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蒼之南:10年前瀾滄申遺的古茶山,今天它怎麼樣了?

2021-01-09 玉蒼之南普洱茶

「拉祜山鄉,邊陲寶地」

這是第一次對瀾滄縣的認識,地處彩雲南,瀾滄江邊,依江得名。

始終忘不了那座古茶山,即使離得再遠也會留意關於它的每一條消息。它是世界上唯一申遺的古茶山,從2010年便已開始,原以為今年會成功。

結果…

單從茶樹自然博物館、古茶活化石園、世界茶園遺產地、普洱茶祖朝聖地這幾個名字中,便可察覺此山不簡單!

曾有日本茶葉專家松下智和八木洋行曾稱它為:「人類茶文化史上的奇蹟」和「世界茶文化歷史自然博物館」。

據國內外專家學者鑑定,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茶山就是這裡。

從野生型到過渡型,再到人工種植型,擁有完整的茶源鏈。我國境內還有茶馬古道和布朗族的種茶、吃茶文化。

而瀾滄又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神奇美麗的拉祜山,居住著拉祜族、佤族、哈尼族、傣族、彝族等20多種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人口38.3萬人、佔全縣50萬總人口的76.8%,其中拉祜族21.16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42.44%,是拉祜族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聚集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全中國二分之一的拉祜族人口。

「拉祜」是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

據云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縣誌》中記載;拉祜族最初源於甘肅、青海和西藏一帶的古羌人過著遊牧生活。

大概在公元750年到850年後進行南遷,在南遷的途中曾在麗江、大理、楚雄、普洱一帶居住。後到南宋大理國時期,遷入瀾滄和西雙版納。

當地的拉祜族的服飾很好地反映了歷史和文化的變遷,不僅具備早期的北方遊牧文化,還體現了近現代南方農耕的風格和特點。

瀾滄種茶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最初是由布朗族、傣祖、拉祜族等先輩馴化,栽培。

當地保存至今的千年萬畝古茶園,其古茶樹面積堪稱世界茶山之最。

瀾滄全縣茶葉面積共有29.4萬畝,其中景邁萬畝古茶園就佔有2.8萬畝。

古茶園有兩大特點;

1. 樹齡古老

古茶園內的茶樹主要以百年的茶樹為主,千年茶樹大約有30多棵;

2. 生態環境好

茶樹沒經過人為矮化,參天高的茶樹真是不少。

這些古老的茶樹與原始森林混生,茶樹的枝幹上經常長滿了苔蘚、藤蔓、野生菌類和許多寄生蘭花等附生物,還有一種形狀類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腳。

這座古茶山無論是從規模,還是人文都不是蓋的,不過世界遺產沒能申請下來,著實有點遺憾。

現在看來成功與否似乎也沒那麼重要,只要達到保護古茶林、古村落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就夠了。

相關焦點

  • 普洱茶六大古茶山沉浮300年
    在海拔1900米的雲南省瀾滄縣邦崴村寨寨園中,一棵挺拔且枝葉繁茂的古茶樹靜靜佇立,與當地霧山雲海相伴已有上千年。這棵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正是證明茶之原產地在中國雲南而非印度的有力證據之一。
  • 仁易說茶:為什么喝普洱茶的人迷戀古六大茶山?淺析迷戀它的原因
    但是人們喜歡將古六大茶山掛在嘴邊,口口相傳,是有它的原因的,我們來淺析古六大茶山為什麼讓人如此迷戀。2018薄荷塘古樹,一年不到50公斤的我們先把普洱茶的命名放在一邊,從普洱茶茶山說起,普洱茶山公認號的有,「江內」與「江外」茶以及臨滄茶區的冰島五寨為著名的茶區,茶人說的江外與江內的這條江指的是以瀾滄江為界。
  • 了解普洱,就從普洱六大古茶山開始吧!
    「六大茶山」一般指雲南境內的六大古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內。歷史資料對古六大茶山的說法不一,儘管在1957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對古六大茶山進行了實地普查,現在亦有瀾滄江內六大茶山: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和江外六大茶山(南糯、賀開、勐宋、景邁、布朗、巴達)兩個說法。1、革登古茶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象明鄉安樂村,北毗鄰倚邦茶山,西接蠻磚茶山,南相望於攸樂(基諾)茶山,東與孔明山相連。
  • 內江「古六大茶山」歷史及名茶劃分
    1799年《滇海虞衡志》一書中,出現了普洱茶產於六大茶山最早的文獻:「普茶名重於天下,此滇之所以產而資利賴者也,周八百裡,入山做茶者數十萬人。」 古六大茶山為:莽枝、倚邦、蠻磚、革登、曼撒(易武)、攸樂,其位置均在今西雙版納州境內。由於他們全部處於西雙版納瀾滄江北,亦稱為江內六大茶山。
  • 古六大茶山,普洱茶核心產地繞不過去的關鍵詞
    新「六大茶山」現今我們知道普洱茶的核心產地,是瀾滄江兩岸的臨滄、思茅和版納,但歷史上的每一段時期,核心產地的版塊是不斷變化的,它隨著每個年代的政策重心的轉移、商業經濟的發展、以及戰爭、自然災害和人員遷移而變動:
  • 六大茶山的來歷和劃分
    六大茶山的劃分要知道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是怎麼區分,就要知道六大茶山是哪六座茶山。新六大茶山的「新」是指茶山命名的時間先後,而不是指茶樹的種植先後。事實上新六大茶山的種茶歷史來說,反而早於古六大茶山,而且古茶園的面積比古六大茶山的面積更大、樹齡更長。
  • 新六大茶山勢頭正猛,沒喝過就虧了
    普洱茶看山頭論高低的風氣並不是近兩年才有的,早在1957年,西雙版納組織專業的茶葉普查工作隊,勘察了瀾滄江內的茶山,並將它們並稱為六大茶山,這六大茶山地理環境優越,茶樹資源豐富,在普洱茶產區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 勐臘古茶山-茶韻悠悠
    今天就帶著大家來初步了解一番,普洱論山頭之一部分,即古六大茶山(革登、莽枝、攸樂、倚邦、蠻磚、易武) 翻開易武茶區,可以看到革登古茶山、莽枝古茶山、倚邦古茶山、蠻磚古茶山及其易武(曼撒)古茶山位於當今西雙版納勐臘縣中部,唯獨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攸樂(基諾山)位於當今西雙版納景洪市。 小編作為勐臘縣本地人,接下來為大家著重介紹位於勐臘縣的五大茶山。
  • 愛茶愛普洱:帶你領略古代六大茶山的魅力
    近代普洱茶的主要產地是今六大茶山,也即是所說的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和巴達,與古六大茶山位置相對,全部在瀾滄江南岸。其所產茶葉也各不相同,各有特點。今六大茶山我們喝茶多應該都比較熟悉,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古六大茶山。普洱茶產區的六大茶山有古今之分,古六大茶山全部分布在瀾滄江的北岸,是古代出產優質普洱茶的主要產區。
  •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
    倚邦是雲南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位於西雙版納勐臘縣象明鄉,倚邦在傣語中,本稱為「唐臘」倚邦,即茶井的意思。倚邦茶山下面有很多寨子,古樹茶都極為優秀,其中倚邦(正寨)、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都是著名的茶葉產區,曼松更是作為貢茶進入了朝堂。
  • 營收額佔比僅0.13% 瀾滄古茶拿什麼與對手抗衡?
    《投資者網》向勁靜近期,在A股市場中缺席27年的兩家茶企開始衝刺IPO,其中就包括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瀾滄古茶」)。中國作為茶的故鄉,中國的茶園面積佔世界60%,茶產量佔世界40%以上。同時,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茶葉消費市場,每年有近5億人飲茶,然而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為何缺席A股市場27年?
  •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分別是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茶山中古茶園的面積達到上萬畝。茶山上保留的古茶樹,讓西雙版納能生產出質量優良的普洱茶,使得那裡的普洱茶品牌名聲遠播。在古代,名滿天下的普洱茶,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翻開古書,會看到關於普洱茶產地的記載。
  • 一、風起雲湧裡總是搞不清的六大茶山一古六大茶山
    繼續今天的正文。六大茶山還是這張圖,古六大茶山全部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其中5座(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在勐臘縣,1座(攸樂(基諾))在景洪市。莽枝:莽枝茶山位於蠻磚茶山南面與革登茶山相連,海拔1400m米左右。因傳說是諸葛亮埋銅(莽)之地,故命名為莽枝茶山。
  • 雲南古六大茶山內質細品說
    易武山為古六大茶山之首。立體型氣候,山高霧重,原始生態植被保護良好。歷史上因茶而興,曾經出現過眾多當今著名的老字號茶莊。易武以出產傳統 「七子餅」 普洱茶聞名。茶質特色:純正易武大葉種茶葉,以民間傳統古法手工製作,茶湯滋味飽滿順滑,花香蜜韻突顯,杯底留香持久,茶氣純正,回韻悠長。易武茶是普洱茶「中和之美」的典範。易武七子餅,永系天下敬茶惜茶者之心。
  • 六大茶山在這裡
    六大茶山,中國消費型普洱茶的領導品牌。雲南六大茶山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生產及銷售普洱茶、紅茶、綠茶的知名企業,擁有多個高標準現代化茶廠及近三萬畝古茶園、有機茶園。旗下有「六大茶山」「俊昌號」等多個著名品牌。
  •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莽枝、革登)講解二
    本文導語:繼小菓上一篇《古六大茶山(易武、蠻磚、攸樂、倚邦、莽枝、革登)講解二》一文中,已經大致介紹了革登古茶山、莽枝古茶山、攸樂古茶山。接下來便繼續介紹餘下三大古茶山,分別是倚邦古茶山、蠻磚古茶山、易武古茶山。
  • 自古貢茶出倚邦:古六大茶山之首倚邦山的輝煌故事
    作為茶馬古道的源頭,普洱茶的發源地,六大古茶山之一的「倚邦山」一定佔了非常重要的分量。倚邦茶山面積約360平方公裡,南連蠻磚茶山,西接革登茶山,東臨易武茶山,習崆、架布、曼拱等子茶山都在其範圍內。二:歷史淵源倚邦山在明代初期就已經有成片的茶園了,很多的是少數民族都在這裡以種茶為生。根據道光年間的《普洱府志》記載,從雍正十三年起(1735年),普洱茶就由倚邦土千總負責採辦,倚邦山的曼松茶也就被皇帝指定為專茶。
  • 倚邦古茶山的前世今生,前者是近代普洱茶史,後者是現代普洱茶魂
    倚邦古茶山位於古六大茶山之首,茶馬古道的源頭,明清貢茶的採辦的。它的身上有太多的光環,同樣,也有太多的故事。如果,要談倚邦山,不妨把它分為「前世今生」兩個篇章去講述,更為恰當。光緒十一年的《貴州省和雲南省》一書中寫道 「著名的普洱茶產自倚邦的茶山」。這時的倚邦山古鎮客商茶農往來雲集,鼎盛一時。而到了1937年,法國人阻撓雲南茶進入萊州,導致倚邦茶銷路被斷。隨之而來的抗日戰爭,讓所有茶號全部停業,倚邦的茶商茶農也逐漸遷移歇業,熱鬧喧騰了二百多年的倚邦陷入冷寂蕭條。 1942年,已經十分贏弱的倚邦遭到攸樂人的進攻,戰火持續了三天三夜。
  • 【乾貨分享】探秘易武薄荷塘古茶山
    老人說當時有許許多多茶樹都在原始雜樹叢中,那時沒人要茶葉 ,所以就砍了很多大茶樹去蓋窩棚,真的是太可惜了,但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面對任何事物都能像茶一樣,古樹被周邊大樹砸死了,被山火燒過了,都不能阻擋它頑強的生長的渴望薄荷塘這片值得詳細解讀的散落在原始森林中的古茶園。
  • 老徐談茶154:2019邦東古樹單株秋茶怎麼樣?一起上茶山看看!
    今天我們來到邦東做單株的這片茶山看看秋茶怎麼樣。因為之前我和他們電話溝通過,大古樹秋茶不發小樹茶還發一點,等一下就帶大家去看一看那些幾十年的中小樹。上百年的古樹茶完全不發,只有一點點,像這種採下來兩大個葉片一點點芽是不行的,我們做單株這一片的古樹秋茶估計今年搞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