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虎符」可調動大軍,若將軍突然造反咋辦?其實皇帝提前留了一手
在中國古代的軍隊制度中,想要臨時調動軍隊需要一個憑證,就是虎符。虎符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領兵的將領手中,一部分在皇帝手中。當皇帝想要調兵時,會派人攜帶虎符前往軍營調動軍隊,只有當領兵的將領確認過虎符後,才能調動軍隊,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朝廷中有人想要造反,或者領兵的將軍想要造反,那麼應該怎麼防止呢?其實皇帝早就提前留了一手。
首先要了解一點,那就是當皇帝想要調兵時,虎符只是一個憑證,大規模的軍隊調動是還需要皇帝的手書和玉璽蓋印的,同時如果是軍隊外出作戰,還會有軍事主管機構的官員攜帶兵馬調度的具體信息前往,因此如果朝廷有人想要造反,那麼這些東西全部都要具備,因此很難在中國古代的統一王朝時期看到軍隊大規模叛亂的事情。
而且在古代,軍隊是分為不同的衛、營等單位進行訓練的,他們有單獨的將領負責統領,進行平時的訓練等活動,比如唐朝時期就將長安及周邊地區的駐軍分為「天子十六衛」,這些部隊的統領雖然名義上被一名大將所統領,但沒有皇帝的命令他們不會聽從號召,也就是說這些中層將領對皇帝的詔書更加看重。例如漢武帝晚年巫蠱之禍時期,太子劉據想要從北營調兵鎮壓暴亂,但是將領們明知太子無罪,但由於沒有皇帝命令所以也不敢出兵。
而在亂世期間,皇帝對軍隊的掌握更加看重,經常會在外出徵戰的軍隊中派遣親信的官員的監軍,也就是監督將領,在三國、五代這樣的戰亂時期,皇帝本人御駕親徵的現象也更多,而向安祿山、趙匡胤這樣直接兵變的,更多是因為統領軍隊的將領們多是自己的親信,這些人聽從統帥的命令,而對皇帝不屑一顧,所以安祿山才能偽造聖旨起兵叛亂,趙匡胤也被手下將領們黃袍加身推上帝位。
皇帝防止軍隊叛亂的最後手段,也通常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統君大將的家屬必須要在皇帝的控制下,尤其是外出徵戰時期,皇帝會安排禁軍監視將領的家人,這樣一來,軍隊中有監軍,家庭中還有監視,所以一般駐紮在都城附近的將領很少有叛亂,更多的都是一些遠在邊境地區的將領會發動叛亂。當然,像北周的尉遲迥這樣不顧自己家人也要發動兵變的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