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器之神:發現70萬年前文物轟動全國,最後卻讓全日本蒙羞

2021-01-09 網易

2021-01-03 18:34:24 來源: 娛樂辣評家阿男

舉報

  《太行路》有言: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

  對於人類歷史發展而言,文物的出現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通過文物的幫助,我們能夠探尋到許多真實的歷史背景,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們也將得到充分的借鑑,並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

  正因如此,在各個國家進行考古發掘的過程中,都持有著非常謹慎的態度,而一旦人們發現珍貴的文物,就會對其進行非常仔細地保護。曾經,在日本地區有這樣一位被稱作日本「石器之神」的男子,他發現了一件來自七十萬年前的文物。然而,在後來的日子裡,這位「石器之神」卻讓全日本人都感到十分羞愧。那麼,這位文物專家究竟何許人也?在發掘文物的過程中,他又做出過怎樣的錯事呢?

  

  這位曾被譽為日本「石器之神」的人就是藤村新一,他出生於1950年。

  在對日本的歷史進行了解之後能夠發現,雖然說現如今的日本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他們卻曾經多次依附中國,並學習了中國的許多知識和文化。在對中國進行侵略的過程中,日軍搶奪了許多珍貴的中國文物,可以說,正是因為日本本土的文物十分稀少,所以,在日本的各大博物館中,收藏的文物也大多來自中國。

  

  為了能夠探尋到更多的歷史遺蹟,日本的歷史專家們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而藤村新一就是其中之一。據了解,藤村新一曾在日本東北的宮城縣中發現了一件來自七十萬年前的舊石器,而作為一個重要的歷史資料,自1998年以後,所有的日本高中歷史教科書中都記載了這一文物的存在。

  據了解,藤村新一所發現的這一遺址名為上高森遺址,它的開採時間開始於1992年的八月份,從一開始的時候,藤村新一便參與到了此遺址的調查過程中,而他也憑藉著這一遺址,發掘了許多珍貴的舊石器。

  

  在藤村新一發現上高森遺址之後,幾乎每年都會挖出一些新的舊石器,而對於日本遠古歷史的探索來說,這樣的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雖然說當時的藤村新一已經被很多人稱為了日本「石器之神」,但是,他卻並不滿足這樣的成就,後來,他還曾揚言要發掘出一百萬年前的舊石器,當作送給老師的禮物。

  一時之間,全日本都將藤村新一當成了復興國家歷史的希望,然而,就在2000年的十一月份時,一家日本媒體卻報導出了讓眾人感到十分震驚的圖片。在這些圖片當中,藤村新一正從一隻塑膠袋內拿出「舊石器文物」,並埋進上高森考古遺址當中,而由於他的這種造假行為被記者正好碰上,所以,藤村新一也只能承認自己的這種行徑。

  

  在此後的日子裡,藤村新一也承認了他至少曾在四十二處挖掘遺址內偽造證據的事實,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上高森遺址也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與價值。後來,日本歷史學會也將上高森遺址從日本的歷史遺址名錄中正式除名。對於日本歷史教科書的編寫來說,藤村新一的這種舉動也給出版商們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

  

  其實,早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前,關於藤村新一的考古發掘就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畢竟在對上高森遺址進行發掘的過程中,藤村新一從未發表過一篇學術報告,而這樣的挖掘活動也顯然不符合歷史研究的常識。對於日本方面來說,藤村新一的這種舉動讓很多日本人都感到羞愧,畢竟曾經的他們將藤村新一當作是歷史研究的驕傲,然而,事實卻並不想他們所想的那樣美好。

  

  結語

  通過對藤村新一的故事進行了解,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說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視文物的保護與發掘,但是,在發掘文物的過程中,我們也要保證文物出土的真實性,對於歷史研究而言,假文物的存在是毫無意義與價值的。

  相信在有了藤村新一的經驗教訓之後,人們也將更加重視對文物真實性的探索,而未來的考古發掘工作也將更具真實性。

  從日本人對待藤村新一的態度就能夠感受到,誠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德,如果說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能夠做到誠實守信的話,那麼,他也終將會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而付出一定的代價。

  參考資料:《日本「石器之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轟動日本的三大懸案之可樂殺人事件
    這是一起轟動全日本的懸案,殺人方式對社會危害極大。具有極強的隨機性,基本無法有針對性地防範。頓時,東京的可樂殺人事件在全日本家喻戶曉。大家紛紛提高了警惕。過了一個多月,在2月13日的早晨6:20左右,日本大阪有一名39歲的男子名叫森旗,在上班的途中去自動售貨機買煙,然後他發現自動售貨機的頂上放著一瓶可樂。於是他就順手把可樂帶到了辦公室。森旗的同事見狀極力勸阻他千萬不要喝,因為上個月東京已經發生了兩起命案了。可是他根本不聽勸告,覺得就是一瓶可樂,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便一口氣喝下了整瓶可樂。
  • 1981年江蘇出土一枚漢朝劉荊的金印,為何引起日本轟動?
    據說當年我國江蘇出土了一個漢朝諸侯的金印,結果為什麼會在日本引起轟動呢?發現時間是1981年,那天早晨江蘇地域有一名耕田婦女在耕地,然後意外挖出一枚黃金印章,清洗泥跡後,發現上面寫著:「廣陵王璽」,裡面刻的4個大字,著實讓日本無地自容,為何這麼說?且聽我一一道來。老實憨厚的農婦不敢佔為己有,逐交給了當時的南京博物院,後來專家鑑定出這是當年東漢時期廣陵王劉荊的印章。
  • 赤膽保文物 豈雲多艱辛——訪寶清縣石器博物館館長王俊山
    那是十年前的一天,王俊山在當地的集市上,偶然發現一位農民在賣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並不是普通的石頭,上面有明顯的人工使用痕跡。經過了解,這些石頭是農民平時耕地時在自家農田地中撿到的,村裡面有許多農民也撿到了類似的石器。王俊山憑藉多年的收藏經驗和豐富的歷史知識,他判斷,寶清縣周邊一定有古人類生活過的遺址。
  • 「繩文之美」:一萬年間美的萌動與六件日本史前國寶
    一個名為「繩文——一萬年間美的萌動」大展7月3日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日本「繩文時代」距今約1萬年,其名稱因繩文人普遍使用帶有繩紋樣式的陶器而得名。當時,靠漁獵、採集為生的繩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反覆實踐,製作出了各式各樣極富力量美感與神秘色彩的陶器。
  • 10種已滅絕的最著名動物,最後一種是日本人的「神」,看完漲知識了!
    在過去的一萬年裡,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導致許多美麗的動物滅絕。現代人類滅絕經歷了兩個時代。大約一萬年前,全新世早期的滅絕事件是由冰河時代引起的,這對許多動物的棲息地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第二個時代與大約500年前開始的人類探索和殖民時代不謀而合。
  • 日本最受尊敬的學問之神,遊子祈求金榜題名的聖地,你來過嗎?
    現在太宰府內供奉著被尊稱為「天神」的菅原道真,他廣受人們的敬仰和愛戴,也被稱為「學問之神」。太宰府其實是一處日本用來祭祀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公的景點,分布在日本的12000座神社的總本宮就是它,地位相當的高。從太宰府站下車便是參道,全長約400m。分為大町地區和馬場地區,兩側是各種商鋪,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梅枝餅和星巴克。
  • 日本學者稱中國僅67年歷史,日本有2000年,中國的回覆讓日本汗顏
    所以一直以來都有學者說,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還有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中國的思想文化活躍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墨家、法家等等學術學說在那個時代紛紛出現,這個時代被稱為是諸子百家。像對中國影響比較大的主要有著三個學家,分別是法家、儒家、道家。結束戰國的秦朝奉行的就是法家,定下的法律也是比較完善的。而儒家,是至今還在影響中國的學派。
  • 日本人從哪裡來,真的是徐福後代嗎?
    他發現,日本存在著東南亞「巽它型」與「中國型」兩種齒形的人群,推斷出現代的日本應存在著東南亞人與中國人的雙重基因。這就是所謂的「二重起源說」。| 考古中發現的牙齒。日本東京大學人類學教授埴原和郎發展了這一學說,他在期刊論文《日本人起源的二重結構模式》中指出,日本存在兩支人群的演化,一支是擁有「巽它型」牙齒,來自東南亞的繩文人,他們最後演變成了現代阿伊努人;另一支是來自亞洲東北部的,擁有「中國型」牙齒的彌生人,他們最終演變成了現代日本人。日本人是遷徙到日本土地上的,遠比秦始皇時期早得多。
  • 日本人的先祖是什麼人種?日本歷史有多長?
    繩紋就是字面意思「繩子的花紋」,彌生是個日本地名。日本考古發現歷史最久遠的一批陶器上都帶有繩紋,根據碳十四斷代是公元前14500年到公元前300年期間的產物,因此將那一時期的日本歷史取名為繩紋時代;在今天日本東京文京區彌生町發現的大量與繩文時代特徵迥異的器皿,斷代時間是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這一時期被命名為彌生時代。
  • 考古學家發現:1.1萬年前人類曾用人骨當武器
    而在英國和荷蘭中間的地方,這裡曾經還有一個地方,叫「道根蘭」,只不過如今這裡已經是海洋的地盤,但是通過海浪衝刷帶上岸的文物,卻可以為我們還原當時的場面。  1.1萬年前古人類曾經在這裡生活  研究者表示,在「道根蘭」中發現了很多來自於石器時代的「武器」,這些武器都是用骨頭製作而成的,一開始,研究者認為,這些骨頭都是獸骨,不過奇怪的是,通過研究卻發現
  • 洛陽青年宮石獅子下發現龍形文物!
    >形文物!離地表約一米的堆積中 發現了一塊大型龍形浮雕石雕! 明萬曆二十九年(公園1601年),萬曆皇帝封朱常洵為福王,為其在京城舉辦了轟動全國的婚禮,花費了白銀三十萬兩,並花費白銀三十八萬兩在洛陽營建了福王府,十倍於常制,前後修建時間長達13年。 其規制也是按照明代皇宮的建築模式,可以說,福王府就是縮小版的皇宮。
  • 日本5歲女孩上山後消失,3000人搜尋,15年未破案,警犬舉止怪異
    日本的五月四日被稱為「綠色之日」,在日本是法定節假日之一,與我們的植樹節類似。而在這一天,日本除了公司學校放假外,所有的公園都會對外免費開放,旨在提倡人們接近大自然,崇尚綠色。而就在2005年的這一天,日本卻發生了一件轟動全國的事件。
  • 山西發現一山洞,洞內全是國人屍體,專家:這是日本鬼子造的孽
    山西發現一山洞,洞內全是國人屍體,專家:這是日本鬼子造的孽導語:戰爭是各個利益集團因為矛盾不可調和或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暴力性武裝鬥爭,是從古至今都避無可避的社會現象。戰爭不僅會對戰地人們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還會造成環境汙染、生態失衡等等危害深遠的負面影響。
  • 日本民間的「孫文印象」:重感情、講義氣
    經過三年的策劃、史料研究和全日本實物徵集與整理,日本學界關於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的最新成果《孫文與日本之人名錄》將於今年底在日本出版。作為此項研究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徐小潔向中新社記者透露,該書收集了千餘位孫中山日本友人的名字、生卒年月及與孫中山交往情況簡介等,使學界此前普遍認同「孫中山在日友人約三百人」的數字被大大突破。
  • 中國唐刀「水龍劍」,被日本收藏後,為何成日本天皇的佩刀?
    我國古代有一位知名的鑄劍大師歐冶子,傳聞他所鑄的劍,不僅色澤光亮,還削鐵如泥,純鈞和湛盧均出自於他之手,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這十大名劍,均失去下落,目前有跡可循的最出名的,當屬水龍劍,不過這種劍也只是在唐朝,興盛一時,此後也在歷史長河中銷聲匿跡了。
  • 日本人不是「日本人」,他們的血統最純正,卻被日本稱為「蝦夷」
    日本人不是"日本人",他們的血統最純正,卻被日本稱為"蝦夷"。自古以來,日本與中國的關係就非常複雜,從唐朝開始,日本就派使節到長安訪問,乞求天皇建設國家,傳播中國文化。公元前300年的彌生時代,朝鮮半島的三漢民族、北方漢民族、阿爾泰語系民族中的黃種人開始從東亞大陸乘船漂洋過海,沿朝鮮半島而下,穿越波濤洶湧的海峽,慢慢遷徙到日本列島,最後與日本本土繩文人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大和民族。然而,1979年,大阪教育大學教授Kenzaburo Togoshi聲稱,日本人起源於中國雲南省。
  • 日本的「國石」竟是中國人的最愛,什麼孽緣!
    是日本的,很多人一定很好奇,以中國人對翡翠的偏愛,它竟不是中國的國石,就算不是中國國石那也輪不到日本啊,全世界最最優質的翡翠百分之九十可都是產自緬甸啊,但為什麼偏偏是日本的國石呢。其實人家日本也是產翡翠的,你別看日本國土不大,但翡翠產地卻很多,幾乎從南到北都有分布。但是翡翠質量就不是很好了,日本產出的翡翠,大部分是質地粗糙的豆種翡翠。種比較粗,水短,顏色也比較雜。
  • 日本明治時期出現兩位「軍神」:海軍之神運氣好,陸軍之神心太狠
    在這場戰爭的結果是眾所周知的,日本以弱勝強,戰勝了俄國;在這場戰役結束後,有兩個日本軍人因功績卓著而分別被尊為「陸軍之神」和「海軍之神」,有「陸軍之神」美譽的就是陸軍大將乃木希典了
  • 包神日記|在日本不買LV,根本無法活下去!
    2016年的時候日本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僅僅39%,去年才剛剛突破70%。就是說他們寧願不用智慧型手機都要擁有一隻LV。當時的日本女性幾乎到了人人擁有一個LV的地步,LV成了東京街頭最亮麗的風景線......但近年來,LV在日本的銷量顯低迷了許多。
  • 見證輝煌70年 細數桂林「第一次」|甑皮巖的第一次發現(1965年)
    1965年5月,自治區、市文管會及博物館組成文物普查工作隊,對桂林市文物進行普查。在這次普查中,文物工作人員在距市中心約8公裡處發現了60餘處洞穴遺址和山坡遺址以及遺物,甑皮巖洞穴遺址就是其中之一。對於桂林而言,這處不為人知的洞穴竟然蘊藏著萬年以前的灕江遠古文明,因為其價值特殊,後人將甑皮巖洞穴遺址冠以「史前明珠」稱號,它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人類居住時間最長久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使得世界為之震驚。回顧:洞穴探秘珍寶初現即將年滿80歲高齡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原館長蔣廷瑜,向記者回憶起1965年首次發現甑皮巖遺址的經過,仍然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