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眼歪口斜!長假6天,浙江一家醫院收到20多例這類病人,最年輕才...

2020-11-30 騰訊網

「當天感到沒力氣,還想堅持一下,後來才知道是可怕的中風,險些癱了甚至送命!」

坐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病床上的老趙(化名)嘆著氣說:「人家國慶長假旅遊、玩耍,而像我這樣不幸中風進醫院搶救的還真不少。」

沒錯,國慶長假至10月6日,該院已搶救中風20多例,患者最大年齡超90歲,最年輕僅31歲

「高血壓」沒不舒服就沒在意

「長假值班幾天,已開展介入取腦血栓手術4例,近50歲的趙先生是最年輕的,還有2例90多歲,基本上值班的同事都搶救過腦中風病人。」

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鵬,說起趙先生搶救印象深刻。

「送來時近傍晚,已在其他醫院進行前期搶救。」王鵬說,發病前,趙先生已出現全身乏力,並未重視,繼續上工地幹活。

誰知幹到一半,他突然感到噁心,並嘔吐,隨後口角歪斜,意識不清,工友見狀嚇得不輕,立即將趙先生送至附近一家醫院。

醫生發現老趙就診時呼吸已不規律,給予及時氣管插管治療,為後續搶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患者轉運至我院急診後,神經內科腦卒中急救小組快速到達診室,立即給予頭顱CTA(CT血管成像)和CTP(CT灌注成像)評估,明確患者為基底動脈閉塞

根據以往研究結果,基底動脈閉塞經過搶救其死亡率也高達50%。」

輾轉來院時離發病已5個多小時,搶救刻不容緩,王鵬、史宗傑等醫生立即啟動血管內取栓治療流程,患者最快速度被送至介入手術室,經過爭分奪秒取栓手術,完全開通基底動脈,同時發現基底動脈局部重度狹窄是引起急性閉塞的原因,經過介入微創擴張手術,解除了狹窄。

趙先生第二天甦醒並四肢可以活動。術後經追問發現,趙先生患高血壓3年多,但他認為血壓稍微超過標準,沒什麼不舒服,就沒有在意。

而醫生分析認為,就是這種看似不嚴重的高血壓長期作用下,基底動脈發生快速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導致嚴重狹窄而發生閉塞,而秋天天氣轉涼,血管容易收縮等因素,引起了致命性的腦梗死。

王鵬還介紹了同事搶救的一位腦中風大伯,在節假日發生中風患者中頗具「代表性」。

年近八旬的大伯患有高血壓病多年,前些年體檢查出來有房顫,心跳時快時慢不規律,但大伯並不在意,也沒去正規治療過。

這次中秋連著國慶節,家裡幾乎每天都有親朋好友你來我往,大伯一高興,服用降壓藥就丟三落四。

這天,大伯早上起來正忙碌時,突感到自己右側手腳不能動彈了,好在家人及時發現,很快的將大伯送來醫院,結果是急性腦梗死!病因與不規律服用降壓藥及不正規治療房顫有關!

好在進行溶栓治後,大伯癱瘓的右側手腳第二天就可以抬離床面,也可以開口講簡單的語句了。

秋季這樣預防中風

長假期間為何發生腦血管病比平時多些?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耿昱分析認為,為多種因素疊加所致。

秋意漸濃,晝夜溫差增大。近幾天低溫都在20攝氏度以下,天氣轉涼,血管收縮,也易使血管痙攣、血壓波動

同時,秋季天氣乾燥,而喝水相對減少,容易造成血液粘稠度升高,尤其是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人體出汗、排尿,卻沒有水分的補入,使得血液的粘稠度進一步升高。

這樣,血液在通過已收縮、痙攣血管或動脈硬化為基礎的狹窄而粗糙的血管時極其容易發生堵塞,造成缺血性中風(腦梗死)。

此外,像不按醫囑服藥,節日期間熬夜打牌,玩得太嗨等,勞累,興奮、激動及加量抽菸喝酒等,都是造成腦中風、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壓病等疾病高發的危險因素。

秋季怎麼預防中風,耿昱建議,關注氣溫變化,早晚氣溫偏低,出門時應增添衣物,特別是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其次主動飲水防秋燥。入秋之後氣候乾燥,每天需要多喝水,可少量多次

一般中風多發生在晨起的時候,因為醒著的時候人們都知道主動補水,而睡眠時身體相對靜止,,處於低代謝狀態,血液黏稠、流動緩慢,,容易發生中風。因此睡前及晨起時最好適量補水。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是引起中風的根源。據臨床醫學統計,70%-80%的中風病人患有高血壓,尤其是平時沒有明顯症狀,而家庭中有上述病史者,更具有危險性,應積極預防,確診後要按時服藥。

鑑於勞累、情緒劇變等既是腦中風等危險因素,也易讓健康人處於「亞健康」狀態。

耿昱提醒,國慶長假已過大半,「辛苦」多日的人們應進入調整時間,以免虛弱之身被疾病趁虛而入。

一旦發生言語不清,一側肢體麻木、無力,突發視力下降、失明,突發頭痛、眩暈等情況者,應及時將其送醫,早發現早治療。

專家提醒,腦中風患者八成伴有高血壓,說明高血壓極易引發腦血管病,10月8日為「全國高血壓日」,希望更多人知曉高血壓的危害。

來源:青年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相關焦點

  • 浙江10餘人,突然眼斜口歪成面癱,醫生:平常不注意保暖
    今年的冬天對於廣大南方人而言,是從未經歷過的寒冷,就浙江而言,這兩天的陽光就像冰箱裡的那盞燈,沒有絲毫的溫暖。由於強冷空氣入侵,近期醫院內的面癱患者增多。記者從寧波醫學中心李惠利醫院針灸科了解到,這半個月來,他們共收治了面癱患者10餘例。
  • 昨夜急診|睡夢中被蟲子咬了一口,杭州阿姨腫得眼斜口歪,還險些窒息!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徐尤佳昨天(5月12日)晚上10點多,桐鄉的梁阿姨(化名)在家人陪伴下連夜趕到杭州市中醫院急診,只見她全臉腫脹、雙眼緊閉,左臉向外突出一大塊,嘴巴都歪了,顏面部腫脹得變了形,就像剛跟人幹了一架似的!
  • 眼睛突然閉不上了!這種病,有醫院近半月接診了10多例
    對浙江人而言,這兩天的太陽,就像冰箱裡的燈。「王炸」冷空氣,讓低溫預警和大風預警每天各種刷屏。(圖片來源:寧波氣象)而因為強冷空氣侵襲,近期面癱患者也有所增多。記者從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針灸科了解到,近半個月內,他們已經接診了10多位面癱患者。
  • 一覺醒來眼睛斜了嘴巴歪了 杭州近來「面癱」患者不少
    昨天,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聖一上班,一位病人就笑著走進診室。  夏秋季節本應是神經內科的「淡季」,沒想到,高溫持續不退,「口眼歪斜」的病人明顯增加了。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耿昱說,這大半個月以來,該科室已陸續接診七、八十位「面癱」患者,大部分有「睡眠吹風史」。
  • 杭州大伯晚上吹電扇,一覺醒來嘴歪眼斜,口水不由自主流出來……
    昨天,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聖一上班,一位老年病人就進入診室笑著說,哦,你是王大伯(化名)吧!「是我,按囑咐服藥,恢復得差不多了。」夏秋季本應是神經內科就診病人淡季,沒料到,高溫持續不退,「口眼歪斜」病人明顯增加。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耿昱說,大半個月已陸續接診七、八十位「面癱」患者,大多有「睡眠吹風史」。
  • 高溫持續不退 「嘴歪眼斜」病人明顯增加
    2020-08-20 19:50 |浙江新聞客戶端
  • 突然出現嘴歪眼斜就是腦中風?腦卒中?腦科醫生:有可能是這個病
    趕緊去醫院……正好是作者在門診,詳細問了一下情況:小王平時身體很健康,沒有什麼基礎病,父母五十多歲,也都很健康。最近為了掙車份錢,晚上熬夜熬得厲害,當天晚上天氣暖和,開車時開了車窗,小風兒吹著挺舒服,還解困。作者查體發現他的左邊的額紋(抬頭紋)較右側淺,閉眼睛時,左眼皮閉不緊,咧嘴時,嘴角往右側歪。
  • 浙江醫生碰到了428斤的病人
    「哇,這人好胖啊,夠抵我們三、四個人的體重了!」28歲的小金(化名)一走進浙江省人民醫院,龐大的身驅就引得不少人不由自主張大嘴,驚異的目光。有多胖?醫院裡上限200公斤的體重秤都爆表了,顯示不出數字。醫生們從醫院骨質疏鬆治療中心找到了全院稱量數最大的體重秤,上限215公斤,顯示小金體重428斤,僅僅差兩斤也要爆表了,「這很可能是浙江外科醫生碰到最胖的手術病人,肥族一哥啊!」醫生們感嘆,「如果這個秤也顯示不了,只能到食堂用稱菜的秤了。」
  • 骨科專家一個月確診20多例「手機手」 都是年輕女孩 都是小手拿大...
    每天捧著iPhone6 Plus劃劃點點 半年後小護士左手無力指尖發麻 記者 謝謹憶 攝影 朱丹陽 本報訊 最近這半年,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浙江省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畢擎主任醫師發現他的病人裡,多了一個以前很少見的群體:她們大多為年輕女性,症狀多為左手無力,大拇指到無名指指尖麻木,握不住東西,大拇指活動時肌腱會痛等
  • 浙江女子花四萬八整形,術後眼角耷拉鼻子歪,院方:一臉苦命相!
    1月7日,浙江杭州。市民何女士反映,稱去年5月份經朋友介紹,在當地一家整形醫院做了眼睛、鼻子部位的整形手術,花了48600多元。雖然術後看起來與之前有很大改變,但卻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眼角還是有些耷拉,最讓她無法忍受的是鼻子很奇怪。
  • 浙江一家三口在家中慘死!20歲嫌疑人逃亡中成植物人,昏迷17年後...
    17年前,才20歲出頭的朱某方和另外兩名同夥在湖州菱湖鎮永豐村搶劫,並殺害了一家三口。兩名同夥在案發後的五天內全部伏法。只剩下初入社會的朱某方,一心只想著逃亡,沒想到逃回雲南老家,卻橫遭車禍!之後,他仿佛墜入了一個沒有盡頭的深淵當中。直到17年後......
  • 女子隆鼻後鼻子歪了 修復變「大小鼻孔」 施爾美醫院退賠!
    近日,淮安的趙小姐撥打新聞熱線025-83195110反映:2017年,她在南京的江蘇施爾美整形美容醫院做了鼻部整形手術。沒想到手術做完後,鼻子不僅沒有變美,反而歪了。【兩側鼻孔「一大一小」 還露出了白色的假體】趙小姐說,2017年6月,她在江蘇施爾美整形美容醫院做了綜合隆鼻手術,花費3萬多元,包括植入假體、取耳軟骨墊高鼻頭等項目。
  • 20歲小夥突然眼歪嘴斜 竟是熬夜打遊戲惹的禍
    湖北日報訊(記者 胡蔓、通訊員薄雲娜、楊詩雨)剛上大二的20歲青年小張打了一夜遊戲後,竟然眼歪、嘴斜、流口水。他前往醫院就診,被查出已患上周圍性面癱。小張家住漢陽,自小身體健康,無任何基礎性疾病且體態正常。
  • 長假期間上海援鄂醫護們補吃「年夜飯」 和家人出遊回老家「拜年」
    「謝謝你為武漢拼過命,才換來我們這個團圓時刻!」這個長假,上海的援鄂醫療隊員們紛紛收到發自武漢的問候簡訊。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今年,國慶節與中秋節雙節罕見「同框」,雖是巧合,卻也平添詩意——家國同慶,對這群白衣戰士而言,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中風不止口歪眼斜,還有眼瞎!這幾種人要格外警惕!
    中風 難道不是口歪眼斜? 拐杖、輪椅、癱瘓? 大家可能經常聽到腦中風(腦卒中) 但是 你聽過眼中風嗎?
  • 嘴歪是什麼病的前兆 3種因素導致嘴歪
    在生活中,人們最怕的就是五官不正,嘴巴歪,非常的影響形象,還影響日常的生活。那麼,嘴歪是什麼病的前兆?導致嘴巴歪的原因是什麼?嘴巴歪怎麼治療呢?下面就跟著小編具體的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嘴歪是什麼病的前兆嘴歪是面癱的一種表現。而面癱則分為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前者見於腦梗、腫瘤、外傷和腦炎等,後者主要見於面神經炎。
  • 【浙江出現1例境外輸入無症狀復陽】11月21日,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
    2020-11-21 17:31:54來源:FX168 【浙江出現1例境外輸入無症狀復陽】11月21日,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消息,11月20日19時許,柯橋區發現1例入境人員「14+7」檢測時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人員,情況通報如下:入境人員某某,男,35歲,印度籍,一家三口於10月30日自武漢入境,10月31日—11月14日按防疫規定在武漢集中醫學觀察,隔離期滿並按規定3次核酸檢測陰性解除隔離。
  • 老師上課點名發現異常,救下一家5口性命,可惜6歲孩子…
    一家人不幸1死5傷見狀,餘波和其他趕來的鄰居們合力救援,將已經昏迷的一家6口抱到屋外通風處。「這個交給我來!」說完,餘波抱著人事不省的小偉,一路跑到附近的團結村衛生室,送醫途中感覺對方的身體越來越冰冷,心裏面隱隱作痛。後經醫生檢查,年僅6歲的小偉已經確認死亡。
  • 接二連三的年輕生命驟然逝去,其實猝死病人中15%-20%是年輕人
    2021年開年才沒幾天,可怕的心臟疾病引發猝死已經帶走了好些年輕的朋友。從巴啦啦小魔仙參演者25歲的孫僑潞、到27歲的人氣時尚博主,1月8日,噩耗再次傳來,年僅30歲的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前隊員韓崇凱也因心臟疾病離世。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條條活潑陽光的年輕生命,其背後更是一個個家庭永久的陰霾。
  • 熬夜、吹空調……一夜之間口眼歪斜
    近幾天,甬城大降溫,寒風吹來刺骨的冷,記者在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針灸科了解到,由於這波寒潮的侵襲,出現了不少面癱的患者,近半個月內已經有10餘名患者來治療。面癱即面神經麻痺、「歪嘴巴」、「吊線風」,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