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不僅是家族傳承,更需要正確地認識神

2021-01-12 仰望主基督

在當前教會中總有這麼一群人,他們都出生於基督徒家庭,有的甚至是四、五代的基督徒,可他們卻以「屬靈的出身」而驕傲,看不起那些第一代的信徒,在事工討論中,他們往往會擺「老資格」,以此壓制不同意見。

不可否認,出身於基督徒家庭的人,從小都在屬靈的氛圍中成長,耳濡目染福音信息對於信仰的接觸要比很多第一代信徒更早,相對而言,他們對於基督信仰的理解是比較深入的。

但是從小接受基督信仰,不代表在屬靈的事上就高人一等,生命質量或對真理的認識,也未必就高於非主內家庭出來的基督徒。因為,假如沒有與神建立密切關係,那也只是徒有基督徒的身份,而無屬靈的真實。

使徒時代的猶太人肯定要比加入教會的希臘人,擁有更為悠久的信仰傳統,但這些幾十代信仰傳承的猶太人非但不認識耶穌基督,更是成為教會發展的攔阻,與基督並無任何關係。即便是使徒保羅這樣的真猶太人,一開始也是敵基督,直到耶穌向他顯現才成為合用的器皿。反觀剛加入教會的希臘人,雖然他們剛從異教文化背景中歸信,但因著虔誠的信仰,與神擁有親密的關係,不少人都成為教會核心同工(路加等)。

而在現實教會中,有些人雖然從小接觸福音,懂了很多聖經道理,但卻徒有其表並無實質。我聽一位教會同工說過,她老家教會有一個姐妹是牧者的孩子,在教會裡表現得非常虔誠,穿衣打扮也十分得體。可是她走出教堂就是另外一回事,不但穿著暴露,還有吸菸、打牌等惡習。因此她只是身份上是基督徒,在靈裡卻與神毫無關係。

這些事例都說明,信仰與基因不同是無法遺傳的,即便從小就在主內家庭長大,是第N代基督徒,甚至知道很多聖經道理,但倘若沒有與神建立關係,在信仰生活上遵行祂的旨意,那麼也只是掛名的基督徒而已。

而很多第一代的基督徒,他們的歸信經歷了思想的轉變,生活的經歷往往與神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雖然接觸信仰的時間很短,但卻擁有虔誠的信仰,能夠為基督作見證。因而就出現了耶穌所說的:「在前的要在後,在後的要在前」這種現象。

無論我們是第幾代基督徒,都不是可以炫耀的資本,也不是藉此排斥他人的理由。因為信仰無法遺傳,只有真正與神建立關係的才是真基督徒。更何況,這種心態就已經掉入了驕傲當中,是不蒙神所喜悅的罪。

對於成長於主內家庭的信徒,儘管較早接觸信仰是好事,但務必警惕將此形式化,而忽略了在主裡的追求。基督信仰的本質是一種關係,不是我們明白多少聖經道理或履行多少教會儀式就可以了。只有將耶穌基督作為我們的救主,在信仰生活中遵行祂的旨意,在社會上為光為鹽、榮神益人的信徒,才是真正屬於基督的。

(作者:若望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

相關焦點

  • 沒有嘗過主恩滋味真正認識神的人,絕對不可能真正明白生命的奧秘
    「撒都該人」是猶太教派中的一個派別,成員多為祭司的家族,他們拒絕古人的遺傳,不相信有復活的事。他們用一個不可能發生的故事來問耶穌,為要顯明復活的事不合情理。主耶穌指出復活不是回復生前的肉身生活,而是一種新的存在,好像天使一樣,並沒有性別之分。祂還引用他們所信奉的摩西五經的話,指出神既曾對摩西說過,祂是已故列祖的神。
  • 淺議《民法典》對於家族財富管理的影響
    而建信信託和胡潤百富共同發布的《2019中國家族財富管理報告——聚焦家族信託》中也提出,構成家族財富的四個象限包括了家族財產、家族企業、家族人才和家族社會影響力。這些有形的、無形的財富正需要在《民法典》這樣的綜合性法律框架下得以不斷的傳承和延續,可以說《民法典》不僅影響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將對家族財富管理事業產生不可忽視的重大影響。01. 如何看待人?
  •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有趣的中國民俗信仰文化,居家保護神
    地為什麼那麼廣?海到底有多深?在我們對這個世界還處於懵懂認識的時候,就有好多好多無法理解的現象。下雨是不是有神靈掌管著施雨?當我們無法解釋這些大自然的現象的時候,幻想中的天神和大自然就是我們最初的信仰。這種對大自然的崇敬與信仰,慢慢演變,成為了我們代代相傳的民俗信仰。民俗信仰究竟是個啥?
  • 從成長背景看信仰經歷
    著有《轉化生命的友誼》、《幸福真諦》、《心靈渴望》、《師徒之道》、《喜樂放逐者》等,編輯有「信仰與靈修經典」系列。今天,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正面臨極端的個人主義。我們需要從實際的環境裡看個人的信仰歷程,認識到神對我們的呼召乃是一生之久的呼召,這包括了一生一世的侍奉,因此是需要有異象及忍耐的。
  • 當代中國的信仰理解與信仰包容
    僅就宗教而言,宗教信仰所指導、規範的社會實踐標準和倫理規範不一定就與社會政治層面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必然矛盾、相悖;宗教信仰之思曲折地反映出人的現實需求和追求,因而其嚮往的真、善、美、聖也是屬於這個世界的,可以與社會需要的真理、完美、和善及神聖求同、共在。 信仰包容是全球化的時代精神及需求,關係著人類的信仰如何承擔文明共存的責任,有效完成其時代任務的重大課題。
  • 《認識神》一書作者、著名神學家巴刻離世 享年93歲
    著名基督教神學家、《認識神》一書的作者巴刻博士於2020年7月17日離世,享年93歲。得知這一消息,許多弟兄姐妹在朋友圈、微信群緬懷這位受人尊敬的牧者,述說他的書給自己信仰帶來很大的幫助。四年多前,巴刻博士因為眼睛失明,結束了自己的侍奉。
  • 中國人為什麼不需要上帝——「陰陽」思維與古代中國人的信仰
    特定的思維結構不僅塑造了特定的知識和科學,而且也直接塑造了一個特定民族的信仰體系和意識形態。從信仰上看,而古代中國人一般不需要外在的寄託而能坦然面對生死,處理日常事務。他們追求的也不是外在的徵服,而是內在的超越。馬克思說:「宗教是無奈心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情。」
  • 力華周易羅力華:正確認識犯太歲
    雖然人們很關注"犯太歲"的事,但認識還是比較少,而且有諸多謬誤。所以要想知道正確的"犯太歲"就必須先搞清楚什麼是"太歲",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正面對待"犯太歲"這件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太歲"?
  • 每日默想丨認識神的三種方法
    常常有一些不信主的人問,你們相信的神看不見摸不著,你怎麼知道神是存在的?如果存在,你們的神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實,很多剛信主的弟兄姐妹也有類似的疑問。人怎樣可以知道神呢?聖經告訴我們有三種方法:一,通過人的內心認識神詩42:1 神阿,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 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信仰的香火觀念與進香儀式
    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信仰的香火觀念與進香儀式 2017年11月03日 14:00 來源:《民俗研究》 作者:張珣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香火/
  • 讀《宗教社會學》有感——宗教信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在中國信仰孔子而有儒教的產生;信仰老子而有道教的產生;信仰釋迦牟尼佛而有佛教的產生等,各種不同的宗教都隨著人類社會的需求逐漸應運而生。世界上產生了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這些宗教的誕生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著極大的關係,甚至還會和政權有關連。這些宗教之所以橫空出世,其中包括人們的精神上及生活中的需要,或者是政權統治者的需要緣故。
  • 越南為什麼會形成母神信仰文化?這裡是「陰性」的文化土壤
    與之相對應,發明農業並掌握著農業技藝的女性,自然在信仰與生活上均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她們在生活上掌握農業耕種,在信仰上也成為管轄宇宙的女性母神。本章著重討論在古代越南農業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越南濃厚的陰性土壤、重母現象,以及古代女性在現實生活中以其對家庭的經濟貢獻而提高自己的形象。與此同時,還探討在母神信仰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所給予女性的精神生活上的支柱。
  • 何福堂家族 | 外交連襟 家族最後的政壇明星
    作者:鄭宏泰 高皓不少香港市民往往會把何福堂家族和何東家族混淆,甚至視為一體,這大概是因為何東的胞弟何福(何鴻燊的祖父)與何福堂名字相近之故。儘管兩家人在香港及內地不同政商、社交場合上經常碰面,甚至還有不少交往,但其實兩個家族毫無親屬關係,宗教信仰的差異尤為巨大。
  • 結婚戒指的正確佩戴姿勢分享
    結婚之於兩個人來說,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而這份意義需要用一分信物來見證,這個見證就是結婚戒指。可以說,結婚戒指是婚禮過程中最受矚目的焦點,它的戴法更是倍受關注。結婚戒指戴哪個手指呢?結婚戒指的正確佩戴姿勢又是怎樣的呢?結婚戒指的西式戴法關於結婚戒指的戴法,目前國際上有一個通用版本,它來自於西方,也受到了東方年輕人的認可,那就是把婚戒戴在左手無名指上。
  • 《基督聖體》影評:良善才是最重要的信仰
    良善才是最重要的信仰宗教在我們心中有怎樣的代表意義?信仰又是為了什麼而存在?我們相信神、遵守戒律和規則、固定時間到教堂參加禮拜或告解,是因為它能夠撫慰人心讓我們朝著正確方向前進?或者只為了合理化自身日常行為,找到辦法去掩飾曾經犯下的罪過?
  • 清初以後,上海地區的五通信仰轉變成五路財神信仰
    上海地區有五通神崇拜的情況,例如晚明華亭士人李紹文記載了松江地區的五通的逸聞:「鑷工張姓者,其妻為五通神迷惑,夫每出,必向床祈禱往何方得利,稽之於笤,不爽毫髮。然每日所得銀,不過五六分耳。妻告神曰:『胡不多與,以滿其欲。』神曰:『此人福薄,多則禍至矣。』」
  • 信仰生命的三部曲:起點,成長到事奉
    前者是靜態的靈修,後者是動態的靈修,前者是主動的尋求主,後者可能是被動地與主相遇,前者是為了叫我們得生命,後者能使我們得豐盛的生命。民間信仰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這神明只有我想去見他的時候才去見他,平時可以置之不理;而基督信仰讓人糾結的地方是,我想見神的時候好像他隱藏了,我不想見神的時候神卻偏偏要來碰我。喜歡在內室裡與神相交的馬利亞,卻在生活中被引領進另一種靈修中。
  • 臨汾襄汾縣汾城鎮宗教信仰,城隍、關帝、社稷神、文昌星信仰為主
    社稷神信仰 社稷指土地和糧食,社與稷都是由人化為神的。周代以後,將社與稷合併祭祀,於是有了社稷的說法。太平縣對於社稷神的祭祀,最早並沒有建廟,而是在明洪武二年詔建的「社稷壇」上祭祀。社稷壇位於北門外一裡多處,為土築壇。洪武七年、成化十四年、清康熙七年都曾進行過維修。
  • 新舊諸神實力對比:千面之神穩居第二,光之王霸榜淹神墊底
    而那些被神選中的人,無疑也代表了諸神的實力。所以,根據前七季劇情中各角色表現,對最主要的新舊諸神的實力排名:先說排名最後的淹神。在前三季重頭戲「五王之戰」中,鐵群島跟藍禮一樣是打醬油的。藍禮的實力資源是高於他的二哥史坦尼斯的(繼承了拜拉席恩家族風息堡爵位,提利爾家族提供金錢支持,而史坦尼斯的封地是一座孤島龍石島,盟友只有海鷗),可是被紅袍女放了影子殺手的大招,直接就掛掉了。
  • 正確婚姻觀的重要性
    正確的婚姻觀不是一個或者兩個原則,乃是對於婚姻的委身和委心——因為有盟約在先,不僅僅是在認識婚姻的層面上,而且在實踐與生活的當中,除此之外,神的話是婚姻觀的藍本。然而,婚姻的偏差,最終指向了犯罪的生活,有的是婚外情,違背婚姻的誓言和約定,背著妻子或丈夫在外面又有了家庭,甚至又生了別的兒女;也有的是沒有進入婚姻就懷孕生子,當然這其中也有墮胎的,也有只是為欲望而墮落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