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鹹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000年。那時候還沒有永豐縣,當時的永豐縣只是吉水縣管轄的永豐鄉。這一年,永豐沙溪瀧岡的歐陽家族,一下子出了兩位金榜題名的進士。
瀧岡村的一對親兄弟,兄長歐陽觀,弟弟歐陽曄,在同一榜高中進士。歐陽觀和歐陽曄,都是歐陽偃的兒子。歐陽偃出身書香門第,他和兄弟們都是南唐的朝廷命官。歐陽偃的弟弟歐陽儀,也是金榜題名的進士。
歐陽文忠祠,拍攝於永豐縣沙溪鎮瀧岡村。
古代的時候,幾年才有一次科舉,一次錄取的進士,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數以百萬計的讀書人,爭奪每年幾十個的進士名額,競爭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歷史上兄弟同中進士的人,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兄弟同榜高中進士的人家,就更少了。在我的印象中,只有蘇軾、蘇轍兄弟、周述、周孟簡兄弟,歐陽觀、歐陽曄兄弟,是同榜高中進士。
歐陽偃浮雕形象,拍攝於歐陽文忠祠。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歐陽兄弟同一天高中進士,讓歐陽家族上了熱搜。只可惜,熱搜過後,歐陽兄弟的仕途,都不算很順利。
歐陽觀長期在四川的綿州、江蘇的泰安,擔任推官職務。知府是地方長官,推官比知府還小。歐陽曄的仕途,也不算很成功,他長期在湖北的隨州,擔任推官之類的職務。
江西的永豐縣文運昌隆,歷史上盛產進士。永豐縣作為一座小縣城,出了287位進士。跟歐陽兄弟同榜高中的永豐進士,還有傅應中、曾容。
歐陽觀浮雕形象,拍攝於歐陽文忠祠。
如今的傅應中、曾容,除了《江西進士》一書記載他們的名字以外,再也找不到史料,記載他們的事跡。
歐陽觀、歐陽曄的職業生涯不算成功。如果沒有歐陽修,歐陽觀、歐陽曄就會和傅應中、曾容一樣,會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歐陽觀的仕途不成功,他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生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兒子。歐陽觀在四川綿州當官的時候,生下了歐陽修。
歐陽曄浮雕形象,拍攝於歐陽文忠祠。
歐陽觀老來得子,50多歲才生下歐陽修。歐陽修4歲的時候,歐陽觀去江蘇泰州當官,結果不幸去世了。
古代的時候,男人是家裡的頂梁柱。歐陽修失去了父親,就是孤兒了。歐陽觀的妻子鄭氏,只能帶著歐陽修,去湖北隨州投奔歐陽曄。
歐陽曄只是隨州的小官,工資收入並不多。歐陽曄雖然自己不富裕,但是承擔起了撫養寡嫂孤侄的責任。
歐陽修母親雕像,拍攝於永豐縣永叔公園。
歐陽曄和寡嫂一起,把歐陽修培養成一代文宗。歐陽修對叔父的撫養之恩,一直銘記在心。歐陽修成名之後,寫了許多文章讚揚叔父。
歐陽修親筆撰寫的《尚書都官員外郎歐陽公墓志銘》,把叔父歐陽曄的生平事跡,描寫得非常詳細。
通過《尚書都官員外郎歐陽公墓志銘》的描述,我們知道歐陽修對叔父充滿了感激之情:「修不幸幼孤,依於叔父而長焉。」
歐陽修雕像,拍攝於永豐縣永叔公園。
通過《尚書都官員外郎歐陽公墓志銘》的描述,我們知道歐陽曄的曾祖父叫歐陽託,曾祖母是彭城縣君劉氏。歐陽曄的爺爺叫歐陽郴,祖母是蘭陵夫人蕭氏。歐陽曄的父親是歐陽偃,母親是潘原縣君李氏。
通過《尚書都官員外郎歐陽公墓志銘》的描述,我們還知道歐陽曄出生於公元958年,歿於公元1037年,享年七十九歲,葬於安州應城縣高風鄉彭樂村。
通過《尚書都官員外郎歐陽公墓志銘》的描述,我們還知道歐陽曄娶範氏為妻,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名叫歐陽宗顏,次子名叫歐陽宗閔。三子和四子皆早歿,沒有留下名字。歐陽曄的獨女,嫁給了張氏。
圖為瀧岡書院,拍攝於沙溪鎮歐陽修中學。
通過《尚書都官員外郎歐陽公墓志銘》的描述,我們還知道歐陽曄曾經在廣東、湖北、廣西、四川擔任地方官。他在湖北隨州的時候,政績最為出色。用歐陽修的話說,就是:「其蒞官臨事,長於決斷。初為隨州推官,治獄之難決者三十六。」
通過《尚書都官員外郎歐陽公墓志銘》的描述,我們還知道歐陽曄是兩袖清風的廉吏,用歐陽修的話說,就是:「公為人嚴明方質,尤以潔廉自持,自為布衣,非其義,不輒受人之遺;少而所與親舊,後或甚貴,終身不造其門。」
本文史料來源:《江西進士》,《尚書都官員外郎歐陽公墓志銘》。
本文由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王福星原創,歡迎喜歡江西歷史和廬陵文化的父老鄉親,跟我一起品讀江西歷史,宣揚廬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