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滅亡108年,為何清皇陵仍有人守墓,工資是誰發的?

2021-01-08 騰訊網

古代的中國人崇尚風水,古人認為先人的墳墓好不好會決定自己的後代取得的成就大不大,所以一般的古人在安葬自己的時候會給自己選一個風水好的地方,至於皇帝對於這一點尤為的看重。皇帝作為封建帝制下的最高權力者,他們陵墓的選址也不是隨隨便便就選的,一般皇帝的陵墓都會選有龍脈的地方,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的子孫後代才能得到福氣、坐穩江山。

因為大多數皇陵的修建工作比較長久,再加上皇陵的面積十分龐大,所以皇陵的位置都很明顯,隱蔽的比較少。再加上皇陵會有大量的價值連城的陪葬品,所有就有膽大的人盯上了這些陪葬品,也就是所謂的盜墓賊。既然有盜墓的那麼就一定會有守墓的,畢竟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家族的祖墳被人挖了。清王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他們的資料相對都保存的比較多,甚至如今還有清皇陵的守墓人留了下來。

早期的清王朝守墓者,一般都是正統的八旗子弟,不是嫡系的都不能去。因為看守陵墓的工作比較清閒,再加上皇帝對陵墓的看重,所以守墓人這項工作很吃香,因此很多人都希望去守墓。但是如今清朝已經亡了100多年了,新中國成立之後,竟然還有人在日夜看守清皇陵,那麼他們的工資是誰給的呢?是國家嗎?

當時的清王朝還沒有正式的滅亡的時候,溥儀退位時與民國政府商量的其中一項條件就是民國政府需要保護清王朝帝陵的周全,並派兵駐守,而這些人因為是屬於政府派下來的,所以他們的工資自然就由政府所發。但是後期戰亂頻繁,那些守墓人也就離開了。

早期清朝的八旗子弟在守墓的時候,在陵墓周圍形成了村落,而現在也依然還是這些人的後代在此守墓、居住,不過現在這些八旗子弟的後人就屬於自願的守墓,所以自然也就沒有人發工資給他們。

當然了,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也安排了一些人去對皇陵進行看守,防止陵墓被盜或者被破壞。畢竟現在的皇陵已經是屬於國家的文物,所以要好好的保護,當然為了保護這些文物,也安排了一些專業的人去對文物進行日常的修繕和維護,而這些人因為是國家所安排下來保護皇陵的,所以他們也是國家發的工資。

好好的安葬祖先,也是中國孝敬祖宗的一種方式。所謂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人生於地也將死於地。留下祖先的墳墓不僅僅可以緬懷先輩,還可以讓人有心靈上的安慰。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已經108年,為何清皇陵仍有守墓人,工資誰發?
    在清朝滅亡後,他們的皇陵依舊有人替他們看守,這種職業的人稱作守陵人。話說這種官職的人,在一般人眼中看來是十分的低下,但是在歷史記載中,他們大多身居要職。 據《清代國家中央機關概述》記載,清朝統治時期,制定了守陵人的職級,有文、武職大臣各正一品、從一品至正九品以及從九品等級別。
  • 大清已經亡了108年,為啥還有人在守皇陵?國家給他們發薪水嗎
    所以歷代帝王的墓穴就像一個地下皇陵,金銀財寶,各種各樣皇帝喜愛的物品應有盡有,最開始甚至還有兵馬俑,甚至是自己心愛的妃子等等。那些埋藏在地下的金銀珠寶,將成為盜墓賊爭奪的對象,為避免他們死後受到打擾,這些王公將派人守衛皇陵。清朝的末代也不例外。
  • 清朝已經滅亡108年,為什麼還有人在守住黃陵?
    當然我們大家都明白,皇家會建造皇陵,而皇帝就會埋葬在皇陵,那皇陵就需要一些人去守護。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都會演繹這樣的一幕,一些犯了事的人或者皇家子弟都會被發配去守皇陵。當然有些朝代他們是有守陵軍隊,不同的朝代守護陵墓的人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守墓人是國家下命令守護的,然而有一些守墓人是世世代代都在為皇家守墓的人。他們守墓不是為了錢,而是家族的世襲。
  • 清亡了108年,為何還有守陵人守墓,誰給他們發薪酬?他們是何人
    而中國文化具有強大的包容性,1636年清朝建立清兵入關後,雖然是滿族人,但也被中華文化同化,在喪葬禮節上也承襲了千年傳統。 而清朝皇室的陵寢,主要就是大清皇陵了。清朝從1636年建國算起,到1912年正是滅亡,國祚共276年。在這276年裡,除了最後的末代皇帝溥儀之外,其他共計九個皇帝都曾有各自的陵墓。
  • 清朝滅亡108年仍有專人看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你可能不信
    導語:在清王朝走向衰敗後,「皇室守陵人」存在的意義也逐漸產生了變化。一開始主要是會派一些朝廷不和諧的大臣去守陵,斷送他們在朝政上的威信。後來,守陵人變成了一種對皇親國戚的懲罰,當你在宮中犯錯時,就會將你送到皇陵去面壁思過。
  • 清朝都亡了108年,為何還有人守陵,誰給他們發工資?他們是何人
    考慮到溥儀等清朝貴族抓著這一條不放,袁世凱也給他們安排了守墓人,每年發放工資。 清朝有三部分皇陵,一個是清西陵,一個是清東陵,還有一個就是以前他們在東北的時候搞的盛京三陵。
  • 大清亡了108年,為啥清東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工資?他們是誰
    公元1912年,繼位不到4年,年僅6歲的溥儀,在時代的洪流中不能避免地成為了過去,和他一起變成落日黃昏的還有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制度,以及那個腐朽難堪的泱泱清朝,隨後即便他如何在復闢的夢想中掙扎都無濟於事,1967年的溥儀被以平民的身份葬在了華龍皇家陵園。
  • 孩子一出生就是七品官,大清滅亡依然堅守
    守陵人大多恪盡職守,就拿清朝的守陵人來說,大清滅亡之後他們依然堅持守墓,實在是令人欽佩。 不要覺得守陵是個苦差事,在清朝能夠給皇帝守墓那可是非常高的榮耀,守陵人和子孫都能得到非常高的待遇呢!
  • 溥儀去世時,清王朝已經滅亡55年,為何骨灰還能被放入皇家陵園?
    這樣算起來,清朝三個皇陵區共有11個皇帝的陵墓,這就剩下了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即末代皇帝溥儀,他的陵墓並不在清朝的皇陵區內,但有意思的是,溥儀的墓也在一個皇家陵園內,難道清廷專門為溥儀建了一個皇陵區?問題是溥儀還不到十歲,大清就亡了,而溥儀是在1967年去世的,都什麼年代了,大清都滅亡55年,半個世紀了,他連清朝的東西陵都進不去,還能指望誰給他單獨建個皇陵區?
  • 清亡了108年,清東陵為啥還有守陵人,他們到底是何人?有工資嗎
    明朝末期(公元1606年)農民起義爆發,李自成攻入京城後,竟是將朱家祖墳破壞得亂七八糟,之後竟是準備「盡掘十三陵」。只是遭到了拼死抵抗而罷休。而後的崇禎皇帝聽到消息,怒氣勃發,氣血倒流。也派人去將李自成的祖墳盡數掘開。後來的人們猜測崇禎在眉山自殺,李自成兵敗也許就是二人「互挖祖墳」帶來的報應。
  • 康熙為何祭祀朱元璋皇陵?背後有何用意?
    從順治皇帝開始,清朝的所有皇帝都去祭祀明朝皇陵,這表明了他們對明朝的尊重。 康熙祭祀時,南京的漢學士將召集在一起參加祭祀。 實質是讓他們明白康熙帝對朱元璋的重視,試圖通過對朱元璋墓的祭祀來吸引他們,以使他們為大清工作。 最終的原因是鞏固清朝的統治。
  • 秦始皇陵其實有守墓人,還是一個大家族,每20年換一代人
    提起這些皇陵古墓就不得不提起一項職業了,並不是專門發死人財的盜墓賊,恰恰相反,是守衛著皇陵,保護墓穴安全的守墓人 一般而言越豪華的陵墓越容易惹人注意,自然就是盜墓賊關注的重點,所以會安排上守墓人保護也不足為奇,秦始皇陵作為數一數二的陵寢會沒有守墓人嗎?秦始皇陵其實有守墓人,守衛著秦始皇陵的是蒙氏家族。
  • 大清滅亡後,一百多萬的清軍去哪了?還有一支熬到1987年
    大清王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歷史上有著著名的康乾盛世,但即便如此到了清朝末期,清王朝也一樣變得腐敗不堪,最後在辛亥革命中走向了滅亡,清王朝的滅亡標誌著統治中國數千年的封建帝制就此消失。
  • 袁天罡因算命準被稱為一代妖人,為何他的墓歷朝歷代有駐軍把守?
    635年,袁天罡向唐王請求辭官,他說:「到今年夏四月,我壽命就耗盡了。」果不其然,到了4月,袁天罡生病而死。預言應驗了:李淳風的推算還真是靈驗,唐朝末年,山河破碎,盜墓賊橫行,李淳風墓中許多的金銀財寶全部被盜,連屍骨都扔在了外面。但是,相距不過百米的袁天罡墓卻安然無恙。這是為何呢?是因為袁天罡道行高深,選擇的位置有天神保佑呢?
  • 皇帝命他替人守墓,其後人堅守800多年,不為皇命,只為墓中之人
    也許放在國外,不過就是一副死去的軀體而已,但是在咱們中國,特殊的墓葬習俗之下,古墓常常會與寶藏、財富聯繫在一起,所以有兩種職業誕生了,一是盜墓賊,而另一種則是站在他們對立面的守墓人(守陵人),歷史上有很多陵墓都曾被盜墓賊光顧,一些皇陵都沒能倖免,可是有位將軍的墓卻800多年來都有人守著,即便王朝的更迭,他們也沒忘記祖訓,只因為這墓中之人,也因為他說過的一句話!
  • 467年,家族守墓人
    墓碑上,「嘉靖」還能清晰分辨,長期從事浙江地區宋元考古,鄭嘉勵自然敏感,墓地規模很大,墓體保存完整,一座距今400多年的明代家族墓。墓的側後方,草堆深處,露出一塊斑駁的文物標識碑:胡森墓。2004年,金華市文化體育局立的文保點,當時還不是文物局。胡森,陌生的名字,鄭嘉勵不知道是誰。
  • 1995年,溥儀墓被移出八寶山,末代皇帝回到了夢寐以求的清西陵
    於是,在被趕出紫禁城之後,溥儀迅速搭上了外部勢力的手,彼時國外誰離得最近又最有野心?當然就是日本了。可惜,與日本人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但是當時利慾薰心一味想恢復其「大清國統」的溥儀早已被蒙蔽了心智,直到在日本人的控制下活動了數年,溥儀才明白自己實際只是個被操控的傀儡而已,然而此時才清醒為時晚矣,溥儀被日本人當初傀儡控制了13年,直到日本投降,後來包括溥儀在內的偽滿戰犯則被蘇軍抓獲,其後出席了1946年遠東國際法庭對日本戰犯的指控,並於1950年接受改造。
  • 清朝已經倒臺108年了,為何《清史》還沒有完成?
    大清朝享國276年,前後共有12位皇帝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大清十二帝,雖然清朝滅亡已經108年了,但是修清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並且為了保證所修的清史能夠讓大眾信服、可靠,工作人員需要大量的輔助研究作為理論支撐,還延伸出了無數的子項目,所以儘管清朝滅亡108年,但是因為史料的龐大,清史編纂工程是十分浩大的
  • 和珅死前留下一首絕命詩,沒想到預言成真,轉世後禍害大清幾十年
    說到和珅這個人,相信沒有人不知道的,作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大貪官,和珅的貪腐可以說是觸目驚心的,拒不完全統計,和珅在乾隆後期貪腐總和相當於清朝大概十五年的財政收入,所以民間有句俗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 清朝統治多少年 哪一年將國號封為大清
    大家看過電視劇的對清朝一定不陌生,很多報導都說清軍是多麼無能且失敗,但是清朝確是統治時間最長的朝代,最後還是滅亡了,為什麼清朝統治時間這麼長,統治了多少年呢?往下看看吧。清朝統治中國整整276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