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用傳統文化「內聖」,用企業家思想「外王」)
在中國古代,有「諡號」這一說法,何為諡號?就是指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他們在去世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蓋棺定論,給予褒義或貶義的稱號。
比如說,武王、文王屬於「美諡」,帶「厲」字的諡號則屬於「惡諡」。但是到了北宋時期,朝廷重新規定:人死為大,不再立惡諡,只作美諡或平諡。
有種說法叫:「只有明朝的王陽明和清朝的曾國藩,達到了『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聖人標準」。但是,為什麼他們兩人的諡號截然不同,曾國藩的諡號是「文正」,而王陽明只是「文成」?下面我們來一起分析分析。
01、兩人功勞對比
王陽明自幼聰明伶俐(父親是狀元,基因好),28歲考中進士,賜二甲進士第七人。王陽明能文能武,45歲時候率領書生和偏裨,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他為「戰神」。後因平定寧王「宸濠之亂」、平定思田、諸瑤叛亂、剿滅南贛盜賊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
曾國藩祖上世代為農,自幼天賦一般,但是他非常勤奮刻苦,終於是勤能補拙,也在28歲時考中了進士,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之後,曾國藩深得道光皇帝賞識,在京為官期間「十年七遷」,步步升遷到二品侍郎。
鹹豐皇帝繼位後,南方爆發太平軍起義,正在家守孝的曾國藩臨危受命,組建湘軍,經過十幾年鏖戰,終於力挽狂瀾,攻滅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
曾國藩晚年主辦洋務運動,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王陽明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留下了不少文學作品,蓄德育人,代表作《傳習錄》;曾國藩30歲時立志做聖賢,非常注重德行修為,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字作品,比如說家書、日記、文集等等。可以說,他們兩人都在「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做得很好,而且都是文官出身。
02、文正和文成諡號的區別?
曾國藩的諡號是「文正」,王陽明的諡號叫「文成」,哪個的諡號更好,都有什麼區別呢?
在古代,傑出文官的諡號一般都帶有一個「文」字,而且「文正」是文官諡號中等級最高的,其次就是文貞、文成、文忠、文獻、文端、文定、文簡、文懿、文肅、文毅、文憲等等。
唐代以後,文人做官後,都是夢寐以求地想得到一個諡號——文正。作為統治者的皇帝,也不會輕易地把這個諡號給人的。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多都是受人敬仰的對象,比如範仲淹、司馬光、方孝孺、曾國藩等。
由此可見,曾國藩的諡號比王陽明的諡號高出2個等級,這也說明朝廷對兩人的評價和態度不盡相同。但是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明朝最牛的文官就屬王陽明,為什麼他死後連個「文正」的諡號都得不到呢?
王陽明
03、曾國藩和王陽明的諡號不同的原因
或許,我們看看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的諡號,就可略知一二:劉伯溫神機妙算,充當智囊角色,多次出計謀輔助朱元璋平天下,連朱元璋自己都多次稱他是「吾之子房」。
民間也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但是劉伯溫去世後(1375年去世),朱元璋壓根都沒有給他諡號。一直到了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這才追贈劉伯溫為太師,追加諡號「文成」。
王陽明的諡號和劉伯溫一樣,功勞也都很大,但是他們都在領導那裡不受賞識,或者說帝王對他們有意見,因此他們死後得到的諡號也都比實際要低。
劉伯溫劇照
王陽明雖是成功平定了寧王「宸濠之亂」,但是明武宗朱厚照並不買帳,因為武宗非常自負,他認為即便是沒有王明陽,如果自己出馬,也可以手到擒來。有些奸臣讀懂了明武宗的心思,希望王陽明將寧王釋放,然後再讓南巡的明武宗朱厚照親自「擒獲」,以滿足武宗的虛榮心。
最後,王陽明出力不討好,終其武宗一朝,他的平叛之功始終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明武宗朱厚照是個「頑主」,年僅三十一歲就駕崩於豹房。之後嘉靖皇帝,對王守仁短暫的賞識之後,又開始對這位非常能幹的臣子採取了冷漠的態度。所以說,嘉靖七年的時候,王陽明去世了,嘉靖皇帝也沒封賞諡號。
嘉靖劇照
一直到了隆慶皇帝繼位後,朝廷考慮到王陽明生前有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追贈他為新建侯,諡號「文成」,評價不高也不低。
但是曾國藩不一樣,他在剿滅天平天國後,主動申請裁撤湘軍,因此深得朝廷和慈禧太后的信任和重用。曾國藩以身體疾病為由,多次想要告老還鄉,但慈禧就是不放人,最後曾國藩是「鞠躬盡瘁」,死在了兩江總督任上。
同治11年,曾國藩因病去世,朝廷聞訊,輟朝三日,追贈曾國藩為太傅,諡號「文正」,祀京師昭忠、賢良祠,各省建立專祠。
04、結語
五代不倒翁宰相馮道在《榮枯鑑》中有句名言叫:「失之上者,下必毀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失去了上層領導信任的人,下層百姓就可能詆毀他;失去下層百姓信任的人,上層領導必定會懷疑他。
由此可見,與領導處好關係,還是至關重要的,正如我們現代人所說:「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曾國藩和王陽明的功勞、名氣、德行都差不多,都是被後世尊為「三不朽」的聖人,但諡號截然不同:一個是文官諡號中的最高級別「文正」,一個只是「文成」。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兩人一個深得帝王賞識,一個被帝王猜忌。
今日話題:您更欣賞曾國藩還是王陽明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