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湖南督軍張敬堯想要投敵當漢奸?不存在的,白世維三槍鐵血鋤奸

2020-11-30 七哥評史書

1933年5月7日早晨,曾經的北洋軍閥、皖系大將、前湖南督軍張敬堯在六國飯店被突然闖進來的刺客近距離射擊三槍斃命,這位神秘的殺手就是《北平無戰事》中方孟韋的原型——白世維。

白世維

要問張敬堯為什麼被刺殺,還要從他成為漢奸說起。張敬堯是安徽人,1896年就投身行伍,曾經在北洋新軍隨營學堂、保定軍官學校學習,先後在吳佩孚、張作霖、張宗昌手下任司令、軍長等職。在段祺瑞的武力統一政策下,張敬堯率部打敗湘桂聯軍後,進駐湖南,當上了湖南督軍兼省長。他和三個兄弟張敬舜、張敬禹、張敬湯在當地為非作歹,無惡不作。湖南人給這哥四個編了首順口溜:「堂堂乎張,堯舜禹湯;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張毒不除,湖南無望。」

張敬堯

在多方反對下,張敬堯僅在湖南待了兩年就被趕了出來。在那以後,張敬堯越混越差,後來隱居在大連、天津的日租界裡,但他一直渴望東山再起。很快機會來了,但卻是日本人拋出的橄欖枝,當時日本人為了達到完全控制華北的目的,便四處收買北洋的殘餘軍閥和失意政客,由他們組成傀儡政權。還算有一定影響力的張敬堯也在日軍拉攏的行列之中,渴望再次出頭的他絲毫沒有猶豫,出賣自己當了漢奸。雖然有了「出頭」的機會,但是張敬堯距離自己的死期也不遠了。

1933年5月的一天,國民黨復興社的特務白世維和天津站站長王天木、北京站站長陳恭澍等人接到特派員鄭介民的指示:限期一個星期,制裁前湖南督軍張敬堯。此時,張敬堯已經化名「常石谷」住進了東交民巷的六國飯店。在仔細查探情況後,鄭介民等特務制定了行動計劃,行刺由主動請纓的特務白世維來執行。

鄭介民

為確保任務順利完成,王天木更是從天津請來了一位姓侯的幫手。當時已經得知張敬堯在六國飯店三樓包下了三個房間,除了自己住一間外,另外兩間住的是趙參謀長和副官。原計劃王天木上樓去敲門找趙參謀長,以此確定張敬堯所在房間,確定房間後,白世維和老侯看王的手勢衝進房間動手。卻不想到了行動那天,事情要比他們想像中好辦的多。

當時白世維為了便於接近目標,和老侯又在二樓開了一間房,卻不想在去房間途中看見二樓一間房敞著半扇窗子,裡面一個人側臥在床上,正是他們刺殺的對象張敬堯,因為張敬堯下巴有一撮長毛,所以很好辨認。原來張敬堯喜歡抽大煙,晚睡晚起,再加上作惡太多,疑心很重,就耍了個滑頭,在二樓又開了一個房間,卻不想聰明反被聰明誤。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白世維趕上前去,對準張敬堯的胸部就是連開三槍,打完就一溜煙跑了。從發現目標到撤離六國飯店,前後不到5分鐘,幹得十分漂亮。

曾經的六國飯店

刺殺張敬堯成功後,當時年僅24歲的白世維受到嘉獎,晉升為北平站行動組組長、中校軍銜,並被保送到中央陸軍大學深造,後來還娶了原北洋總統曹錕的長孫女曹繼英為妻。1947年9月,白世維調任北平市警察局副局長,期間為了維護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其鎮壓過愛國學生運動,造成17死,124傷的慘案。天津解放後,他逃到南方,最後去了臺灣。雖然白世維鐵血鋤奸,槍斃了張敬堯有功,但是其鎮壓愛國學生也是十足的暴行。

相關焦點

  • 長沙成功街十號舊事:張敬堯害死長沙縣城隍爺
    文/任大猛 圖/徐暉銘  前一陣,長沙各媒體集中報導,在北正街旁的成功街有一處百餘年老院落,人稱「成功街10號」,並已掛牌「長沙市不可移動文物點」。該院落可能面臨拆遷。此前,長沙市文物局公布的保護名錄指出,該處建築為「清代長沙學宮附屬建築」。
  • 他曾是軍統第一殺手,一度令日偽漢奸聞風喪膽,結局很神秘!
    張敬堯在北平,陳恭澍開始了他的刺殺生涯。第一個被他刺殺的人是一個大漢奸叫張敬堯。張敬堯當時是日寇委任的平津集團軍總司令,日寇讓他到華北密謀暴動。陳恭澍接到上級的命令之後,馬上謀劃,最終成功地擊斃了張敬堯。
  • 汪精衛怎麼從辛亥革命的英雄,變成了遺臭萬年的漢奸?
    後期思想明顯退變,於抗日戰爭期間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淪為漢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腫」病死。汪精衛怎麼從辛亥革命的英雄,變成了遺臭萬年的漢奸?汪精衛當年刺殺攝政王載灃被抓可能就已經耗盡最後的熱血了,被袁世凱從監獄中放出來後迅速蛻變,可以說優柔寡斷、貪生怕死的性格被放大影響了他的一生。
  • 大軍閥竟是「中國最強者」,拒當漢奸被日軍害,國民政府為其國葬
    1918年2月,西路統帥曹錕令吳佩孚以代理第三師師長身份任前敵總指揮。他率部南徵,一路勢如破竹,一戰安湘、再戰敗皖、三戰定鄂、四戰克奉,被稱為「常勝將軍」。北京政府「武力統一」的夢想似乎指日可待。但段祺瑞卻把「湖南督軍」寶座給了自己的心腹張敬堯,給吳佩孚授予「援粵軍副總司令」的虛銜,成了「直系打仗,皖系做官」。
  • 抗戰時的漢奸,曾跑到日本下跪認錯,如今卻被拍成抗戰英雄
    本是土匪漢奸的他竟然被某些抗日神劇描寫成光明未岸的革命英雄,不可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那麼這個「漢奸英雄」是何許人也呢?他又做了什麼事才被人們叫做漢奸呢?早期發家這個「漢奸英雄」就是謝文東。在真正的史實中,他出生於公元1887年,原本是遼寧省丹東寬甸縣永甸村的一名普通農民,他的家境普通,但也算不上貧窮,所以他在他小時候還上過幾年學,在那個文化普及程度地的年代裡來說,也可以算得上是小半個「學問人」了。可是不愛讀書的他並沒有老老實實的一直把這種「學問」做下去,他不僅在學校經常惹事,成績也不好,因此還沒做幾年的「讀書人」,就輟學回家了不讀了。
  • 他本是辛亥元勳,卻當了漢奸,1947年被槍斃時,萬人排隊爭相觀看
    他本是辛亥元勳,卻當了漢奸,1947年被槍斃時,萬人排隊爭相觀看文│小先生清朝末年因為多次受到列強侵犯,愚昧的清廷也向外派遣留學生學習國外先進知識,力圖這批留學歸來的士子奮發圖強,能夠師夷長技以制夷。當時的蔣政府還對日本抱有幻想,認為日本只不過是貪圖蠅頭小利,並沒有亡中國之心,哪裡知道日本人是餵不飽的老虎,為日後埋下禍根。殷汝驪不愧是殷汝耕的哥哥,一語中的。籤署完《塘沽協定》,殷汝耕來到了河北東部,徹底投靠了日本人。在蔣介石手下時,殷汝耕就敢和日本人籤署喪權辱國的協定,現在沒有了蔣介石的管制,殷汝耕更是肆意妄為。
  • 劉雨田:橫跨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的漢奸,為害半世紀,81歲被槍決
    然而,卻有一部分人,突破了人性的局限,不僅不為自己的罪行懺悔,反而以此為榮沾沾自喜,在小編看來,這幫害蟲已經不配稱之為人了。 我們結合當初的歷史,可以大致分出三類漢奸,第一類是曾經留學日本的人,他們清楚地知道日本和中國差距很大,認為作為一個農業國的中國,是戰勝不了工業國的日本,從而心生絕望,於是當了漢奸。 第二類是一些地痞流氓土匪惡霸,他們這些人不論何時都是政府要剷除的社會毒瘤,為了繼續作威作福,所以選擇投靠了日本人。
  • @香港漢奸!CNMB!
    香港有一些人,他們內心深處對中國的文化不認同,對這個國家不認同,導致其對自己的同胞也不認同。在香港回歸那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經22歲了。按理來說他們接觸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中華民族的歷史,中華民族的世界觀,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
  • 辛亥革命領軍人物,有資格繼承孫中山衣缽,卻成國人皆可殺的漢奸
    從壯年時期榮任國民黨主席位高權重,到晚年投降日本稱為天字第一號大漢奸「國人皆可殺」,他一生可謂充滿了傳奇色彩,更與「刺殺」結下了不解之緣。20世紀初是一個暗殺時代。汪精衛的前半生是一個滿腔熱血的「刺客」,在行刺失敗後慷慨赴義,大有戊戌六君子譚嗣同視死如歸的氣概;只可惜其前半身金戈鐵馬、壯烈滿懷,後半生卻虎頭蛇尾,由刺客變成了「刺客槍下的目標」。
  • 導致上海軍統站覆滅,戴笠:陳恭澍不偏心眼能有這丟人事兒!
    1939年,日偽破獲軍統在上海的11個秘密聯絡點,是上海法租界華籍總探長程海濤帶著警察四處抓人,這讓時任軍統局局長戴笠十分惱火,在戴笠的催促下,陳恭澍經過細緻的調查和研究,決定幹掉這位為虎作倀的敗類,在行動前,陳恭澍曾經警告過程海濤,不要再幫助日本人,但是程海濤態度十分強硬,說道:你們就是一群暴徒,就會幹些暗殺、爆炸和破壞一些事兒
  • 戴笠設宴請50個漢奸吃飯,漢奸落座後,他卻說:現在公布逮捕名單!
    抗戰時日本在我國扶植了一批漢奸賣國賊,這些漢奸甘心為日本做事,出賣國家利益。當時偽政權甚至出現了三個,一個是東北的偽滿洲國,一個是偽華北政權,再一個就是南方的汪偽政權。
  • 當代漢奸:1977年考入大學,洩露我軍軍事機密,槍決前還很囂張
    但是也有不少人,沒有經受住利益的誘惑,自己主動或被動地成為了漢奸。 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光東北三省地區的平民漢奸就多達65萬,而整個中國偽軍的數量則高達300萬。畢竟溥儀當時就在東北當著偽滿洲的皇帝,也還有更多像他一樣的人現行日軍編織出來的美麗夢境。
  • 此人是臭名昭著的軍閥、漢奸,抗戰中說的一句話卻感動了全國人
    提起龐炳勳,有這樣三個關鍵詞,第一個是軍閥,臭名昭著;第二個是抗日英雄,人人敬仰;第三個是漢奸,曾被評為尤其是後兩個,看起來不在一個時空,卻真實地發生在了一個人的身上。 龐炳勳1879年出生於河北新河縣,年輕時在清軍營中當兵,後來參加了同盟會,被清軍開除,回到了老家。 龐炳勳回到家鄉後,由於家中經濟拮据,兼做小本生意,以補貼家用。由於從商多年,龐具有小商人的精明。
  • 民國紅色間諜背負43年漢奸罪名,平反後出獄,卻自盡了
    民國紅色間諜背負43年漢奸罪名,平反後出獄,卻自盡了。關露除了創作之外,還翻譯了高爾基的《海燕》《鄧肯自傳》等許多日後廣為人知的優秀作品,而那首流露著健康豁達情懷的《春天裡》,更為她贏得了社會底層人民的喜愛。那時的關露激情澎湃,面對日寇的侵略,她大聲疾呼:「寧為祖國戰鬥死,不做民族未亡人!」這樣的愛國詩詞曾經為她贏得了「民族之妻」的稱號。
  • 1935年11月1日,大漢奸汪精衛遭刺殺經過
    開幕式結束,蔣介石很不高興地進了自己的休息室。全體中央委員在禮堂門口就座以後,蔣介石竟不肯出來照相。汪精衛見請不動蔣介石,心中有氣,也不相信會出什麼事情,就自己一個人出來照相。 照完了相,大家正在起立的工夫,突然從記者席中竄出一個身材高大的人來,向汪精衛連開了三槍,分別擊中汪精衛的左頰、左臂和後背脊椎骨。中央委員張繼沉著敏捷地抱住了刺客,張學良從旁邊飛起一腳踢掉刺客手中的槍,汪精衛的侍衛趁勢連開兩槍,刺客負傷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