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年前,這種動物躲過了滅絕期,還「發明」了冬眠能力

2021-01-09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即使地球的自然環境適合生命生存,不同環境下的動物也需要「磨練」出自己獨特的生存技能,才能夠在弱肉強食、風雲變化的自然界中生存下來。有些動物為了躲避天敵的捕捉演化出了保護色和擬態色,有些動物為了捕捉獵物鍛鍊出了極快的反應速度。而冬眠能力是許多動物度過冬天的重要手段,否則它們將熬不過冬天。

掌握冬眠技能的動物能夠在冬天來臨做好準備,然後在冬天裡只需要穩穩地睡上一覺,一覺醒來春天來臨了。一直以來古生物學家們想知道哪種古生物率先掌握了這項技能,直到前段時間《通訊生物學》刊登了一篇研究遠古水龍獸的論文,才將這個謎題揭開。美國哈佛大學的梅根·惠特尼教授是該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他指出水龍獸或是冬眠的鼻祖。

那麼水龍獸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根據考古發現,水龍獸生活在三疊紀初期,從已發現的化石情況來看它們在非洲、亞洲、南極洲都有分布。曾有考古團隊對水龍獸的樣貌進行復原,從復原圖上看來他擁有一個超出身體比例的頭,而且脖子比較短,看起來和現在的河馬比較相似。考古研究指出,成年水龍獸的身體可以長到1米左右,它們的上顎長出一對尖牙。

很多朋友被這兩顆尖牙所誤導,認為水龍獸是一種肉食動物,實際上它是食草動物,兩顆尖牙用來切斷堅硬植物。雖然考古界已經發現的水龍獸化石並不少,但是這種生物身上仍然還有謎題未被揭開,比如它是陸生動物還是水生動物,抑或是兩棲動物。可以肯定的是,水龍獸應該會遊泳,因為它們的鼻孔構造和兩棲動物的鼻孔十分相似。

那麼梅根和他的團隊是如何發現水龍獸掌握了冬眠技能呢?該團隊的研究人員通過對水龍獸的獠牙進行立體掃描分析發現,獠牙的橫截面存在一種被稱為「壓力痕跡」的痕跡,該痕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龍獸生前遭遇了哪些生存壓力。為了進一步確定水龍獸生前的大致遭遇,研究人員將該壓力痕跡與現在會冬眠的動物的壓力痕跡進行對比。

對比結果發現,兩者的壓力痕跡幾乎一樣,這說明水龍獸很可能也已經學會了冬眠。再加上梅根團隊所研究的水龍獸化石是在南極地區發現的,而南極地區除了常年低溫的環境之外,一年之中總有幾個月會出現極夜,因此可以推測水龍獸為了應對極夜和寒冷的氣候,它們逐漸學會了冬眠。

至於水龍獸是不是現代冬眠動物的祖先,梅根團隊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但如果水龍獸真的掌握了冬眠技巧,那麼它將是目前發現的第一種會冬眠的古生物。雖然人類是地球歷史上所有物種中最具有智慧的,但自然動物在應對環境變化的智慧上並不輸人類。

相關焦點

  • 2.5億年前的這種南極水龍獸,可能是冬眠動物的鼻祖
    長著兩顆獠牙的水龍獸動物復原圖。圖片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如今,動物冬眠已是常見現象。對於那些生活在極地地區的動物,在食物匱乏、氣溫逐降的冬季,需要依靠冬眠來艱難度日。但在物種進化歷史中,到底哪種動物才是冬眠界的鼻祖,目前還沒有確切說法。
  • 冬眠動物的鼻祖是誰?科學家:它也是2.5億年前的地球統治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說到冬眠,我們會想到很多生物,比如蛇、青蛙以及熊等等,這些都是冬眠的動物,它們之所以需要冬眠,是因為在冬天的時候,對於這些動物來說是相當地惡劣的,因此它們需要通過冬眠,來降低自身的新陳代謝水平和能量消耗水平
  • 恐龍誕生之前,這種動物是地球的霸主,也是它「創造」了冬眠
    ,生活於2.5億年前的水龍獸,或許是冬眠動物的鼻祖。它們主要是生活在二疊紀末,一直到三疊紀早期結束,是一種比恐龍還要古老許多的動物。有一種觀點認為,水龍獸或許是哺乳動物的祖先,這也意味著,人類也是因為水龍獸才有機會誕生。因為通過對水龍獸化石的研究,研究者發現,水龍獸早在2.5億年前,就已經具有了哺乳動物的特徵,身體結構已具有若干哺乳動物的進步性狀,它被稱作是類哺乳動物。
  • 第一種學會冬眠的動物被發現,不僅如此,它還是曾經的地球霸主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前段時間有研究指出,地球的內核或許只有十幾億年的歷史,這意味著地球的年齡或許比現有認知還要年輕,估計也不會超過20億年。地球年齡的縮短意味著地球生物史的縮短,雖然如此,大多被認為是2、3億年前的古生物應該不會受到影響。下面將要介紹一種名不見經傳的古生物,但它卻可能是第一種學會冬眠的動物。根據外媒報導,由生物學家克裡斯蒂安·西多爾領銜的華盛頓大學生物研究團隊於前段時間在《通訊生物學》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研究論文指出水龍獸可能是最早掌握冬眠技巧的古生物。
  • 關於動物冬眠 你所不知道的13個有趣事實
    首先,動物在冬眠期間會改變其新陳代謝並將其代謝降低到最大程度以節省能量,還改變了體溫並降低了心律和呼吸。此外,很難將動物從該狀態中移出,這與夢境大不相同。在夢中,無論深度如何,我們仍然具有一些潛意識的功能。2、動物在冬天特意發胖儘管人類傾向於與體重進行永恆的鬥爭,但對於冬眠的動物來說,增加體重反而是一件好事。
  • 科學家確認5.58億年前化石為動物化石 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動物
    據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確認了一種存在於5.58億年前的生物化石為動物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這表明地球上最早的動物生命始於寒武紀之前。據報導,這種化石是被一名博士生Ilya Bobrovskiy在俄羅斯西北部偏遠荒野的懸崖邊發現的,但一直以來科學家都無法確認這個化石在進化體系中屬於什麼物種。
  • 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經常在冬眠時睡死過去,一旦被捉就直接脫皮
    對於人類來說,是沒有冬眠的,雖然冬天的時候,我們同樣會不想起床,但是還是需要起來的,而對於一些動物來說,冬眠是必須的,因為天氣過於寒冷,已經到它們沒辦法生存的地步了,所以才會採取的這種機制來保護自己。因為冬眠的時候,往往身體的消耗是極少的,因此就算是食物短缺,它們也能熬過冬天,而不同的動物其實冬眠的時間是不大一樣的。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經常在冬眠時睡死過去,一旦被捉就直接脫皮。這種動物可以還說是相當奇葩了,怎麼還能把自己給睡死呢?這種動物其實就是睡鼠,簡直是輸入其名。
  • 5.5億年前生物活動被發現,比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早1000萬年
    近期,在中國南方長江三峽地區的一個採石場發現了5.5億年前的蠕蟲化石。 這塊5億年前的化石為考古學家提供了一項非常寶貴的內容:它記錄了蠕蟲活動的最後生命時刻。這種蠕蟲形似麥穗對稱,具有活動性愛丁堡大學的地球科學家蕾切爾·伍德說,此時植物還沒有在陸地上定居,只是會在「淡水湖泊邊緣產生一些黏糊糊的生物」。
  • 大熊貓為什麼不需要冬眠?
    既然大熊貓跟黑熊都屬於熊科,為什麼黑熊一到冬天就挖洞睡覺讓人找不到蹤影,而大熊貓卻根本不會冬眠? 首先需要說明一個問題:不是所有的熊都要冬眠。為了適應低溫天氣,大熊貓具有低代謝的能力,但確實沒有冬眠的習性。
  • 5.55億年前的蠕蟲 或是所有動物的共同祖先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地質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澳大利亞曾發現約5.55億年前埃迪卡拉紀沉積物的洞穴化石進行雷射掃面後認為,一種微小的蠕蟲狀生物可能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的共同祖先。
  • 動物進入冬眠只需激活一個「開關」,人類能實現嗎?
    誘導動物進入低耗能狀態,才是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對於一些動物來說,體溫降低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狀態,例如它們冬眠時。熊、蝙蝠或者其他動物冬眠時會多次經歷長達幾天的低代謝狀態——蟄眠(torpor),只是偶爾會被高喚醒期打斷。小鼠會在食物短缺時會進入日常蟄眠(daily torpor),每次會維持數小時左右以減小自身能量消耗。
  • 神奇動物在中國第二季·第5講|神奇「土龍」:我很醜但很溫柔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段羅君(感謝杭州動物園提供圖片)今天是第5講。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嗎?猜猜今天說的是哪種神奇動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聆聽《神奇動物在中國》第二季,我是蔣國紅。這一講我給大家介紹的神奇動物主人公,有個土土的稱呼:土龍。土龍,到底是誰呢?它就是長江裡的揚子鱷。
  • 《山海經》和考古學證實,龍是2億年前的生物
    許多人認為,龍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也是黃帝創造出來的圖騰。但幾千年來,民間目擊龍的傳奇故事層出不窮,歷朝歷代的古籍中也有大量龍的記載。另外,《山海經》和一項考古發現證實,龍在2億年前真的存在過。下面,讓我們從《夢溪筆談》、《史記》和《拾遺記》等古籍記載,了解中國古代龍的故事。
  • 巴彥淖爾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珍貴化石!
    2020-12-30 10:27:17 來源: 烏拉特前旗融媒體中心 舉報   2020年9
  • 十大史前一億年的動物
    十大史前一億年的動物要說地球,這個孕育著無數生命的星球,目前為止,經歷了28個時代,從地球形成之初的冥古宙,也叫隱生代,距今約45.7億年。地球自形成以來總共有1.3億生物,已知的未知的不計其數。歐巴賓海蠍利用14對像槳一樣的腮來遊泳建議40~150字歐巴賓海蠍長約1.2米,它們利用14對像槳一樣的腮來遊泳。最奇怪之處還在於它們的頭部,歐巴賓海蠍頭上頂著5隻帶柄的眼睛,並伸出象鼻狀的嘴巴,在這些眼睛的前端還有一個柔軟的長嘴,而且在嘴的頂端還長有一個爪子。
  • 探訪2.2億年前古生物「王國」
    這個看似普通的山村其實藏著一個2.2億年前古生物「王國」——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臥龍村的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其為世界上第一個以展示2.2億年前(晚三疊世)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化石為特色的國家地質公園。
  • 第十六期:動物為什麼會冬眠?︱小小科普員
    小小科普員姓名:王梓欽年齡:11歲就讀學校:長沙市開福區中嶺小學興趣愛好:踢足球、遊泳寒冷的冬天來了,我們經常會了解到,有許多小動物在冬天會有一個常見的現象——冬眠。那你們知道動物為什麼會冬眠嗎?看到小動物們在冬天能夠舒舒服服的睡懶覺,大家是不是很羨慕呢?
  • 中科院團隊發現2億年前原始蜻蜓化石,大小如同成年人手掌
    中科院團隊發現2億年前原始蜻蜓化石,大小如同成年人手掌 新華網南京6月15日消息,記者15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科研人員領銜的團隊,在我國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最新發現一枚距今2億年的原始蜻蜓化石
  • 5億年前的三葉蟲為何長著「一對兔耳朵」?
    「保守」的褶頰蟲三葉蟲是一種奇特的遠古動物,半圓形的頭部、紋理分明的肋葉,讓它們看起來就像戴著頭盔的武士。它們是寒武紀的霸主,有科學家把寒武紀被稱為「三葉蟲的時代」。從距今5.2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開始登場,到2.4億年前的二疊紀完全滅絕,三葉蟲前後在地球上生存了3.2億多年,可見它的生命力極強。
  • 地球上至今存在的五大「史前動物」,中國佔了2個,圖3活了36億年
    【地球上至今存在的五大「史前動物」,中國佔了2個,圖4活了36億年】第一個,娃娃魚 娃娃魚的存在也令人印象深刻,它作為一種幾乎全盲的生物,仍然艱難生存了3億年。雖然在交配季節,它們會變得更具攻擊性,但這種生物實際上非常膽小,一點都不嚇人。儘管它們能長到將近4英尺重7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