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元祐年間,當時正是北宋末年,宋王朝危機四伏。周邦彥被貶謫外地,他倉猝間從杭州歷經揚州、天長,一路顛簸來到南京任江寧溧水令,看著這六朝古都,他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詞。
西河·金陵懷古
宋代:周邦彥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餘舊跡鬱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裡。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
詞的上片寫金陵的勝景,側重寫自然景色。詞人以「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總領全篇,點明吟詠對象為南朝古都金陵。並加以強調「南朝盛事」已隨流水逝去,人們早已將它遺忘了。
接下來詞人便著力描寫金陵現在的景象,「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這兩句主寫山水,描繪出金陵獨特的地理形勢;且以美人頭上的「髻鬟」形容山巒,以「清」字形容江水,不僅形象,而且顯示出金陵山清水秀的美好景色。
「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這裡詞人筆鋒一轉,山水雖然依舊,但舊時王朝的都城卻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繁華,潮水的拍擊聲正反襯出環境的寂靜冷漠,天際的風帆給人一種空曠落寞之感。
詞的中片寫金陵的古蹟。「斷崖樹,猶倒倚。」開篇以景出,強調景色依然,使得眼前的景色帶上歷史色彩,下面又追加了一句「莫愁艇子曾系」。這裡是化用古樂府《莫愁樂》:「莫愁在何處?住在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點出古蹟。
「空餘舊跡鬱蒼蒼,霧沉半壘」,這兩句繼續寫景,說當時霧氣很濃,望去一片蒼青色,埋沒了半邊城的營壘。「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最後這兩句感慨物是人非,而今空留舊跡,一派煙霧迷茫。
詞的下片抒發興亡感慨。「酒旗戲鼓甚處市」這裡依然是寫景,酒樓、戲館,一派熱鬧景色,但詞人卻不禁發出了「甚處市」問語,這是何處的繁華市面呢?
「想依稀、王謝鄰裡」,這裡是詞人的猜測,說這些酒樓所在地就是當年王、謝兩家比鄰而居的烏衣巷,也就是說,貴族住的烏衣巷如今換了主人。寫到這裡詞人不禁產生了人生滄桑之感。
「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其實燕子並不知道人事變遷,依然飛進往年棲息過的高門大宅,而今已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房舍。但在詞人看來它們卻是有知的,且正在議論興亡大事!
本篇為詠金陵舊跡,感慨歷史興亡的名作,且同時化用古樂府《莫愁樂》和劉禹錫《石頭城》、《烏衣巷》詩意。這首詞雖然融合了前人的三首詩,但卻渾然天成,毫無斧鑿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