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91年分析局勢:稱有一件事決定中國命運

2021-01-15 搜狐網

  本文摘自:《紅廣角》2016年2期,作者:王碩渡,原題為:《南方談話前夕鄧小平怎麼看深圳》,為節選。

  鄧小平1991年春節期間在上海發表一系列鼓動改革開放的談話,隨後,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發表一組評論文章,宣傳鄧小平的新思想。「但鄧小平這次談話,(國內)廣大幹部、群眾並不知道,反而引起了社會上對改革姓『社』姓『資』的激烈爭論,這次談話被爭論淹沒了。」③1991年4月以後,蘇聯發生一系列政治事件。8月20日,鄧小平與江澤民、楊尚昆、李鵬等討論蘇聯政變事件。鄧小平強調,「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現在世界發生大轉折,就是個機遇」,「要把什麼叫社會主義搞清楚,把怎麼樣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搞清楚。」④蘇東劇變後,黨內有人「驚慌失措」(鄧小平語),提出反「和平演變」與發展經濟兩個中心的觀點。與此同時,中國正面臨可能稍縱即逝的發展機遇。尚處在治理整頓中的中國往何處去?十三屆八中全會決定將於1992年第四季度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如何確定基調?鄧小平深感時不我待,他把目光投向深圳。中央一直看重作為國內梯度開放格局排頭兵的深圳。鄧小平1991年春節期間對深圳的看法明朗以後,國內對深圳的關注快速升溫。

  鄧小平一直強調兩個文明一起抓。在他視察深圳之前,中央有關部門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深圳在快速發展同時,也存在「黃、賭、毒、淫、拐、黑、封」等社會病態問題。這實際上與深圳人口規模的超規劃迅猛擴張直接相關。1986年到1991年間深圳市人口平均增速約為20.6%。按這一速度計算,到2000年深圳人口將達到1300萬人,遠遠超出1991年擬定的至2000年將總人口控制在300萬以內的規劃目標。至1992年初,深圳實際總人口已超過200萬人。大量青壯勞動力洶湧而入,推動了城市蓬勃發展,也帶來一系列問題。到深圳視察的眾多中央領導人紛紛提出,深圳要為全國提供兩手都能抓好的經驗。比如,薄一波在《求是》雜誌撰文指出,深圳總的發展形勢是好的,但資本主義社會一些不乾淨的東西,比如吸毒、賣淫、賭博、黑社會等等,「深圳差不多都有了,這在全國不是數一、數二,也是比較突出的。如果不及時清除這些東西,遲早要影響大局,決不可等閒視之。」①從南方談話內容看,鄧小平顯然已經了解到有關情況。他的態度是共產黨剛進城時就有這方面經驗,只要整治工作從苗頭抓起,常抓不懈,不難抓好,中國共產黨有這個自信。

  作為有口皆碑歷時已有十一年的深圳特區試驗,要認定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並進一步推向全國,在蘇東劇變、國內湧現中國往何處去的思想交鋒背景下,沒有絕大魄力和深孚眾望的領袖魅力,難以肩負這一關係中國前途命運的歷史重任。這擔子非鄧小平莫屬,這地點非深圳莫屬。

  1991年夏,鄧小平長子、中國殘聯主席鄧樸方來深圳考察時,李灝請他報告鄧小平:深圳市委盼望他老人家來深圳視察。鄧樸方說:我父親有考慮再到深圳看看的計劃,我回去報告深圳市委的這個請求,你有機會去北京時,也可以直接去請一請,爭取今年冬天他老人家能來深圳一趟②。同年12月28日,鄧小平在住地與楊尚昆談話,內容涉及春節期間視察深圳、珠海事宜。1992年1月1日,中央辦公廳給廣東省委打電報,正式通知鄧小平將到廣東休息的計劃。1月2日,鄧小平到人民大會堂參加第九屆萬豐杯「運籌與健康」橋牌比賽。從照片看,他神情凝重③。或許鄧小平不知道,這次橋牌比賽恰好就是他將要前往的深圳一個富裕農村萬豐村贊助的。1月3日,鄧小平辦公室工作人員飛抵廣州打前站,並主動向廣東省委接待人員強調,「最好將行動路線定為:深圳—珠海—深圳—上海」。④這一行程安排顯露了鄧小平此刻心境。香港《百姓》雜誌新年元旦第一期刊載特輯文章,名為「鄧小平最後的機會」。文章說,在蘇東巨變衝擊下,中國大陸「處此危疑險峻的時刻,鄧小平仍居於領航把舵的地位。誠然,他已不再擁有絕對權威,但他絕對還有推動為人民歡迎的政策的權威」(時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金耀基語)。據反饋消息,鄧辦工作人員把特輯送鄧小平看過,鄧小平「不動聲色」。1月16日香港《百姓》雜誌繼續刊登文章,發言者「眾口一詞地認為鄧小平還有最後的機會,關鍵在於他本人能否乾坤一擲。」⑤1月17日,時隔八年之久,鄧小平第二次視察深圳之行終於出發。對這位八十八歲的老人來講,百聞不如一見。當代中國現代化進程也即將因鄧小平此行「大動聲色」而翻開新的篇章。

http://history.sohu.com/20160725/n460784237.shtml history.sohu.com true 綜合 王碩渡 http://history.sohu.com/20160725/n460784237.shtml report 2198 本文摘自:《紅廣角》2016年2期,作者:王碩渡,原題為:《南方談話前夕鄧小平怎麼看深圳》,為節選。鄧小平1991年春節期間在上海發表一系列鼓動改革開放的談話,

");}

相關焦點

  • 1991年鄧小平交代江澤民一招什麼決定中國命運
    對於要不要堅持改革開放的問題,鄧小平旗幟鮮明地指出:「改革開放政策不變,幾十年不變,一直要講到底。」(《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96頁。)1991年,鄧小平對江澤民等同志說:「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68頁。)1992年,他進一步從理論上闡發了改革開放的意義:「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 41年前的今天,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
    「突然間,廣大知識青年意識到自己的命運不再操決於他人,不再由出身和關係來決定,而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通過公平競爭來決定。」1977年高考現場許多事物深埋在歲月中便成了塵土,有的卻成了琥珀。1977年高考的恢復,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標誌著中國教育史的新紀元,是「文革」後撥亂反正開創新局的分水嶺,是棄舊圖新的標誌。
  • 鄧小平1973年在鷹潭
    考慮到鄧小平年歲已高,卓琳身體不好,還有老人、小孩,人員多,要儘量減少轉車帶來的折騰,綜合這些因素,最後確定從有華東交通樞紐之稱的鷹潭乘福州至北京的特快列車回京。 鷹潭鎮中午在交際處設宴款待鄧小平一家。席間,鄧小平不怎麼說話。他平時說話就很少,大多時間是沉默。好像別人說話他沒有什麼反應。但他表達感情的方式特別細膩。為了保密,中午的宴會安排在東樓二樓會議室。
  • 張靜:鄧小平與中美科技合作的開展(1977~1979年)
    就職之初,美國總統卡特對兩國貿易的關注超過了關係正常化,而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則始終堅持優先與建交國家發展貿易。1978年,隨著中國大舉引進西方技術和設備,將中美貿易同政治關係「掛鈎」的策略作用顯現:受科技合作潛藏的商貿利潤刺激,卡特最終決定,在兩國建交談判的同時開展科技合作。
  • 鄧小平的91個生日:怎麼過?在哪過?和誰過?
    【編者按】       從1904年8月22日出生算起,鄧小平一生共過了91個生日(出生當年不算)。在1949年之前,小平同志成年後的生日多數是在戰爭硝煙中度過的,生日當天可謂是轉戰南北,從廣西到江西,從陝北到太行山,1935年的生日甚至是在過草地中過去的。
  • 1972年,鄧小平
    1972年,鄧小平  在鄧小平和他的同事們做出那個改變中國的重大決定之前,早在江西新建縣的那條小路上,他就在思考關於路的問題:「中國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是筆直的。走。」因此,要追尋身處閉塞流放地的鄧小平思考的軌跡,還不如從他在1972年兩次出行中的言行來得實在。  1972年9月,已經感受到「好運氣」的鄧小平,通過江西省委向中央提出,到井岡山、贛州老區走一走。9月底,中央批准了這一要求。11月,鄧小平踏上了井岡山之行。
  • 1980年,出了一件破天荒的事,鄧小平破例為一部電視劇題寫了片名
    年,出了一件破天荒的事。鄧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了,日本隨後佔領了中國東北。這件事震動了長谷川照子,她對此事件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和抗議,這段時期,她的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1932年6月,她參加了以日本著名進步作家田雨雀學為理事長的日本無產階級世界語同盟的進步活動,並開始學習世界語,接觸到了反對侵略戰爭的左翼文化人士。
  • 1984年的鄧小平
    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前夕,鄧小平在談到全會的中心議題時說:「最理想的方案是通過一個改革文件。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政治上、經濟上都起了很多的作用,這次三中全會能否搞一個改革文件?這個文件將對全黨起巨大的作用。」
  • 79年春節鄧小平訪問美國 向卡特暗示要懲罰越南
    資料圖在這次訪問中,鄧小平展示了中國人的幽默,並以詼諧、輕鬆的語言表達和闡明了中國的政治立場,解決了兩國關係中的問題。如在參加布熱津斯基家宴的時候,主人在席間曾半開玩笑地問鄧小平說,因中美關係的正常化,總統在國會中遇到了同院外援蔣集團之間的困難,您在中國國內也遇到過這樣的麻煩嗎?鄧小平應聲回答:「有。」他的回答當然引起在場者的關注,人們都緊緊地盯住了鄧小平。
  • 1935年—1945年:鄧小平在陝西
    從北伐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中國革命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期,鄧小平的革命生涯翻開了新的一頁。從1935年到1945年,鄧小平先後7次踏上陝西這片革命的熱土。 1935年10月,鄧小平隨原紅一方面軍改編的陝甘支隊翻越六盤山,於19日到達陝西保安縣吳起鎮,至此,紅一方面軍長徵勝利結束。
  • 鄧小平曾稱這輩子和哪位領導人關係最親近?
    1922年,李伯伯與趙世炎、周恩來參與發起建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李伯伯擔任諾門地方支部書記,並參與編輯少共機關刊物《少年》。1923年,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更名為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李伯伯擔任執行委員。蔡媽媽赴法前在湖南時受到兄長蔡和森和毛澤東的很大的影響。蔡媽媽到法國後,由趙世炎和劉伯堅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1923年轉為中共黨員。
  • 從1975年整頓看鄧小平同志的領導藝術
    鄧小平領導1975年整頓,為什麼能夠在短短八九個月內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呢?在諸多因素中,鄧小平卓越的領導藝術是重要因素,甚至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舉旗幟  鄧小平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取得毛澤東的支持,來領導整頓。這是1975年整頓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一點。
  • 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改變了兩個大國命運?細節決定成敗,有時是謊言
    1我看歷史的時候,發現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大概是在春秋時期。有兩個諸侯國,一個是楚國、一個是吳國。其中,吳國的邊城卑梁(今安徽省天長市)和楚國的鐘離城(今安徽省鳳陽縣)相鄰,兩地的老百姓都以採桑紡織為業,桑樹就是他們的身家性命。
  • 毛主席與周總理最後一次商量事情,其中一事使中國開始富起來
    毛主席與周總理是幾十年的老搭檔,二人的情誼是非常之深的。不光是在工作中,二人是親密無間的老搭檔,在私下裡二人的友情也是非常深刻的。他們二位都為了國家,貢獻了自己的 一切,他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想要國家變得更好。 可是人都是會老的,他們二位就算特別的偉大,但身體也是會衰老的。
  • 【史話】1981年鄧小平會見金庸都說了啥?
    資料圖片:1981年鄧小平會見金庸。鄧小平是金庸(查良鏞)武俠小說在中國內地最早的讀者之一。1973年3月,當金庸小說在內地尚為禁書之時,恢復工作不久的鄧小平從江西返回北京,託人從境外買了一套金庸小說,並對其愛不釋手。
  • 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去世 鄧小平曾對他說:中國永遠歡迎你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與中國可謂有很深的淵源。  美國前總統、喬治·赫爾伯特·沃克·布希,1974年的時候,他的職務是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正在為身陷水門事件泥潭的尼克森總統左抵右擋。如果不是尼克森被迫辭職的話,老布希有可能當上副總統。尼克森的繼任者為了安撫對共和黨忠心耿耿的老布希,拿出駐巴黎或者倫敦大使的美差讓他挑選。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14)
    對於自50年代後期起一段時間黨的失誤,鄧小平坦言:我也有份。 其實,對於「大躍進」,鄧小平有他自己的看法。早在1957年10月,鄧小平在西安幹部會上的一次講話中,就曾向一些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頭腦發熱的人提出了警告,他說:搞建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比革命要困難得多,在這方面我們還沒有多大的本事。
  • 1975年:鄧小平與軍隊整頓
    面對這種混亂局面,鄧小平不顧剛剛恢復工作、困難重重的處境,決定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使各項工作走上正常的軌道。 奏響軍隊整頓的號角 整頓的工作艱難複雜,鄧小平首先把突破口選擇在軍隊。由於林彪反黨集團幹擾破壞軍隊的時間長、涉及面廣,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全面而深重的破壞。林彪反黨集團覆滅後,「四人幫」又想插手軍隊,企圖把軍隊搞亂,乘機奪取軍隊的領導權和指揮權。
  • 鄧小平過春節--黨史頻道-人民網
    在1978年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之際,鄧小平決策實現中美建交。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應美國政府的邀請,鄧小平於1979年1月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 這是新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訪問美國,具有重要的全球地緣政治意義。1月28日在北京出發這天,正好是中國傳統春節。9時45分,鄧小平一行乘坐的專機騰空而起。
  • 娛樂圈91年出生的4位明星,李現91年,馮提莫91年,鄭爽91年!
    今天,小編要跟網友們講講在娛樂圈裡91年出生的4位明星,李現91年,馮提莫91年,鄭爽91年!1.張藝興,出生於1991年10月7日,湖南省長沙,他是大陸受歡迎的男歌手和影視演員。2018年1月19日,以全民製作人代表身份,加入偶像男子團體比賽真人秀《偶像練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