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來投奔曾國藩,因吃飯時的一個小動作,曾國藩:此人不能重用

2021-01-09 網易

2020-12-27 13:23:17 來源: 尋歷史真相吧

舉報

  說到晚清朝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相信大家都不會太陌生。北宋大學者張載有一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曾國藩可以說都做到了,因此曾國藩也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後「半個」聖人,別小看這「半個」已經評價很高了。曾國藩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知名度,還因為他會識人的本事。

  

  在中國有一句老話叫「笨鳥先飛」,這句話用來形容曾國藩是再好不過了。曾國藩的出身很普通,在一個耕讀世家長大,雖然後世的史料中對曾國藩的出身有些添油加醋,比如說曾國藩的爺爺夢見家裡的房梁上,下來一條巨大的蟒蛇,頓時就被嚇醒了,然後第二天曾國藩便出生了。但這聽上去就有些模仿司馬遷在《史記》裡描寫劉邦時的景象

  

  曾國藩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小的時候曾國藩讀書,別人讀三遍能記下,曾國藩讀三十遍都記不下,但曾國藩還是會一遍一遍直到記下為止。

  有一回家裡來了一個小偷,這小偷也沒有想到,這家居然有人凌晨了都沒有睡覺,探頭一看是一個正在背書的小童,小偷都上了房梁了,那就等吧,等他背完了應該就睡了。誰想曾國藩一背又是一個時辰,小偷都倒背如流了,曾國藩還不會背。

  這小偷實在忍不住了,於是從房梁上跳了下來,拿起曾國藩手上的書往地下一摔,惡狠狠的說到:你這樣的人一輩子也不可能考得上功名的!

  

  如果曾國藩聽了小偷的話,那麼就不會有後來的曾國藩了,他有自知之明,卻又從不懈怠。曾國藩曾說:別人背一遍能記下,我要背三遍;那我就背六遍,把它徹底背熟!

  正因為有這樣的治學精神,天資平平的曾國藩反而站在了更高的地方,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都有建樹。除了這些以外,曾國藩還自己研究怎麼識人,因為曾國藩的門客眾多,識人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他把自己識人的經驗和秘訣都寫入了《冰鑑》一書,再和大家講一則其中關於曾國藩「識人」的故事。

  

  曾國藩功成名就之後,他的一位老鄉不遠千裡來投靠曾國藩,這個老鄉想要向曾國藩討一份差事。曾國藩默不作聲,快到飯點了便讓老鄉一起去吃飯。

  曾國藩雖然當了大官,但卻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他主張凡事都要勤儉節約,曾國藩更是嚴於律己,家裡的夥食都是糙米和粗糧。這糙米就難免會有穀皮,曾國藩和家裡人都吃慣了,一般吃到了都會咽下去,但沒想到曾國藩這位老鄉,竟然一口吐了出來,然後還一點點把碗裡的雜質挑出來。曾國藩見後,長嘆一聲:吃完飯,趕緊回家吧。

  

  曾國藩從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來,作為一個莊稼人,連粗糧都咽不下去,由此可見他吃不了苦的人,因此才想在自己手下混一個輕鬆的差事幹。另外此人對物慾有著很大的渴求,如果將來有了權力,只怕又是一個貪官。所以曾國藩才不準備用自己這位老鄉,給了他幾兩銀子,讓他回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知人善用:吃飯時一個動作,看出此人心機深厚,不可深交
    曾國藩知人善用:吃飯時一個動作,看出此人心機深厚,不可深交曾國藩是清朝末年非常知名的文學家,原本曾國藩只是一介文弱書生,考中狀元後也不過只是個文官,根本就沒有上陣殺敵的經驗,但是在太平天國爆發運動以後,原本筆墨功夫了得的她,原來打起仗來也毫不含糊。
  • 曾國藩的面相學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他曾說「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在其成就一生功業的過程中,識人之術發揮了很大作用。曾國藩還曾根據觀人之法,作了一個口訣,「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
  • 曾國藩:圓滑處世不能徵服人心,換一種方式,讓人不敢小瞧你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馭人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曾國藩曾經使用過的方法。建議從第一章看起,以全面了解曾國藩的馭人術。在官場上,地位比你高的人比比皆是,你要想每個人都不得罪,註定你一生碌碌無為。
  • 曾國藩的七步「面相術」,會識人才能成大事!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他曾說「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在其成就一生功業的過程中,識人之術發揮了很大作用。曾國藩還曾根據觀人之法,作了一個口訣,「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 曾國藩是七品官芝麻官時,用一首詩和一張告示,引起道光皇帝關注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馭人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曾國藩曾經使用過的方法。建議從第一章看起,以全面了解曾國藩的馭人術。#曾國藩#自己地位低微的時候,如何才能引起高層領導的關注?曾國藩提供了一個簡單、實用的方法。
  • 單以長相外貌而言,什麼樣的人會得到曾國藩的重用?
    曾國藩自組建湘軍後,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政治集團,在他手下成長起來的人不下幾千人,這些人幾乎操持了晚清的整個國家大局。然而,曾國藩卻時常感嘆人才難得,對於識人、用人也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見解。用他自己的話說即「相術」。
  • 做人的境界:白道極致曾國藩,黑道極致杜月笙
    杜月笙認為,「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  如何識人?曾國藩教給我們的是「觀察」,暗中觀察一個人真正的品性和特質;杜月笙教給我們的是「洞察」,由這個人的品性和特質,推導他臨事會怎樣,進而推測他日後的成就。兩人的辦法合一,就是八九不離十的識人手段。
  • 曾國藩:「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雖說人人都有一張嘴、一個鼻子、一雙眼,但卻有好壞之分。所謂「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初次相見,判斷一個是否值得深交,觀其五官便知分曉。這樣的人大多心思狡詐,能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微信公號:國學生活】做人,靠的不是天花亂墜的嘴,而是一顆做實事的心。精於算計往往人財兩空,實實在在才能問心無愧。
  • 為什麼曾國藩的諡號是「文正」,而王陽明只是「文成」?
    後因平定寧王「宸濠之亂」、平定思田、諸瑤叛亂、剿滅南贛盜賊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 曾國藩祖上世代為農,自幼天賦一般,但是他非常勤奮刻苦,終於是勤能補拙,也在28歲時考中了進士,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之後,曾國藩深得道光皇帝賞識,在京為官期間「十年七遷」,步步升遷到二品侍郎。
  • 瀏陽人賀祥麟、賀宏勳因瀏陽古樂結識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
    他提拔重用的瀏陽人李興銳,後官至閩浙總督、兩江總督。《曾國藩年譜》道光十七年(1837年),載「公聞瀏陽文廟用古樂,詣瀏陽縣,與其邑舉人賀以南等諮考聲音律呂之源流,留兩月乃歸」。道光十六年(1836年)曾國藩會試失利,身為舉人的曾國藩到瀏陽與瀏陽舉人賀以南(後改名賀祥麟)等諮考聲音律呂的源流,在瀏陽待了兩個月,與賀祥麟結下了深厚友誼。
  • 曾國藩:愛下笨功夫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踏實曾國藩,1811年出生於湖南省湘鄉縣一個叫做白楊坪的山村。曾國藩祖上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到了曾國藩爺爺這裡,曾玉屏決心要一改往日,要讓自己的孩子讀書學習,出人頭地。因此,他對自己的兒子曾麟書寄予厚望,但曾麟書從十幾歲時開始科考,到四十歲都還沒中過秀才,眼看著自己的兒子是沒指望了,曾玉屏又把自己的希冀寄托在孫子曾國藩身上。
  • 白道極致曾國藩,黑道極致杜月笙(深度好文)
    曾國藩出身於湖南省湘鄉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後官至清朝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杜月笙則從一個浦東鄉下小混混,後成為產業橫跨娛樂業、金融業和工商業,被譽為「中國版教父」的民國最大黑幫頭目。一個在官場獲譽無雙,一個將黑道做到極致。兩個人,都在各自領域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原本看似毫無交集的他們,在做人做事上卻有著驚人的一致性。
  • 曾國藩發明一套識人之術,只需觀察五個器官,即可看出此人性格
    面相這個東西相當玄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能遇到一些相面的先生,對於這類事件我們既不能迷信也不能完全否定。民間歷來有著「相由心生」的說法,一個滿臉橫肉目光兇狠的人有很大的概率是個惡人,而一個慈眉善目臉色紅潤的人,他極有可能是一個心地良善的好人
  • 曾國藩家訓
    晚清還是一個信仰崩潰、道德失範的時代,在極其複雜的人生環境中,曾國藩持一定之規,為人、為官、為民、為國,處處體現出強大的精神感召力,成為時人推崇的末世聖人。 作為一個備受爭議的大人物,他給後人留下了用之不竭的人生及社會經驗。毛澤東曾說過:「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更是把曾國藩作為自己的人生楷模,處處效法。
  • 曾國藩相人口訣,白話文翻譯,收藏閱讀!
    曾國藩出生於晚清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
  • 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牢記曾國藩這4句識人術口訣,一看一個準
    清朝的晚期曾國藩是一個很有名望的大臣,他的成功之道就是在於他很會任用人才,通過看人的面相就知道,這個人是否能得到重用,有什麼很好的能力和才華,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施展,所以曾國藩的識人之術也是很廣為流傳,尤其是他的冰鑑一書,更是將他總結的所有人生哲理以及識人方法全部都總結了出來,所以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
  • 清正廉潔曾國藩,竟因怪異奇葩愛好,被好友拒絕來往!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曾國藩,就是這麼一個「腦子秀逗」的人,偏愛給活人寫輓聯。據說曾國藩喜歡寫輓聯到什麼程度呢?特痴迷!每天都得寫,不寫就渾身難受。最開始還是先給認識的人寫,如果是身邊有親朋好友最近故去了,曾國藩就文思如泉湧,誠心哀悼,作出一副輓聯送給親朋好友。但是親朋好友畢竟有限,這寫著寫著沒那麼多人死了,怎麼辦呢?
  • 此人是湘軍三把手,有骨氣但不好駕馭,曾國藩有句名言指的就是他
    鹹豐二年,曾國藩奉旨辦理團練,儘管銜有王命,但他手中並無一兵一卒。初到長沙時,曾國藩全仗羅澤南、王鑫統率的1000名湘勇作為基幹。因此,曾國藩稱讚王鑫志大才高,「忠孝性成」。王鑫也是湘鄉人,與曾是老鄉,幼時純孝。他的母親生疽,王鑫用口吸吮,敷藥以後,血出如箭,王鑫號泣籲天。數日病好,人以為至孝感動上蒼所致。他24歲時為諸生,從羅澤南遊,很受器重。
  • 曾國藩:知人善用,識人相人,善於發現和使用各類人才
    曾國藩乃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胸無用兵之策,曾因兵敗走投無路,兩次投水,多次以劍自刎未遂,還給兒子紀澤寫絕命信,叮囑曾家子孫後代永不再帶兵徵戰。然而,後來他率領三湘饑寒交迫的農民直搗南京,撲滅了轟轟烈烈、席捲十八省的太平天國運動。他之所以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其奧妙就在於他的用人之道。
  • 中國最後一個大儒曾國藩的八字解析
    曾國藩是老滑頭,非常清廉的人他不用,這和當初曹操的「唯才是舉」觀點差不多的,誰叫他們都是生活在亂世呢?亂世管理者好像一般都是這個觀點。據說曾國藩天資並不聰明,著名故事可能就是梁上君子,看到他反覆背誦一篇文章怎麼也記不住,忍不住自己跳下來,把這篇文章背了一遍,然後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