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牛的車企巨頭!70年前只是零部件小作坊,如今年賺9千億

2021-01-09 駱駝說汽車

國內最牛的車企巨頭!70年前只是零部件小作坊,如今年賺9千億,說起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的時候,車友應該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說吉利,當然也有叫比亞迪的人,這家汽車公司在國內持續跑了好幾年,但是,事實上這些品牌都是上海汽車集團。

我不太清楚上汽,這是A股最大的汽車公司,而且是全汽車領域的銷售冠軍,在2018年全球500強中,上海火車集團排名第36位,銷售額達到1288億美元,整體數字相當誇張,折合人民幣8900億元,一年賺8900億元,這樣的企業非常巨大。

上海汽車集團在這個排行榜中熟悉中國移動、華為和阿里巴巴等,然後,一個非常巨大的企業給我推了頭,為什麼不坐中國的巴士?

中國第一輛汽車誕生於上海,是中國第一輛汽車,那時的名字是鳳凰牌,1901年,上海出現了兩輛雄性摩天大樓車,這是上海成為中國第一個使用汽車的城市,到了40年代,上海已經有3萬輛車了。

1955年上海內燃機零件公司成立,這是上海火車的起點,1958年第一臺鳳凰牌轎車成功在上海組裝,這輛車打開了中國汽車的發展道路。

我們一提到上汽,總是會想起一些經典的車型,例如,也叫舊的桑塔納、普桑,這輛車是在桑納州的一個標誌性的汽車在今年的汽車,它可以掀起熱潮,那時一個人的工資最多也就幾十元,很多地方只有十幾元,那時桑塔納的價格是20萬左右,可以說當時買桑塔納相當於現在拿2000萬元買車。

桑塔納當時是國內汽車領域的王者,其市場佔有率超過了60%,因為這樣的歷史,上海火車一直是國內汽車領域的頂尖,汽車行業目前仍在動蕩的表現,在2018年的汽車銷售,國內最強的汽車企業只有上海火車,怎麼評價?

相關焦點

  • 「缺芯」致車企2021年的日子仍不好過,國產晶片的機會來了?
    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及博世集團相繼發出預警,全球範圍的汽車晶片短缺,對於汽車生產的影響將會持續到明年。 車企的日子還能好過嗎? 車企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提到晶片,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手機等其他電子消費產品,晶片對這些產品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很多人怎麼也不會想到一枚小小的晶片會使汽車停產。 早在2016年,中國車企就已經處於「缺芯」狀態。
  • 國內市場不穩就先出口?車企出口也有「小九九」 中國汽車報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我國汽車企業出口12.2萬輛,環比增長11.6%,同比增長46.7%,出口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乘用車出口9.6萬輛,環比增長12.5%,同比增長58.6%。  「目前來看,一方面是國外的汽車市場需求隨著疫情減弱有所恢復,另一方面是國內汽車產品也更加注重打造品牌和競爭力,給真正致力於出口的國內車企帶來了機遇。」
  • 探尋中國汽車工業70年發展之路,記錄中國車企的70年奮鬥史
    趙福全(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 當今汽車產業重塑格局,中國汽車產業更受矚目,探尋中國汽車工業70年發展之路,記錄中國車企的70年奮鬥史,以史為鑑,應對變革,我們才能走得更快、更遠。
  • 全球多家車企被「卡脖子」,自研晶片呼聲越來越高
    早在去年12月份就有傳聞稱,由於汽車晶片的短缺,國內部分車企幾近停產,雖然最後官方進行了回應,表示事情並沒有傳聞的那麼嚴重,但還是引起了網絡的熱議。而在進入2021年後,晶片短缺的影響在持續蔓延,多家汽車巨頭均被迫調整生產計劃。日前,根據日本媒體報導,由於晶片供應短缺,本田汽車已經開始調整產能,一月份在日本的產量將減少4000輛,包括飛度在內的微型汽車將首先受到影響。
  • 出售資產、關閉門店,韓國車企疫情下的掙扎與踟躕
    在持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韓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受到重擊。6月11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韓國汽車出口量為9.54萬輛,同比下滑57.6%,這也是17年來韓國汽車月出口量首次低於10萬輛。為此,雙龍汽車、通用韓國、雷諾三星等車企近期正設法通過出售資產、關店等措施來籌集資金、削減成本,從而渡過疫情危機。
  • 磐吉奧紮根長沙20年 成國內最大的自動變速器駐車系統零部件生產商
    磐吉奧紮根長沙20年,成為國內最大的自動變速器駐車系統零部件生產商 實現智能製造,0.5秒生產一件產品 長沙晚報記者 伍玲 一輛自動擋汽車,掛上P擋,不拉手剎也能平穩地停在一個斜坡上,起作用的是變速箱裡的駐車系統。
  • 有造車之名卻無造車之實,無視基本規則的房地產車企蠻幹何時休?
    有造車之名卻無造車之實,無視基本規則的房地產車企蠻幹何時休?《通知》中,明確點名恆大和寶能兩家車企詳細報告自2017年以來的在當地投資以及擬投資建設的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項目,包含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
  • 汽車晶片缺貨,多家車企尋找替代料或停產應對
    車企應對三連:減產,轉產,找替代日前,廣汽集團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因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導致全球經濟情勢受到波及,我們個別企業也收到了供應商關於部分車型零部件供應將受到影響的預警信息,相關情況還在滾動確認中。」
  • 汽車新勢力、網際網路巨頭、傳統車企,誰才是馬斯克潛在的威脅者?
    汽車新勢力、網際網路巨頭、傳統車企,誰才是馬斯克心中那個潛在的威脅者?智能汽車的靈魂,馬斯克的如意算盤為什麼特斯拉的最大對手在中國?首先,中國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是全球最大的,給足了政策和資金支持。另外在產業環境上和技術能力上,也頗為良好。
  • 11月國內銷量一覽 多車企再現兩位數增幅銷量大漲
    根據各大車企日前發布的數據,蓋世汽車網整理出車11月份在華銷量盤點,絕大部分車企重回兩位數高增長態勢。其中,尾氣造假案對大眾在華銷量並無明顯負面影響,一汽大眾、上海大眾11月銷量增幅均超出四成;自主和日系車企也都延續著較高的增長態勢。
  • 上半場|後疫情時代 車企精打細算的「生意經」
    一向以億為投入計量單位的車企在捱過了一季度後、二季度後,一份份刺眼的銷量報表以及財務赤字讓平時財大氣粗的它們也不得不開始重新評估每一分錢的用處,精打細算後疫情時代的每一分花銷。面對龐大的日常支出以及低迷的市場需求,裁員已經成為各大車企不約而同首選。
  • 「山寨」智能手錶作坊的掙扎
    陳鵬(化名)參與管理的智能手錶代工廠位於中山東升,早在 2015 年,這家小廠就開始生產配備有單色 OLED 屏幕的自有品牌智能手環,具備簡單的計步、心率偵測功能。但是近兩年由於涉足智能穿戴領域的巨頭逐漸增加,工廠的產品日漸邊緣化。
  • 大受資本市場追捧的特斯拉,再次讓一眾老牌車企們酸掉了牙
    傳統車企們已經開始緊張了,不管這些新勢力的市值是不是虛高,有多少泡沫,實際情況就是,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如今對於汽車企業來說至關重要,而這種優勢是傳統車企們已經不具備的。
  • 高空走鋼絲,造車新勢力萬億泡沫一觸即破?
    當日的全球車企市值排名榜單顯示,成立僅僅六年的蔚來汽車市值超越百年巨頭戴姆勒、通用、寶馬,達到75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67.6億元),成為全球市值第五高的車企。三季度蔚來、理想和小鵬的毛利率分別為12.9%、19.8%、4.6%,環比分別增加4.8、6.5、9.9個百分點,其中小鵬毛利從Q2單車虧損0.9萬元扭虧為Q3單車盈利0.7萬元。目前,傳統車企也在大力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為何資本偏偏青睞造車新勢力?
  • 科技巨頭會不會掀起第二輪新造車浪潮?
    近日,蘋果被曝出其首款電動車Apple Car將於2021年9月問世。受該消息影響,蘋果相關供應鏈的股價也大幅上漲。 在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常務會長李金勇看來,新能源賽道的日漸明晰正吸引著眾多後起者。「大家都注意到今年新能源相關股票可謂一路看漲。
  • 新品來勢洶洶,巨頭不甘寂寞:小酒鬼、女酒鬼喝出千億大市場
    除了低度酒新創玩家來勢洶洶,酒水、飲料行業的成熟企業也在今年跑步進入「小酒」賽道。典型如發布號稱「國內首款米酒+氣泡瓶裝飲料」TOT的農夫山泉、推出含酒精蘇打水Seltzer和含酒精氣泡水Mike’s Hard的百威,以及推出蘇打酒品牌Chill的熊貓精釀。值得一提的還有已在「青春小酒」領域深耕十年的江小白。
  • 23家肉企暫停輸華,國內豬價連漲7周!德國巨頭看準中國「商機」
    一方面,多國肉類加工廠爆發疫情,促使我國暫停國外肉企產品輸華。截至目前,我國已暫停美國、英國、加拿大等9國共計23家企業肉類對華出口。另一方面,豬肉與生活息息相關,自5月下旬以來,國內豬肉價格已連續7周反彈。據農業農村部的監測,7月13-19日,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為每公斤37.54元,同比上漲103.7%。
  • 2018或取消地方補貼,新能源車企路在何方?
    2017年眼看著已經到了年關,新能源市場也終於在今年收穫了一個不錯的成績,憑藉著後半年的持續發力,將年初因為目錄的影響降到了最小。扶持高端車型,網際網路造車能否扛起對決「特斯拉」的大旗雖然目前熱門的北汽EC系列銷量喜人,基本在近幾個月都處於破萬的銷量。但其補貼力度無疑佔據了重大原因。雖然微型車市場是一塊自主品牌車企都不可能放下的蛋糕,但在保住市場的同時為了佔據補貼優勢,車企只能將一部分注意力開始轉向續航超過300km的車型中,而外資車企所佔據的新能源市場幾乎大部分處於續航超過300km的車型範圍。
  • 高空走鋼絲,造車新勢力萬億泡沫一觸即破?_易車網
    這些成立僅僅五六年的國內新造車企業,市值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到了25日,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突然出現回調,小鵬、理想收盤均出現不小的跌幅。當日的全球車企市值排名榜單顯示,成立僅僅六年的蔚來汽車市值超越百年巨頭戴姆勒、通用、寶馬,達到75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67.6億元),成為全球市值第五高的車企。
  • 百度造車,圖個「吉利」?
    到2022年,合資股比將會徹底放開,跨國車企想要獨資進入中國市場,理論上也是可行的。這些跨國車企自由了,沒有了政策限制,但卻喜歡上了與中國民營車企「自由戀愛、如膠似漆」的感覺:長城寶馬合資、比亞迪豐田合資、戴姆勒與大股東吉利合資、吉利沃爾沃加速合併……回頭看,10年前吉利軟磨硬泡成功收購沃爾沃,就像時代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