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成語講述的是一段妻妾恩怨,唯一慚愧之人卻是曹操

2021-01-09 燦爛海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魏志·后妃傳》注引《魏略》,故事的發生時間不詳,所牽涉的人物有兩個,都是曹操的妻子,一個是丁氏,一個是卞氏。先來看看原文:

初,丁夫人既為嫡,加有子修,丁視後母子不足。後為繼室,不念舊惡,因太祖出行,常四時使人饋遺,又私迎之,延以正坐而己下之,迎來送去,有如昔日。丁謝曰:「廢放之人,夫人何能常爾邪!」其後丁亡,後請太祖殯葬,許之,乃葬許城南。

這段話的大意是:當初丁氏身為正房夫人,又撫養曹操的愛子曹昂,因此並不把卞氏母子放在眼中。但後來丁氏被休,卞氏成為正房。卞氏卻不計較過去的恩怨,經常讓人給丁氏帶去一些禮物,還經常利用曹操外出徵戰之際偷偷將丁氏接到府中,不僅讓丁氏坐在上座,還熱情招呼、接待,就像當年一樣對丁氏非常尊敬。

丁氏深受感動,不禁對卞氏說道:「我是個被休之人,夫人怎麼對我還是這麼好?」丁氏去世後,卞氏又向表示要將喪事辦得風風光光。曹操也答應了卞氏的要求,後來將丁氏葬在了許縣的城南。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出自卞氏對丁氏的態度上,叫做「不念舊惡」,意為不計較過去的恩怨。這句成語最早的出處是《論語·公冶長》中的「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文中提到的丁氏,本是曹操的原配正妻,與曹操患難與共、感情深厚。曹操的小妾劉夫人早年病逝,留下一兒一女,丁氏視如己出,悉心將其撫養成人。不過,丁氏對出身卑微的卞氏態度並不好。幸好丁氏被休後卞氏不計前嫌,仍然對丁氏照顧周到、熱情,這讓丁氏心中非常感動。

為何丁氏會被曹操休了呢?問題還是出在曹操身上。當初曹操南徵張繡,獲勝後卻偷偷與張繡的嬸娘走失廝混,結果張繡憤而叛亂,在混戰中曹昂被殺。丁氏得知事情原委後非常惱怒,不肯原諒曹操。曹操一狠心將丁氏休了,但心中卻非常慚愧,認為自己對不起丁氏。卞氏的舉動則讓曹操心中更為羞愧,臨終之際還對此念念不忘。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關焦點

  • 該成語出自曹操之口,可惜被其後人遺忘,導致亡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武帝紀》,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故事的主人公是魏武帝曹操。原文如下:阿黨比周,先聖所疾也。聞冀州俗,父子異部,更相毀譽。昔直不疑無兄,世人謂之盜嫂;第五伯魚三娶孤女,謂之撾婦翁;王鳳擅權,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議,張匡謂之左道: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齊風俗,四者不除,吾以為羞。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結黨營私,相互勾結,這是以前歷代英明君王所痛恨的事情。聽說冀州的風俗,父子之間分屬不同的派別,就會互相攻擊。從前,直不疑本來沒有哥哥,當時卻有人污衊他與嫂子有私情。
  • 此人首創一成語,深得曹操欣賞,卻死於曹丕之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曹彰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年間,主人公是曹操的兒子曹彰。原文如下: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數從徵伐,志意慷慨。
  • 此成語是劉備所創,曹操聽完點點頭,頭號猛將卻破口大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布傳》,發生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年底,所牽涉的人物有三個,分別為劉備、曹操和呂布。先來看看原文: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縛虎不得不急也。」
  • 曹操首創了一句成語,光顧著為自己臉上貼金,說的卻並非事實
    又劉表自以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觀世事,據有當州,孤復定之,遂平天下。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段文字的大意是:等到袁紹佔據黃河以北之際,實力雄厚,我自認為不是他的對手,但心懷為國捨身之志,就算為國獻身也可以名傳後世。幸而打敗了袁紹,殺了他的兩個兒子。
  • 曹操說了一成語,卻被此人批的啞口無言,最終還不敢得罪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劉表傳》注引《零陵先賢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十三年(公元208年)之間,主要人物有兩個,曹操和劉先。原文如下:先字始宗,博學強記,尤好黃老言,明習漢家典故。
  • 曹操的望梅止渴,其孫子創成語更為精妙!寓意更妙!
    望梅止渴 (發音:wàng méi zhǐ kě )原指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該詞語出自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呂布死後,曹操為何不敢將貂蟬據為己有?原因終於找到了
    曹操喜歡撿漏,殺死呂布後,他為何不收編貂蟬?呂布死後,曹操不將貂蟬據為己有,原因只有一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譙人曹操應時而起,於群雄混戰中,攻城掠地,威霸一方。其後,曹操挾天子以徵討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 曹操軍力遠勝劉備,卻為何放棄漢中,這則成語故事答疑解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武帝紀》注引《九州春秋》,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主人公是曹操和楊修。原文如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
  • 劉備用一成語指責曹操,透露了一樁往事,虛偽面目暴露無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本文要介紹的這句三國成語出自《三國志·先主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當時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漢中地區,事業達到頂峰。文武推薦劉備為漢中王。隨後,劉備上了一道奏章給遠在許昌的漢獻帝。
  • 莊生做夢夢蝴蝶:一段前世今生的恩怨
    夢裡似乎夢見了一段前世今生的恩怨。夢裡的村口有一棵大樹,樹齡可能有好幾百年了,有一天晚上突然被雷劈了,樹身被劈作了好幾片,樹旁有一座廟,是供奉樹神的,村民日常祈福和賭咒發誓會來。雷劈事件發生之後,當地村民議論紛紛,認為樹精渡劫沒有成功,修行毀於天雷;也有人人為這「樹神」本就是「精怪」,村民們平日裡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廟前賭咒發誓,前來獻上祭品詛咒他人的愚婦愚夫也不少。
  • 如何好玩的掌握和運用成語?欣賞成語之美
    如何好玩的掌握和運用成語?在一款遊戲中,消除成語可以計分,可以給對手造成傷害,還可以是收集。網帖說,有故事的成語,是古人的心靈雞湯,值得品味欣賞,先品味一個成語故事收集:才高八鬥。才:文才,才華;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人的學問高,文才好 。
  • 三國成語故事:萬人之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先主傳》注引《傅子》,時間大約在獻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前後,主人公名叫傅幹。原文如下:初,劉備襲蜀,丞相掾趙戩曰:「劉備其不濟乎?拙於用兵,每戰則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
  • 三國第一窩囊廢,自己被張飛蔑殺,妻子被曹操霸佔,關羽想娶她
    ,畢竟生存是他的唯一法則。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就連「武聖」之稱的關羽也不例外,雖然有著「中華武聖」的美譽,英雄事跡不計其數,但就算是武聖,也是被杜氏迷得神魂顛倒。
  • 曹操為何花重金贖回蔡文姬,貪戀美色純屬虛構,而是與一個人有關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後漢書列女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年間,主人公分別為蔡文姬和曹操。原文如下: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於家。
  • 成語「兩面三刀」原本的意思是什麼?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引讀:「兩面三刀」這句成語許多人都聽過,也都知道這句成語是一個貶義詞,用來比喻一些居心不良,表裡不一的人。但許多人卻不了解這句話的本意是什麼。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也許最後的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 古鄴誕生的36個成語
    這個擁有2500年輝煌歷史的城市,是中國著名的「成語之鄉」。2005年邯鄲更是被授予「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的稱號。據專家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而鄴城也為「成語之都」的貢獻功不可沒。下面小編歷數一下在鄴城誕生的成語吧!1.巧奪天工三國時,曹操的兒子曹丕納了冀州(鄴城)袁紹的兒媳甄宓。
  • 【許昌訪古】成語「長驅直入」因他而來
    其中,因治軍嚴整被曹操贊為「有周亞夫之風」的徐晃,就埋葬在建安區張潘鎮城角徐村東北1公裡處。不過,如今此處已經變為耕地,唯一能證明徐晃墓的只有文物單位修建的文物保護標識碑。從此,徐晃便成為曹操的一名忠實戰將,跟隨曹操轉戰南北,為曹魏的創建屢立功勳,參與官渡之戰、白狼山之戰、赤壁之戰、關中徵伐、夏侯淵平涼州之戰、漢中之戰等重大戰役。徐晃勇猛無畏,與關羽、馬超、顏良、文丑等名將交手,無一例外戰而勝之。
  • 曹操說了一個4字成語,此後人們不再避諱說死,老年人常掛在嘴邊
    這些人用盡各種辦法,始終沒能達成目標,無法實現長生不老的願望,最終被撒手西去,成了歷史的泡影。按照科學的說法,人類根本沒有機會實現長生不老,只能通過一些相對合理的方式調理身體,儘量延長壽命。世人都知道早晚會面對死亡,可大家都很忌諱這種事情,不願意提起死這個字,經常用其他的字進行替代,比如古代皇帝死亡時,官方用語是駕崩。皇后和妃子死亡時,會被其他成為薨。
  • 翻閱歷史的長河,劉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曹操更加光明磊落
    曹操和劉備兩個人可以說我們大家譜寫了一段非常精彩的三國故事,因為在東漢末年的時候,當時朝廷的統治出現了動搖的局面,所以每個人都想趁機得到一部分自己的勢力,而曹操和劉備這兩個人可以說其中最出色的兩個,因為他們兩個所建立的國家是存活到最後的勢力範圍,這和他們的出色領導是分不開關係的,但是現在大家對於他們的兩個的印象
  • 「說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其實更經典,只是當時沒人敢提
    三國亂世中的英雄人物,如劉關張、曹操、諸葛亮等等,他們的故事給後世留下了許多成語和歇後語。三國時期流傳下來的歇後語,很多時候還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出現,比如「說曹操,曹操到」這句俗語,就是用來形容某個人正巧趕到的情況。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這只是前半句,還有更經典的後半句,只不過當時都沒人敢說。東漢末年,曾經無比強盛的大漢王朝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