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三個時期的鋼琴作品風格

2020-12-01 環球網娛樂

布倫德爾演奏K.457

淺談莫扎特鋼琴作品的風格

導讀: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著名作曲家,他曾創作了許多類型的鋼琴作品,其中的19首奏鳴曲,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莫扎特的鋼琴作品體現了古典主義時期最完美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理想,進一步完善了鋼琴音樂創作的曲式結構與表現形式,使鋼琴作品邁向了更高的藝術層次。

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著名作曲家,他曾創作了許多類型的鋼琴作品,其中也包括了19首奏鳴曲,這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分為三個創作時期:早期是從1774年至1775年在薩爾斯堡和慕尼黑期間創作的6首奏鳴曲;中期是從1777年至1778年在曼海姆和巴黎期間創作的7首奏鳴曲;晚期是從1784年至1788年在維也納期間創作的6首奏鳴曲。從總體上來說,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要比海頓的作品在創作手法上更加成熟,特別是在曲式結構的模式、主題性格的對比和聲語言的運用等方面都更加靈活多樣。

一、莫扎特早期鋼琴奏鳴曲的創作風格

莫扎特的早期鋼琴奏鳴曲在創作風格上要比海頓早期的同類作品有更多的歌唱性和喜劇因素,標誌著他的鋼琴音樂創作開始逐漸走向成熟。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一般也是由三個樂章組成,第一樂章通常採用典型奏鳴曲式原則創作的快板樂章,第二樂章通常採用抒情歌唱性旋律創作的慢板樂章,第三樂章通常採用小步舞曲風格創作的快板樂章。然而,莫扎特在實際創作中有時也會打破常規,例如《降E大調奏鳴曲》(K.282)的第一樂章運用富有表情的慢板樂章代替傳統的快板樂章;《D大調奏鳴曲》(K.284)的第二樂章運用明亮華麗的波羅乃茲舞曲代替以前的抒情性慢板樂章;《D大調奏鳴曲》(K.284)的第三樂章運用炫耀技巧的變奏曲構成終曲樂章。莫扎特此時期的鋼琴奏鳴曲在創作思路上已經初顯其靈活多變的音樂創造性,這種機智靈活的藝術個性在他後來的音樂創作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二、莫扎特中期鋼琴奏鳴曲的創作風格

莫扎特的中期鋼琴奏鳴曲仍然延續著傳統的曲式結構和創作風格,但是在創作篇幅上則更為宏大,在情感表現上也更為激烈。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在音樂創作上已經出現了創新意識,例如《a小調奏鳴曲》(K.310)的主題旋律出現在低音區的聲部、音樂上顯露出悲劇性的因素、不協和音響帶來持續發展的動力、伴奏和聲織體採用一系列的轉調等,這些創作技法都充分說明莫扎特的奏鳴曲開始有了一個全新的面貌。又如《A大調奏鳴曲》(K.331)的第一樂章摒棄了常規的奏鳴曲式結構,取而代之的是採用了主題優雅的變奏曲,這部作品的第二樂章採用了帶有三聲中部(Trio)的小步舞曲,音樂中暗含了第一樂章第四變奏的和聲織體與伴奏音型,這部作品的第三樂章《土耳其進行曲》採用了迴旋曲式原則,並且在創作上使用了第一樂章最後一個變奏的音型和裝飾音,整部作品中各樂章的音樂材料之間有如此緊密的聯繫,這在莫扎特奏鳴曲中是不多見的。再如《降B大調奏鳴曲》(K.333)中出其不意的音樂形象製造了意想不到的戲劇性效果,旋律中上行大跳音型和下行切分節奏構成了主題形象的緊張度,這是作曲家對於傳統審美理念的挑戰,在這部作品末樂章的再現部之前出現了大段的華彩樂段,這是莫扎特奏鳴曲中十分獨特的創作方法。莫扎特此時期的鋼琴奏鳴曲在創作風格上已經突顯其音樂創作上的獨特藝術個性,這種豐富的藝術想像力和創新意識孕育了一種新的音樂創作風格。

三、莫扎特晚期鋼琴奏鳴曲的創作風格

莫扎特的晚期鋼琴奏鳴曲繼續延續著以往奏鳴曲體裁的基本觀念,並且出現了他前所未有的貝多芬式的音樂元素。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在音樂情緒上更加內省或激情,這是他以前作品中少有的個人內心情感的獨白,例如《c小調幻想曲》(K.475)運用了大量的半音進行和不協和音來表現一種與命運抗爭的激情,柔板中悲劇性的第一主題象徵著死神,高音區兩個小二度構成的答句令人感到不安,而歌唱性的第二主題則帶來了甜蜜回憶,這部作品的和聲語言大膽新穎、曲式結構自由獨特,在創作技法上已經具有了浪漫主義的音樂特徵。莫扎特奏鳴曲經常在呈示部中兩個主題之間形成情緒和力度上的鮮明對比,使第一個主題的音樂形象更具有獨立性,也使第二個主題的音樂性格更加豐富,這就給展開部帶來了一個更廣闊的樂思發展空間,例如《c小調奏鳴曲》(K.457)第一樂章呈示部中兩個充滿矛盾衝突的主題,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全新的莫扎特鋼琴音樂風格。《c小調幻想曲》與《c小調奏鳴曲》之間有著明顯的內在聯繫,這兩部作品既可以完整演奏,也可以分別演奏,它們成為了莫扎特奏鳴曲的代表作品。

四、莫扎特其他體裁作品的創作風格

莫扎特除了創作的19首奏鳴曲以外,還創作了15首變奏曲、27首協奏曲,以及一些幻想曲、迴旋曲等體裁的鋼琴作品。莫扎特的鋼琴變奏曲一般用於教學之用,他經常以其他作曲家的歌曲、舞曲、歌劇詠嘆調作為變奏曲的主題,變奏手法也經常以旋律或動機的裝飾變奏為主,直接將主題作為原始音型,並且在速度、節奏、調性上加以變奏,這些變奏曲大多都是作曲家即興演奏的產物。莫扎特的鋼琴作品體現了古典主義時期最完美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理想,進一步完善了鋼琴音樂創作的曲式結構與表現形式,使鋼琴作品邁向了更高的藝術層次。

相關焦點

  •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常使人想起他的歌劇音樂。他的鋼琴作品中那些形象鮮明、互相對比的大量主題,宛若歌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化身。尤其是在他的鋼琴協奏曲中,歌劇性的因素更為明顯,鋼琴與樂隊之間既有對比又配合默契,就像歌劇中各個角色之間的對話一般,生動細膩而充滿戲劇性格。
  • 莫扎特晚期鋼琴奏鳴曲
    晚期鋼琴奏鳴曲莫扎特晚期作品有6首奏鳴曲,從這6首作品中可以看到,晚年的莫扎特對巴赫的復調作品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所以在其作品中明顯有復調因素的體現,從結構布局上來講也更為緊湊和集中。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在音樂情緒上更加內省或激情,這是他以前作品中少有的個人內心情感的獨白。
  • 為歌手應該了解的鋼琴作品與鋼琴家海頓早中晚時期的作品
    海頓的主要鋼琴作品海頓的一生跨越了從巴洛克時期到幾乎整個古典主義時期的漫長階段,所以從他的音樂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其風格的演變過程。海頓的鋼琴音樂風格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作品以鋼琴奏鳴曲為主。(一)早期鋼琴奏鳴曲(18世紀50到60年代)早期的14首奏鳴曲結構規模都不大,風格未完全成熟,還是以古典鋼琴織體為主,內容與形式簡單、短小,一般是表現纖巧和雅致的宮廷風格。
  • 海頓爸爸的鋼琴作品像父親一樣溫暖!
    海頓的鋼琴創作主要分為三個時期:早期(1767年以前)、中期(1767~1784)、晚期(1789~1794),曲風幽默、明亮、歡快,具有一定宗教色彩,並在晚期作品中達到其鋼琴音樂作品的巔峰。 XVI-112、海頓鋼琴音樂作品的各個發展階段 海頓的鋼琴音樂作品分為三個時期,曲風純正,受其生活環境影響,曲中含有一種樸實的熱情。鋼琴作品繁多,以奏鳴曲為主,共52首。 1767年以前,為海頓音樂作品創作的早期階段。
  • 適合孩子聽的十首莫扎特經典作品,越聽越聰明
    所以,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十首莫扎特的音樂作品,當孩子感到學習壓力大,情緒低落的時候,聽聽這些莫扎特的作品,便能得到一定的緩解。 d小調幻想曲 莫扎特《d小調幻想曲》創作於1782年,是他的晚期作品,也是莫扎特三首幻想曲中最重要的一首,莫扎特開始運用了鋼琴的琶音,和聲的變化,讓人產生一種夢幻的意境,隨後從沉思中進入主題。
  • |鋼琴音樂風格大揭秘
    由於巴洛克時期的鋼琴作品都是為古鋼琴而作,(當時使用的是羽管鍵琴) 音量遠不如現代鋼琴洪亮。而我們現在聽到的鋼琴家演奏的巴赫的鋼琴作品,其實是將原來的古鋼琴轉移到了現代鋼琴上來進行演奏的。
  • 科學家研究證實: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更聰明
    科學家研究證實: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更聰明 2016-01-29 09:11:59真能使人更聰明   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變得更聰明麼?  反向莫扎特有負面效應  在對人的檢測中,課題組成員挑選了60名大學生,他們被分成三組。在相同環境下,分別聽莫扎特音樂、反向莫扎特音樂,還有一組學生什麼也不聽。在相繼一周的時間裡,三組學生每天聽半個小時相應樂曲,並進行一系列包括用筆在紙上走迷宮,以及摺紙和裁紙等測試。結果發現,聽莫扎特音樂一組的學生表現更好,聽反向莫扎特音樂的學生表現最差。
  • 瀋陽交響樂團「莫扎特作品」音樂會將上演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王秒)7月16日記者了解到,瀋陽交響樂團《「莫扎特作品」專場音樂會》,將於7月23日晚亮相盛京大劇院,這也是瀋陽交響樂團2020音樂季的第二場演出。音樂會由旅美青年指揮家、瀋陽交響樂團常任指揮、瀋陽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卞思聰執棒,現場將演出莫扎特的《費加羅婚禮》序曲、《C大調第21號鋼琴協奏曲》《降E大調第39號交響曲》,可謂首首經典。莫扎特是歐洲著名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其短暫的一生譜寫了豐富的音樂作品。《降E大調第39號交響曲》曾被人們尊稱為「天鵝之歌」,以表達對莫扎特和這部作品的仰慕之情。
  • 感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徵
    莫扎特是海頓的繼承者,但也有自己的風格。他更多的是抒情與歌唱式,他就像天使用神奇的力量撫慰昏暗社會中的人的心靈。因此,莫扎特的音樂創作體現出一種人文精神。他認為音樂必須取悅於精神,而不傷及肉體或損害聽覺。所以他的音樂是和諧的表達,心靈的表達,情感的表達,絕無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 人盡皆知的莫扎特,死因卻是一個謎
    他的鋼琴,大鍵琴,風琴和小提琴演奏精美,被父親帶去幾個歐洲國家巡迴演出,這位年輕的表演者令他的觀眾感到驚奇。莫扎特很有趣,善於交際,樂於助人,但他不擅長與人相處的技巧。他非常獨立,堅持要處理自己的事務。莫扎特的父親利奧波德是歐洲領先的音樂老師之一,莫扎特出生的那一年,他是薩爾茨堡大主教管弦樂團的副演奏家,也是著名的器樂作曲家。當兒子的傑出音樂才華顯露出來時,利奧波德放棄了作曲。
  • 用AI模擬莫扎特「80歲」創作:結構工整,卻少了一些創意
    9月22日晚,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辦了一場特別的莫扎特80歲作品音樂會,由上海愛樂樂團、指揮家趙曉鷗、鋼琴家葛灝、何南南演繹。音樂會當晚共演奏5首曲目,前兩首為莫扎特原創的弦樂嬉遊曲KV136第一樂章(16歲創作)、第40交響樂第一樂章(32歲創作),後三首為AI模擬生成的萊茵河鋼琴奏鳴曲(模擬40歲創作)、自由與命運鋼琴合奏曲(模擬60歲創作)、阿波羅交響曲(模擬80歲創作)。
  • 德彪西鋼琴作品《版畫集》賞析:具有東方韻味獨特的美~
    法國作曲家德彪西出生於1862年,他的作品風格區別於莫扎特、貝多芬,他可以任意運用一些不協和的和弦,只是將它們平行排列,沒有準備也沒有解決。大膽的和聲應用使其作品擁有獨特風格。1903年是德彪西創作頂峰時期,他的鋼琴作品《版畫集》創作完成。
  • 古典時期——『交響曲之父』海頓
    『音樂鋼琴說』只分享最硬核的音樂知生平簡介:弗朗茨.約瑟夫.海頓(奧地利作曲家)出生於羅勞的克羅埃西亞族村。他的父親是一名工匠,他的母親受僱於一個大家族她是一位虔誠的婦女給海頓灌輸以敬神的感情。海頓的家庭並不富裕。
  • 古典大師三重奏: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三兩樂手,坐大鋼琴邊上,奏一首鋼琴三重奏,奏完一個樂章,換一位歌唱家上場。到後來,一位穿便裝的哥們徑直從觀眾席後面走到鋼琴前,坐下,低頭開始彈奇妙的和弦。我恍惚以為,音樂會變成了音樂家派對,每個人都可以上去SOLO一下自己新譜的樂曲。在一個僅容納40餘人的客廳裡面,坐他們家的沙發椅,用他們家的杯子喝茶,聽著這位音樂家昔日的樂曲,房子周圍是風景怡人的森林和河流。
  • 10首琴童必聽的鋼琴名曲!
    這也是鋼琴歷史上不朽的作品,此曲是1778年初夏,莫扎特停留巴黎時,為一位女弟子而作的。這個主題的節奏與旋律單純質樸,莫扎特為它配上十二段可愛又富有魅力的變奏,旋律流暢,變奏自然,是最富有莫扎特天使般童趣的作品之一。
  • 一部非常奇特的作品——莫扎特的《魔笛》欣賞(前篇)
    然而《魔笛》正是大道理的說教連篇,作品擁有那樣的超高人氣,果真是"好德"者眾嗎?不見得,這其實是莫扎特的戲劇天才所決定。由於作品本身的複雜,一兩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僅想談談這部作品在我看來是最基本、最抓人,最核心、最奇特的要點;還有劇中某些人物的設計,以及他們如何投身劇情當中(故分為前篇與後篇)。讓我們首先來看看作品的基本要點,然後再觀察那種可能是空前絕後的特質。
  • 他們許多不朽的作品,至今仍為成千上萬的人,帶來歡樂和美的享受
    除了為交響樂定型之外,海頓還將弦樂四重奏定了型,因而他也被譽為「奏鳴曲之父」海頓雖然為交響樂定了型,但使交響曲的表現力進一步豐富的卻是海頓的摯友莫扎特。莫扎特有「神童」的美稱,因為他3歲便能在鋼琴上奏樂,5歲便能作曲,17歲便擔任大主教宮廷樂師。擔任宮廷樂師4年後,由於對大主教不滿,他憤而辭職。此後他一直貧病交加,年僅歲便與世長辭,死後只有兩三個好友為其送葬。
  • 傳唱全世界的兒歌小星星,作者居然是莫扎特
    如果我說是莫扎特,你是不是驚掉了下巴莫扎特1756年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奧地利薩爾茲堡,是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莫扎特的一生留給世人的作品達600多首:包括63首交響曲,16首嬉遊曲,13首小夜曲,15首進行曲,277首舞曲,27首鋼琴協奏曲,5首小提琴協奏曲,23首弦樂四重奏,等等……
  • 如何從神童成為大師——《遇見莫扎特》
    莫扎特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他的一生是充實,沒有虛度過的,甚至可以說他短暫的一輩子活出了別人的兩輩子,甚至更多。書中講述了莫扎特作為神童的青少年時期,作為宮廷樂師的薩爾茨堡時期,以及作為自由職業音樂家的維也納時期,作者也結合莫扎特音樂的主要題材,包括宗教音樂,室內音樂,歌劇,協奏曲,交響曲等等,列舉了其中重要的作品《G大調弦樂小夜曲》以及他個人的個人最喜愛的作品。
  • 世上的天才十幾歲就成名了,他就是莫扎特,音樂小神童
    對於莫扎特,大家可能不會陌生,對於學習鋼琴的人來說更是熟悉的,學習的很多曲目都有莫扎特的曲子,大家也都知道他的音樂造詣很高,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他。莫扎特的人生雖然很短暫但是她也經歷了幾個時期。他的出生也不平凡啊,1756年,新的一年伊始他就出生了,雖然仍舊有冬季的殘留,但他是一道光,他在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誕生了。父親是宮廷小提琴師,在4歲時,父親就給他灌輸音樂知識了,再瞧瞧我們四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回到正題,下一年莫扎特就開始創作曲子了,果然天才的動手能力不是我們平凡人能夠想像的,三歲能杯唐詩三百首也沒他厲害。小小人兒有大力量,所以他從小就有音樂神童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