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買回來的走地雞原來是這麼養出來的!如何區分肉雞和走地雞?

2021-01-08 大智看農

走地雞(也叫草雞或土雞)老百姓家裡飼養的走地雞肉質好、味道鮮,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歡。但由於它生長速度慢大約5~6個月才長大出欄,老百姓零星散養量不多,導致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使走地雞的價格偏高。因此,更多的養殖戶看中這一商機,他們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跟養殖場合作,購買快速出欄的肉雞,這樣既保證了成活率省時省力,然後放在自己的林地散養三到四個月,在以走地雞的價格出售給商販。

因而消費者很難買到,正宗土生土養的走地雞!肉雞和土雞怎樣區分呢?

土雞嘴是鷹嘴樣的,上喙向下勾。這招簡單有效!因為從雞場買來的肉雞,一出生雞嘴都會被切平,方便它們進食粉末狀的飼料。不管長多大,雞都嘴都比較頓。很多人會買這種肉雞養在自家門口,冒充土雞。其次,真正的土雞(非肉雞品種),母雞一般長不太大。肉雞的公雞與母雞,性徵上區別不明顯。比如就母雞來說,肉雞的母雞冠也不小,而土雞冠子則比較小巧,很緊實的長的一條。土雞的爪子幹、瘦且硬,一般顏色相對較暗,如果是放奍的,爪尖會磨損較多;土雞肉的摸上去結實而有彈性,很瓷實。肉雞的爪子又大又肥,顏色偏淺。肉雞的肉肥厚、扒毛之後,肉雞的皮比較白,有激素,骨頭軟,油多肉肥,吃起來味道和土雞比起來更千差萬別。

土雞和肉雞在所含營養成分方面區別是不大的,只是某些營養素含量略有波動。比如肉雞的脂肪含量略高,和它的生長環境、餵養方法有關。土雞生長在自然環境當中,人為幹預較少,生長周期長,活動多,飼料來源可以由雞自由選擇,所以土雞的肉質緊實,蛋白質及其他含氮浸出物較多。而肉雞則不同,肉雞在人為幹預下,飼料的配方必須能夠加快雞的生長速度,還要降低雞的病死率,所以激素、抗生素殘留等衛生問題較為突出。此外,雞的活動空間極小,活動量當然少,體內脂肪含量自然會增高,生長速度快,水分含量高,肉質不夠瓷實,生長周期短,含氮浸出物少,雞肉的鮮香味道就不夠濃鬱。

相關焦點

  • 速成雞不可怕 全世界肉雞出欄時間就是42-48天
    相關新聞:不需定點屠宰沒有藥物檢測 速成雞上餐桌暢通無阻  央視的報導出來前,都市快報的《好奇實驗室》正在做一項雞肝抗生素殘留量實驗——前不久,有媒體報導,由於現在速成雞養殖大量使用抗生素,從而殘留在肉雞內臟中,因而有「吃7隻雞肝可以治感冒」的說法。由於實驗非常複雜,結果還沒出來。
  • 「45天速成雞」能不能放心吃?肉雞生長快有5大秘密(圖)
    雞肉中不含有激素  前不久,中國畜牧業協會委託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檢測了上海、北京、廣州三地來自超市、農貿市場和肯德基等餐廳的27個雞肉樣品中的激素含量,檢測的激素種類包括雌激素類、孕激素類、合成類固醇類、玉米赤黴醇類等共計32種,其中包括5種雞體內天生的性激素,如雌三醇、雌二醇、雌酮、黃體酮、睪酮和27種來自外部的性激素。
  • 速成雞「圍城」:45天是常識 洋雞土雞都在快速生長
    這幾天,粟海集團正忙著把肉雞、飼料等送到山西相關部門檢驗。其實在11月24日,粟海集團已經針對肉雞「速成」報導發表了聲明,稱「白羽雞並非速成,行業內都在使用」。  而45天出欄,在山西運城一些養雞戶眼中「太正常了」。「七年前就養過45天就能出籠的雞。」11月27日,記者在運城市芮城縣茨林溝村,見到了養殖「粟海雞」的農戶李強(化名)。
  • 「最強雞周期」潮落:去年1年賺了3年的錢,今年1個月虧掉兩輛奧迪...
    與「豬周期」相伴,同樣也有一輪史上最強「雞周期」。多位養殖戶不約而同地說:「這輩子還沒有見過這樣的行情,百年難遇!」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養2萬隻雞賺七八十萬!」一位雞苗孵化場員工「啪」的一聲狠狠拍了桌子,直直地比起兩根手指,「2~3個月時間就可買一輛奧迪A6L!我還知道去年有雞場掙了(收入)1000萬!」他繪聲繪色地講述行業細節,有些誇張,但足見這場財富盛宴給人的巨大衝擊力。
  • 鄭州市民養「彩票預測雞」「雞選」數字下注
    鄭州市民養「彩票預測雞」「雞選」數字下注 如今在鄭州有位叫做張衛國的老彩民,創造出一種新奇的預測彩票方法,那就是用自己養的6隻小雞「雞選」數字下注。張衛國稱,這種有樂趣的「雞選」方式會給他帶來幸運,雖然現在還沒有。  6月15日,張衛國「雞選」彩票的方式披露後,筆者亦好奇地來到秦嶺路與伊河路交叉口的西側菜市場,這裡有張衛國的摩託車修理店。到了修理店門口,筆者見到張衛國正做餵食狀蹲在6隻小雞面前,期盼的眼神看著它們。
  • 兩萬個「雞年大吉」(新春走基層)
    原標題:兩萬個「雞年大吉」(新春走基層)   這個雞年春節假期,貴州省赫章縣古達鄉石營村的劉偉既沒有設席待客,也沒有外出走親訪友,和他相伴過節的,是兩萬多隻土雞。有別於以往的「過年好」,鄉裡鄉親誰碰見劉偉都笑著打招呼說「雞年大吉」,語氣帶著幾分親暱,又有幾分調侃。
  • 林下飛出「金鳳凰」土雞變身「致富雞」
    養殖戶連永聰自豪地說。從名不見經傳的土雞,到如今名聲在外,武平象洞雞到底有何特色?又是如何闖出一片天的呢?日前,記者前往武平一探究竟。精準施策 養出「生態雞」通往武平縣城的高速和國道上,高聳的山頭立著碩大的廣告牌引人注目,其中「少養豬多養雞,要養就養象洞雞」的標語尤為醒目。
  • 雞和豬要斷頓兒了!養殖業疾呼應急運輸通道
    有消息稱,由於物流通道封閉、飼料告急,湖北3億隻雞面臨「斷頓兒」風險。河南省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省和畜牧大省,其養殖業受疫情影響如何?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了解河南養殖業現狀。2月1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了開封、漯河、周口、駐馬店等地的養殖戶,了解到目前多地確實存在「因交通管制導致飼料短缺、雞的『口糧』告急」以及「肉雞賣不出去」的現象。
  • 一隻雞的壽命是多久?如果不吃肉,可以活到十幾歲
    為什麼範圍這麼廣?主要是因為雞種類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壽命差別很大。例如,一隻精心照料的母雞,如果不受捕食者的傷害,可以活到十幾歲,世界上最長壽的母雞就活了14年;另一方面,為了吃肉而飼養的雞卻享受不到那麼長的壽命。雞的壽命完全取決於你想吃它的什麼部位。
  • 王者榮耀:當「華農兄弟」遇上張大仙,雲中君化身走地雞笑哭隊友
    玩家們表示,玩好的叫雲中君,玩不好的那只能叫走地雞! 近日,主播張大仙在排位時,敵方首搶曜,大仙認為既然敵方選擇如此強勢的邊路,自己這邊當然不能示弱,大仙也同樣拿出了熱門的雲中君來示威。且不說大仙對雲中君的掌握程度,但是這把絕對堪稱史上最搞笑對局,到底發生了什麼讓觀眾們捧腹大笑呢?一起來看看吧!
  • 雞的智商也不低,來看看我家養的幾隻聰明雞都做過什麼聰明事
    中秋回家幫父母剝玉米,家中散養的雞圍在玉米堆前找蟲吃。其中一隻禿頭雞很特別,它不跟其它雞一樣在外圍自己找,而是在我和母親、老弟三個剝玉米的人之間來回走動,盯著我們剛剝出的玉米看有沒有蟲吃,根本不怕人。我說這隻雞鬼精靈,母親說,『』它鬼著呢!『』原來夏天時父母把雞窩遷到家外,周圍用網子圍起來。因附近有黃鼠狼,我家雞窩也被騷擾過,這隻雞自那就長了心眼。晚上天一擦黑,立馬奮力飛出網子,跑到家裡睡。這鬼機靈真是沒誰了。就這麼著一家人繞著雞的話題打開了話匣子。母親指著玉米堆一角的一隻大黑雞說,「要說聰明,沒哪個比得了它」。
  • 現在農家:「雞不養,豬不餵,地不種」,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的面貌已經大變樣了,以前的土路和砂石路已經成為歷史,現在村村都有了水泥路,交通很便利。居住環境上,農村現在已經沒有土房子了,很多地區的農村已經蓋起了小洋樓,人們的生活也變好了。在以前,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有養豬養雞的情況,現在卻很少有人養,而且農民現在也不種地了,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的。
  • 新疆54歲「雞痴」:給「寵物」雞取名
    圖為魏蓮芬和她的「寵物」雞「寶蛋蛋」說話。 耿丹丹 攝圖為魏蓮芬的「寵物」雞和她養的貓一起。 魏蓮芬 攝  中新網吉木薩爾11月1日電 (耿丹丹海斯來提)「寶蛋蛋」,54歲的魏蓮芬一聲喊,一隻毛色光澤的雞「咯噠」一聲就從雞圈裡走了過來。  魏蓮芬向記者介紹:「我叫這隻雞『寶蛋蛋』,它是我的孩子。」
  • 俗話說「雞無六載」,為何還有人出高價在鄉下收購5年以上的母雞?
    在《易妖》中曾記載:「雞無六載」,是人們根據雞的存活年限,通常不會超過6年,一旦打破這個傳統,認為有違常理,就會被視為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封建迷信思想影響下,古人認為「事出反常必有妖」,因此,在《易妖》中記載有各種奇談怪論,說雞被養的超過了六年,就會因老成「精」,對人不利。
  • 蘆丁雞究竟好養不好養?蘆丁雞的銷路如何?養殖包回收是真的嗎?
    近幾年來,養殖蘆丁雞成為了比較熱門的話題,一部分致富心切的農民朋友都想靠養殖蘆丁雞走上致富路。同時,一些所謂的養殖公司打著「養殖包回收」的旗號蠱惑一部分農民朋友從事蘆丁雞的養殖。那麼,蘆丁雞究竟好養不好養?蘆丁雞的銷路如何?養殖包回收是真的嗎?下面,我們就這個話題簡單談一談。
  • 鏡相| 走了一輩子黴運的男人,不情願地走了
    康大叔卻不這麼想,年少氣盛,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他說要在這幫著把這該死的賊找出來,大卸八塊。老隊長好話說盡也沒能勸他一塊回來。只好拿了派出所的失竊證明回去交差。後來回去灣裡人說是康大叔做的手腳,老隊長把頭搖得像貨郎鼓。一場桃花運讓康大叔在外遊蕩半生,有家不能回。康大叔生前只有一間瓦房,喪事在家根本盤不開,就改在老三家打座場了。
  • 鍾玉武:那些年,那些雞鴨鵝
    文/鍾玉武小時候,我家住平房,免不了養些豬狗和雞鴨鵝。那些年,那些雞鴨鵝,是貼補家庭的存在,是我們童年的玩伴,是補給營養的需要,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更給我們艱苦的童年增添無限樂趣。先說說雞,我家那時候養了十多隻雞,每天躥上躥下,咯咯噠叫個不停,滿院很是熱鬧。這十多個雞每天輪流下蛋,母親和許多嬸嬸大娘都會「摸蛋」,摸摸雞屁股,就知道明天會不會下蛋。那時家裡都會用稻草編個雞窩,母雞下蛋時候就蹦進裡面。一次,大姐的對象到我家竄門,恰巧雞蛋沒了,我就守著雞窩旁,就這樣,我盯著母雞,母雞盯著我。
  • 大廚教你做出好吃的地鍋雞,地道做法易上手,好吃到吮手指
    地鍋雞是流傳於我國魯南、蘇北一帶的傳統名吃,有雞、有麵餅、有菜,吃飯、吃菜一鍋解決,是這道菜最大的特點。相傳在微山湖一帶的漁民,打魚之餘,吃飯也相對省事。
  • 這些古怪的雞,有的渾身漆黑,有的像是鳳凰,最後一個看了想吐
    就連我們平日吃的雞都有這麼多奇怪的品種,我們平時吃的雞一般都是養殖場養成的肉雞,價格也比較的便宜,但是應該廚師的加工之後味道就會變得很美味,雞肉是一種比較便宜的肉食,並且雞肉還不容易使人發胖,雞肉的性價比就相當的高,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三種你們肯定沒有見過的雞,就算是見過了你們也肯定沒有吃過。
  • 「雞」歡合盤村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楊志宏)撲楞楞的,幾百隻雞從桔子樹上飛下來,扇動肥壯的翅膀,乖乖地進了籠子,安安靜靜產蛋。快,進雞場!養雞場場長劉貴斌和貧困戶們趕快撿雞蛋、清雞糞、添飼料、加清水。這事我老劉舉雙手贊同,我估摸著算了一下,家裡的老底子能拿出8.5萬元,全拿出來,支持建場!」大夥一合計,貴斌經過商,腦子活,辦法多,肯吃苦,一致推舉他當場長,成了村裡的「雞官」。劉貴斌原來承包過村裡的桔園,現在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桔園圍場25畝,場地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可資金還缺一大塊呢。大家急得團團轉,計劃卡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