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成網紅 知乎上「口述歷史」

2020-11-26 海疆在線

8月以來,日本投降紀念日、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在網絡上引起許多反響,讓人們重新回顧思考那段戰爭歲月,反思國家獨立、民族富強和愛國精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離當今的年輕人越來越遙遠,他們只能在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網際網路信息中一窺戰爭的一角,然而抗日神劇、自由派思潮、歷史虛無主義都讓他們難以觸摸真實的歷史,感知當年的精神。網紅老兵尹吉先口述歷史,用個人回憶錄讓網民切實感受到了硝煙與戰火。

一 老兵成了網紅

有關老兵尹吉先的報導最早出現在2015年4月9日,《重慶青年報》刊發了文章《老兵尹吉先:年輕人敢罵國家不敢罵單位領導》;2016年8月31日,《北京晚報》再次報導了老兵尹吉先的事例,稱「老兵尹吉先『一指』成網紅」。該文記錄了多年來,老兵尹吉先在網上公布個人回憶錄、解答網民提問、成為「網紅」的全過程。

老兵尹吉先在知乎上有多熱?截至9月10日,知乎相關搜索約150條,內容包括老兵尹吉先針對網民提問的回答以及網民們針對他形成的討論,如「如何評價老兵尹吉先老先生的一些愛國言論?」「如何看待老兵尹吉先的某些言論在知乎引起的爭論?」這些問題中,有的回答多達數百條,數千人點讚,而他本人的主頁也有八萬多網民點讚,4萬多人關注。知乎上的這些問題和答案還被網民轉發到新浪微博上,天涯社區、百度貼吧等社交網站上也有數百條相關內容。

二 網民對老兵頗有爭議

自2014年老兵尹吉先在知乎上發布個人戰爭回憶錄,引發了網民各種疑問後,有關他的爭論就不曾停止過,這個過程伴隨著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歷史事實的曲解,歷史虛無主義的泛濫。網民對老兵尹吉先的爭議可以分為三種:批判、尊敬、冷靜審視。

首先,無處不在的質疑與批判。在老兵尹吉先公開了個人經歷、個人各種證件後,仍有網民質疑「這是不是營銷號」「是不是本人」,更有人信口說出「不一定是真的,難道忘了伊頓校花,伊朗小公舉了嗎」?更有網民認為「老人家除了人生經歷豐富,以及曾經真誠地自認為是保家衛國抵抗侵略而參戰以外(初衷是好的,令人感動),在大多數觀點上沒什麼可取之處,是那個時代的軍人的典型觀念,也沒有講出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顛覆性的事實」。

其次,對老兵的尊敬和感激。老兵對個人的戰爭經歷描寫詳細,這給年輕網民一種戰火紛飛的既視感,不少人認真閱讀了這些回憶錄,認為老兵是個「英雄」,值得每個人去尊敬,應該「對老先生表示深深的敬意,沒有你們的浴血,沒有我們今天在這裡有機會學習或者扯淡」。網民這些平和的評論,表現出了當前年輕網民依舊希望了解那段自己不曾熟悉的歷史,對老兵們充滿敬愛之心。

第三,更多網民冷靜審視歷史親歷者。很多網民表示「老爺子寫得好。即使不同意他的觀點,但老爺子的經曆本身就是一種財富」,也有網民表示「即使是親歷者,對大歷史也是管中窺豹而已。我們對身處當下的歷史又能知道的多全面呢?所以,講述自己的見聞非常有幫助,但如果背後是高高在上的態度,好為人師,則會令人略有反感了」。不少網民對老兵引發的左右之爭極為反感,認為應該摒除「不同政見」,真實地通過歷史親歷者去觸摸那段歷史,這是年輕一代應該知道的和承擔的。

三 正視歷史才能打贏意識形態鬥爭

網民關於老兵尹吉先的左右之爭是近年來意識形態鬥爭的一個縮影。他受到如此多人的關注,因為他的回憶錄展示了一個普通士兵是如何面對戰爭、面對死亡,他的解答言辭樸實,只是一個普通戰士的人生經歷,而這卻是當前年輕人所缺乏的。也正是因為他被很多網民認同,他的觀點和立場成為了一些網民左右之爭的「焦點」。這場爭論帶來了一股清流,讓更多網民認識到爭論毫無意義,正視歷史才是年輕人應該做的。

相關焦點

  • 84歲老兵每天上知乎:收穫6萬多贊 也被罵"腦殘"(圖)
    「戰場上怎麼過年?」  老人答:「死了,就沒有感覺了。高興。嗨我還沒有死。」「黑白天都不知道,還過年哪」。  一個「嗨」字贏得好多贊。  如今這個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韓戰的老兵在知乎上,收穫了65167個朝上大拇指的「贊」,比很多明星、學者還紅。  可尹吉先並非總受歡迎。
  • 《宮牆柳》《洗鉛華》……在知乎上寫網文是種什麼體驗?
    洗澡、做夢經常有碎片式靈感的「閒掃落花」,在疫情期間將自己的腦洞搬上了「知乎」,每周不定期地更新兩到三次,在小說上線一個月後,收穫了超過10萬元的收入。這個1994年出生的姑娘,對此感到十分驚喜。在此之前,她也曾在晉江等小說平臺上發表自己的作品,但是屢屢撲街,無人問津。隨著疫情中在線經濟的興起,在知乎上寫網文,也成了一股新的風潮。
  • 紀錄片《辛亥》:「歷史漩渦旁邊的人」口述歷史
    日前在京舉行的座談會上,有專家認為,該片使用歷史見證人口述等諸多創新手法,突破了歷史紀錄片的陳舊模式。據該片總編導袁子勇介紹,《辛亥》由濮存昕、張志忠、李洪濤、嚴燕生、丁志誠等北京人藝演員扮演民國外交家、民國時評家、民國小說家、民國報人、清朝官員、革命黨人等歷史見證人,口述那段波譎雲詭的歷史,口述內容來自於書信、日記、回憶錄、新聞報導、時評等。
  • 第六屆口述歷史國際周舉辦 首次全流程「雲端」展示精彩內容
    為響應國家防疫政策,本次口述歷史國際周移步「雲端」,首次採用全流程線上的方式,以全新的形態亮相,也為當前防疫時期大型學術文化活動的組織提供了可貴的探索與經驗。  11月2日—4日,本年度國際周組委會連續三晚為本屆會員線上放映紀錄片《零零後》《中國醫生戰疫版》《英雄兒女》。映後,《零零後》導演張同道、《中國醫生·戰疫版》總導演張建珍、《英雄兒女》總導演閆東應邀參與線上互動,從紀錄片創作緣起、拍攝過程、故事情節、技術手段、影像倫理等角度帶來別開生面、飽含溫度的幕後「花絮」及個人敘事。
  • 喬安山口述回憶錄講述真實雷鋒 披露第一手歷史
    該書為讀者講述了很多雷鋒生前罕為人知的、第一手的歷史。  喬安山:雷鋒精神的守護者  2012年,雷鋒離開我們已經有半個世紀,歷史的腳步在前進,有關他的回憶也從未停止。  喬安山,這個外表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工人」,出人意料地擁有著多重身份:他既是雷鋒的工友,又是雷鋒的戰友,還是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的現實主人公。
  • 口述|抗美援朝志願軍老兵鍾一:在後勤處的春夏秋冬
    口述:鍾一(浙江籍抗美援朝老兵) 採訪:田武雄、楊潤雪、石芯於 整理:楊潤雪、石芯於 時間:2019年8月6日
  • 在歷史上既無具體表現,又無個人傳記的戲志才,為何成為「網紅」
    那麼戲志才在歷史上應該是一種怎樣的形象,又為什麼成為"網紅"呢?戲志才的史料記載戲志才的史料記載,已經不能用匱乏來形容,簡直就是貧瘠。戲志才在史料上出現也是為了印證荀彧的識人之明,作為荀彧的陪襯。戲志才在歷史上的形象戲志才的史料如此貧瘠,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根據有限的史料對戲志才的歷史形象進行一個大概的推測,也算是對得起他"網紅"謀士的身份。
  • 雨花英烈近親屬口述史
    口述歷史,是一種特殊的歷史記錄方式,它通過口述者個性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和對歷史的細節描述,還原歷史情境,營造出真切的現場感,繼而從更細膩的視角來還原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各個側面,成為對宏大歷史敘事的重要補充,實現歷史與現實的有機融合。
  • 知乎十年,獨一無二
    然而鬥轉星移,誰也沒有想到中國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爆發出來如此強大的勢能,這片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企業與產品已然獨樹一幟,創新生長的故事在全球範圍內也難以找到可以劃等號的對標。知乎是一個典型在國外找不到類似形態的社區。
  • 央視直播煙臺|老兵70年再相聚
    中國軍視網元旦特別直播活動祖國我為你祝福之我的2021邀您走進陸海空、火箭軍、武警部隊,走進大江南北座座軍營,一起迎接新年的第一縷曙光,一起許下新年願望,一起為祖國母親送祝福。>高萬功 古文正 煙臺兩位抗美援朝老英雄再次「相聚」70年前志願軍9兵團在長津湖經過艱苦鏖戰迫使不可一世的美第10軍倉皇逃竄經歷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9兵團隨即組織部隊追擊時任20軍58師174團班長的古文正時任26軍78師334團班長的高萬功在黃草嶺狹小的戰場上
  • 檔案工作一點一滴 服務老兵一心一意
    舉報   ——富平縣人武部紮實做好退伍軍人檔案移交準備  退伍軍人檔案是老兵光榮軍旅歷史的記錄
  • 《動物方言》:暴力夢魘裡生長出的口述歷史
    《動物方言》:暴力夢魘裡生長出的口述歷史 2019-07-25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三個老兵唱《老兵》唱著軍歌走天涯
    三個老兵唱《老兵》這首獻給復轉軍人的歌曲《老兵》,從作詞到作曲再到演唱均為昨天的軍人。詞作者李昌明與演唱者吳堅出身鐵道兵部隊。李昌明現任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堅現為中國交響樂團男低音歌唱家。曲作者姜春陽系原空政文工團著名作曲家。
  • 重溫紅色歷史 汲取前行力量,紅色旅遊景點成網紅打卡地
    隨著消費主力軍向年輕人轉移,紅色旅遊作為一種新型的主題性旅遊形式,不斷受到年輕人的追捧,眾多紅色旅遊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  紅色旅遊景點持續走熱  多舉措助江西紅色文化發展  走進紅色故地,重溫革命歷史。隨著紅色旅遊的持續走熱,江西將紅色旅遊資源與豐富的民俗相結合,擴大「紅色旅遊」活動範圍,讓遊客能夠回到歷史場景中感受紅色文化。  日前,在攜程獨家定製的百條紅色旅遊產品中,江西多個紅色旅遊景點位列其中。
  • 張學良為什麼選定2002年公布他的口述歷史?
    在他看來,張學良是一個「聰明絕頂」、激情四射和天生帶有悲劇情結的歷史人物:他的一生才華橫溢,散文作家評價他說「將軍本色是詩人」,但人們對他的詩文卻所知甚少;他在他的八年政治生涯中數次扭轉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但所受到的政治排擠和打擊卻遠遠大於他之所得;他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自由獻出了幾乎全部個人財產和麾下的數十萬大軍,但所得到的回報卻是五十多年的囚徒生涯;他在九十多歲「英雄復出」時搶時間口述歷史,但這一百多萬字的口述自
  • 曲青山:關於《新中國口述史(1949-1978)》
    黨重要歷史決策的見證者和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   《新中國口述史(1949-1978)》這部書的作者,都是我們黨重要歷史決策的見證者和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是新中國歷史的「活字典」「活資料」。如果歷史只是冰冷抽象的條文,脫離了歷史環境、歷史背景,失去了歷史視野、歷史關懷,是難以引起共鳴的,是無法令人記憶深刻的。回憶錄和口述史料正好可以彌補文獻資料的不足,以其形象、生動、鮮活的特性,和文獻資料互為補充、互動互證,展示歷史的多樣性和複雜性,讓人在歷史追思中感悟得失、升華經驗。革命導師恩格斯為支持貝克爾撰寫回憶錄多次專門致信伯恩施坦等人,成為重視和珍惜口述史料的典範。
  • 青海卡陽村: 窮山根成「網紅」景區
    幾年間,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卡陽村從「身在山中人不知」的偏僻山村變成了「網紅」4A級景區,村民人均收入超過萬元,既富了口袋,又保了生態。如今的卡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僅解決了「兩不愁」,還在3年內娶進來62位媳婦兒。  鄉村旅遊叩開致富門  卡陽村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是距離西寧市區最近的原始林區和高山牧場。
  • 小屏話兩會丨根植豐厚文脈做活泉水文化,網紅濟南「紅」得有道理
    泉水和歷史文化名城是網紅濟南名片「我抬眼是千佛山的輪廓,我閉眼是大明湖和護城河,趵突泉,在我耳畔噴湧著……」一首《濟南濟南》的民謠,成了很多人對「網紅」濟南的初印象。而實際上,近幾年濟南的網紅氣質越來越濃厚,不僅僅是因為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等景點,更多的是依託於濟南的城市文化。
  • 「知乎大神」安森垚 用地圖解讀歷史
    近日,「知乎大神」、青年歷史作家安森垚攜《祖先》系列新作做客鄭州西西弗書店,他直言因為歷史原因,對河南心懷深深的敬意,當天他跟讀者交流的題目就是「考古學家都想不到的創世王都?——鄭州·影響東方歷史的王都」。90後安森垚是哈爾濱市人,自小對與地圖有關的一切充滿興趣,15歲進入北京化工大學學習工業設計,而後升入日本京都工業大學就讀研究生。
  • 網紅劉海怎麼剪剪多長 網紅劉海怎麼剪圖解
    網紅劉海怎麼剪圖解2019年流行網紅劉海很多,但無外乎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薄,薄劉海成為當下流行劉海造型的主流,當然也不能僅僅局限於空氣劉海一種,好看的薄劉海很多,怎麼剪最好呢?剪多長?想要自己動手剪劉海的小姐姐們可以參考下下面的教程。自己剪劉海有哪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