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絡上傳播的《鵬友閱讀》公眾號流傳視頻的標題為【易中天語出驚人一乾隆是個王蛋】60年沒幹好事。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易中天「大評」乾隆皇帝,稱「乾隆皇帝統治中國60多年,我個人認為沒幹什麼好事,他是一個王八×」。
努爾哈赤後人愛新覺羅燾赤憤怒起訴。聲稱「如實舉報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易中天,滿嘴髒話、破口大罵我的叔祖。」舉報信稱「易先生對中國落伍於世界歷史原因的分析,在講演中公開辱罵我的祖先愛新覺羅弘曆(乾隆)。乾隆皇帝在位60年為維護中華民族統一,至今在世界文化遺產和園清華軒還保存著平定準爾亂的鑑證,力主編撰《四庫全書》等等。乾隆皇帝在位期間的豐功偉績,早已彪名史冊。易先生粗暴的歪曲歷史人物,破壞民族和諧有挑撥是非之嫌作為名人公知人物怎麼能信口雌黃破口大罵,評述歷史人物要公正品評功過才不失公允。」
乾隆帝與前代一樣,重視農業發展,他鼓勵開荒,擴大種植面積,而且通過人口遷移,開發了邊疆地區。乾隆帝重視發展商業並給予寬鬆政策,他採取了一些恤商政策,金融機構(經營匯兌和存款、信貸的票號)在乾隆朝也開始出現。此時高產經濟作物大量流入,人口數量暴漲。「康乾盛世」步入頂峰。
乾隆時期清朝延續自明朝開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出口貨物的種類也多有限制。在西方工業革命進行的時候,使帝國的科技水平越來越落後;繼明朝中葉西方國家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情況下落後於西方後,在清朝同期西方發生的工業革命,讓中國全面落後西方,盛世之下埋藏著深刻危機,中國正處於近代的前夜。
著名歷史學家何炳棣教授指出,清朝是在1750~1775年間(乾隆中葉)達到巔峰,此後因為人口壓力和資源不足而逐漸走下坡路。到了18世紀後期,中國的成年人開始感到他們的生活水平已不如以前;昇平已久的清帝國,也在乾隆晚期再度呈現亂象。1796年(嘉慶元年),聲勢浩大的白蓮教起義在湖北和四川爆發。
著名學者張宏傑在《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一書中寫到:除了驅敵拓土之外,平定新疆戰爭(1759年,乾隆二十二年)的另一個意義是它的標誌性。它標誌著乾隆盛世達到了「全盛」,也就是基本完美無缺的階段。中國歷史上這最後一個盛世,人們通常稱為「康乾盛世」。事實上,康熙和雍正的統治還稱不上完美。直到乾隆新疆戰爭之後,清王朝在各個方面全面實現了對歷史的超越,進入無可挑剔的「全盛」。第一、乾隆朝幾乎消滅了對最高權力的所有威脅,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穩定。第二、經濟總量巨大,國家財力雄厚。第三、軍事力量強大,國際地位高高在上。第四、乾隆朝養育的人口達到空前的數目。
橫向對比18世紀世界文明的發展,乾隆時代是一個只有生存權沒有發展權的盛世。縱向對比中國歷史,乾隆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民眾權利被剝奪得最乾淨、意志被壓製得最靡弱的時代。乾隆盛世是一個飢餓的盛世、恐怖的盛世、僵化的盛世,是基於少數統治者利益最大化而設計出來的盛世。乾隆時代的中國人,是「做穩了的奴隸」,只許有胃腸,不許有頭腦。只有這樣,大清江山才能億萬斯年。乾隆的盛世監獄精心塑造出來的國民,固然是馴服、聽話、忍耐力極強,卻無法挺起腰板,擦亮眼睛,迎接撲面而來的世界大潮。
關於這個問題,小編之前還有相關文章,感興趣的可以點擊查看。
明清時期,中國是什麼時候怎樣落後的?
中國古代最傑出的四位帝王,與你心中一致嗎?
中國古代最傑出的五位皇帝,你認同嗎?
屈原,集歷史、文學、習俗於一身的Super Star