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等生突然情緒起伏大 原是患雙相情感障礙

2020-12-01 星辰在線

(資料圖。星辰拍客 阿沙/攝)

  星辰在線1月29日訊(通訊員 李暢宇 石榮)小依今年高一,她是一個學習努力,成績優異的女孩子,是班上的尖子生,常年保持第一不被動搖,是老師期待中的「北大清華苗子」、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可這樣優秀的小依卻總說自己沒用,什麼都做不好,會過不好這一生。她經歷了什麼?為什麼對自己有這樣的評價?

  原來,小依最近2個月以來經常感到心情差,無故傷心、哭泣,有時候又覺得特別開心,腦子轉得很快,人變聰明了,見人就想交流。她經常在一天之內情緒大起大落,心情很不穩定。

  小依說,自己最近看到卷子題目就頭痛,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了,失眠多夢,她甚至告訴醫生自己想過去死。

  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的陳曦主治醫生診斷小依患上了雙相情感障礙。小依即有抑鬱發作的表現,如情緒低落、食慾下降、失眠、興趣減低等;也有躁狂發作的情況,如過分興奮話多、經歷充沛、自我評價過高等;且兩種狀態交替發作,不時的轉換,自己很難控制,持續時間達兩個月之久,且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和學習。

  陳曦醫生建議小依住院治療。在住院期間,給予了穩定情緒的藥物,幫助小依很好的控制了起伏不定的情緒。同時也給小依輔助以正規的心理治療。

  隨著心理治療的開展,心理治療過程中發現。小依自幼體弱多病,從小往返於各家醫院,生病治療是家常便飯,手術都動過好幾次。正因如此,父母對小依格外照顧,生活上的一切瑣碎小事,都會幫她處理妥當,可謂是無微不至。父母對小依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學習,其他所有都不需要她動手。小依踐行著父母的要求,一直努力學習,名列前矛,所有人都會表揚小依成績好。但這樣的照顧和表揚卻給了小依莫大的壓力,小依告訴治療師,「我必須得成績好,大家都覺得我成績好,我不能辜負他們的期待,我只有成績好,才能得到認可,別的我什麼都不會!」

  小依為了維持好成績,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還會自己找很多很難的題目來做,做對的時候她會格外開心興奮,做錯的時候她會在內心責怪、貶低自己。一方面,小依覺得自己很厲害,在學習上無人能敵,另一方面,小依覺得自己根本不想學習,學習很煩,可是放棄學習的話,自己什麼都不會。久而久之,小依煩躁的時間越來越長,自我評價越來越低,對自己的要求和壓力越來越大,最終病了。

  兒少心理科的陳曦主治醫生和心理治療師羅婷告誡各位家長,給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不要阻礙了孩子的心理發展。關注孩子,在鼓勵孩子時,要強調努力奮鬥的過程,而不是總把目光放在結果,放在成績上。建議各位同學,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當情緒自行排解不了,記得找人傾訴,或者尋求專業的治療手段!

相關焦點

  • 情緒起伏就像過山車?小心患上雙相情感障礙!
    情緒管理成為人們談論的越來越多的一個話題。面對繁重的生活壓力,你是否覺得情緒管理越來越難?越來越捉摸不透自己?時而精力旺盛、不知疲憊,時而又消沉悲觀、極度失落,情緒起伏就像「過山車」。雙相情感障礙的表現1、狂躁發作一般會出現沒有原因的情緒高漲、極度活躍、精力旺盛等情況,頭腦靈活,攻擊性強,整體處在一種異常亢奮的狀態中。
  • 情緒不穩定?當心是「雙相情感障礙」在作怪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兼有躁狂和抑鬱的疾病,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心境障礙,患者的情緒波動往往非常大,經常會導致人際關係糟糕、工作效率低下,並影響家庭生活,甚至會出現自殘、輕生的念頭。雙相障礙發病以後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
  • 心理健康缺失之雙相情感障礙
    可是我們似乎對此一無所知,我們需要確切地知道反社會和社交焦慮的區別;知道我們內心聲音從何而來以及為什麼有時內心會有其他聲音;了解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反社會、焦慮和邊緣型疾病、阿斯伯格綜合症和精神分裂症等。本書思路清晰,會讓你免於毫無意義的自我治療,並會讓你對患有精神疾病的親人更加人道,也會幫助你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我們先了解一下雙相情感障礙。
  • 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丨這被稱為自殺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你知道嗎?
    雙相情感障礙在國外也被叫做「天才病」,據相關報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自殺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0倍。19世紀印象派藝術大師梵谷在37歲時用手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死後被診斷可能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為了紀念這位大師,國際上將他的誕辰——3月30日,定為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讓更多人了解並關注這被稱為自殺率最高的精神疾病。
  • 雙相情感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鑑別診斷「臨床必備 」
    雙相情感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核心特徵 臨床特徵:仔細觀察 1、邊緣型人格障礙 情感失調、情緒不穩定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長期的空虛感是BPD的核心特徵。這些特徵,再加上對被拋棄或拒絕的恐懼,識別他人感受和需求的能力受損,以及極端的理想化。
  • 已有兩個雙相情感障礙成員的家庭,又添了個自閉症孩子
    在已被明確的自閉症高危致病因素中,有精神分裂、情緒障礙或其他精神及行為問題家族史就是其中之一。近期有位樹兒媽就告訴大米和小米,她和孩子外婆都患有雙相情感障礙,去年,孩子也被確診為自閉症了。從懷疑到確診到康復,她是如何接受這個事實的?在自己、家庭、孩子都遭遇到狀況的情況下,她將如何平衡與度過?
  • 心理所發現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及雙相障礙患者情感體驗與動機行為...
    快感缺失是不同的精神障礙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共同的症狀之一。近期已有研究結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難以將情感體驗轉化為付出努力的行為,也難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目標導向的行為動機。
  • 雙向障礙|陰晴不定,變臉似的情緒讓人捉摸不透
    「病」了——雙相障礙。 情緒不穩定就是雙相障礙? 不是的,可以說情緒不穩定只是其中的一個表現而已。 抑鬱症我們很熟悉,躁狂症也不陌生,而雙相障礙則是抑鬱與躁狂合體的「加強版」,是指一類情感性精神障礙,以抑鬱發作與躁狂或輕躁狂發作交替出現,或躁狂抑鬱混合發作為特徵的一類精神障礙,又稱躁鬱症。
  • 情緒經常莫名高漲或低落?可能你需要看看這一篇
    無論是躁狂發作還是輕躁狂發作,一旦被確診,就會被診斷為另一個疾病——雙相情感障礙。三、聊一聊雙相情感障礙依據 ICD-11 (《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可以表現為多種不同的發作形式:躁狂發作、輕躁狂發作、躁狂發作 + 抑鬱發作、輕躁狂發作 + 抑鬱發作。
  • 衝動,情緒起伏,你或許得了躁狂抑鬱症!如何預防發病
    醫學界有一個名詞叫做雙向情感障礙,躁狂發作與抑鬱發作是雙相情感障礙的兩大特徵。這種疾病也稱為躁狂抑鬱症,是一種躁狂與抑鬱交替發作的類精神疾病。那麼躁狂抑鬱症有什麼特點,該如何判斷是否患上?情緒表現躁狂抑鬱症在情緒上兩極化,主要表現為:情緒時而高漲,時而低落;時而情緒爆發,時而黯然無語。激動的時候,睡眠時間明顯減少,消沉的時候,一天無所事事。行為表現躁狂抑鬱症患者在行為上會異於常人,主要表現為:做事魯莽、衝動、忘性大、沒有耐心等。購物時不理性,注意力容易分散。有吸菸或者飲酒的人菸癮和酒癮都會變大。
  • 失眠、低落、情緒波動異常、妄想……「心」病的信號你能否察覺?
    醫生指出,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早期就會出現精神病性症狀容易識別,而有些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現也是類似情感性疾病,像小蘭這樣最早以失眠、抑鬱發病,和情感性疾病的早期表現為失眠、焦慮、抑鬱等情緒症狀很像。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病因未完全闡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於青壯年,常有特殊的思維直覺、知覺、和行為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
  • 抑鬱症3大表現 情緒低落興趣缺乏快感缺失
    抑鬱症3大表現 情緒低落興趣缺乏快感缺失 時間: 2014-08-20 16:24  來源: 南方日報   編輯:   相應症狀  情緒低落、興趣缺乏和快感缺失  抑鬱的機理尚不明確,學界一度將抑鬱發作概括為情感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的「三低」症狀,但目前將它們認為是重度抑鬱發作才完全具備的典型症狀。
  • 雙相障礙女孩一學習就煩躁,她如何快速找回學習狀態,準備復學?
    如果父母們發現孩子出現了上述這些節點,一定要高度重視,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並加強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改善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可有效預防孩子發展為雙相情感障礙。不知道是否出於上述這幾個原因,後來,箬楠被當地的精神科醫生診斷為雙相障礙。但經過我們對箬楠詳細的面診,我個人認為箬楠被診斷為雙相障礙屬於過度診斷。非常明顯,箬楠遭受了來自家庭、學校的疊加性的心理創傷,出現了學習障礙、抑鬱障礙,她與媽媽發生激烈衝突時屬於激越狀態,並非易激惹。
  • 精神病患者最大的障礙從來不是犯病時候什麼樣,信了你就輸了
    信了你就輸了有個特別好的朋友,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當我了解到朋友得了這個病的時候,我是一臉茫然的。只是知道朋友有時候在家壓抑的默不作聲,有時候卻興奮地跟打了雞血一樣。原來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有兩種表現:抑鬱症的表現為思維遲緩、抑鬱;狂躁發作的表現為心情較好、大腦反應快、自我認知過度;還有一些表現形式為混合發作,壓抑苦悶但行為狂躁、管閒事。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任意類型的人格障礙都會導致患者出現某種特異的行為模式,而且這種模式一般嚴重偏離其本身所在文化環境中的社會規範。患上人格障礙後,個體可能會出現認知扭曲、性情大變、衝動易怒、社會功能失常等症狀。
  • 情緒起伏大怎麼辦?
    人的情緒總是很複雜的,上一秒可能還是心情開朗,下一秒可能就變成勃然大怒。但是,當我們神奇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八個妙招,幫大家緩解情緒。一個人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他所擁有的認知決定了他所表現出來的情緒,比如一些人覺得被人欺騙後,大不了就不和這個人來往就好了,情緒上不會有過於強烈的波動;而另一些人卻覺得非常的惱怒,甚至可能會產生衝動與他人發生衝突,這是情緒與認知之間的關係。        3、失控是後期的主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