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迎神敬神文化,是從臘月就一直貫穿始終的,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但是大多數民間所迎的俗事神及道教神,都會在除夕之前迎接。尤其是與家宅六神中,門神、戶尉、土地神、灶神、井神這五位,在臘月二十三之前就會敬奉,為何唯獨「家宅六神」中的廁神,要到正月十四才迎接?(有的地區是正月十三或十五,也算是元宵節習俗的一部分)這還要從廁神的來歷和她的神職說起。
關於廁神,就是指司廁之神,在民間的神仙信仰中,稱她為「紫姑」,也有稱為「坑三姑」。廁神紫姑的記載最早見在南宋時期的《異苑》,裡面介紹了紫姑神的由來——本是一個人的小妾,被正妻所不容,長期被欺壓,傾倒汙穢之物;後暴斃死亡。人們感念可憐她的身世,後來就在正月十五前後在廁所和豬圈邊祭拜迎接。據說可以禱告佔卜諸事皆靈。
到了唐宋時期,廁神紫姑的影響就已經普及了。在這些朝代中的一些逸聞書籍中,對於紫姑的身世傳說有了更加具體的敘述,大體不逃「為妾被害」的套路。但是到了這時候,紫姑就有了姓名了,那就是「姓何名媚,字麗卿」。並說她是山東煙臺萊陽人,是唐朝一個叫李景的小妾,正月十五被他的妻子曹氏殺於廁間。據說後來天帝憐憫紫姑的遭遇,就封她為「廁神」。
講解了廁神的來歷,我們再說說「廁神」的職責,也就是民間為何將她列為 「家宅六神」。首先人活於世,吃喝拉撒睡是基本的生活狀態。家宅六神中灶神和井神就是「人所欲食」;門神和戶尉是「人所出入」;土地神是「人所託處」。而廁呢?就是「五穀輪迴」之所,即人食五穀雜糧維持生命,吸收有用營養,而無用物質又返歸土地以滋養五穀的生長,因此這個廁神的職能就是掌管五穀輪迴之神。
民間的「迎廁神紫姑」習俗,多是在廁所門口擺放掃帚、簸箕等清潔之物;另外講究的家庭,還會在正堂設案焚香,妻兒等行禮,祈願以拜。從五穀輪迴之神和汙穢之物來看,廁神其實還應該是掌管人間「衛生系統」的神仙。由此可延伸到還掌管著人類「生存不息」的職能,可見廁神並非小神;如在封神故事中,廁神被認定為「三霄娘娘」,其法寶混元金鬥為「淨桶」,人所出皆從混元金鬥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