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才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在古代通常把陰曆1月1日稱為元旦

2021-01-20 小月月人文雜談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陽曆新年」。其實在中國古代並非是公曆1月1日被稱為元旦,元旦最初是農曆的1月1日。

我國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現一幅太陽從山巔升起,中間雲煙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後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了被簡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線,意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新年在古時最初被稱為歲首,都是指農曆的正月初一。最著名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即是宋代王安石寫的《元日》詩。「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晉書》對元旦作了最初的記載,把正月稱為元,初一為旦。

傳說在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

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

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夏商周三代時間不盡相同:夏代歲首在建寅之月,即夏曆一月(與今相同);商代歲首在建醜之月,即夏曆十二月;周代歲首在建子之月,即夏曆十一月。

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民國時期,孫中山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公曆的一月一日為新年,但當時還沒有元旦的叫法,直至新中國成立後,才叫公曆的一月一日這一天為元旦。民國時期,當時雖然定公曆的一月一日為新年,但老百姓不怎麼在意,當時只有一些學校機關以及政府部門放假一天,老百姓依然以農曆初一為新年,畢竟百姓也沒有放不放假這一說。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紀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

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更多是意味著一天的假期吧。

相關焦點

  • 今天是公曆1月1日,大家正慶祝元旦節,元旦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
    今天是2018年1月1日,國家法定節假日元旦節,大家都在放假,在微信大都會說聲」新年快樂「,但節日的氣氛並不熱鬧,這究竟時為什麼呢?現在的元旦節究竟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一、現在的元旦節和古代不同:元,就是「首」,旦,就是「日」,「元旦」的原意就是「首日」。
  • 「元旦」是如何從農曆正月初一變成公曆1月1日的稱呼的?
    中西曆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以哪一天為新一年的開始,中國農曆是以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古代稱之為「元旦」或「元日」,元即是第一的意思,旦是初一的意思。 白居易《七年元日對酒五首》說:「眾老憂添歲,餘衰喜入春。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過了元旦就是新的一歲,也將進入到了春天。
  • 要過元旦了,你知道元旦的來歷嗎?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元旦?
    中國元旦的時間變成陽曆1月1日發生在民國時期!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後,正式通電各省:「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孫中山引進西洋曆法,改變傳統的正朔,以公曆為標準紀年,將1912年1月1日定為民國元年元旦。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
  • 公曆「公元元年」起算曆元設置有科學道理嗎,1月1日定元旦合理嗎
    文/樸道玄燈曆法時間走到了庚子年戊子月己酉日,十一月十八,對應公曆是2021年1月1日,既然叫「元旦」,天象歲元是在月朔日嗎?民國以來,我國元旦定為公曆1月1日,誤用了孫中山先生說的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元旦」中的「元旦」之義。
  • 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
    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時間:2017-01-01 13:25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 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
  • 「元旦」來源考,今日之元旦非古代之元旦,歷經變化!
    我們現在所過的「元旦『,就是指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而」元」一般是指開始的,第一,起的意思。正宗解釋是: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 元旦的歷史由來
    公元前46年,羅馬皇帝儒略愷撒得到埃及天文學家雪根尼的幫助,制定了新曆,取名為「儒略曆」。這個新曆法以「冬至」作為歲首。 但當地人們習慣把歲首延長到冬至後的第十天,也就是陽曆的1月1日。「儒略曆」因此把1月1日作 為元旦。「儒略曆」規定平年365 天,四年一閏,閏年366天。
  • 2021年1月1號高速免費嗎?元旦法定節假日是幾天如何放假
    元旦,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那麼2021年元旦怎麼放假?高速免費嗎?一起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吧。  2021年元旦是2021年1月1日,星期五,農曆十一月十八。  2021年元旦放假安排是:2021年1月1日-1月3日,與周末連休,共3天。  2021年元旦高速免費嗎?不免費。
  • 2018年1月1日元旦京天氣預報:晴好天氣迎新年 本周氣溫低迷最高溫...
    預計今天(1日)北京將在晴好天氣中迎接新年的到來,最高氣溫3℃,風力不大,較適合戶外活動。本周正值「二九」,氣溫持續低迷,最高氣溫只有冰點出頭,在1~3℃;夜最低氣溫在-5~-8℃。公眾請注意防寒保暖,天乾物燥,請注意用火用電安全。  2107年最後一天北京在藍天相伴下度過,白天最高氣溫升至5℃左右,天氣仍然乾燥,下午相對溼度不足20%。
  • 關於「新年」@元旦@一月一日
    元旦,中國節日,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始為農曆1月1日,並延用。中華民國始為公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得以明確,同時確定農曆1月1日為「春節」,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新曆年」、「陽曆年」(相對應地,春節稱為「舊曆年」、「陰曆年」等)。 「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 已經沿用4000多年。起源變化元旦,據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 漫話元旦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 鄭學富吳自牧的《夢粱錄》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正月即農曆的第一個月,朔日即一個月的第一天,看來,古人是將陰曆年為「元旦」。元旦的「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元旦」一詞,最早起源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晉書》載:「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詩句。
  • 元旦的含義及來歷
    「元旦」意思是「初始之日」,現在指公曆的1月1日,也通稱為「新年」。元旦源於上古時代,那時無正式曆法,人們按自身生產經驗記載時歲。據說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以農曆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合稱「元旦」。二十四史之一的《晉書》記載:「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時文史學家蕭子云《介雅》中記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宋朝吳自牧的《夢粱錄》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古代元旦指的是農曆(陰曆)正月初一。但各朝各代也不是很統一。
  • 「元旦」趣談:春節、新年日期是如何確定的?
    今天是1月1日,很多國家都稱呼這一天為元旦。它代表新一年的開始,在人們心目中是個歡快的節日。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而「春節」、「新年」以及「元旦」等名稱和日期的確定,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演變過程。
  • 為什麼新年從1月1日開始?想知道1月1日是如何成為元旦的嗎?
    在許多國家,新年是從1月1日開始的。然而,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實際上,幾個世紀以來,還有其他時間標誌著新年的開始,比如3月25日和12月25日。那麼1月1日如何成為元旦呢?有部分原因是因為羅馬國王努馬·龐皮留斯。
  • 「元旦」趣談:春節、新年日期如何確定?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日電(記者 上官雲)今天是1月1日,很多國家都稱呼這一天為元旦。它代表新一年的開始,在人們心目中是個歡快的節日。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而「春節」、「新年」以及「元旦」等名稱和日期的確定,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演變過程。古代「元旦」二字有啥含義?
  • 孫中山將「元旦」改到1月1日?據說孫中山為這事差點沒去南京上任
    今天是2021年1月1日,元旦佳節。眾所周知,陽曆1月1日作為「元旦」節,是自1912年開始的,這是孫中山倡議的。鮮為人知的是,孫中山的這個倡議,差點中途夭折。1911年10月,武漢光復後,獨立各省代表集會南京。這年陰曆十一月初六日,孫中山自海外抵上海,南京方面派出馬君武等6人到上海迎接。兩天後,孫中山與馬君武等人進行了一番晤談。
  • 元旦與春節的來歷:農曆元旦被官方易名為「春節」
    由此,傳統農曆新年歲首被官方正式易名為「春節」,傳統的「元旦」「新年」名稱被安置在公曆的1月1日這一天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隨後正式通電各省:「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
  • 清朝以前的元旦到底是哪天?過生日要過陰曆還是陽曆?
    元旦,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晉書》中。到底哪天才是元旦呢,在漫長的歷史中,也是存在變化的。商朝農曆十二月一日為元旦,周朝是農曆十一月一日為元旦,到了秦始皇的年代,又把元旦定在農曆十月初一。直到漢武帝的時候,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定位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末。也就是說,從漢武帝到清末,我們如今的春節,正月初一才是元旦。那從什麼時候開始,公曆的1月1日成為了元旦呢?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
  • 到底是元旦快樂還是新年快樂?元旦是中國傳統還是西方舶來品嗎?
    公曆的1月1日這天是元旦,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在這一天人們都會相互道一聲元旦快樂,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元旦快樂變成了新年快樂,這讓很多人非常的不適應,還有些年輕人和小孩子就直接有點分裂了,到底哪個才是新年,如果按照隆重程度來說的話,那肯定是陰曆年更像新年,但如果按照我們平時工作生活用的日曆來說,1月1日的確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而且用的是元旦這麼富有中國古代文化韻味的詞語
  • 這些關於元旦的知識一定要告訴孩子!附元旦手抄報模板
    元旦,指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也被稱為「新曆年」、「陽曆年」,在古代指陰曆的正月初一。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正式確立公曆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