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薇薇安·邁爾》:平靜推翻世界的鄉村詩人

2021-01-09 可惜和我無緣

梵谷曾經說過:「星辰是逝去的詩人們的靈魂,但是要成為星辰,你必須死亡。」

無意中看到一部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講述上世紀一個生前並不為人所知的女攝影師,在去世後被發掘出寶藏一樣的作品。

她生前從未正式發表過她的作品,直到她去世,她仍然還有數百卷未衝洗的膠捲和近十萬張底片。就在她去世的前兩年,一個叫約翰·馬盧夫的人在一個拍賣會上以400美元拍得了一箱資料,

這是老年薇薇安生活拮据無力支付房租而賣掉的財產,馬盧夫在隨後的整理中發現了這些照片的價值,於是邊整理邊衝洗邊發布到網上公布於眾。

終於,整個攝影界為之震動,有人稱這是近年來攝影界最大的發現,有人說她是攝影界的「街拍女王」,也有人說她是街頭攝影的梵谷,為薇薇安辦展的芝加哥文化中心館長讚譽她的作品「猶如一部攝影史書」。

她成為了梵谷所說的星辰。

她的電影機

薇薇安的工作是一位保姆,但她每天都進行拍攝。

她似乎試圖在用相機創造一個看似靜止實際湧動的幻象世界,像所有攝影大師一樣,從她的照片裡能夠讀出文字,旋律,畫像,看到白日光下的一種人生形態,會去猜想鏡頭裡的人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在那一瞬間他們在想什麼。

她的照片充滿著戲劇張力,用一種絕對的,瞬間的捕捉能力恰當的將那一刻完整的呈現出來。

薇薇安挑選模特的眼光很獨具,像自帶遠紅外線,可以在人群裡一眼掃描出值得按下快門的對象。

她去觀察這個世界,然後去確定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讓她覺得有趣的,最後拍下他們。

想要捕捉和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走上街頭。

薇薇安拍攝的那些鏡頭,來自於她內心深深的孤獨感,她一定感到了內心那種無根的漂浮感,輕飄飄的浮著,她拍的越多,越能讓人感覺到自我的存在。

她是一個鄉村的詩人。

在眾多沒有被挖掘過的底片中,有大量上世紀50到70年代芝加哥街頭的照片,這些看似隨意的街頭影像對於芝加哥,甚至於美國發展的歷史,都有著非常詳細的記錄,那些影像有著一種質樸卻撼動人心的力量。

她的「童」孔

薇薇安喜歡拍小孩子,也許跟她的工作是家庭保姆有關,也是因為她對於這個世界更柔軟更弱小的事物更為關注。

被拍攝的對象面對她的鏡頭,是自然的,鬆弛的,天真純粹的。

這些畫面像推開了一扇世界的門,是我們很不會輕易夢到的一種畫面。

小男孩像是窺探寶物似地注視著紙箱內部,髒兮兮的小手緊扒著邊沿,或許裡面是被拋棄的玩具嗎?

她的作品流露出的強烈訴說欲,牽動著我們,作為觀賞者和接受者,展開想像,對故事自由地延續。這大概就是攝影和藝術解讀的魅力。

薇薇安鏡頭中的人物都會有很強烈的情緒,不管是那一刻的捕捉還是等待後的成像,都是讓人想要持續對視的畫面。

她的鏡像

薇薇安喜歡透過各種鏡子去拍自己,似乎是在找尋一種「看到」自己的方式,也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她對自己是怎麼融入這個世界感興趣。

她找到各種能從鏡像中看到自己的物體進行拍攝。

薇薇安極有天賦地保存住了每一個戲劇性的瞬間,畫面清晰簡潔,巧妙地糅合了光影的氛圍塑造,構圖也展示了她拍攝的嫻熟技巧。

她觀察世界的敏銳度、與生俱來的攝影天賦、藝術感十足的構圖、光影的使用,都近乎完美地融進了這些稍縱即逝的情景裡。

她的色彩

在薇薇安大量的黑白照片中,還有一些彩色照片「存活」下來。

是一種溫暖的關照。

是一種時代的印記。

是一種鮮活靈動的雀躍。

是一種無以言表的時間和意識流。

是一種屏息凝神的觀察。

是一種意猶未盡的看見。

世界慌亂或平靜的時候,還有這樣的眼睛在靜靜觀察著他,世界會覺得欣慰吧。

敏感的心靈和眼睛是打開世界的一扇窗,薇薇安就是我們看向這個世界的其中一扇,摻雜著她的柔情和靜觀。

我很好奇和迷戀薇薇安和自己對話的方式,她對於存在的世界的態度與他人的態度,都是在一種靜默的場域完成,她對於一切的訴求似乎只是完成時間的定格和成像。

偶爾接觸到她的人形容薇薇安是個相當固執的人,有點左傾和女權主義,但即使這樣她沒有愛上過什麼人嗎,這個人在她生命裡沒有留下痕跡嗎,為什麼從她的作品裡只看得到外在的觀察而似乎鮮有內心的情緒融入其中?

薇薇安帶給我另一種思考。

人在臨在的狀態下,不被潛意識和無意識控制,去感受時間之外的東西的時候,所呈現出的作品的氣質和溫度,是創作者自身性質的折射,還是她作為介質對於世界的折射呢?

用影像表達自己和這個世界的人,或許都想還原一種本真,看向世界的姿態,傳遞客觀偽善裡的主觀真實。當有一天,我發現了這種記錄的方式使我產生了久違的奇妙悸動,就像在心口開了一槍,裡面長出了花,奇怪又愉悅的痛感。那一刻我知道了自己要追尋的是什麼。

薇薇安帶給我的啟示是,我們要溫柔的平靜的推翻這個世界,如果不能推翻世界,至少推翻懦弱的自己。

相關焦點

  • 薇薇安·邁爾:就是熱愛攝影,街頭的孤獨
    他決定去尋找這些照片的創作者,只有一個名字信息的薇薇安·邁爾。 對於薇薇安的身份,約翰曾經有過多次猜測,認為她可能是一名記者,或是專業攝影師。但是她的信息和事跡在任何網站和公開的社交軟體上查詢無果。 2009年,約翰在谷歌上發現了薇薇安的訃告,這是第一次查詢到關於薇薇安的信息,卻是她離世的消息。
  • 從神秘保姆到傳奇攝影師,說不盡的薇薇安·邁爾
    尋找薇薇安·邁爾》登上了奧斯卡,獲得了當年最佳紀錄長片的提名……© Vivian Maier© Vivian Maier被薇薇安故事吸引的人甚至發出這樣的感慨:「這個故事看起來太像是編造的了,簡直就是一個童話。」
  • 薇薇安·邁爾彩色作品首現 揭秘身世令人唏噓
    2011年,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在芝加哥文化中心(Chicago Cultural Center)舉辦了在她去世後的首個展覽,她的黑白中畫幅正方形照片備受世人喜愛,但直到現在,她的彩色照片仍然是個謎。  薇薇安·邁爾的攝影作品展也成為了芝加哥文化中心開展以來參觀人次最多的一個展覽。
  • 《尋找薇薇安》:魔法保姆的黛安·阿勃斯故事
    ·邁爾》比《尋找小糖人》更引人入勝的一點是,《尋找薇薇安·邁爾》不僅主人公不在人世,而且她生前還盡力抹除自己的痕跡,這種觀眾越看越感興趣、但人物形象越看越神秘的人物紀錄片不僅罕見,而且魅力非凡。這點,《尋找薇薇安·邁爾》這部紀錄片有著天然優勢,因為電影紀錄的人物,堪稱近年來在芝加哥發現的最有意思的人物——薇薇安·邁爾。誰是薇薇安·邁爾?這是導演、同時也是薇薇安·邁爾不為人知一面的發現者約翰·馬盧夫拍攝該片的起點。
  • 俄羅斯的「薇薇安邁爾」,離世17年後,世界才發現了一位隱世的攝影師
    時隔多年後的現在,女兒震驚地順著這些照片尋找到了母親曾經生活過的軌跡,也了解到「蘇聯」時期母親的日常生活。「當然,我知道我母親一直在拍照。但奇怪的是,她從未與任何人分享過她的作品,甚至連家人也沒有。」Asya談到她母親時說道:「她在閣樓裡藏了她的照片,很少拿出來過,所以不曾有人能夠欣賞她的成果。這些膠捲在她2000年去世後留在了我們位於聖彼得堡-普希金的房子閣樓中。」
  • 九歌微訪談之詩人土牛:牛背上長大的詩人,懷揣一顆愛國心
    出版詩集4部,《一個農民的祖國(中英文版)》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工程,創辦的南京鄉間詩社入選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特色文化活動。1、您從小偏愛文學嗎?@鄉土詩人-土牛:我出生在江南農村,從小喜歡放牛,那年月除了語文、數學課本,小學階段沒見過其他書籍。
  • 餘秀華不是中國最好的詩人,但是最打動我的詩人
    那個微信公眾號推出的標題是「腦癱詩人」。但在詩句裡,從2013年左右開始,你能看到她在命運面前的體察、沉思、掙扎和平靜。即使是弱的,你也可以感受到她的不甘心,不屈服;即使這詩是從殘缺身體發出來,你也能感受到一種精神意義上的整全。
  • 《尋找薇薇安·邁爾》:隱秘而偉大的靈魂!
    他在一場拍賣會上花費400美元買了一大箱資料,這裡面,正是後來引得世界轟動的近2萬張膠片。因此,整部影片都是以約翰·馬魯夫的視角,記錄了他發現薇薇安作品的契機、決定將作品公之於眾時的困難及勇氣,以及後續整理薇薇安作品時挖掘出的故事。
  • 童話詩人顧城: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顧城,原籍上海,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唯靈浪漫主義」詩人。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父親顧工。1968年,12歲時的顧城在家養豬,「文革」前開始寫詩。1973年開始學畫,寫詩的事業也進入社會性作品階段。1993年10月8日在紐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後自縊與一棵大樹之下。1.你不願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
  • 問:西部世界和鄉村愛情有什麼關係?答:女主神似
    【觀察者網 文/趙可心】口碑好到炸裂的HBO新劇《西部世界》,已更新至第4集。不少追劇網友表示,節奏加快,劇情線明朗,終於要進入正題了。劇中顏值加演技擔當——女主德洛麗斯(Dolores),一出場就讓人驚豔。
  • 英語詩人與勞動詩歌
    英語文學中隱含著一條在勞動中歌頌生活、反思共存的脈絡,以謝默斯·希尼、羅伯特·弗羅斯特以及威廉·華茲華斯為代表的勞動詩人專注於在基礎勞動中挖掘生活的哲理。分析這三位分別來自愛爾蘭、美國以及英格蘭的詩人及其作品,可以發現詩人們對家庭、鄰裡以及自然的認識都遠遠超出了平凡的勞作層面。
  • 詩歌朗誦音樂會將於3月21日世界詩歌日隆重舉行
    今年是社會公益志願者發起的「愛只因有你——鄉村教師培訓計劃」公益項目十周年。十年來,在全社會愛心人士和北京眾多學校的支持關心下,一批批西部地區鄉村教師來到北京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不僅提升了教學水平、開闊了視野,他們的見聞也讓西部鄉村的孩子們感受到希望、點燃了夢想,為鄉村教育注入了鮮活的力量。
  • 五問上海鄉村振興:超級大都市的鄉村走向何方?
    連民村「烘焙」主題民宿中,市民遊客與村民共享烘焙樂趣 申海 供圖中新網上海9月11日電(樊中華 鬱玫)「1958年之前,上海本沒有鄉村,」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所長朱建江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當年,江蘇的10個縣被劃歸上海,其鄉村成為上海的副食品工業生產基地。在改革開放後,物資全國流通,上海鄉村與城市的關係便不如之前密切了。」
  • 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越是焦躁的尋找越是找不到我們想要的。只有平靜下來,才能聽到內心的聲音。其實我做公司也是一樣的。我們要知道知己想得到什麼,我們需要叩問自己的內心。這就需要我們平心靜氣。亞馬遜就是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的公司。亞馬遜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成功的電子商務網店之一。
  • ...坐而論道、採風創作、詩歌快閃 百位詩人走進成都感受天府文化...
    在開幕後的5天裡,百餘位國內著名詩人、詩評家、學者及部分詩歌刊物主編齊聚成都,坐而論道、採風創作、詩歌快閃……記者了解到,此次詩歌節的配套活動精彩紛呈,詩歌節不光是詩人們的坐而論道,也是普通公眾感受文化魅力的節日哦。
  • 「戰爭詩人」蘭德爾·賈雷爾:我為我的世界而殺戮,此刻自由了 | 一...
    與此同時,賈雷爾還是一位文筆辛辣、富於洞察力的評論家,被譽為「繼艾略特之後美國最重要的詩人批評家」。羅伯特·弗羅斯特、W·H·奧登、伊莉莎白·畢肖普、瑪麗安·摩爾、羅伯特·洛威爾等著名詩人都得益於他的推崇。賈雷爾的詩歌創作始於大學期間,他曾師從評論家羅伯特·佩恩·沃倫和詩人艾倫·塔特,這兩人也成為了他走上文學之路的引路人。
  • 九月,推翻過去,擺脫孤獨,三星座邂逅良人,歡喜一生
    愛情有時就像是一座迷宮,我們每個人進入之後都會有一些迷茫,感到前路渺茫,但是不要急,慢慢來,總會尋找到那個愛的出口,從此收穫幸福。九月,推翻過去,擺脫孤獨,三星座邂逅良人,歡喜一生。九月,推翻過去,擺脫孤獨,巨蟹座邂逅良人,歡喜一生。
  • 洪紹乾書籍《夢見燈塔和雪山》出版著名詩人南鷗高度評價親自作序
    但是,在貌似與同年人共同的人生經歷中,由於特有的天性所致,詩人初開的詩心和懵懂的愛情似乎同時到來,而在大學的四年時間裡,他又遭遇了幾乎奪去他生命的災難性疾病。如果說鄉村的貧困、對詩歌的熱愛與朦朧的愛情都是普遍的存在,那麼被疾病的折磨與傷害,在他的心靈刻下了難以癒合的傷痛,就可以說是上天對他的不公與責難。
  • 世界旅遊聯盟減貧案例②|黔東南州雷山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助推...
    世界旅遊聯盟減貧案例②|黔東南州雷山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助推民族村寨脫貧 2020-10-17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把女詩人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的大詩人食指,自己寫的詩到底如何?
    食指和餘秀華,兩個本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詩人,因為一場詩壇論戰被聯繫到一起。食指先生不理解,為何大家要捧餘秀華,他表示餘秀華的存在讓新詩的嚴肅性無從談起,並找了數個論點將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對此,餘秀華用了一篇《兼致食指,不是誰都有說真話的能力》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