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要用豆蔻來形容少女?與一首詩有關,許多人至今不知道

2021-01-09 涵哥愛歷史

豆蔻年華是一個漢語成語,這裡的豆蔻比喻的是青春少女,豆蔻年華指的是年齡為13歲的青春少女。但是直到今天,許多人並沒有真正懂得這個成語的意思,在日常的口語或是書面語交流中一直錯用,鬧出了許多笑話。說道豆蔻年華這個成語的來歷,就不得不提到一首詩,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贈別二首之一》。全詩內容如下: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三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整首詩的意思是:這位正值13歲的青春少女,姿態美好,舉止輕盈,宛如二月裡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放眼望去,十裡長街的揚州路上,美女如雲,佳麗雲集,但是縱然她們捲起珠簾,塗脂抹粉,裝出嬌媚的姿態,也比不上眼前的這位13歲少女。

這首詩寫於大和九年,即公元835年,當時大詩人杜牧接到了朝廷的調令,即將離開揚州,回朝赴任監察御史。杜牧躊躇滿志,志得意滿,正所謂好男兒志在四方,他正期待回朝後能施展才華,建功立業,以求萬古流芳,名垂青史。豈料,在離開揚州的那日,他偶然遇到了與自己關係甚好,曾經陪伴自己很久的一位13歲的妓女。這位妓女得知杜牧即將離開揚州後,就急匆匆趕了過來,想送杜牧最後一程。

看到這一幕,杜牧非常感動,想起往日裡與她甜蜜相處的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心中不禁生出幾許傷感和落寞。也許是憐香惜玉,也許是境由心生,看到眼前的這位如花似玉的青春少女,杜牧頓時詩興大發,隨即賦詩一首,藉此表達了自己對這位妓女深深的情意。

詩中將這位少女比喻為了二月初剛剛發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為何要將少女比喻為豆蔻呢?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和紅豆蔻三種,其中要屬紅豆蔻最好看。如果你仔細觀察後,就會發現,在紅豆蔻的芯裡,有兩個花瓣並在一起,宛如心的形狀,就好像兩顆心緊緊依偎在一起。這不正象徵了美好的愛情嗎?

此外,無論是哪種豆蔻,當他們含苞待放時,都是以一種純潔、美好和優雅的姿態,翹首枝頭,欣賞著這個世界,讓人一眼望去不禁心裡會泛起一絲激動和愜意。豆蔻的這種純潔而又美麗的形象,實在是太符合古人的審美需求了,與今天人們的審美眼光也是不謀而合,用她來形容少女一點也不為過。

最後,古人對豆蔻的喜愛之情遠超今天的人們,在他們眼裡,豆蔻只能用來形容年齡在13歲的女子,過了這個年齡就不算了,就說明你已經老了。這與當時的大環境有關,當時女子一般到了13、14歲就該出嫁了,一到18歲那就算大齡剩女了,這讓人們的審美幾乎一直局限在13歲左右女子的身上。因為杜牧的這首詩,從此古人逐漸用豆蔻年華來形容13歲左右的青春少女,這個用法也一直沿用至今。許多人很不理解,但是當你考慮一下豆蔻本身的特點,也聯想一下當時的大環境,就不難理解為何這個成語會專指13歲的女子了。

相關焦點

  • 古代文人為何愛用「豆蔻」比喻少女?你看看豆蔻花長啥樣就明白了
    秋天到了,萬物進入成熟的季節,豆蔻便是其中一種。豆蔻果實「豆蔻」這兩個字相信大家都熟稔於心,豆蔻年華通常用來形容十三歲的少女。讓豆蔻正大光明進入中國文學史之人,是唐代詩人杜牧。古代的大詩人多是鬱郁不得志的,而杜牧在揚州也有過一段不如意的生活。那些年,仕途不順、潦倒失意,杜牧染上了飲酒狎妓的習氣。
  • 這種植物形狀很特別,古人用來形容花季少女,你知道是什麼嗎?
    世界上有很多奇怪的地方,這些地方因為特俗的文化,另類的習俗以及不一樣的人文風情等,從而吸引了很多人對其產生興趣,世界那麼大,都想去看看,歡迎關注小編,我們一起看世界。「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
  • 杜牧很深情的一首詩:我喜歡你,像春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例如筆者接下來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贈別》,也是一首非常唯美的愛情詩。  贈別  杜牧 (唐)  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首詩是公元835年,杜牧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準備離揚州奔赴長安時所作。當時,他在揚州結識了一位歌妓。
  • 翻雲覆雨都聽過,為何古人用雲雨來形容那事?雲雨到底是啥意思?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用「寶玉初試雲雨情」來寫賈寶玉與襲人進行房事時的場景,在今天,有些媒體人也會效仿古人,用「雲雨」來形容房事。中國古人在創作的時候,常會用一些比較「雅」的字、詞、句來代替一些比較「俗」的字句。比如用「雲雨」來代替形容房事。「雲雨」一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出自哪裡?
  • 為何古人用雲雨來形容那事
    很多詞彙,它的本意是汙穢、難聽的,讓人聽起來有些難受的,但是經過我們文人加工後,詞彙改頭換面,別有一番風味。在古詩詞當中,「同房」這詞聽起來有些粗俗,於是文人們便經常用「雲雨」來代替「同房」,以此來形容男女之事。很多經典名著也用「雲雨」表示男女之事,例如《紅樓夢》、《水滸傳》等。正是這些墨客的創作,讓中華漢字變得博大精深。
  • 很多人都錯了,「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並非愛情詩
    許多人也被馮唐的一句「春風十裡不如你」扣動心弦,感嘆其詩句之美。然而,不知道原作者杜牧看見了會作何感想。這句話實際上改編自杜牧的一首詩,原詩為: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很多人看見這首詩,第一感覺就是這是一首表達愛慕之情的詩,尤其是最後一句「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事實上,這首詩的題目為《贈別二首·其一》。
  • 冷兵器時代三首殺氣最重的詩,最後一首至今讓人不寒而慄
    冷兵器時代三首殺氣最重的詩,最後一首至今讓人不寒而慄!他借用菊花來比喻像他一樣的被剝削壓迫的廣大農民群眾,用百花比喻黑暗的李唐王朝和腐敗的官吏們,全詩雖是描寫菊花,但是語調斬截、一團肅殺、氣勢凌厲!這首詩給了後世有志之士提供了很多的正能量。
  • 古人用詩詞優雅罵人,看看這3首詩,第三首罵得也夠狠的!
    許多人覺得古人看上去都更君子禮儀,應該不會不開心就罵人吧,其實並不是,古人也是會罵人的,只是他們罵人也許比較優雅一些,下面我們看下這三首詩詞,看看古人是怎麼用詩詞罵人的。第一首是詩經裡面的小雅巧言,這首詩主要是揭露讒言禍國讓人悲憤的行徑。你看,「蛇蛇碩言,出自口矣。
  • 少年的美好,如何用古詩來形容?
    現在瀰漫整個東亞地區的就是「幼態」審美,特別是有些女星明明過了三十歲結了婚生了子還要硬凹少女人設;而一些男星對自己的定位也相當有問題,年紀過了三十五,還要去演年紀十七八的少年郎;當然還有更多的人,還是希望自己七老八十仍有一顆「少女|年心」,無論年紀多大,看任何書都要發出一些小情小愛的感慨!
  • 那些因為一首詩而流傳千古的人,你還知道誰?
    這一故事記載於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至今未知真假,可能是後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但是,李白作為唐朝有名的大詩人,的確從未寫過黃鶴樓,但很有意思的是,他有一首詩——《鸚鵡洲》,卻是與如出一轍。又有《登金陵鳳凰臺》詩亦是明顯的學習此詩而作。讓我們來看一下:《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 顧城很短的一首小詩,只有14個字,打動許多網友,欽佩道:太有才
    說到這些,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去描敘呢?我們不妨讀一讀,顧城很短的一首小詩,只有14個字,打動許多網友,欽佩道:太有才你應該是一場夢, 我應該是一陣風。——顧城《你和我》是啊,我們想表達出來的心情,卻被顧城用這麼美妙的小詩給表達出來了,而且還很唯美的。這句小詩什麼意思呢?大概意思是,你是我做過的一場夢,終將是要醒過來的,是觸碰不到的夢。
  • 詩詞|一首詩,驚豔千年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五言絕句妙在以小見大,語短意長,這首詩正是如此。它通篇詞意聯屬,句句相承,環環相扣,四句詩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一特點,人所共稱。為何「打起黃鶯兒」,是因為不讓黃鶯在枝間啼叫;為何「莫教枝上啼」,是因為黃鶯的歌聲驚擾了佳人的好夢;為何特別惱怒黃鶯「驚妾夢」,是因為它把佳人在夢中到遼西與丈夫會面這一線可憐的希望也給無情地打消了。四句小詩,句句設疑,句句作答,猶如抽蕉剝筍,剝去一層,還有一層。所以,它不僅篇法圓淨,而且在結構上也曲盡其妙。
  • 一首詩讓你讀懂古人交友之道,第一句成經典成語,很多人都知道
    古人交朋友貴在相知相得,但遭遇無數背叛和出賣後,友情也不斷的貶值和變色,原先起於微末而不忘於江湖,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害人之心不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諸如此類名言警句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一方面讓我們對美好的友情充滿嚮往,另一方面也告誡人心善變。
  • 為何古代把懷孕的女子叫「身懷六甲」?是哪六甲?古人真會算日子
    中國古老的文明向來是講究禮儀的,而對於不同的事物或者人其實都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叫法,這些叫法在現在看來沒什麼,但在以前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是古人對於年齡的稱謂也大有不同,三歲到九歲左右的孩子被稱呼為垂髫,這個的意思是這個時期的兒童不束髮,頭髮下垂,髫在古代的意思是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
  • 史上最工整的一首七律詩,句句押韻,至今無人能超越
    要說到我國古代的詩詞,詩肯定繞不開盛唐,詞必跳不過兩宋。唐詩的種類有很多,我們目前流傳的數量最大的,一般都是格律詩,這種體裁格式固定,押韻上口,所以流傳的比例很大,但是唐詩中其實還包括古體詩、樂府詩、古風詩等,還有一些萌芽階段的長短句。
  • 李白標題最長的一首詩,全文長達1000字,但許多人卻只知其中2句
    唐代大詩人李白筆下的作品如似錦繁花,每一首都如美麗的花朵一樣引人注目,具有讓人看一眼就難以忘懷的魅力。李白還有一首非常特別的詩,就是這首《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不僅標題非常長,有22個字,全詩也是長達一千字。
  • 朱熹的一首詩流傳久遠,看似歌詠春天,卻暗含深意和哲理
    下面這首詩雖然也是描寫春天的好詩,不僅流傳久遠,而且詩感強烈,讀來韻味十足,朗朗上口。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首詩其實還有更深的含義,同時哲理性也很強。原文:《春日》 宋代 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是宋朝人,從小聰慧過人,十九歲就考中進士。
  • 蘇軾「解救」好友被趕,憤然寫下一首詩,裡面一詞現多形容兇老婆
    每次和蘇軾出去風流都是偷偷摸摸,甚至有一次,他和蘇軾約好去參加個宴會,奈何柳氏死活不放人。直到陳季常詛咒發誓「如果有妓,願意罰打」,這才得以脫身,然後與蘇軾尋歡作樂。不過說來真是不巧,這柳氏出去一打聽,立馬就知道陳季常適合蘇軾出去鬼混了,連經常陪同他的名妓她都打聽得明明白白。
  • 古今月食詩歌PK,最後一首最搞笑,月亮要被我們玩壞了!
    中華民族對月亮有著特殊的情感,對頭頂的那輪明月,詩人們有無窮的追問,無限的寄託,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都和月亮有關。月食這樣的天文奇觀,在詩人的筆下是怎樣的呢?我好奇心起,忍不住搜起關於月食的詩句,意外地搜到了許多現代文人墨客的大作。在此,呈現一場古今詩人月食詩詞PK,供大家一娛!
  • 寫一首詞,用94字囊括25種中藥材,你能找出幾種?
    他的作品,想必黃口小兒也能娓娓道來幾首。 辛棄疾在南宋可以說是文人裡仗打的最好的、軍營中最有才華的,可惜一生懷才不遇,到老也沒能見到王師定中原。而辛棄疾多有才華,他的一首《靜夜思》,融入25味中藥材,你能找到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