極拳,方知太極拳的精髓是什麼

2021-01-21 靈動太極

大家知道,金庸先生是當代文豪,也是一位太極拳修煉者,一生創作了數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名篇名著小說,同時對傳統武術的外家拳和內家拳都有相當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尤其對太極拳,金庸先生從不同的角度拴釋了太極拳的精髓及內含,本篇就金庸先生對太極拳的理解論述加以摘錄整理後,現與太極拳愛好者共同分享。

一,金庸先生認為,太極拳最基本的要點是穩定自己的重心,他說"太極拳以自然,柔韌,沉著,安舒為主旨,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但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並不是主動出擊,而是利用對手出擊時必然產生的不平衡,再加上一點小小的推動助力,加強他的不平衡",從金庸先生的這段話裡可以知道,太極拳是以逸待勞,以守為攻,在實際地運用中是以趁勢破壞對方的平衡即穩定性,也就是使對手失去重心為基本點,達到取勝的目的。這就要求我們無論是套路的練習還是推手的練習,要以下丹田為核心,始終追求加強保持自身的平衡即穩定性,才能在運用中佔據優勢,使彼處除於劣勢。

二,金庸先生認為"太極拳不運氣,不用力,力氣的來源在於對手",這裡的"不運氣"之說,讀者朋友不要誤解,並不是說在拳路練習中"不運氣",而是指的推手應用中,順勢而為,試想在實際推手應用中,運氣還來得及嗎?"不用力"指的是穩定住自巳重心,借對方之力,"轉移對手力氣的方向,對手所以失敗,是他自己失敗的,他是被自己的力氣所擊倒",所以,太極拳溝"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四兩拔千斤"正是如此。

三,金庸先生認為"在太極拳中,速度並不是最重要的事,要旨是永遠保持平衡和穩定",那麼,金庸先生為什麼會認為"在太極拳中,速度不是最重要的事"呢,在實際的運用中,金庸先生又說"憑敏銳的感覺來捉摸對手力道中的錯誤缺失,如果他沒有錯誤缺失,就設法造成他的錯誤缺失,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個行動中不能有錯誤缺失,只要他來攻擊我,遲早會有弱點暴露出來"。這段話金庸先生實際說的仍然是"以靜制動",保持自己的重心穩定平衡,尋找時機,得機得勢,適時出擊,使對手失勢而敗。

四,金庸先生認為"練太極拳,練的主要不是拳腳功夫,而是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最高境界太極拳,是修養一種衝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剛],而是根本不求[克]",讀者幾句話,是不是有點懵了,與咱們平常所說的太極拳"以柔克剛"是不是大相逕庭,編者認為,金庸先生這裡所說"太極拳不是以柔克剛",是一種太極拳練至無欲無求,虛靈狀態時的物我兩忘的至高境界,與太極拳"以柔克剛"並不矛盾。

總之,每個人的閱歷不同,學識不同,世界觀不同,對事物的認識看法也就不同,金庸先生對太極拳的認識可謂讓人耳目一新,也真實地道出了太極拳的真諦及修煉的真訣,大道至簡,相信讀者朋友閱此文後,會對太極拳有個全新的認識。

相關焦點

  • 太極拳運動的特點與精髓
    太極拳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它既是強身健體的形體藝術,又是修心養性的修煉術,深受人們喜愛。這麼簡要說說其運動特點及精髓。傳統太極拳運動的主要特點是什麼?1、不動手:手不無因而動,每一動均由腳而腿而腰,完整一氣。
  • 李希江講楊氏太極——太極拳的精髓是什麼?
    太極拳的精髓是什麼太極拳如何才能練好呢?我以為有三個關鍵:一、明白;二、正確;三、持恆。練太極拳有很多具體而重要的內容,比如:鬆柔、動靜、虛實等等。這些元素都不可否認地說是太極拳修煉中的重要內容;然而,重要不等於核心。
  • 太極拳的精髓就一個字:松
    作者 鄭永明太極拳的精髓就一個字:松。太極拳的精髓就一個字:松,特別是對現代人來說,身心放鬆能夠康復多種慢性病,克服亞健康,獲得真正的身心愉悅。但是,必須提醒大家,太極拳所說的放鬆和和我們認為的放鬆完全是兩回事,很多時候恰恰相反。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完)
    又言:「現在所研練的太極拳,皆系由河南溫縣陳家溝所傳授……則為今日練太極拳人士所共識公認者也。」1928年,陳照丕到北平(今北京)教拳,成為在北平教授陳式太極拳的第一人。此前,北平人學太極拳皆學楊露禪所創「楊式」。隨著陳照丕的到來,北平人方領略到了正宗的陳式太極拳,標誌陳式太極拳真正走出了陳家溝。
  • 孫式太極拳第三代掌門人孫永田:拳理蘊含大哲理
    9月26日下午,第十三屆中國·邯鄲國際太極拳運動大會開幕前夕,記者採訪了本次大會的特邀嘉賓、孫式太極拳第三代掌門人孫永田先生。    年近七旬的孫永田先生臉色紅潤、精神矍鑠。談起太極拳,孫永田打開了話匣子。他說,中國太極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它不單單可以健身強體,其中還蘊涵著許多人生哲理。孫永田打比方說,練習孫式太極拳首先要知道進退。所謂進步必跟,退步必撤,這其中就包含著人生要掌握進退相隨的道理。又比如推手實戰更要知進退,懂得進退相隨,只有如此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 ​話說太極拳|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太極拳居然還有……(連載)
    這是太極拳名家陳鑫對太極拳技擊功能及原理的概括總結,真可謂是提綱挈領,一語中的。「太極拳」是歷代聖賢智慧的結晶。太極拳以哲學為理論,也稱哲學拳,它按照生理結構、力學原理,利用圓的運動變化將武術「踢、打、摔、拿」四大傳統技法放鬆地隱藏其中,並且獨創「靠」的技法,在圓的運動中不斷地練習,使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完善發展。
  • 太極拳成功申遺 我和太極拳有個故事
    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武術界沸騰了,愛好者們沸騰了。記者走訪不少健身鍛鍊點了解到,在港城,也有太極拳「粉絲」,以柔克剛、剛柔並濟的太極拳成為他們熱衷的健身項目之一。昨日,記者採訪了港城幾位太極拳愛好者,一起來聽聽他們與太極拳的故事吧。
  • 張三丰百歲時才發明太極拳,那他之前縱橫天下,靠的是什麼武功?
    金庸原名查良鏞,他出身名門,祖上為海寧查氏,在清朝的時候大紅大紫。於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年間都曾做過大官。尤其是順治、康熙年間,金庸祖上疑似因為「《明史》案」而獲得了大清的特別信任,所以一直到清朝滅亡、民國時期,查家仍然是當時的大族,所以金庸的家學很淵博。
  • 太極拳是以先天元炁為基,否則就是空架子
    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從中可以看出太極拳是一個深奧而難練的武術,與形意、八卦,理同,但練法卻有所不同。如練形意、八卦三年的功夫就有小成,這是什麼原因呢?蓋太極拳術,其理深奧,一般人悟性不夠,多走於外架的盤煉方面。其次對人體的結構,不虛心研究;內竅、外穴不懂,強配呼吸而煉,不但工夫沒有練出,反而引出許多毛病,這是今日練習太極拳者應該多多警惕的一件要事。
  • 太極拳是減法,體現了太極拳論的精髓之濃縮
    我們都知道太極拳最重要的法理就是「松靜自然」,自然了就舒服。打拳的時候步子大小,身法高低,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你舒服就行。這裡要說明的是,關於好多太極拳書中說的:「頂頭懸」「豎腰立頂」,頂的概念說的很多,有的師傅把頂說成不得了。我們練拳,講究松就到頂,為什麼還要說「豎腰立頂」呢?是矛盾嗎?
  • 話說太極拳|今天的故事有料!太極拳還有……(連載)
    陳鑫雖為太極拳高手,但相比於兄長陳垚,還是有一定差距,逢人問起他的功夫如何,陳鑫總是說我功夫不行,這是相對於陳垚而言。為闡發陳家溝世傳的太極拳理,陳鑫發憤著書立說。主要著作有:《陳氏家乘》五卷,《安愚軒詩文集》若干卷,《陳氏太極拳圖說》(原名《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出版時改為是名)四卷,《太極拳引蒙入路》一卷及《三三六拳譜》等。其中《陳氏太極拳圖說》最為著名。
  • 松陽這位陳氏太極拳傳人不光「獨善其身」 還「傳道授業」
    松陽這位陳氏太極拳傳人不光「獨善其身」 還「傳道授業」 2017-09-06 15:42:24來源:體壇報記者 黃雅 陳玲 葉曉東   古代習武,大都有這麼一條規矩,「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就像《太極宗師》裡的楊露禪,學太極都是在陳家溝裡偷學。
  • 太極拳的眼法,您都知道嗎?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我認為打太極拳(包括各家拳種),如果沒有眼神,就不能叫拳,乾脆叫什麼操或什麼舞。太極拳的精髓在精氣神,精氣神的體現主要在眼法上。猛禽鷹隼在空中見到了兔,俯衝下來逮兔子的時候,眼神是死死盯住兔子的,而且兩隻爪子抓住兔子的什麼部位都要看清;貓在捕鼠時,先是縮身匍匐前進,兩隻眼睛是死死盯住老鼠的,目光炯炯有神,到適當距離時,一縱就把老鼠逮著。試問,鷹隼不死死盯住兔子,貓兒不死死盯住老鼠,它們能捕到獵物嗎?這就告訴了我們眼神眼法的重要性。
  •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什麼重大意義嗎?
    前段時間,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的消息,在國內,引發極大的關注!許多人紛紛奔走相告,慶祝這一重要的時刻。但是,也有人表示疑惑: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什麼重大意義嗎?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太極拳?你想一想,太極拳,能夠在歷經多年的努力之後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作為一項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上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和保護,對於其自身的推廣也大有裨益。據說,中國的太極拳,目前已經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參與太極拳運動的人口超過億人。如今,太極拳成功申遺,勢必會在全球範圍內,再次掀起一股學習太極拳熱。
  • 八段錦和太極拳的區別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八段錦和太極拳之間的關係。八段錦之前我有做過介紹,是目前健身氣功裡面流傳最廣的功法。由於招式簡單容易上手,尤其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謂是氣功入門築基不二之選,在中醫界,國學文化界及健身愛好者之間廣為習練,現就不多做贅述,今天主要介紹一下家喻戶曉的太極拳。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③丨陳正雷:太極拳最初是搏擊用,你說能不能打
    陳正雷說,1979年香港新聯影業公司曾計劃拍兩部片子,一個是《少林寺》,另一個就是《陳家溝》 ,「 1979年3月,香港新聯影業公司派陳文當編劇,當時計劃拍兩個電影,當時《少林寺》劇本寫好了,讓我看了,開座談時說《少林寺》好了,陳家溝還不了解,你們要好好介紹。縣裡派我去鄭州給陳文講陳家溝的故事,1979年,國際飯店剛挖地基,我在中州賓館給陳文講了三天故事。
  • 再述:五行八卦十三勢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十三勢,必須堅守拳理要求,無論沉肩、墜肘、松腰、坐胯,都應與內氣相結後。使神經、筋脈、骨節之元真扭結不散,隨著伸縮轉翻,貫注於內竅外穴,才合規矩,才有功效。一般人只知練習推手能達到聽勁之要訣,卻不知這還是外聽之功、感覺之能,如能在練拳時精神專一、靈覺聽自已之勁氣,方是太極拳。太極拳要敬、要靜、要定、要慢、要勻、要柔、要圓、要松、要整的真正原因,是體悟內聽之妙。太極拳是內家拳,如不修內,所有華麗的外形都是錯的,沒有內,哪有外?不知已、哪能知彼?練太極拳要懂內外,要知已知彼,方可登堂入室。
  • 太極拳中的[哼哈二氣]是什麼意思,應如何練習
    近日有讀者朋友問,太極拳中的"哼哈二氣"指的是什麼,應如何理解,筆者了解到,"啍哈二氣"是出自於太極拳訣的一句話,原句為"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示神奇",那麼,"哼哈二氣"在太極拳練習中有具體所指及特殊含義嗎?筆者就此問題談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 太極拳明理篇之無極生太極
    學太極拳首先要明理,理不明則道不顯,道不顯則學藝無門。明理第一是明太極之理,太極拳是一個文化拳,正因為太極拳裡面蘊含的獨有的中國文化才顯得它的博大精深,高深莫測。我們不能說所有的文化人、讀書人都會去練太極拳,都能把太極拳練好,但是了解太極文化肯定能有助於習練者把太極拳練得更好,更能夠舉一反三、提升領悟力。有志於探索太極之秘境者,的確可以把學習英語的時間多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古文化。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王宗嶽《太極拳論》裡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把太極文化設定為了太極拳的總綱領。無極生太極,太極來自於無極。
  • 論「三才」與太極拳
    精足,氣滿,神聚方為健康之相。精氣神之舍為三丹田,上丹田為天門(百會穴)、下丹田為地戶(會陰穴),中丹田為氣海。天門主神,地戶藏精,氣海蘊氣。精、氣、神乃生命之根、造化之源,因此,練好太極拳重視練好丹田功。 三才借喻太極三節,三節明而招熟,則勁通勢成。三節是指人的整體或局總均能分為上中下(或梢中根)三節。若以全身而言,臍鼻為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