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法國強塞給北洋政府一塊土地,如今幫助中國打開「北極市場」

2020-11-30 奈落瑾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道出了土地對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性,但是在我國這960萬平方千米的廣袤的土地上,有這麼一塊地,是中國在100多年前意外得到的,現在很少有人會知道,但是現如今卻起到了大的作用。

北極開發政策,有據可查

2018年的1月,我國發布了《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正式向世界宣布了我國的北極開發計劃,近年來我國在北極地區,大搞基礎建設的投資,在北極進行資源開發以及對海上的航線進行了探索,打算充分利用北極地區的資源,甚至科考隊也早就已經登陸北極,進行科考項目。

但是這個項目卻引起美國和俄羅斯的注意。擔憂中國在北極的建設和開發,會威脅到美國和北約在該地區的軍事設施。

但是,閱讀過中國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之後,就會發現,中國的建設計劃是非常的謹慎和周密的,在這個白皮書中所提及的斯瓦爾巴群島就不得不提起,《斯皮茨卑爾根群島條約》,這個條約是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外的一個小的條約,並不能為大家所熟知。

其實,我國的領土,除了我們所熟知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大公雞"的主要領土之外,遠在3000公裡之外的北冰洋的眾多的小島之中,還有一塊非常有價值的"土地",這塊土地對我國的北極政策的開發有非常大的影響。

因為在《斯皮茨卑爾根群島條約》中提到,中國的公民不僅可以在這塊土地上可以自由的出入和逗留,還可以在這裡進行工商業,採礦,勘探和航海等的許多的活動。

這塊給予我國的巨大特權,對我國的建設有重大作用的土地,就是斯瓦爾巴群島,這個位於歐洲邊緣的一片群島。雖然很多人都不知道斯瓦爾巴群島,但是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國的可靠站——黃河站。黃河站建造與2004年的7月28日,是中國在北極建造的第一個科考隊,對我國的北極的科研有重要的作用。

斯瓦爾巴群島

其實,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極圈內,不分四季,終年被冰雪覆蓋,有名為斯皮茨卑爾根群島,群島由四個主要的島嶼構成,把它分成斯皮茨卑爾根島、東北地島、埃及島以及巴倫支島等等還包括了一些不知名的小島,全島的總面積有6.2萬平方公裡。斯瓦爾巴群島的主權是屬於挪威的,在島上居住的主要有俄羅斯人和挪威人。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在這片島上可以有如此大的特權呢?這裡面就有這麼一段故事,要從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事情講起。

1920年,各國的外交家們就對處於北極地區的斯瓦爾巴群島的歸屬和利用的問題進行了多次的討論,經過了多次的討論之後,終於多個國家共同籤署了一份非常具有國際主義精神的條約,這個條約就是《斯瓦爾巴條約》。這個條約就規定了斯瓦爾巴群島的歸屬主權問題以及在這個島的權利問題進行了約定。

《斯瓦爾巴條約》規定了斯瓦爾巴群島的主權屬於挪威,中國也籤署了這個條約,同樣地獲得了與其他國家一樣的平等的經商權,和使用權。

由於這個島的位置在北極圈內,位置非常的靠北,軍事建設也處於一種荒廢的狀態。那麼為什麼挪威人擁有了這個群島的主權呢?在12世紀的時候。挪威的航海家們在一次航海中,意外地發現了斯瓦爾巴群島,但是當時也並沒有當回事,只是一直將其看作是一個捕獲鯨魚的捕鯨站來使用,甚至還一度出現了棄用的時候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20世紀的初期,人們在斯瓦爾巴群島發現了豐富的煤礦資源。自從發現了煤礦資源之後,島上開始出現了一些定居的人,但是大部分還都是一些挪威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羅斯人也聽說了這個島上的礦產資源豐富,於是,出於利益的爭奪,俄羅斯人開始和挪威人爭奪這個島的使用權和開發權,雙方爭奪得非常的激烈,互不相讓。

正是在這個時候,一戰爆發了,俄國也爆發了內部戰爭,內憂外患,使得俄國無暇顧及斯瓦爾巴群島,雖然只剩下了挪威在這個島上,但是挪威的國力在那個時候也是出於一種非常薄弱的狀態。其他的國家也看中了斯瓦爾巴群島的礦產資源,再加上沒有了強大的俄國的幹涉,其他的國家就想瞅準這個機會,來分一杯羹。

強塞給中國的土地

大國之間互相推諉,當仁不讓,終於在1920年才達成了共識。發過聯合英國、義大利、日本等18個國家,在巴黎籤署了《斯瓦爾巴條約》。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還跟中國沒有任何的關係,畢竟當時的中國還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狀態,北洋政府連自己的國家都無法真正的保全,可以說是真正的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更何況當時的中國人都沒有什麼海洋意識,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在意斯瓦爾群島。

但是,法國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硬是要強迫中國也加入《斯瓦爾巴條約》,因為他清楚,中國與斯瓦爾巴群島相隔萬裡,即使是加入了這個條約也是鞭長莫及,這樣的話,還可以藉口在中國撈一些好處,於是在1925年的時候,法國就拉了中國、德國等其他一系列的國家加入了《斯瓦爾巴條約》。

北洋政府當時派出段祺瑞籤下了這個條約,如今看來,這個決定簡直不能太正確,不僅無端讓中國有了約6萬多平方公裡的使用權,還可以在上面進行商業活動,更可以開採自然資源,也可以在上面科考,有非常大的價值,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當年籤訂的那個條約,不得不說,這是北洋政府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了。

但是當時的中國,生產力還不夠發達,航海業也是處於一種半發達的狀態,加上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戰爭不斷,所以雖然籤署了《斯瓦爾巴條約》,但是之後也沒有大肆宣傳,就將這個條約拋之腦後了再也沒人提及。

2004年,隨著全球變暖的範圍不斷擴大,北極和南極的科考和資源價值不斷的顯現,我國也開始了對南極和北極的考察,其中,斯瓦爾巴群島在北極考察中的地位尤為重要,於是,在2004年的時候,我國的首個北極的科考站——黃河站,就建立在了斯瓦爾巴群島上。100年前,這個北洋政府不太情願籤署的條約,竟然為我國的北極開發戰略,作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焦點

  • 1928年的一個條約:讓中國在歐洲有一塊「領土」,國人可自由出入
    眾所周知,地大物博的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領土,物產豐富,人口眾多,但鮮為人知的是,在據中國遙遠的北極圈,伴著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上,有一塊「領土」屬於中國,中國人可以自由出入生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國民黨推翻北洋政府,是歷史倒退嗎? / 南京政府「黃金十年...
    國際市場一般年息率5-6釐,北洋政府借款年息率往往要一分,且利息多從借款總額中預先扣除。換言之,北洋政府實際上已經破產、癱瘓。1926年的「北伐」所針對者,更多是各省軍閥,而非已然癱瘓的北洋中央政府——事實上,正是這些軍閥,很樂於維繫一個癱瘓了的中央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財政境況並不比北洋政府好。
  • 中國晚清政府單挑八國聯軍,參加圍毆的國家如今被中國甩開
    如今100多年世界過去了,當時欺負中國的這些國家又是什麼樣呢?沙皇俄國歷史上沙皇俄國侵略野心是非常大的,趁著大清王朝勢微,鯨吞了華夏無數的領土,然而到了1917年,沙皇俄國境內爆發了2月革命,從此這個龐大無比的帝國頃刻間轟然倒塌。
  • 北洋政府在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貢獻?
    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確實是黑暗的舊社會,不過這個短暫的政權對外卻並不軟弱。不可否認的是,北洋政府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為維護我國的領土完整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清朝末年,列強的入侵將我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但鯨吞蠶食我國領土,還各自劃分大片的勢力範圍。辛亥革命之後,北洋政府接過了清政府的爛攤子,開始想辦法解除這些套在我國人民身上的枷鎖。
  • 民國政府和國民政府有啥區別?北洋政府又是哪一時期?很少人知道
    看了之後就成立了中華民主共和國,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中華民國」,在清朝成為歷史之後一直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在中國唯一合法並為外國列強所承認的政府就是中華民國政府。所以大家所知道的民國政府就是中華民國政府,它主要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是1912年到1928年,北洋軍閥政府。中華民國的第一任大總統就是袁世凱,因為他是在北洋新軍發系的,所以在他統治的這段時間這叫做北洋政府。
  • 福州造船廠是如何防止法國人奪權呢?左宗棠給他們下了一個緊箍咒
    社會招聘,杜絕法國政府的人員委派。當時,為了防止法國人控制福州馬尾造船廠,左宗棠在建立之初,就確定了「社會招聘,杜絕法國政府的人員委派」的原則。左宗棠還選擇了法國軍官日意格,雙方籤訂勞動合同,由日意格在法國物色招募合適的木匠、鐵匠、鎖匠等一班技術人員,只是催促的社會招聘,從而杜絕了法國政府的人員委派的合作方式,避免了日後與法國政府打口水仗。
  • 民國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內閣成員簡介
    辛亥革命期間因與立憲派張謇、梁啓超等擁護袁世凱有功,後出任北洋政府財政總長。財政總長(3月30日就任,7月14日辭職)周學熙,安徽人,著名實業家,袁世凱推行新政的得力人物。其出任陸徵祥內閣財政總長後,為袁世凱籤訂善後借款合同。財政總長(7月26日就任)段祺瑞,安徽人,北洋高級將領,袁世凱重要軍事助手,與馮國璋、王士珍被稱為「北洋三傑」。
  • 李鴻章一手創辦北洋水師,為何又說是中看不中用的「紙老虎」?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中國經歷的風雨貌似比漫長的封建時期還要多,這也是歷史變更下的必然結果,尤其是曾經那幾場讓中華民族活在恥辱之下的戰爭,更是無情地扯下了封建王朝最後一塊遮羞布。換言之,在創立北洋水師之後,管理模式上就有著決定性的缺陷,這一點也註定本該更加有實力的海軍力量無法施展自己真正的潛力。原來,《北洋海軍章程》是有李鴻章主持制定的,可這一套章程早已完全背棄了1875年海防討論決定的「先就北洋創設水師一軍,矣力漸充,就一化三」,和1885年清政府許諾「先從北洋精煉水師一支以為之倡,此外分年次第興辦」的原旨。
  • 1987年,那名斥資525萬買下深圳第一片土地的青年,如今怎樣了
    他就是著名商人駱景星,在當年深圳那樣一個落後的條件下,他斥資525萬巨款購買了深圳第一塊競標出售土地。 1987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土地政策,隨著在土地問題上的鬆綁,深圳市政府邁出了第一步,在土地問題上不再是採用計劃經濟時代的那樣一種分配,而是採用公開競標的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對土地資源的競爭。
  • 庚子國難時,美國用賠款做了這樣一件事,中國到現在仍在受益
    庚子事變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外地侵略,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殺洋人,燒教堂,而這些事情的背後則是慈禧的暗中支持,外國人為出兵找到了一個好理由,相比較於法國人和英國人肆意殺戮,美國人軍紀還是值得肯定的,後來賠款則是四億五千萬兩,每個清朝人一人一兩,用以羞辱慈禧。
  • 當年的中日甲午海戰,北洋海軍艦隊輸在什麼地方呢?
    甲午海戰是鐵甲艦時代,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這場海戰中,被認為實力更強的北洋海軍卻慘敗在日本艦隊手下。過去,人們常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體制上的問題等,但是其實,如果具體到一場戰役來看,發現事情其實很簡單,主要就是北洋海軍在裝備技術上的落後,以及在軍事理論上的「不幸運」,畢竟北洋海軍的軍事理論不能說是錯誤的,只是不幸的恰好遇上了變革的節點。
  • 法國化妝品新品將更快在中國上市
    這意味著,法國化妝品製造商一旦獲得本國相關資質認證,其出口至中國的普通化妝品就可以免於動物試驗。法國也成為歐盟國家中第一個能夠進行這項符合中國政府要求認證的國家。法國嬌蘭在2019年進博會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這項進展令人開心,這是我們與中國有關部門多年共同努力的回報。」
  • 世界罕見:51國共享的一塊飛地,中國遊客無需籤證自由出入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領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共享土地這種事情,似乎永遠不可能。然而在地球上有這麼一個角落,卻是51個國家共同享有的飛地,這51個國家的國民不需要籤證護照,都能隨意進出。它就是位於北冰洋的斯瓦爾巴群島。
  • 北極三島,為什麼讓人魂牽夢縈?
    說到北極可能許多人內心還是會覺得「可望而不可即」地球的最頂端一切都是那樣的神秘莫測、不可思議但正如《中國國家地理》所說的「即使是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即便是冰川融化嚴重的盛夏前往北極的航道仍然困難重重不連續的冰山和各種未知險境
  • 日本關東大地震死傷慘重,北洋政府全力援助,日本:做夢也沒想到
    但出於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北洋政府仍給予慷慨援助。當日本地震的消息傳到中國時,政府的行動速度驚人。北洋政府首先派人到日本駐華大使館表示慰問。時任外交部長的顧維鈞甚至建議,「出於對鄰國的救濟意識,我國不應袖手旁觀,政府應下令並說服國民共同籌款救濟。」此時的北洋政府,大總統黎元洪被迫下野,內政部長高凌偉成為攝政王內閣。
  • 一次嫖娼引發的血案 讓中國北洋艦隊揚名海外 最終釀成了甲午之敗
    在我們的印象中,晚清中國一直是一個政府腐敗無能、軍隊不堪一擊的屈辱社會,但事實上,晚清中國的北洋水師,是當時世界上排名第九(也有說第三的)、亞洲排名第一的海軍艦隊,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實力不可謂不強,戰鬥力不可謂不牛逼。
  • 甲午戰爭清帝國慘敗, 在北洋水師去日本幹這「齷齪」事就決定了
    1894年,曾經亞洲稱雄的北洋水師在於日本聯合艦隊的一系列戰爭中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寄託著大清帝國無數人夢想的強大海軍經讓如此不堪一擊,很多人將其歸咎於北洋水師的指揮不靈,清帝國陸軍戰力太弱,丁汝昌李鴻章避戰,這些都是明面上的原因,更深層次的隱患,你可能一直沒有注意到!
  • 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設備精良,為何全軍覆沒都沒能擊沉一艘日艦
    當年洋洋灑灑的大清帝國,隨著甲午戰爭慘敗而最終被敲響喪鐘,直到如今,國人最為難忘的就是在當時隕落的北洋水師,這支近代海軍的全軍覆滅,深層的原因還總是被世人議論不已。不過,對於當時設備精良的北洋水師能夠取得如此慘敗的戰果,還真的要從多方面進行探尋。
  • 印度:中國軟弱可欺
    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把他們從佔領的土地上「徹底清除」!——尼赫魯(印度前總理)世人皆知1962年自衛戰的輝煌,卻不知其背後是天堂與地獄的結合,無數同胞慘遭迫害。1、陰謀1913年,中、英、藏三方代表在印度西姆拉聚首探討一個問題——藏區去留。
  • 他們是北洋政府三個代表人物,也是袁世凱的「龍、虎、豹」!
    德國總督看到袁世凱所練新軍確比舊軍操練精嫻,讚揚主持操練的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為「北洋三傑」。平時,王善操權謀於腹中,段常行兇殘於外形,馮貪婪之於不顧,這所謂的「三傑」,又被人指為袁世凱的「龍、虎、豹」。「北洋三傑」為北洋時期叱吒風雲的人物,段祺瑞赴德國學習過炮兵,馮國璋曾赴日本考察近代軍制和日本軍事,只有「三傑」中年齡最大的,也是資格最老的王士珍未出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