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報:美國援助歐洲力不從心

2021-01-10 網易新聞

【法國《回聲報》11月7日文章】 題:當美國重新發現歐洲(作者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顧問多米尼克·莫伊西)

「你們成了我國經濟的主要威脅!」我的對話者不是一個一直預言歐洲計劃最終將垮臺的美國歐洲懷疑論者。他曾經相信歐元和歐洲建設,顯然現在不相信了。

他甚至不會進行無渭的爭論,在當前的嚴峻形勢下爭論於事無補。此前發生次貸危機時,歐洲指責美國金融資本主義威脅了世界經濟。如今不正是陷入主權債務危機的歐洲處於風暴中心嗎?正如19世紀人們把土耳其稱為歐洲病夫,現在應該把歐洲稱為世界病夫嗎?確信無疑的是,出於非常糟糕的原因,歐洲再次出現在美國的雷達監視屏上,這是巴爾幹戰爭或蘇聯解體後的首次。

冷戰時期,歐洲成為美國的國防前線。歐洲也是美國戰後政治勝利的明證。慷慨的馬歇爾計劃兌現後,西歐沒有共產主義化或加入蘇聯陣營。美國因為「拯救了我們」而更愛我們。

今天的情況不同了。歐洲的困難讓美國敬而遠之。歐洲曾經折射出美國的成功,現在則成為美國局限性的反映。這不僅是因為歐洲的危機對美國來說發生在一個糟糕的時刻,讓美國經濟在總統大選前復甦的希望更加渺茫。「貝拉克·歐巴馬並未關注歐洲,是歐洲自己引起了他的注意。」歐洲危機顯然對美國經濟造成了直接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它迫使美國直面新世界的來臨,在這個新世界中,美國不像以前那樣佔主導地位了。從這方面來講,歐洲呼籲中國援助 儘管中國的回應不太積極 讓華盛頓難以接受。這件事象徵著世界的深刻轉變。

1950年,美國庇護下的西方世界佔有全世界68%的財富。今天這一比例為43%,而根據高盛等金融機構的推斷,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僅為32%。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巴西正在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考慮到美國的赤字規模,即使它有心救助歐洲,也將無能為力。用瞎子和瘸子的寓言來形容美國和歐洲當前的關係有點殘酷。當然,美國仍然希望能倚仗歐洲。在這一點上,北約在利比亞獲得的勝利似乎是個好兆頭,但那是個值得效仿的先例嗎?美國人喜歡說,搞掉卡扎菲這個獨裁者的代價對美國來說可以忽略不計(僅為阿寓汗戰爭支出的0.1%)。美國找到了一種新模式 「幕後領導」,這在美國已成為一個討論話題。

美國還能衝在最前線嗎?當然,不是歐盟、而主要是法英兩國在這次特殊的軍事冒險中衝鋒陷陣。但正是有了這些歐洲國家,美國在進行人道主義幹預時才不感到「孤立無援」,它找到了接力者。將來,如果遭遇金融、政治風暴的歐洲顫巍巍地蜷縮成一團,舔舐自己的傷口時,美國到哪裡去找接力者呢?美國曾夢想著有一天不再為歐洲擔心,徹底解決歐洲的麻煩。美國現在明白事實相去甚遠。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兩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為何都選擇中立?透露出美國人的狡猾!
    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美國的外交政策受到美國本身文化價值觀的影響,我們現在一般認為兩次世界大戰,美國之所以選擇中立,是因為美國的地理位置隔斷了與其他國家的聯繫。1914年,一戰爆發,美國總統威爾遜早期的想法是:戰爭與美國無關,我們的目的是把美國的產品賣給其他國家,安穩發展國內工業是國家的首選,這個時候的中立,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為了發展國內經濟。
  • 利比亞戰事趨緊進入僵局 英法「力不從心」
    在16號的時候尤尼斯曾經接受採訪,當時他就說,他們已經從有關友好國家得到了武器援助,相信很快就可以攻克卜雷加城,國際人權觀察組織和利比亞反政府武裝15號指控政府軍在米蘇拉塔居民區至少三次使用了急速炸彈,在16號的時候,政府軍的高官薩利赫對此也是表示了否認。
  • 世界最不爭氣的國家,蘇聯支持15年,我國援助20年,至今窮困潦倒
    阿爾巴尼亞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西南部的一個國家,阿爾巴尼亞則是巴爾幹半島上的古老居民伊利裡亞人的後裔,1190年時建立了獨立的封建制公國,而在阿爾巴尼亞史上,自公元前2世紀起就一直受到其他國家的侵略。
  • 歐洲傻眼:我們遵守華為禁令,美國人卻背後捅刀……
    但是,歐洲科技行業最近發現,美國政府竟然耍起了「兩面派」:一面高喊盟友應該團結合作、共同抵制中國企業;一面仍然和被制裁的中國企業做生意賺錢。而歐洲國家和科技企業就像被美國賣了還幫美國數錢的傻子一樣。據英國《金融時報》23日報導,歐洲國家的一些科技高管和外交官員抨擊華盛頓利用其制裁機制,將歐洲企業排擠出中國市場,同時卻為美國的企業和公司提供豁免。
  • 知情人士稱,英國不在美國對歐洲的旅行限制的名單內,美國對歐洲的...
    2020-03-12 08:15:19來源:FX168 知情人士稱,英國不在美國對歐洲的旅行限制的名單內,美國對歐洲的旅行限制是針對申根區。
  • 歐洲頭條丨「民主燈塔」崩塌 美國危機遠未結束
    美國國會衝擊事件之後,首都華盛頓恢復了表面的平靜,而大選的鬧劇卻遠未謝幕。距新任總統宣誓就職僅剩不到半個月時間,呼籲川普提前下臺的聲音卻不絕於耳。與此同時,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盟友也紛紛譴責這場暴亂,美國「民主燈塔」形象正變得黯淡無光。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指出,國會事件反映出美國長期以來的分裂與衰落。美國政治亂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中國留學人員援助國內抗擊疫情紀實:武大歐洲各校友會凝心聚愛助力...
    為此,環球網與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共同推出《中華好兒女——海外華人華僑及留學人員援助中國抗擊疫情紀實》系列報導,講述海外華人華僑、留學人員組織與祖國共同「戰疫」的感人故事,見證他們在抗擊疫情中的每一份心力與付出。有愛不懼風來急,風雨過後是晴天。武大歐洲各校友會:血脈相連,山海無阻,與君共渡難關!「散作滿天星,聚時一團火。」
  • 中國積極援助,西方背後插刀,如此陰險為哪般
    中國援助中國積極援助各國在中國本土疫情略有好轉時,世界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發展。為此,中國迅速組織了援助隊伍和物資,據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國目前已經向全球超過120個國家和四個國際組織進行了援助,其中包括疫情嚴重的義大利、英國,及非洲18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
  • 「義大利忘恩負義,我方白援助了」?別急,請看完……
    「義大利忘恩負義,我方白援助了」?別急,請看完……據外媒在4月18日綜合報導了解,我們知道在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多國之際,中方在忙著國內防控的同時也不忘向其他國家伸出援手,義大利正是受援助國家之一,在最開始的時候,中方醫療隊抵達米蘭讓義大利人仿佛看到了希望,相關官網的推特等社交網絡上,其背景赫然是中方醫護人員的形象,義大利的上空還響起了義勇軍進行曲,有些人原以為中、意在經歷這樣的事情後,雙方的情誼會變得更加深厚,但是很快事情就出現了「轉變
  • 《歐洲人》:一部講述落寞歐洲貴族與暴發戶美國間愛恨糾葛的小說
    亨利·詹姆斯1843年生於美國紐約的一個上流社會家庭,兄長威廉·詹姆斯是心理學家和美國國家哲學「實用主義」的創始人(相當於儒學在封建時代中國的地位)。從小亨利·詹姆斯就跟家人往返美國和歐洲兩地生活,熟悉多門歐洲語言和歐洲貴族禮儀,與福樓拜、左拉等法國文豪交往。
  • 越南為什麼能打過美國,沒有中國和蘇聯的援助,越南早已亡國了!
    越南為什麼能打過美國,沒有中國和蘇聯的援助,越南早已亡國了!當時蘇聯從裝備和物資上也給予越南不小的援助。而且越南取得勝利後,選派了不少精英年輕軍官到中國軍事院校進修深造、到七九年中、越戰爭瀑發,他們很多成了越南師、團指揮領導,因此中越之戰我軍傷亡也很大,戰局很艱苦呢!
  • 蓬佩奧吹噓美國際援助 華春瑩:從1948年算起,很有意思!近年援助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日訊(記者 朱曉航)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如何評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美國對國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資助的數額遠遠超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和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如果能給發展中國家多提供一些援助,當然歡迎,而且多多益善。
  • 打響「對法反擊戰」,美國要用100%關稅大棒敲打歐洲數字稅
    記者 | 劉芳在川普和馬克龍於北約峰會見面前夕,美法兩國的貿易爭端登上了各大媒體頭版。美國政府周一(12月2日)表示,作為對法國數字稅的回擊,美國擬對法國價值24億美元的進口產品徵收最高100%的懲罰性關稅。
  • 歐洲強國心灰意冷,決定不惜付出一切代價,要與歐盟「魚死網破」
    現在美國是世界上新冠人數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確診人數已經突破了50萬人。但是實際上在世界上還有一個更大的隱患,那就是歐盟。現在歐盟的總確診人數已經突破了75萬,只不過是我們平時都將歐盟國家拆開來看,所以顯得沒那麼誇張而已。
  • 窩裡鬥,美國又耍「兩面派」,背後捅刀歐洲「好友」
    然而當前中國市場已不容小覷,任何國家失去中國市場就意味著失去邁向前進的動力,所以當前美國的盟國也十分糾結,他們一方面受到來自美方的壓力,一方面又必須犧牲自己的利益,簡直是費力不討好。12月23日,歐洲的部分政客和企業家對華盛頓當前的做法進行了嚴肅的指責,他們表示,美國政府一方面提倡歐洲國家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抵制中國企業,同時卻在暗地裡加強與中國企業之間的聯繫。
  • 日德堅持對外援助目的不一 專家:事情不能只看一面
    【環球時報駐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蔣豐 青木】長期以來,日本在對外援助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據開發援助委員會統計,1989年,日本政府開發援助金額位居世界首位,並在1991年至2000年保持了「十連冠」紀錄,直到2001年被美國超越。日本至今沒有跌出過世界前十,2016年依然位列第五。
  • 歐洲「貴族」VS美國「暴發戶」歷史需要積澱(圖)
    第五大道    暑假去美國玩了一個月,一路上都在跟碰到的德國人、英國人、匈牙利人、阿爾巴尼亞人抱怨美國人的粗魯大咧咧以及美國的金錢至上還有無知傲慢。不知是承襲了英國人的反諷精神還是潛移默化了歐洲人對美國的偏見,忍不住想「揭露」一下美國的「暴發戶」精神,假裝一下歐洲的「貴族」心態。
  • 美國崛起啟示錄:「內循環」為什麼這麼重要?
    幾千公裡的行程,穿越了法、德、奧、土四個世界級強國,這還不算帝國治下各個半獨立的政治實體。當時,鐵路雖然已經在歐洲運行了半個多世紀,但複雜的國境線還是讓這樣的長途客運成了了不得的創舉。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長途鐵路運輸此時卻已經不是新鮮事,甚至在被更先進的運輸方式取代。美國第一條鐵路的建設,比英國晚了五年,但鐵路在美國歷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卻遠遠大於歐洲。
  • 法援故事6:《男孩生活陷入重重困境 法律援助重燃家庭希望》
    2020年5月,汪某傑祖母攜汪某傑來到開化縣法律援助中心尋求法律援助,稱其年邁體弱,又是低保家庭,無力承擔汪某傑的撫養費用,但是汪某傑的生母李某在與汪某東離婚後至今,僅支付了三個月的撫養費。開化縣法律援助中心受理申請後,立即指派浙江光彩律師事務所康某某律師承辦此案。承辦律師第一時間向汪某傑及其祖母了解基本情況,辦理了委託、授權手續,同時前往浙江省第一監獄會見了汪某東,並致電李某。
  • 美國爭奪不列顛哥倫比亞,試圖封堵加拿大太平洋出海口
    而位於北美大陸的美國,自從脫離英國獨立開始,便一直在瘋狂擴張。這個新興的國家遠離歐洲,遠離紛爭,擁有巨大的潛力,所以英國一直將其視為最大的潛在對手。為了遏制美國的發展,英國也使用了很多策略,諸如在歐洲散布美國威脅論,號召歐洲國家抵制美國商品等等。只不過都是收效甚微,這是因為歐洲並非鐵板一塊,在歐洲大陸上,看不慣英國的國家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