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將瑜伽練習者的身體形容成為一顆樹,對於一顆樹來講,人體的四肢就相當於樹木的枝幹,人體的手指和腳趾就相當於枝幹上的枝葉,一顆樹木是否強壯有力,通常看它的枝葉是否繁茂就可以了。#百裡挑一#
同樣的道理對於瑜伽練習者來講,看他的基本功是否紮實,動作細節是否標準,則看他在體式中的手指和腳趾的動作是否靈活,瑜伽練習的精進之處在於細微層面的體式細節。
對於人體手指的靈活度來講,由於我們平常生活中基本上離不開手的使用,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手指都是能夠在瑜伽練習中遊刃有餘的,但是對於腳趾來說,控制腳趾的有許多細小的肌肉,這些分布在腿部和腳掌的細小肌肉由於缺乏練習使用,靈活度欠佳,而使腳趾在體式練習中不能夠很好的啟動開展動作,比如我們在瑜伽練習中經常會聽到「張開腳趾。」
這句話,但實際上很多人不僅在正常的體式練習中難以張開腳趾,即使是在生活中腳趾也相對其他肢體來講略顯「遲鈍」,瑜伽的練習非常講究我們對身體每一部分的控制,對於身體反應知覺的傳達信息的感受,試想下如果你對自己的腳趾都沒有「知覺」,那又怎麼能很好的練習瑜伽呢?
而且在日常的運動當中,那些非常容易受傷的人,可以看下他的腳趾,多半也是僵硬無力,我們人類經過百萬年的進化,腳趾原本的功能早就用盡廢退了,因此當我們進行跑跳等動作過程中,身體的踝關節就會出現代償輔助身體保持穩定現象,這就導致了踝關節非常容易受傷。
提升腳趾的靈活度比我們想像中的更重要,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如何改善腳趾僵硬情況,打開身體潛能,正確分開腳趾,順利的進入瑜伽體式。
瑜伽練習中腳趾靈活的重要性
當瑜伽練習者的腳趾靈活度非常好時,他的腳趾就可以輕鬆地張開,腿部肌群更容易被激活,從腳底到腿部被喚醒的身體活力繼而會影響到核心肌群的狀態,讓我們在更多需要保持身體平衡的體式中,更能夠輕鬆自如。
瑜伽腳趾正確分開方法
首先來看下腳部的構造圖,我們身體的每一根腳趾都有一個蹠骨起著支撐的作用。在實際的瑜伽練習中,我們會嘗試努力去分開腳趾,但是這種「努力」的方向都發生在腳面上,這就使得腳面肌肉變得非常僵硬,就會在腳面上造成溝壑狀的凸起,
正確的瑜伽分開腳趾方法應該是腳底用力,使腳面和腳腕保持柔軟放鬆狀態, 嘗試將第一個至第四個腳趾的蹠骨向內側方向轉動,第五根腳趾的蹠骨向外移動,大腳趾儘量向前延展,小腳趾向前延展,像打開一把扇子一樣張開五根腳趾。
日常輔助練習幫助腳趾分開,提升靈活度
有的瑜伽練習者,可能平常腳趾實在過於僵硬,找不到張開腳趾的感覺,我們可以進行以下的輔助練習,幫助喚醒每一根腳趾的知覺。
1、 腳趾蹲坐:
首先:身體呈跪姿於地墊上,兩腿併攏,兩腳腳跟相觸,前腳掌腳趾屈曲觸地,將你的臀部坐立於兩腳腳跟上,兩手放鬆平放在雙膝之上,兩肩保持放鬆,自然下沉;核心肌群保持緊繃發力狀態,腰背部保持挺直狀態,胸腔打開維持流暢的呼吸,頭頸部保持平直,雙眼目視前方,身體的重心慢慢放在腳趾之上;同時去體會你的腳趾用力抓地的感受,如果在這種動作中,你感覺自己能夠比較輕鬆的完成,那麼可以嘗試將觸地的雙膝抬高收回,完全以腳趾的力量來承擔身體的重量。2、 腳趾抬起,捲曲運動:
首先:身體坐於椅子上,兩腳平放在地板之上,腳趾貼地同時抬高雙腳腳跟,上抬至只有腳趾與地面接觸即可;維持動作5秒鐘後,再活動腳趾,嘗試用大腳趾和第二根腳趾接觸地面,維持動作5秒鐘,嘗試再次抬高腳跟,依次活動無根腳趾,使腳趾向下滾動,做抓地狀,維持動作5秒鐘,以上幾種活動腳趾組合動作重複做10次即可。3、 腳趾捲曲:
首先:身體坐於椅子上,兩腳平放在地板之上,在地板上放置一個毛巾,將你的一隻腳掌首先踩踏於毛巾之上;腳跟位於毛巾的底部邊緣,通過活動無根腳趾向內抓地狀,不斷地將毛巾揉搓拉近身體位置,腳趾重複動作5次,然後交換腳掌進行操作。
4、 腳趾伸展
首先:身體坐立於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面上,抬起一條腿放於另外一條腿的大腿處;然後用你的一隻手去抓握抬起的腿部的腳掌的五根腳趾,拉伸延展向腳踝位置,去感受腳底和腳跟的延展,注意第一次進行伸展時,不可過於用力,保持適度的彎曲程度即可。在拉伸腳趾進行延展的同時,可以用另外一隻手輔助按摩足弓位置,放鬆腳掌放鬆,拉伸動作重複10次即可,然後再進行換腳操作。
5、 踮腳幻椅式:
首先:兩腿併攏,身體保持豎直站立於地面上,吸氣,兩手臂從身體兩側舉起向上延展,呼氣,腰腹部肌群保持緊繃發力,雙腿膝蓋屈曲;上半身慢慢下蹲,做向後蹲坐狀態,下蹲時,上半身保持挺直狀態,兩肩自然下沉,不要聳肩,身體慢慢下蹲至大腿與地墊平行即可;然後慢慢嘗試抬起兩腳腳跟,儘量保持身體的平衡,兩手肘屈曲,五指分開雙手在胸前合十,維持動作姿勢10秒鐘後,再慢慢回落兩腳腳跟,上半身挺直身體恢復至原來的直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