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表現得「蠻橫無理」,而在外卻是「膽小懦弱」,這種現象其實普遍存在。面對這種境況,父母反思過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嗎?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就十分單純,什麼東西都是從零開始,一步一步慢慢成長起來。孩子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是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此種行為異常。
麗麗在家就像小公主一般,家裡做什麼事情都要按照她的喜好來,稍微不滿意就會大發雷霆。
突然有一天麗麗向媽媽吐槽同學搶她東西,她不敢去要回來,回到家後,頤指氣使地囑咐媽媽今天幫她要回來。媽媽覺得很奇怪:孩子為何只敢在家裡發脾氣,在外頭遇到事情卻畏首畏尾的?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這種表現源於父母的教育方式:
第一:父母的性格比較暴躁
父母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喜歡發脾氣,大吼大叫,在外頭受氣回家後就喜歡宣洩自己的情緒。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常常遇到父母兩人吵架打架。而父母更是沒有顧及到孩子感受,也不曾想過這種家庭氛圍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孩子有樣學樣,繼承了父母暴躁的性格,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時常大發雷霆,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二:把孩子當作寶貝一樣慣著、寵著
父母總是希望把最好的給孩子,總是希望孩子能夠開開心心的。不論孩子喜歡什麼,父母都會無條件滿足孩子。孩子是家裡的小公主或者小王子,是家裡的老大,說什麼是什麼。父母就這樣寵著,孩子犯了錯,父母可以理解包容孩子。可是,當孩子在外頭也蠻橫無理的時候,就會遭受別人的教訓,經受過欺負後,孩子就會心生膽怯。
第三:孩子經常宅在家裡
父母希望孩子在自己眼皮底下晃悠,以此確保孩子的安全。同時,有的父母也擔心孩子在外受人欺負,把孩子留在家裡保險些。這就導致孩子長時間都宅在家裡,不接觸外界,不懂得和同齡人相處。久而久之,孩子對外面的世界就多了一份擔憂,獨立在外時就會表現得畏首畏尾的。
為了避免「孩子在家蠻橫無理,在外膽小懦弱」,父母應該怎麼做?
1.父母要以身作則,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
生活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面對一些小困難或者小摩擦,父母不應該亂發脾氣,學會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可以通過和朋友或者家人傾訴自己的不愉快,可以聽一些自己喜歡的歌曲,也可以適當的運動一下。父母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自己的孩子也會深受影響,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
2.多帶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感到不適應,也不願意接觸陌生人,見到親戚也不願意問候。此時,需要父母的鼓勵和指導,和孩子多溝通,知道孩子心裡牴觸的原因是什麼。父母可以徵得孩子同意,一次一次慢慢帶著孩子去嘗試。孩子在外接觸的次數多了,孩子就能夠掌握到社交技能,此時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面對社交場合。
孩子之所以會「在家蠻橫無理,在外頭膽小懦弱」,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宅在家裡的時間比較長,每天相處的都是自己的家人,所以在家裡膽子比較大,在外頭膽怯。而家裡人願意包容孩子的任性,但是外人不會,所以,孩子還是要多接觸外人,特別是同齡人,掌握相處的技能,這樣在外頭也能自然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