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 楊旭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眾所周知,鍛鍊對心臟有好處,可以幫助減肥。但鮮為人知的是,鍛鍊也可以促使身體更有效地利用胰島素,從而降低血糖水平,降低患者對藥物、胰島素或其他療法的需求。
長時間堅持鍛鍊可以幫助患者調節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該指標反映的是在過去 3 個月內的血糖控制效果。
患者可以從以下 7 個方面開始鍛鍊。
1. 了解身體狀況
在鍛鍊前,患者需要諮詢醫生是否自己具備進行鍛鍊的身體條件。眼中血管已有損傷或有白內障、青光眼的糖尿病患者,不宜練舉重。
如果腳部存在與糖尿病相關的神經損傷,就不要選擇會造成腳部壓力過大的運動。能做什麼活動,醫生會給相應的建議。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 做有氧運動
糖尿病患者一般可以進行散步、慢跑、騎自行車、遊泳以及其他有氧運動,對燃燒熱量和強化心臟功能很有幫助。鍛鍊的強度是,每周進行至少 150 分鐘的適度有氧運動。
3. 力量訓練
使用舉重器械或採用阻力帶進行鍛鍊,有助於增加肌肉力量。肌肉運動也會促進新陳代謝,幫助燃燒更多熱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 關注血糖
有些藥物可能使血糖過低,導致頭暈、暈倒或痙攣。建議患者在鍛鍊前檢測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低於 5.6 mmol/L,可以吃些零食。
患者最好隨身攜帶果汁或葡萄糖片,以便在血糖突然下降時能夠快速補充。如果正在服用胰島素或其他藥物,建議諮詢醫生,明確是否需要在鍛鍊時調整藥量,或在去健身房之前進行調整。
5. 注意安全
在鍛鍊前進行熱身,在鍛鍊後稍作休息。鍛鍊前、鍛鍊中和鍛鍊後要多喝水,以免脫水。
在開始鍛鍊後出現一些輕微的疼痛屬於正常現象,在鍛鍊時出現呼吸困難也很正常。如果突然感到下腹疼痛,在放慢運動速度或停下來後仍無法呼吸,感到頭暈,應立即停止鍛鍊,甚至立即就醫。
6. 保護雙腳
糖尿病患者必須注意足部問題。鍛鍊前後應當檢查雙腳有無水皰或不適,吸溼襪子和凝膠鞋墊有助於保護雙腳。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患者最好隨身佩戴醫療身份標識,以便在緊急情況下獲得協助。
7. 請教專業人士
最好向專業人士學習鍛鍊的基本知識,包括制定一個可行的計劃以及如何避免受傷。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