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民間供奉的神明,可謂多種多樣,連家家戶戶都有的茅廁,也供有神明;主管茅廁的神明叫「廁神」,而且還是位女性。
傳說中的女廁神,名叫紫姑,唐代人,本姓何,名媚,字麗卿,自幼聰明好學,讀書著文,長大後嫁給了一個唱戲的伶人做媳婦。
唐代武則天垂拱年間,壽陽刺史李景害死了何媚的丈夫,然後把她納為侍妾,何媚年輕漂亮,在李景家中遭到原配妻子的嫉妒。不久,大老婆終於起了歹毒之心,於正月十五的夜間,將何媚殺死在茅廁裡。
何媚含冤而死,陰魂不散,李景每次上廁所,皆聞其啼哭之聲,何媚的身影還常常隱現,做出「手持兵刃、大聲喝斥」的姿態。武則天聞知此事後,很同情紫姑的遭遇,便下令封何媚為「廁神」。
後來,世人按何媚的樣子,做成紙人或木人,放在茅廁之中,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晚上,一方面祭祀,一方面迎接廁神紫姑。
祭祀時,人們口中念念有詞曰:「子胥不在,曹婦亦去,小姑可出。」子胥指李景,曹婦,為李景的大老婆,小姑,即指何媚。傳說紫姑頗有靈氣,倘對著廁神佔卜諸事,能知禍福。
唐代另外還有請「戚姑廁神」的習俗。(戚姑亦稱七姑,可能是同音之故)《月令廣義‧正月令》載:唐俗元宵請戚姑之神,蓋漢之戚夫人死於廁,故凡請者詣廁請之。
此戚姑廁神本源於劉邦的正妃呂后,因冊封太子一事,迫害劉邦妃子戚夫人的一樁慘絕人寰的故事。
呂氏怨恨戚夫人,待劉邦死後,呂氏就一步一步進行報復,先罰戚夫人為奴僕,再削光她的頭髮,燻聾她的雙耳,然後逼她喝下致啞的毒藥,最後極其殘忍地挖掉戚夫人的雙眼,又將她扔到茅廁裡,活活折磨致死,並給戚夫人起了個「人彘」(即『人豬』之意)的名字。
最不能忍受的是,在戚夫人苟延殘喘於茅廁的時候,呂氏竟讓自己的兒子漢惠帝和大臣們去觀賞「人彘」死前的慘狀。後世人們十分同情憐憫戚夫人的悽慘,於是就將紫姑改叫為戚姑。
除紫姑、戚姑之外,還有些地區稱「坑三姑娘」為廁神。《封神演義》載:坑三姑娘是三仙島上的雲霄、瓊霄、碧霄三位仙姑。她們有個在峨嵋山(或作峨眉山)羅浮洞學道的趙公明兄長。
在周武王伐商紂之時,趙公明拒周助商,不料為周將殺死。雲霄三姐妹得兄噩耗,齊聚來商為兄報仇,起初用混元金鬥及金蚊剪出戰,屢戰屢勝。後元始天尊和老子臨陣助周,施法術將三仙姑之法具鬥、剪奪走,老子命黃巾力士壓死雲霄,又命白鶴童子用三寶玉如意殺死瓊霄,又親自從衣袖中取出神盒,將碧霄收入盒內,化為血水。
待封神時,姜子牙封雲霄、瓊碧、碧霄為「坑三姑娘」之神,執掌混元金鬥,仙凡入聖、諸侯天子、貴賤賢愚,落地必先以金鬥轉劫,不得超越。
而且《封神演義》中還特別指出,坑三姑娘還有為落地嬰兒化生的神聖職責,說:「以上三姑,正是坑三姑娘之神。『混元金鬥』即人間之淨桶,凡人之生育,俱從此化生也。」嬰兒降生,先要落在茅廁的淨桶裡,雖天子聖賢亦在所難免,這樣一來,廁神坑三姑娘也就身價倍增了。
(來源:美國世界日報 文:顧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