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條健康「安全帶」,用好它,調和陰陽,防病養生助長壽!

2021-01-08 健康界

人體有20條經脈,其中19條經脈都是縱向而行,唯有一條橫向運行,它就是「帶脈」。
帶脈也被稱為「長壽腰帶」,養護好它,對全身健康都能產生益處,帶脈位於肚臍以下,沿著腹股溝往下,再沿腹股溝往上,繞後背腰部一圈為帶脈大致位置。總的來說,帶脈有「總束諸脈」的作用,統攝著全身的健康,因此被譽為人體自帶的一條「長壽腰帶」。 

有很多人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腹部、腰部的贅肉越來越多,其實就是「帶脈」約束力不夠強了。就好像我們的腰帶壞了,沒有辦法紮緊褲腰一樣。《難經》注說:「帶之為言,束也。言總束諸脈,使得調柔也。」指約束縱行諸經脈,使其起到協調和柔順的作用。腰腹為胞宮和下焦之位,約束諸脈,也就能固攝下元,調節陰陽。 我們如何去判斷自己的帶脈鬆緊呢?百草君在這裡推薦給大家一些方法:

通過臨床主症,中醫虛實辨證來判斷帶脈的鬆緊。中醫講的實證,相對亢奮類的疾病,如:急躁、焦慮、血壓升高等都是痙症,帶脈過緊了;一些虛證,比如乏力、腿腳不利索、肌肉萎縮等都是帶脈過鬆了。

帶脈過緊過松都不行

帶脈過松會造成肌肉萎縮、營養不良、全身關節瘻軟等症,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影響很大。
調節方法:運用帶脈穴來調節,帶脈穴位於側腹部,章門穴下1.8寸的位置。通過彈撥帶脈穴,就可以調緊帶脈,用大拇指在帶脈穴附近彈撥兩分鐘左右。 

帶脈過緊容易導致疲勞症候群、胃痛、高血壓等病症,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帕金森。

調節方法:通過提捏帶脈就可以把帶脈調松。是用中指、食指和拇指指腹捏住帶脈穴位置的肌肉,向上提拉,反覆4、5次即可。這樣可以緩解疲勞、疏肝解鬱,還能調節血壓。  另外,每天早晨起床捏提帶脈,可以讓人精神飽滿;每天晚上睡前捏提帶脈,可以解除焦慮,幫助睡眠。 

嚴重疾病可選擇層按法治療

對於很多現代醫學難以找到病理的疑難雜症,比如帕金森、痙攣性斜頸等,可以用層按法來進行治療。 操作手法:手法在腹部上進行操作,稱為五層氣體,四種導療。我們把腹部分成五層,壓住後平穩的往下壓,一點一點的往下,壓的時候要讓患者感覺沒有往下壓。 做好帶脈的保養,對身體有未病先防的作用,日常可以運用百草君分享給您相關知識,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去操作。

相關焦點

  • 小滿健康養生保健,這4點不可不知,學會這4點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小滿小滿,江滿河滿。小滿時期,南方降雨量會逐漸增大,而北方地區降雨量比較少,但氣溫會陡然增高。雨後氣溫卻會下降。在這種高溫高溼的環境中,冷熱交替,人體非常容易受到熱邪和溼邪侵襲。人體的陰陽調和肺腑功能被稱為正氣,當邪氣勝過正氣時,人就容易生病。尤其是南方多雨,更要注意。小滿時節養生保健應做好如下安排。
  • 手部常做這3個動作能防病養生
    對於每一個進行養生的人來說,都希望通過健康的方式來對身體進行保健,所以也一直在尋找有效的方法,以此更好的養生防病。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存在一些簡單有效的養生良方,其中手部只要經常做3個動作便能起到極好的防病作用,可以說是手上自帶的"養生藥"。
  • 《黃帝內經》:陰陽者,萬物之綱紀,理解陰陽才能養生
    《黃帝內經》:陰陽者,萬物之綱紀,理解陰陽才能養生。《素問.陰陽應像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於是,在傳統養生方式裡,對於「陰陽」的提及幾乎是無所不在的。每個想要健康長壽的人,必然需要調理體內的陰陽,使之達到一種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的境界。但是,什麼是陰陽呢?
  • 養生要義: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認為事物開始階段變化跡象不顯著,繼續發展下去變化就深刻劇烈,最後階段變化超過它最適合的階段,就帶來相反結果。所以,《易經》泰卦九三爻辭說,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養生和書法之道都充滿這樣的辨證思想。 《黃帝內經》認為,陰陽五行構成萬物,人體出現病態,就是陰陽五行失衡。就人體陰陽而言,外部屬陽,內部屬陰。就身體部位來說,背部為陽,腹部為陰。
  • 經絡是天生的「養生藥」,手部常做3個動作防病養身
    在我們的生活中,對於每一個愛好養生的人來說,都希望通過健康的方式來對身體進行保健,所以也一直在尋找有效的方法,以此更好地養生防病。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存在一些簡單有效的養生良方,其中手部只要經常做3個動作便能起到極好的防病作用,可以說是手上自帶的「養生藥」。
  • 2021健康第一,送你一份全年養生日曆!收藏好,一整年不生病!
    ,適當鍛鍊,提升身體正氣,保持心情愉悅、身體健康。  陰陽調和  養生原則:調節陰陽,提高免疫力  注意事項:  ■ 運動時切不可大汗淋漓,大汗傷身,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運動為宜,如踏青、做操、打太極拳等。
  • 陰陽調和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
  • 中醫12時辰養生指要,每天這樣安排作息可以健康長壽
    先不要驚嘆或者獻上膝蓋,其實中醫養生在更早的時候,已經總結出了非常細緻完善的,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最佳作息規律,只是很少聽說有人能夠像康德那樣,做到極致中的極致。古人對於養生講究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話,只是其中最簡單的踐行。
  • 超高銷量的健康養生產品,都用了這55條朋友圈文案!
    養生短句:不要小看每一句短句文案,也許它是調侃,或者鼓勵,或者是警告的語氣,但它們都有相同的一點,足夠扎心。[1]現在的人,還沒登頂,卻禿了頂。[2]願80歲風風火火的你,會感謝25歲自律自覺的自己。[3]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件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陰陽調和
    健康養生,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怎麼養才能健康呢?養生是為了健康,身體精神上都要達到健康!養生不是簡單的說說,而是有著醫學理論和實踐做支撐的,遵循醫學倫理。養生即中醫養生,是中醫學的一部分,養生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運用中醫的方法實現預防疾病,促進身體身心健康。
  • 一天中有兩個「黃金養生時間」, 誰能把握好,誰就能健康長壽!
    生命可貴,養生不僅能保持身體健康、心情舒爽,更能延長人的生命,做好長期的養生,更能保證人長命百歲。養生,可以緩解不同人群,面對各種壓力緊張焦慮的狀態,那麼,如何去養生呢?養生也是有講究的,在黃金時間養生,效果事半功倍,身體健康,壽命長!
  • 背部養生很重要,保養方法要記牢!
    由此可見,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體堅實的保護屏障。背部保養,貴在堅持!無論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還是精力旺盛的青壯年,亦或是頤養天年的老人,關注背部,正確保養背部,就等於為健康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本法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增強人體生命活力。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時進行。以溼毛巾搭於背後,雙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發熱為止。注意用力不宜過猛,以免搓傷皮膚。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悶、腹脹之功效。
  • 中醫文化陰陽調和方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裡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於本。」意思是說,陰陽,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普遍規律,因而疾病的治療,就必須從陰陽變化這個根本上認識和處理。這裡的本,即根本,就是指陰陽。因為疾病的發生,不外乎陰陽的失調,所以治療疾病,就必須探求病變的根本,或本於陰,或本於陽。古人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夫人一身,不外陰陽氣血,與流通焉耳。
  • 耳垂大耳朵長是長壽特徵?先天腎氣足≠長壽
    民間也認為耳郭長、耳垂大是有「福相」的「長壽耳徵」,據說中醫有「耳診」,耳朵大便是「先天足」的表現,果真如此嗎? 耳垂大先天腎氣相對足,但憑耳相辨壽命不靠譜 「中醫認為人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在人體外都有一個開竅的地方。」
  • 健康養生就是: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在中國,每個季節甚至每個節氣都有對應的養生建議,大到天氣,小到體質都有詳細的養生建議,這歸功於我們中國的寶庫---中醫!提到食療養生,不得不說的就是中醫食養理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但是,五穀、五果、五畜、五菜指的都是什麼呢?他們又有什麼功效呢?
  • 十二時辰養生背後的科學意義
    「天人相應」是中醫學的核心理論之一,認為人體氣血的運行會遵循大自然規律而變化,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月份﹑甚至在一天中不同的時段時辰,都存在著「天人相應」,這些節律性影響著機體的氣血盛衰﹑經絡流注﹑以及臟腑強弱,所以傳統中醫倡導人體順應自然而養生。依據12個時辰晝夜陰陽變化規律進行養生,能協調人體與自然之節律,維持氣血陰陽的平衡,實現通經防病之目的。這是中醫天人合一的具體表現。
  • 最佳的養生時間段你都知道嗎?順應24時養生,長壽又健康
    養生即保養、養護生命,最終以達到長壽為目的,養生是通過各種手段進行護養人體生命的一種行為,根據人體生命活動的特徵與規律進行物質與精神享受的一種活動。從傳統文化角度看養生,它是一種處世哲學,是天、地、人三者的一個和諧共處。根據一天中的養生時間表,你知道該如何正確養生嗎?
  • 養生基本原則:順天隨時,中醫為您講解,四季如何養生,不要錯過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陰陽調和,四季變換各有不同,養生方法也有不同。養生要遵循季節的變化,順天隨時。「智者之養生也,必須四時而適寒暑……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這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一段話,大概講的是養生的基礎是陰陽平衡與協調,而四季的變換對於這種平衡與協調有著很大的影響。養生必須要順應四季變換,趨利闢邪。
  • 二十四節氣養生大全介紹 7個養生小知識延年益壽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24節氣養生主要提供24節氣養生方法···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五臟調和,疾病不來找!常按養生穴,不花錢也能調養心肝脾肺腎
    人體有五大臟器,分別是心臟、肝臟、腎臟、肺臟和脾臟,它們在人體中發揮著各自作用,也相互合作,如果有一個臟器受損,可能就會牽連到其它臟器,給身體帶來諸多問題。中醫認為,五臟調和,身體也就能維持正常運作,可以少產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