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帶一路」建設應注重「培土生金」

2020-11-30 海南日報
  ■ 本報記者 陳雪怡

  「中醫裡有個詞,叫培土生金,是指借五行相生的理論,通過調補脾臟(土)達到調補肺臟(金)的目的。中國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應更注重『培土生金』,這個『土』指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眾的民心,『金』則指的是各國互利共贏、攜手共榮。」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受邀嘉賓、東方國藥集團董事長、中東歐中醫藥學會會長陳震從一個中醫名詞切題,分享了他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看法與希冀。

  時至今日,陳震依然印象深刻,1988年,他坐火車從北京出發到達布達佩斯,9天8夜的時間裡,一路坎坷顛簸,正如他這幾十年在匈牙利的「中醫藥拓荒路」。如今,匈牙利為中醫藥立法、建起中醫孔子學院……中醫藥在這裡開花綻放、清香怡人。

  「經過這些年的所做、所見、所聞、所感,我認為,深化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在「一帶一路」中必不可少,中國可著重發力於滿足沿線國家民眾的民心所向和普遍需求,比如加強醫療健康、出行交通等方面的合作,在培育民心沃土、收穫理解支持的基礎上,再開展經濟活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這就是一個『培土生金』的過程。其中,華人華商有很大優勢,可發揮的作用很大。」陳震解釋道。

  自古以來,華人華商一直是我國對外交往的橋梁和紐帶。如今,在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大環境中,華人華商還可積極助力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加快推進。

  陳震說,「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良好機遇,企業家要把握良機,培育「工匠精神」,潛心紮下根、一心做實事,與此同時,加強與當地民眾的友好密切交流溝通,當好橋梁紐帶,做好民間外交。「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在參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時,除了熟悉當地文化民俗外,還要了解當地法律制度,才能更好地攜手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而源於多年來對中醫藥發展的傾心投入,陳震也敏感地嗅到了海南黎藥的「草藥香」。「黎藥是中華醫藥寶庫的一個組成部分,發展空間和潛力大,但海南在這方面挖掘得還不夠深,沒有統籌整合黎藥資源,沒有進行深入研究開發和宣傳推廣。人們不了解,自然也就沒有市場。」陳震說。

  他建議,海南應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契合國際旅遊島建設戰略,全面、系統、深入地展開黎藥研究挖掘,創新、創造、創意性地宣傳包裝黎藥並做好市場推廣,同時海南還應加大開發旅遊產品、吸引高端人才等力度,做成規模、形成體系,充分挖掘旅遊發展潛力,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

  (本報博鰲3月26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用筆尖和鏡頭記錄海南自貿區建設進展成效
    「逐浪先行海之南——百家媒體看海南」中央媒體海南行採訪活動在海口啟動。接下來的6天時間裡,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求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35家中央媒體的38名記者,將前往海口、三亞、文昌、瓊海、陵水、澄邁等市縣以及洋浦經濟開發區,圍繞海南自貿區建設的亮點成效展開深入採訪。  3月7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海南代表團團組開放活動上,省委書記劉賜貴向國內外媒體發出到海南實地採訪的邀請,以便國內外更好地了解海南、認識海南、宣傳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老機場上座座高樓拔地起
    這座建築便是海口雙子塔·南塔樓,塔樓規劃建設94層428米,目前已建至第6層。  1月25日,記者站在海口雙子塔·南塔項目工地上的不同方位,看到的施工景象明顯不同。站在工地東側向西望去,只見空中塔吊在不斷運送建築材料,地面上施工人員也在井然有序地施工;站在工地西側向東望去,除了空中、地面上的繁忙景象外,地下的「大坑」中還有許多工人正在忙著建設地下室、停車場等。
  • 「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一是數字「一帶一路」建設勢頭良好。疫情下的數位技術及數位化行業的發展已成為人們維護基本生存的重要保障,譬如說在隔離情況下通過網購方式解決購物的問題,還有網上教育、網上辦公、網上就醫等問題。這次疫情也極大地推進了基於數位技術的整個數字經濟的發展,譬如說電商貿易、智能製造、智慧旅遊、智慧金融、智慧農業等都得到了快速發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因為他們愛海南
    「走讀海南」活動最早的發起組織者叫「莫言」(網名「苴說」),一個海南本地人,他覺得海南的文化需要進一步開發和尊重,不希望看見一些有價值的古蹟等文化資源因為開發建設而被破壞,甚至消失。於是他把自己對海南文化的熱愛投身到走讀活動中。
  • 藍皮書:科創中心建設將成為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動力源
    (資料圖) 許婧 攝中新網上海1月8日電 (記者 許婧)由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聯合項目組共同研創的《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8日在滬發布。藍皮書提出,上海科創中心對引領「一帶一路」橋頭堡建設具有積極作用。目前,上海科創中心正進入方案細化、分工體系優化和績效強化的階段,將成為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動力源。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8月19日—8月23日)
    (新華社)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將訪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3日宣布: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菲律賓共和國總統羅德裡戈·羅亞·杜特爾特將於8月28日至9月1日訪問中國。據《菲律賓星報》消息,菲財政部稱,本月杜特爾特總統訪華期間將與中國籤署五項協議,包括貿易、邊境管制和基礎設施等。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6月17日—6月21日)
    其中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貿進出口就達到301.4億元,佔到內蒙古外貿總值的66.7%。除了傳統夥伴貿易國蒙古國、俄羅斯,東協、歐盟,以及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和地區也都成為內蒙古外貿領域的重要夥伴。(中國新聞網)1-5月海南對「一帶一路」沿線進出口增長36.5%海口海關18日公布,2019年1-5月海南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383.9億元,同比增長45.6%。
  • 《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
    《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央廣記者吳善陽 攝)2020版藍皮書作為上海與「一帶一路」皮書系列的第二本,延續了首本皮書的寫作框架,分別從國別、領域、數據等維度,以上海開放型經濟建設新實踐為抓手,研究新舉措、新進展和分析存在的問題,對上海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進行了系統的分析。
  • 「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逆勢上揚的數據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經濟復甦的「增長通道」與釋放潛力的「共贏之橋」,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9.6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
  • 海南日報數字報-「韓明疇商住樓」報建文本批前公示
    韓明疇擬利用文國用(2008)第W0103905號宗地建設「韓明疇商住樓」項目,該項目位於文城鎮水涯新區新興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星華海岸城二期項目變更方案規劃公示啟事
    現建設單位申請對15#、16#、17#商業樓及地下室平面局部調整。為廣泛徵求相關權益人意見,現按程序進行批前規劃公示。1、公示時間:10個工作日(2020年12月16日至12月29日)。2、公示地點: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門戶網站(http://zzgj.haikou.gov.cn);建設項目現場;海南日報;海口日報。
  • ...助力「一帶一路」國家數字貿易發展 敦煌網在紐西蘭ABAC分享...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同時分享了敦煌網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最佳實踐,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搭上數字貿易快車道,共建數字貿易生態圈。(配圖:中新兩國嘉賓就一帶一路框架下拓展互聯互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討論)  借力「一帶一路」 深挖跨境電商先發優勢  「一帶一路」倡議開創了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的新格局,這一格局不僅包括陸上絲路和海上絲路,還包括由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所構建的數字絲綢之路。中小企業可以通過這條數字絲路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國首例人工繁育翼手參培植成功
    本報三亞10月30日電 (記者孫婧)體型如哈密瓜般大小、表面呈淡紅色、渾身遍布管足……新品種海參翼手參正靜靜地躺在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實驗室裡
  • 看海外產業園區如何開啟「一帶一路」合作新篇章
    但2020年1月份-5月份,中企在「一帶一路」國家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逆勢增長16%,預示著「一帶一路」在中企國際化的道路上將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海外產業園區在沿線國家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 獨家丨演講丨黃仁偉:欲圍堵「一帶一路」?美國有心無力
    其次,「一帶一路」建設需要資金支持,但很多國家的財政有困難,難以進行國際融資,無法還債。不管是誰投資,債務風險都增加了。因此作為一個全球性的經濟活動,「一帶一路」建設在全球範圍內存在一定放緩的現象。那麼是不是「一帶一路」就停掉了?恰恰相反。
  • 翟崑:「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
    近日,應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在中國一帶一路網出品的《「一帶一路」百人談》節目中發表了演講。▲ 近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一帶一路」百人談》節目中發表主題演講。(圖源:中國一帶一路網)以「一帶一路」的地方動力為話題,翟崑在演講中分析了2020年「一帶一路」地方動力的形成、優勢以及各省如何更好地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翟崑提出,「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2020年最大的地方動力是,由中歐班列與陸海新通道組成的「一帶一路」大動脈。以下是翟崑演講全文,由中國一帶一路網整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百年壽匾上的名流群像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通訊員 張王明  編者按  這段時間,「朋友圈」裡攝友和驢友們有關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美梅村「壽溢古稀」牌匾的消息可謂刷爆了屏,也吸引了一眾文史愛好者和鄉土文化專家前去尋古和鑑寶。
  • 中吉「一帶一路」建設是「標準的雙贏」
    新華社發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推進,非洲國家吉布地進入了廣大中國民眾的視野。吉布地扼守紅海南部入口,位於通往蘇伊士運河的航道上,連接亞非歐三大洲,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同時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吉布地是國際貿易的海上咽喉,經由此地通過的航運量佔到全球總量的1/3,船舶年通過量接近2萬艘次,運輸貨物總量突破10億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深愛海南,姑母稱我「副島長」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杜穎    冰心是中國現當代文壇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學大師,在她70多年的文學創作生活中,撰寫了數以千計的文學作品,她也是新中國兒童文學的開拓者,《寄小讀者》、《小桔燈》、《再寄小讀者》等作品,影響了幾代人。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9月23日—9月27日))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東博會將實施5年升級計劃,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近日,東博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正在擬定東博會5年升級發展計劃,使展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